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日历是从哪个朝代开始计算的

作者&投稿:尾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的日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历法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介绍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早期历法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

中华日历是从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登基开始计算的,那时候还没有国家一说,所以不是朝代,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农历。

古代典籍和甲骨文中均对农历多有记载,大量历史典籍记载农历始于黄帝时代。农历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产生于商代。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

拓展资料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阴历、华历、夏历、汉历、国历等名称,但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历



中国历法
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智慧的中国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人类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和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到今天.为甚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今天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份,又有阴历的成份.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终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的准确巧妙,常常被中国人视为骄傲.
介绍
汉族地区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分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记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但从明朝开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14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14年或光绪元年或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其他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国农历为依据.汉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
早期历法
中国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国典籍多有记载,现时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汉朝以前的古代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确定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历法.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

当时黄帝定下每60天一周期 四季交替前一天加夏至冬至共六天 是366天 每四年中


目前已知的,可考证的中国历史最长有多久
2、经常说有五千年文明史,是从黄帝算起的。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第一个国家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但外国不承认,没有文字记载。 4、中国文字是甲骨文出现在商朝,外国才承认。 5、现在有确切年代开始的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总之,历史有170万年,文明史有五千年。 中国...

我国是从那个朝代开始记年历的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但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

历法哪个朝代
三、具体朝代的历法特点介绍 1.夏商周时期,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开始对天文进行观测并制定出简单的历法,为农业提供指导。如通过观测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来制定日历。2.汉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历法更为精确和复杂。张衡等科学家对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推动了历法的革新。汉武...

公元前2800年是中国哪个朝代?
约前5000年-前4000年:古埃及出现以太阳和月亮为规律的日历。约前5000年-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古埃及、西南亚、南欧、中欧和中国等地先后开始用矿石炼铜。前3760年:古代犹太人日历的首年。前3500年-前3100年: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出现陶轮制陶和塔庙建筑...

我国哪个朝代经历了公元前后的划分
西汉。我国历史上西汉的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跨越了公元前后两个时间点。公元前206年八月,楚汉之争开始,因楚义帝为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大军行至氾水之北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

...正式确立正月为岁首的是汉代什么时期我国哪个朝代正式确立正月为岁首...
2、岁首,指一年之始。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年”属于太阳历范畴,与朔望月相无关。最初历法以“立春”为岁首,当节气立春时,阳和起蛰、品物皆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后由于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阴历正月。3、元旦,是阳历中一年的开端。咱们都知道,中国有两种并行的日历,阳历和...

中国古代是怎么看日期的?有日历吗?
在明朝人们也是用这种历法,这种历法,是用甲子来记年记月记天记时的,因此古代有生辰八字的说法。在古代很少有人用纸作的日历,只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才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老黄历,这是一些算卦先生为了赚钱而刻印的。至于改朝换代,于这种日历无关,所以不会变。改朝换代所变的是,年号而已。年号是...

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历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什么_百度...
类别 编辑 以编年体纪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其它的编年体史书,还有纲目体、起居注、日历、实录、东华录等。先秦编年体史书流传至今的,有《春秋》、《左传》、《竹书纪年》(辑本)等。断代...

日历是怎么算的
日历是一种日常使用的出版物,用于记载日期等相关信息。每页显示一日信息的叫日历,每页显示一个月信息的叫月历,每页显示全年信息的叫年历。有多种形式,如挂历、座台历、年历卡等,如今又有电子日历。

公元1世纪相当于中国哪个朝代?
以传说耶稣基督诞生那一年作为西元元年,从西元6世纪到10世纪,逐渐成为基督教国家通用的纪元,所以原先也叫“基督纪元”。后来破世界多数国家所公用,於是就改称“西元”,常用A.D表示·(Anno Domini 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在历史书上,耶稣诞生前的年代被称为“西元前”常用BC( Before ...

东坡区19350288925: 帮忙谁能告诉我:“中国的日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演算的,那个朝代?” -
翠美拉非: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

东坡区19350288925: 中国的日历是谁先开创的?
翠美拉非: 如果说农历,从夏朝开始,每朝都有自己的历法;如果说阳历(也叫公历),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开始实施的.

东坡区19350288925: “历史上的今天”这日历是谁发明的?内容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吗? -
翠美拉非: .这个日历并不是一个人的创作,神话传说是伏羲定历,但并无事实依据,日历是古人根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和节气来计算的,计算方法依据是黄道十二经,中国最早的日历出现在夏朝,所以有时我们称农历为夏历,历朝对天文历法都很重视,都设有专门研究天文历法的部门

东坡区19350288925: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日历?从公元前零年吗?
翠美拉非: 从黄帝时候就有了,是太阴历,而非太阳历

东坡区19350288925: 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哪个朝代?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是什么?在哪个时期?24节气在哪个历史时期确定? -
翠美拉非: 最早的历法是“夏历”,相传是夏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西汉时期,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东坡区19350288925: 中国的农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
翠美拉非: 一年的开始是从立春起的.一个月的开始是从当月的节气开始的.

东坡区19350288925: 怎么计算日历? -
翠美拉非: 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和关系: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

东坡区19350288925: 有谁能知道中国日历是怎么来的?
翠美拉非: 中国日历也叫农历,是中国华夏子孙通过5千年的节时经验总结而来.主要适用于农业的时节参考.虽然不是世界通用,但要比公历准确的 多.所以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用.

东坡区19350288925: 中国阳历(农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 -
翠美拉非: 黄帝那时记起的,农历也叫黄历

东坡区19350288925: 中国传统的日历有农历,它是怎么来的?有关于它的一些简介吗?公历是怎么一回事? -
翠美拉非: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名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有称阴历的.它用严格 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 ... 农历把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 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3059日,所以有的月份是30日.公历.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历法称为公历,它实质上是一种阳历. 原始的阳历是古埃及人 创立的.最初取一年为365日. ... 格里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二十世纪初为全世界普遍 采用,所以又叫公历.中国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当时仍用中华民国纪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