曹娥投江觅夫尸的故事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蓬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1、中国文学奖
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
2、文学巨匠
古希腊诗人荷马; 意大利诗人但丁; 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歌德; 英国积极浪漫主意诗人拜伦;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 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 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东汉时期,上虞有一个女孩叫曹娥,她的父亲曹盱是当地著名的巫师,常常到各家去唱祝祷的歌曲,为百姓求福避灾。

东汉汉年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曹盱受当地百姓所托,驾了一艘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天有不测风云,江面上突然起了风浪,一个大浪向小船打来,小船随即被打翻,转瞬间就被江水吞没了。这场变故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岸边的众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年仅十四岁的曹娥站在岸边看到了这一场景,惊慌失措,失声痛呼到:“父亲!父亲!”她恨不得立即跳进水里去救父亲。岸边的百姓们连忙阻拦,说:“风浪这么大,就是跳下去也是白白送命,不如等风浪小些再说。”

他们一边安慰着曹娥,一边安排水性好的青壮年等风浪小些再下水去打捞。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曹娥不眠不休,在岸边日夜不停地寻找着、呼唤着她的父亲,她的哭喊声在江上不停地回荡。不知不觉,七天过去了,父亲仍是生死未卜。

人们都很同情她,也在不停地帮她打捞。有人劝她:“孩子,你去休息休息吧,你这样日日夜夜地在江边找你父亲,你的身体会吃不消的啊!”曹娥哭得眼泪已经干了,声音也已经沙哑了,她用嘶哑的嗓音说到:“不,我不会回去的,除非找到我的父亲!”

曹娥在江边连续找了十七个日夜后,知道父亲已经凶多吉少了,她也意识到即便继续这样找下去,也是找不到父亲的。于是,她从家中取来了父亲平时祭祀用的瓜果,把它们扔到了江里,然后跪在岸边虔诚地说到:“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让瓜果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

说也奇怪,那瓜果顺着江水漂了一段距离之后,在一个地方打了几个转儿,就沉了下去。曹娥见状赶紧坐船来到瓜果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了下去。岸上的人们来不及阻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娥跳进江里。

五天后,有人隐隐约约看到舜江下游的水面上漂浮着两具尸体,人们上前一看,只见是曹娥和她的父亲曹盱。虽然父女俩都没了气息,身体也早已冰凉,但是曹娥仍背着她的父亲,一只手还紧紧地抓着父亲的衣袖。

人们立即将他们打捞上来,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父女俩分开。百姓们见到这个场景,感动地纷纷流下了眼泪。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就将舜江改名为曹娥江,还刻了一块石碑,来赞扬曹娥的孝烈。

扩展资料

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帝王对曹娥曾大事褒扬。宋元祐八年(1093年)宋哲宗敕建高大辉煌的曹娥正殿。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敕封灵孝夫人。

政和五年加封昭顺。淳祐六年敕封纯懿夫人,又敕封其父为和应侯,其母为庆善夫人。元后至元五年(1939年)加封慧感夫人。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命官赴庙祭奠,诚意伯刘基亲撰诔文。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敕封福应夫人。

同治五年(1865年)加封灵感夫人,钦赐“福被曹江”匾额。民国年间,国民党多有军政要人题赠楹联匾额,其中蒋介石先生题匾“人伦之光”现悬庙宇正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娥



曹娥投江觅父尸的故事内容:

在浙江上虞,有一条江叫「曹娥江」,这条江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而得名。
曹娥,东汉人,父亲曹盱是一位术士,经常亲自划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
汉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这一年曹娥正好十四岁。
一天,曹盱划着一只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江面上突然起了风浪,小船被一个大浪打翻,就像一片落叶一样,旋即被江水吞没,曹盱也就随之跌入江水之中。
由于江面风浪太大,岸上的人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不知所措,无法及时打捞相救,只好叹息着离去。噩耗传到曹家,曹娥听到父亲落江的消息,哭着奔跑到江边,一边悲痛欲绝地喊着父亲,一边沿江不停地寻找着父亲。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曹娥在江边日夜不停地寻找着,呼唤着,哭声几乎传遍了整条大江。可是连续三日下来,也没有找到,父亲依然是生死未卜。曹娥哭干了眼泪,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日夜守在岸边苦苦寻找,人们都非常同情她,纷纷来劝她要保重身体,曹娥告诉大家说:除非找到父亲,否则绝不放弃。
在江边连续寻找守候了十几个昼夜后,曹娥知道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找到父亲的,于是,她就将自己的衣裳抛到江水之中,然后双膝跪在岸边,对着江水说:「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成全女儿的孝心,让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说也奇怪,她抛出的衣裳随着江水漂流了一段距离后,在一个地方打了几个转儿,就沉了下去。曹娥见状赶紧循着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了下去。
五天后,江面变得异常平静,有人隐隐约约看见下游的江面浮着两具尸体,近前一看,原来是曹娥背着她的父亲。虽然父女俩都没有了气息,身体已经冰凉了,但是,曹娥还是紧紧背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在场的人们见此都流下了眼泪,都说是曹娥至诚的孝心感动了江神,才让她在水下找回父亲的尸首,并把他们送上水面。当地的县官得知后,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壮举深深感动,下令把他们父女好好埋葬,并且立了一块碑,将孝女曹娥的事迹记录下来,供人们瞻仰、怀念。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庙」,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为「曹娥村」,那条舜江也就改称为「曹娥江」。传说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当地端午节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自然也就与曹娥有关了。
如今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来庆祝节日,然而,当我们沉浸在节日喜悦的气氛中时,是否还会记得这个凄婉感人的故事,并领悟到其中的真情真义呢?
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立身之本。我们与父母本为一体,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根本。倘若忘失了孝道,不懂得知恩报恩,我们的家庭、事业与人生未来,就会如同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又怎会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呢?祈愿天下儿女勿忘立身的根本,及时行孝,早日使我们的家庭、事业与人生未来之树,根深蒂固,万古长青。

曹娥投江觅父尸

在浙江上虞,有一条江叫「曹娥江」,这条江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而得名。

曹娥,东汉人,父亲曹盱是一位术士,经常亲自划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

汉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43年,这一年曹娥正好十四岁。一天,曹盱划着一只小船,从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江面上突然起了风浪,小船被一个大浪打翻,就像一片落叶一样,旋即被江水吞没,曹盱也就随之跌入江水之中。

由于江面风浪太大,岸上的人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不知所措,无法及时打捞相救,只好叹息着离去。噩耗传到曹家,曹娥听到父亲落江的消息,哭着奔跑到江边,一边悲痛欲绝地喊着父亲,一边沿江不停地寻找着父亲。

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曹娥在江边日夜不停地寻找着,呼唤着,哭声几乎传遍了整条大江。可是连续三日下来,也没有找到,父亲依然是生死未卜。曹娥哭干了眼泪,不吃饭也不睡觉,每天日夜守在岸边苦苦寻找,人们都非常同情她,纷纷来劝她要保重身体,曹娥告诉大家说:除非找到父亲,否则绝不放弃。

在江边连续寻找守候了十几个昼夜后,曹娥知道这样下去是不可能找到父亲的,于是,她就将自己的衣裳抛到江水之中,然后双膝跪在岸边,对着江水说:「父亲,如果您在天有灵,就成全女儿的孝心,让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沉下去吧!」说也奇怪,她抛出的衣裳随着江水漂流了一段距离后,在一个地方打了几个转儿,就沉了下去。曹娥见状赶紧循着衣裳沉下去的地方,纵身跳了下去。

五天后,江面变得异常平静,有人隐隐约约看见下游的江面浮着两具尸体,近前一看,原来是曹娥背着她的父亲。虽然父女俩都没有了气息,身体已经冰凉了,但是,曹娥还是紧紧背着父亲,一点也没有放松。在场的人们见此都流下了眼泪,都说是曹娥至诚的孝心感动了江神,才让她在水下找回父亲的尸首,并把他们送上水面。当地的县官得知后,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壮举深深感动,下令把他们父女好好埋葬,并且立了一块碑,将孝女曹娥的事迹记录下来,供人们瞻仰、怀念。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庙」,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为「曹娥村」,那条舜江也就改称为「曹娥江」。传说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当地端午节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自然也就与曹娥有关了。

相传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二十二日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
另也有传说认为曹娥是五月五日投江,而没有追究其父的溺江时间




50个成语,要有解释,解释中带历史人物的
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11杞人忧天 从前...成语来源 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

节日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春节起源 春节的起源与天象物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是由上古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上古时代古人根据天象、物候确定四季循环,以一年农事结束后择吉日报祭祖先、报祭众神的恩德。“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

求一首经典古诗 写"情"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小轩窗,...

关于爱情的经典现代诗句
—— 卓文君《白头吟》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王昌龄《闺怨》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李白《清平调·其三》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张九龄《望月怀远》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自君之...

曹植的四句古诗
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门有...杞妻哭死夫。梁山为之倾。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邹衍囚燕市。繁霜为夏零。关东有贤女。自字...因此忧从中来,深自悔恨当初让丈夫离家去觅取封侯,那曾被她看作无上荣耀的事,在失落爱情欢乐的今天...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15个问题15个回答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

《朝花夕拾》后记的作品原文
但吴友如17画的《女二十四孝图》(1892)却正是两尸一同浮出的这一幕,而且也正画作“背对背”,如第一图的上方。我想,他大约也知道我所听到的那故事的。还有《后二十四孝图说》,也是吴友如画,也有曹娥,则画作正在投江的情状,如第一图下。就我现今所见的教孝的图说而言,古今颇有许多遇盗,遇虎,遇火,遇...

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详细)
宋以后强调贞洁,《汉宫秋》则让她在汉番交界处投江自尽。现代人扬弃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则从增进民族团结的角度去认识这一故事,王昭君和文成公主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了不起的女性,曹禺先生的名剧《王昭君》,就是从这一角度去立意的。� 古代诗人也曾从不同角度去诠释昭君的悲剧。《红楼梦》第64回薛宝钗...

宁江区18869543020: 曹娥的死因是神马?急急急!!! -
巢文奇洛: 汉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曹娥江(时称舜江)上举行迎潮神仪式,曹盱不幸溺水而死,尸体亦被浪涛卷走.年仅14岁的曹娥痛失慈父,昼夜不停地哭喊着沿江寻找.到十七天时,她脱下外衣投入江中,对天祷祝说:若父尸尚在,让衣服下沉;如已不在,让衣服浮起.言毕,衣服旋即沉没,她即于此处投江寻父.五日后,已溺水身亡的曹娥竟背负父尸浮出了水面.此事迅速传扬开去,轰动朝野.

宁江区18869543020: 简单的端午资料. -
巢文奇洛: (一)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二)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

宁江区18869543020: 有没有关于端午节的传说?越多越详细越好
巢文奇洛: 端午节传说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倡... 孝女曹娥之墓今浙江绍兴传曹娥碑晋王义所书人纪念曹娥孝节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宁江区18869543020: 关于绢字的成语 -
巢文奇洛: 词目 娟好静秀 发音juān hǎo jìng xiù 释义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幼子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也.”

宁江区18869543020: 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
巢文奇洛: 为了纪念屈原...

宁江区18869543020: 绝妙好辞的成语故事 -
巢文奇洛: 绝妙好辞的故事:【成语】: 绝妙好辞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释】: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

宁江区18869543020: 朝花夕拾后记中提到哪三个关于二十四孝图的故事 -
巢文奇洛: 李娥投炉、曹娥投江觅父尸、尝粪心忧 可做参考

宁江区18869543020: 曹娥是什么朝代的人 -
巢文奇洛: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因此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殉父之江为曹娥江,并建以寺庙慰其孝心

宁江区18869543020: 曹娥碑的全文(不是字帖) -
巢文奇洛: 《孝女曹娥碑》,元嘉元年立,明人传为王羲之书.小楷,二十七行.此帖结字扁平,用笔多不藏锋,有隶书笔意.其章法自然,笔力劲健,结字跌宕有致,无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朴天真之趣.应为唐以前人所书. 汇品: 明 文徵明:古雅纯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