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故事

作者&投稿:宓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管仲与齐桓公之间有什么成语典故~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定公实际上成了傀儡(kuǐ lěi)。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派使者去请求齐、鲁两国出兵讨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后,联合出兵攻打晋定公。定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军心也开始动摇了。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任人唯贤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不久,齐国发生大乱,襄公被杀,另外立了国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
  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为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住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到齐国去。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鲍叔牙将他救治后,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再说管仲回到鲁国后,与公子纠在庄公军队的保护下来继任君位。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起来。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将他押到齐国去。庄公也只好答应。 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一路上,他又饥又渴,吃了许多苦头。来到绮乌这个地方时,他去见那里守卫边界的官员,请求给点饭吃。
  不料,那守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端饭给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饭,他私下问道:“如果您到齐国后,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封任用,您将怎样报答我?”
  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任用,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我能拿什么报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他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原来,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大于自己,所以说服齐桓公这样做。

任人唯贤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不久,齐国发生大乱,襄公被杀,另外立了国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新君,派使者到鲁国去迎回公子纠当齐国国君,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
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因为离齐国近,抢先回国夺到君位。所以经庄公同意,先带领一支人马去拦住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队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时,发现公子小白正在赶往齐国,便上前说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坚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鲁国去护送公子纠到齐国去。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鲍叔牙将他救治后,赶在管仲和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都城,说服大臣们迎立公子小白为国君。这就是齐桓公。
再说管仲回到鲁国后,与公子纠在庄公军队的保护下来继任君位。于是,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鲁军大败,只得答应齐国的条件,将公子纠逼死,又把管仲抓起来。齐国的使者表示,管仲射过他们的国君,国君要报一箭之仇,非亲手杀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将他押到齐国去。庄公也只好答应。 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往齐国。一路上,他又饥又渴,吃了许多苦头。来到绮乌这个地方时,他去见那里守卫边界的官员,请求给点饭吃。
不料,那守边界的官员竟跪在地上,端饭给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饭,他私下问道:“如果您到齐国后,侥幸没有被杀而得封任用,您将怎样报答我?”
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任用,我将要任用贤人,使用能人,评赏有功的人。我能拿什么报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齐国都城后,鲍叔牙亲自前去迎接。后来齐桓公不仅没有对他报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为相国,而鲍叔牙自愿当他的副手。原来,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大于自己,所以说服齐桓公这样做。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 齐桓公为什么宠信厨师易牙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1、老马识途 2、毋忘在莒 3、一鼓作气 4、风马牛不相及、5、庭燎招士 6、牛交之歌 7、管鲍之交 易牙是当时有名的厨师,也是当时第一个使用调和的手法做菜的人,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齐国是中国鲁菜的发源地之一,而易牙对于鲁菜的发展成形无疑是有着一定贡献的,...

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成语
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1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成语老马识途释义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2典故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侯大军到...

关于齐恒公有哪些成语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1、老马识途 2、毋忘在莒 3、一鼓作气 4、风马牛不相及、5、庭燎招士 6、牛交之歌 7、管鲍之交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故事介绍
关于齐桓公的成语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的成语,其中齐桓公就有不少的成语典故流传后世,其中比较有名的有老马识途、管鲍之交、一鼓作气、风牛马不相及等等,这里就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故事。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

一匡天下的成语故事
一匡天下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为宰相,齐国越来越强大。管仲辅佐他成为春秋霸主地位。孔子与弟子子路、子贡分析管仲这个人,子路与子贡都认为管仲没有仁德,孔子耐心地开导他们: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天下,使百姓受益。【出处】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成语典故:齐桓公使管仲治国
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白话翻译 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地位高的人。”桓公任命管仲作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太平。桓公说:“国家...

关于齐恒公有哪些成语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1、老马识途 2、毋忘在莒 3、一鼓作气 4、风马牛不相及、5、庭燎招士 6、牛交之歌 7、管鲍之交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

【源自邢台的成语典故】扁鹊“讳疾忌医”和“起死回生”
【源自邢台的成语典故】扁鹊【讳疾忌医】【起死回生】【讳疾忌医】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成语故事: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齐桓公。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公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的纹理之间,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公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和与字有关成语故事
和与字有关成语故事Ⅰ与齐桓公有关的成语故事任人唯贤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叫公子小白,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师傅。由于襄公荒淫无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纠跟着他的师傅管仲到鲁国去避难,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不久,齐国发生大乱,襄公被杀,另外立了国君。第二年,大臣们又杀了...

龙海市19521583629: 成语故事欣赏.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部队打仗归来,到一个叫“迷谷”的地方迷了路.队伍分不出东南西北,在山沟野岭里绕来绕去,绕了好几天也找不到... -
无菲氨苯:[答案] 略1.g1n,r4o3.马到成功,龙马精神,指鹿为马,天马行空,走马观花,车水马龙,塞翁失马,犬马之劳,五马分尸

龙海市19521583629: 齐桓公好服紫 联想到什么成语典故 -
无菲氨苯: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没有染色的丝制品)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

龙海市19521583629: 谁知道“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啊? -
无菲氨苯:[答案]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

龙海市19521583629: 哪个成语能反映与齐恒公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1退避三舍 2纸上谈兵 3一箭之仇 4卧薪尝胆 -
无菲氨苯: 有两个成语与齐桓公有关:退避三舍、一箭之仇.但是要选择“参与争霸有关”,就应该是“退避三舍”.

龙海市19521583629: 出自资治通鉴的故事有哪些?故事内容简略概括,一定要简练!寓意之类的一定要有!`当然要简练成语和故事都可以的 -
无菲氨苯:[答案] 语出《资治通鉴》,是作者司马光的议论.司马光在《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叙述卫鞅(即商鞅)变法之后,有一段关于守信用的议论,在议论过程中提到了四个历史故事,即“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龙海市19521583629: 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
无菲氨苯: 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

龙海市19521583629: 管仲与齐桓公之间有什么成语典故 -
无菲氨苯: 老马来识途.释义:比喻阅源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bai悉du情况,能起到引导作zhi用. 典故: 齐桓dao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

龙海市19521583629: 《齐恒公好服紫》可以用那个成语形容,意思相关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
无菲氨苯:[答案] 《齐桓公好服紫》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讲的是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齐国都城里的人便都穿紫色的衣服,说明老百姓对偶像或权威人物的审美取向是非常趋同的.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

龙海市19521583629: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
无菲氨苯: 有以下成语故事: 1、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龙海市19521583629: 齐桓公5次拜见东郭野人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快啊回答的是很好,可我要的是成语.如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叫三顾茅庐.知道啊,就是中间的齐... -
无菲氨苯:[答案] 出自三国演义: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