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十年代有初三吗?教育时间怎样?小学,初中,高中!

作者&投稿:齐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小学,初中,高中各读几年?~

综述: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发布以来,主要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

好处: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读书

**中国在七十年代没有初三**。在1981年之前,中国的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的,因此七十年代初中只有两个年级。

   要解决楼主的问题,首先需要看一段文字,文字如下。这段文字是我好不容易才找到的。

   1969—1977年,陕西遵照毛泽东主席 “学制要缩短” 的指示,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实行二、二制(初、高中各两年),也有办七年制(小学五年,初中两年)、九年制(小学五年,初高中四年)学校的。1973年2月,全省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

   ———【 可见,文革时期的中小学学制确实有过 “五·二·二” 之形式,也就是说,小学无六年级,初中无初三,高中无高三。但是,也不能绝对化,文革时期全国各地的学制形式不尽相同,同时并存着多种模式。这一小段文字也仅是在介绍陕西省这一地域的相关情况。所以不可一概而论,但这种学制形式,的确曾存在过,而且就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1969—1977年)】

~~~~~~~~~~~~~~~~~~~~~~~~~~~~~~~~
———【】~以下是鄙人网上找来的、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各地区学制改革状况的 详细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
【附】:

   我国中小学沿用“六·三·三”学制,在教育界的意见一直很不一致。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全国掀起了中小学学制改革试验的浪潮。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和妥当地加以改革的,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有权对新的学制积极进行典型试验。”195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试验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省、市、自治区应有领导、有计划地指定个别小学、普通中学进行改革学制的试验。
   此后,各地都开展了学制改革的试验。到1960年3月,各地曾试验过的学制形式有:“中学四年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三·二制、中学四·二制、中小学五·四·二制、中小学九·二制、高中二年制分科、高中三年制分科、初中三年制、中小学十年一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中小学七年一贯制” 等等。——— 据27个省、市、自治区统计,进行学制改革的中学,总计达3495所,占这些地区中学数的18.6%。

   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 陆定一 作了《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 “在全日制中小学教育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 的改革原则,试验规模进一步扩大。这种展望将来 “新的学制……将从实践中产生出来” 的愿望,的确反映了我国人民立志突破外国模式,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学制的雄心壮志。

  但在当时中国的政治气候中,教育不可能幸免于 “左” 的影响。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改革试验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例如:不恰当地过分缩短年限,目的不明确地过多增加劳动,不适当地逐级下放教学内容等等,从而影响了学制改革的试验。所以到1961年,就适当缩小了试验面,并停止了九年一贯制的试验。

  1964年2月,中共中央考虑到学制改革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决定成立学制问题研究小组。同年,学制问题研究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央提交了《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报告》和《学制改革初步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学制必须体现下列三点要求:建立两种教育制度;根据城市和农村对于生产和建设的不同需要,来确定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适当地缩短各级全日制学校的修业年限。并规划在我国的新学制中将有全日制、半工(农)半读、业余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小学基本学制为五年,不分段;中学基本学制为四年,不分段;设立高等学校预备教育,作为四年制中等教育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过渡,其方式为高等学校办两年制的预科和由地方办两年制之分科预备学校。

  其中关于中小学学制的主要意见是:① “现有的三·三制中学要逐步减少,逐步改为四·二制;与此同时,五年制中学和高中文理分科,也可以继续试点,积累经验;” ② “小学五年一贯制,初中四年、高中二年为中小学基本学制” 等。

  显然,这两个文件提出的方案是根据我国长期的丰富的教改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际价值的,本来可以有效地改革我国的学制,从而也有助于改变我国教育的落后面貌。可惜不久由于 “文化大革命” 爆发而夭折。
  在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浩劫中,根据 “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 之要求,虽名义上也规定小学五年,中学四年,但实际上各地区都自行其事,总的是愈短愈好,愈乱愈革命,这就破坏了学制改革,同时也给整个教育事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恶果。

=================================

整个七十年代,小学五年,初、高中各两年,称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其中七八年,打破初中平行直升高中制,初升高,改为考试择优录取升高中,到八零年,高考改为预考淘汰制。

那个时候没有初三,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工二年,初中与高中都是半工半读。

没有,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这样的学制很好,九年义务教育!

没有,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


宣化结婚有什么习俗?
在旧中国,如子女有婚前性行为,认为是大逆不道,轻者扫地出门,重者继绝关系,甚者逼其走向绝路。认为婚前性行为是辱败家门的耻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这种婚前性行为宽容程度有所缓解,处理方式主要以损害家人声誉缩小到最小范围为目的。七十年代,子女婚前性行为仍被看作不光彩事。处理方式是赶快...

大年初三要走亲戚吗
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作为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文化,走亲戚不能不带礼物,礼品各个时期各有特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春节为什么要走亲戚
走亲戚既可以增进感情,又可以拿压钱!人们过年,过的是农历年。农民一年到头辛苦繁忙,只有在过年时有空闲时间,加上过去交通和信息很为不便,亲戚朋友也无暇往来,因此春节时间成了老百姓调剂休息和走门串户的最佳时间,借此“走亲戚”的机会,一方面促进亲戚朋友间的感情交流,另一方面也保持了相互间...

两个初三历史问题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放慢的原因:第一,中国采取了违背经济规律的经济政策,如,当时所谓的“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第二,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国家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童年的心愿
我生在大山的怀抱,长在大山的脚下,群山怀抱的小山村,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巍巍的大山养育了我,也赋予了我别样的童年经历,其中有欢乐,也有苦涩。每每想起,至今仍是别有一番滋味儿在心头。你可曾知道,一个不起眼的塑料文具盒竟是我一个大山女孩心中难以忘却的心愿。七十年代末的农村只能用闭塞...

儿时的年味现代散文
为了我们,她只有一个念头,反正要保证家里每个人都有新衣服、新鞋子穿。直到七十年代中期,母亲省吃节用,买了一台旧缝纫机,做衣服的活才变得容易了许多。 每年到腊八节这一天,母亲会给我们满满地做一锅腊八饭。我家做饭的小锅与现在农村人家的大锅一样大。由于那时东西紧缺,母亲就割一块自己杀的羊肉,然后把羊肉...

那一段吃大麦糁子的日子
朋友们一如既往,兴奋地挑拣玉米、山芋和大麦糁子粥。我一以贯之,独在大米八宝粥跟前流连复流连。她们是城里生城里长的女儿,我是土生土长的村姑。我把儿时那一段吃大麦糁子的日子,说给她们听。02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下,普通人家能吃饱肚皮已是相当不容易,大米白面除了一年中几大节日,平时难得...

喜迎建国60周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是极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马”,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因为那时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新奇的东西,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我没有经历过,但从我看过的资料片中完全能够...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1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黄土地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贡献了自己的一生。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这是初三社会的问题有谁会呀???
(2)、人口问题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各个国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要求来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巨大的人口压力带来了教育、就业、资源、土地、粮食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即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努力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

青岛市18531898246: 70年代初中是二年或是三年农村和城市有没有区别 -
衅尹金石: 70年代初中是三年或四年.农村一般是三年(小学为六年)、城市为三年或四年(有6+3和5+4模式).总之,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小学到初中都是九年学制.

青岛市18531898246: 70年代的高中是否2年制 -
衅尹金石: 七十年代小学为五年,初中为二年,高中为二年.

青岛市18531898246: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小学,初中,高中各读几年?
衅尹金石: 综述:我国中小学的学制,自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发布以来,主要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随着朗读、鉴赏、记忆等行为.好处: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读书

青岛市18531898246: 七十年代小学升初中是在几月份 -
衅尹金石: 七十年代小学升初中, 是在9月份. 那时候都是对口升学. 可询问市教育局. 以教育局的解释为准.

青岛市18531898246: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初中教育是什么样的 -
衅尹金石: 改开前的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停顿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闹革命.

青岛市18531898246: 七十到九十年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 -
衅尹金石: 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是不同的概念.1、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2、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同盖房子先要打地基一样,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从认字开始.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

青岛市18531898246: 70年代的教学条件及父母对学生是否应该上学的看法 -
衅尹金石: 必须上学,无论我们的教育体制怎么样,上学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青岛市18531898246: 小学什么时候改的六年制? -
衅尹金石: 答:在我国小学实际上五年制,六年制都同时有的,不过先实施六年制的是城市,后来才逐步到农村.还有各地实施的时间也不相同,有的是七十年代末,有的是八十年代初.最终是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那时起才真正的实施小学六年制.

青岛市18531898246: 中国的初中上几年 -
衅尹金石: 三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