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中生,个子一米五多,刚接触乒乓球拍一年多,请问乒乓球入门想网购新拍,怎么选乒乓球拍?

作者&投稿:盍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乒乓新手选择什么样的,乒乓球拍~

乒乓球拍应该怎么选

乒乓球拍保养简单地可概括为三句话:底板防受潮,胶皮防老化,使用防摔跤。具体做法是:球拍使用后用干毛巾拭去拍子上的汗渍,胶皮用绞干的湿毛巾擦净皮面上的脏物,反胶趁皮面未完全干透前覆上涤纶纸,正胶须待皮面干燥后收藏。球拍收藏时应置于通风干燥处,远离热源,避免阳光暴晒,更不能球拍上堆压重物。

胶皮的保养

刚学打球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买一块好的球拍是最大的投资,但时间长了就会知道,不断更换的胶皮才更加昂贵。于是怎样保养胶皮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怎样判断胶皮何时需要更换,成为球友最关心的问题。
一块胶皮能用多久,答案从3天到3年不等,依练习量的不同而异。一流选手中大多每3天到1周要换一次胶面。但这是每天练习5到8小时,而且每一球都用力打的情形。如果是普通的练习者,通常1到3个月换一次胶面就可以了。
胶皮最大的敌人是太阳和灰尘。内侧较软的胶皮表面一旦沾到灰尘或油污,摩擦力会减弱。练习较多的人每隔两三天就必须用沾水的软布擦出表面的污垢。胶皮置于阳光强烈的地方或温度较高的炉子旁边,或是摆在吹出强风的加热器或冷气出口,也会缩短其寿命。所以,胶皮一定要放在球拍盒里。预备胶皮则要放在塑胶袋中,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胶皮的保养和天气也有很大关系。冬季温度较低,胶皮的弹力不佳;夏季或气温较高的地区,胶皮的弹力最佳,而且具有摩擦力较强的倾向,球能飞得很远。此外,湿度较多时,胶皮上沾有湿气,就像镜子上沾上一层雾一样,这时候球容易滑溜。梅雨季节尤其要去除胶皮的污垢,以避免影响球拍的摩擦力。

在乒乓球工具中,胶皮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反贴和正贴两类。反贴中包括反胶和防弧胶皮,正贴包括正胶和生胶。由于含胶量的不同,反胶胶皮摩擦力较大,表面有吸附作用,粘着力强,胶皮与球接触不易滑动,有利于增加球的旋转。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在使用反胶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胶皮的清洁。不要用有油的手擦拭胶皮。每次打完球后,可用清水将胶皮冲净,贴上护胶膜。如果有清水不易去除的脏物,也可用肥皂等清洁剂洗净、晾干后再用。
据橡胶专家介绍:橡胶的分子像线一样缠在一起,经过硫化后,会使硫磺分子与橡胶分子有序的排列在一起。表面摩擦系数好的新反胶主要因为橡胶线状分子排列的短头和空隙产生了对球的摩擦所至,然而使反胶变得不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尘土杂物将反胶分子间的空隙塞满,使反胶面发生了物理变化。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反胶分子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进一步发生反应,从而使胶面发生了化学变化。根据上述原理只要保持打球的环境清洁卫生,同时也像那位美国老人一样仔细保护自己的反胶球拍,反胶的寿命一定可以使用得更长。
当我们选择了一块得心应手的球拍进行练习后,为避免经常更换球拍给自己带好的不适应,增加不必要开支等,对球拍良好的维护和合理使用,适当延长它的运动寿命,对于想打好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
一块符合规则、可以在正式比赛中使用的球拍,由底板,海绵,胶皮三部分组成。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各自的保养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当今底板的流行趋势已与60年代不同,集中体现在两个物理方面。一是重量轻:现在的底板一般在90-100克之间;二是厚度薄:60年代在6-7毫米,现在是5-6毫米。为了追求这两个特点,又要保持“吃球、不震手、底劲足”的良好性能,在选择材料时,就要用材质相对较轻的木材。在使用过程中,除了要将底板置于干燥处保存,防止重压、折断外,在打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球板与台面以及地面的碰撞,如在喂多球时,可采用备用板,削球打法的运动员在练习时,动作幅度要与地面适当保持一定距离等,更应避免因为输球急躁,故意摔球拍,用球拍砸球台及打挡板等恶习的发作。

影响海绵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厚度、硬度、弹力、孔径大小、孔径个数等因素。因为海绵是一个膨胀体,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过分牵拉、重压,在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打球,要注意适当保温,底温会影响海绵的弹性。用单张的胶皮和海绵板的人,在更换胶皮时,要用火烤式电熨头烫,使胶皮与海绵之间的胶水充分溶化,以防因换胶皮损坏海绵。胶水可以使海绵发泡,增加弹力,但与底板进行粘贴时,要使用无毒的专用胶水,这样既可以保护海绵,也可以保护底板。

在乒乓球工具中,胶皮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反贴,一类是正贴。反贴中包括反胶和防弧胶皮,正贴包括正胶、生胶和长胶。由于含胶量的不同,反胶胶皮摩擦力较大,表面有吸附作用,粘着力强,胶皮与球接触点不易滑动,有利于增加球的旋转。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在使用反胶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胶皮的清洁。不要用有油的手擦拭胶皮。每次打完球后,可用清水将胶皮冲净,贴上塑料薄膜;如果有清水不易去除的脏物,也可用诸如肥皂等清洁剂洗净,晾干,再用。

正贴胶皮含胶量低,齿粒硬度大,摩擦力小,胶皮与球接触,面积小,容易滑动。基于这样的特点,使用正胶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胶皮的干燥。如果在潮湿的地方打球,可使用干燥剂擦拭胶皮,以减少胶皮表面的湿度。正贴胶皮的底皮一般都较薄,在与海绵粘贴时,一次不要往胶皮上涂过多的胶水,以防因胶皮打“卷”,造成无谓损耗。

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基本情况主要有 ⑴是直拍还是横拍;⑵是左手还是右手;⑶ 是亚洲选手还是欧美选手;⑷是生胶还是半长胶;⑸是反胶还是正胶;⑹是近台快攻打法还是削攻打法;⑦是初次见面还是熟手。对上述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录像、报导等,了解对方的特长,了解对方发球、击球、落点规律和球路。

  ⒊ 注意发球直接得分:

  通过学习研究各种螺旋发球,练就最拿手的发球和绝招发球,如练发擦边球、回头球、近网边线球,在发球的开局,直接得分。在开局和中局,就争取主动,把比分拉开,这在“+一分制” 中,显深得格外重要;

  ⒋ 注意为发球抢攻做准备:

  总体上来说,发球为抢攻做准备的宗旨:就是用各种方法提高发球的质量,增加对方接球的难度,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从而为抢攻创造了条件。

  具体说来,应注意下面几点:

  ⑴利用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在落点、旋转、力量、曲线上不断地变化,从而提高发球的质量,创造抢攻的机会;

  ⑵研究发球的规律,在发球时,就大体上可以预测对方回球的线路,从而提高抢攻成功的概率。

  ⑶利用组合发球的威力,调动对方。如发近网、短而转的球,组合发底线,左、右、近身、长而急的球,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⑷利用旋转的组合,如发近网转和不转的球,及发近网侧下旋球和“左爆冲侧上螺旋球” ,把球发到对方左边线。这样旋转的组合,使对方感到难于适应,从而控制了比赛的节奏,使攻球频频得分。

  ⒌ 注意发球的力量:

  谈到发球的力量,特别是发球加力,人们常会联想到加力的后果:不是球飞出界,就是球弹跳太高。但是实际上,发加力短球,球又短、又转、又低、落点好;发加力长球,球又长、又急、又转、落在左右边角上,正是体现了乒乓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它不仅在实践中可以做得到,在理论上也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在加力时,控制好撞击力和磨擦力的比例,适当增加球在球拍上磨擦时的螺旋线的长度、减少磨擦厚度、适当延长球在球拍上磨擦的时间,就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⒍ 注意发球的旋转:

  乒乓球旋转的多样性和由此产生的曲线的丰富性,在所有的球类运动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如何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旋转,特别是动作相似而性质不同的旋转呢?主要应注意如下几条:

  如何练好接发球在乒乓球比赛中,相对其它的环节,如发球抢攻或相持,接发球的难度最大。因为它完全受发球者的控制,而接发球对发球者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限制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接发球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不断提高接发球的能力,合理的把所掌握的技术运用到接发球中,是迅速提高比赛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是总体战术的技术风格。以此为前提,接发球则是体现比赛中由防转攻,攻防转换的最常用之处。在相对被动的状态中,通过控制,达到相持,再力争转入进攻,争取主动应是接发球中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技术上的操作如下:

  一、判断

  正确判断是接好发球的首要环节。判断上不出现较大的偏差,才能谈得上更好地运用接发球技术,避免有浑身解数,但由于判断不准而发挥不出来情况的经常发生。

  1、对旋转的判断

  乒乓球发球中常出现的旋转主要有左、右侧上下旋,转与不转。通过发球者利用各种发球方式,将这些旋转性质表现出来。如正反手,下蹲等。在判断旋转性质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板形:一般情况下,发上旋球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这种特点与发球时要接触球的部位直接发生关系,因为发旋转球和不旋转球时,接触点比较靠近球的后中部;而发上旋和下旋时,向中下部和底部摩擦才可能比较转;

  (2)动作轨迹:发下旋和不转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一瞬间,手腕摆动的幅度一般不是很大,并时常与假动作相配合;在发上旋和下旋时,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这样容易“吃”住球,动作也比较固定,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即使加上假动作,也不会像发侧上旋和不转球那样连贯;

  (3)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发短球时容易出台,弧线低平;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

  (4)出手:发上旋球和不转球一般出手比较快,并且突然,动作模糊;下旋球的出手相对要慢一些,因为要给球以足够的摩擦时间,才能使球产生强烈的下旋效果。

  (5)分布:在接发球时,不断琢磨发球者发出球的旋转性质的随机分布和习惯也是重要,特别是在判断不清时,如在一轮发球中,发球者一般有几个转的,几个不转的,几个侧上,几个侧下,通常都出现在一轮中,以及开局爱发什么样的球,关键球如何发等等。毫无疑问,面对当今世界乒坛花样翻新,变化莫测的发球技术,接发球者的猜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想把每一个球都得清清楚楚,就不太实际了。

  2、对速度和落点对落点的判断

  (1)对长球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发球者如果想把球发得很长,第一落点多在自己本方台面的端线附近。如果力量差不多,球的运动速度,侧上旋和不转球明显要快于侧下旋和下旋,如果是发侧上,下旋斜线长球,要注意球的第二弧线有侧拐特点;如果是直线长球,要特别注意平推过来,或者是略带外拐的球,因为这种球除了有很快的速度外,容易发出线路比较直的球,客观上曾加了球的角度,给接发球者造成较大的难度;

  (2)对短球的判断,由于发球者想要把球发短,手上就不能发很大的力量,要收住一点,所以,短球较难发挥速度的优势,比较多是考虑的落点和旋转。在发短球时,第一落点一般距球网较近,可根据这一特点判断来球的长短。在接短球时,要特别注意手不要过早的伸入台内,以免侧上旋短球的第二弧线往前“拱”,顶在板上,使手上失去对球的控制,以及来球可能是“伞三角”位置,球是从靠近球网的边线出台,手来不及拿下来,对不准球。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直拍反手发展趋势直拍反手位历来是被认为是直拍选手的死穴。随着乒乓球速度,旋转的飞速发展,直拍反手由于受生理原因的制约,无法随意前倾拍形和发力难一直是直拍选手技术上的最大漏洞。

  许多年来多少天才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弥补直拍反手的先天缺陷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行了无数次的实践,也有了相当的成果。例如:早期的常规推挡加入了加力推,减力推,推挤,扎下旋等等。然后是强行侧身,抢先上手,全台正手攻,再后来就是“直拍横打”的“粉墨登场”,还有即将推出的直,横拍交替等。经历了一次次的大赛的历练,实践证明,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既要全,又要精。

  所谓全,就是要做到人有我有,人无我有。所谓精,就是要做到人有我强。全:就是近台能推,能反面拱,能敲击,中台能反手攻,远台能横拉相持或反手兜,迫不得已时还要能削一板。

  我个人认为,今后直拍正胶选手可以采取“刘国梁-田崎俊雄-马林”的模式。近台的推挡结合反面拱,敲击;中台角度不大的球,反手要能像田崎俊雄那样反手能攻两条线,尤其是反手滑板攻直线到对方正手位,过去的球弧度大,拐弯,而且球势大力沉,着台后往下扎,防守方不易借上力。对付对方过度一板的小弧圈很有效,45届世乒赛男团中日之战,他就用这招差点把刘国梁打闷。中远台或扑正手回反手可用横拉或快撕,力争主动,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守。横拉要像马林一样能与横拍进行中远台相持。但是正胶的反手技术应以反手攻,敲击为主,辅以横拉,力争以速度压制对方。

  直拍反胶选手可以采用“蒋澎龙-金泽洙-马林”的模式。首先注重自身的力量素质训练,以便能使出蒋澎龙般推土机式的“魔鬼推挡”,动作中适当加入弹击动作,以加强推挡的力量。近台要以暴风骤雨式的推挡逼住对方,使他没有充足的拉手时间,中近台角度不大的情况下,要像金泽洙那样的反手攻突击,中远台要能用横拉进行相持,甚至强相持。尤其是反胶选手还要有一项技术一定要掌握-反手兜,被动防守时,只要能兜住,挺住,因为兜上的球带有上旋,上台后向前冲,不易发力打,一旦对方回球的质量不高,哈哈!由守转攻的机会就来了。总而言之,直拍反胶应以横拉上手为主,辅以反手攻,敲击,充分利用反胶的稳健,能制造旋转的特点,丰富反手技术。

  现在横拍打直拍主要还时在直拍的反手上做文章,无论调右压左还是调左压右都是看准了直拍反手发不了力,相持不了,威胁性不大的弱点,所以直拍选手能做到反手位的技术全面,特点突出,那么直拍反手位的漏洞就会最大程度的被补上,再继承和发扬直拍原有的灵活,快速,多变的特点,方能底气十足地和横拍选手叫板,傲立乒坛。

  如何提高正手拉球的力量1、拉手适当放开。打小球时,由于球速较快,一般不提倡较大的拉手,认为把前臂和上臂的角度打开即可。而今天,只做到这样是不够的,要把肩关节适当打开,以增加拉球的动作幅度。同时,手尽可能抬高,为向前发力创造条件,使球产生较大的向前冲力。

  2、摩擦球不宜过薄。旋转能够提高拉球的准确性,但会影响球向前的平动速度。在同一板击球中,旋转和速度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为防止摩擦过薄,击球部位不要太靠上,可以中部为主,板形竖直,前倾不要过大,同时避免接触球的侧面太多。这样会使摩擦厚一些。

  3、腰部收紧。腰部是完成上、下肢动作传递的枢纽。合理的腰部动作会使动作协调,发力集中。在拉球的全过程中,腰部要绷住,在垂直轴上的转动不宜过大,以防分散向前的用力。为更好发挥腰部的功能,在拉球过程中要收腹、含胸。

  4、肘部做外侧半圆形运动。抬肘和夹臂是拉球中常犯的错误。拉球时,肘部随同手臂一起做外侧的小弧形运动,有利于击球中的发力,使力量更集中。

  5、高重心。重心在保持平稳运动的前提下尽可能抬起来,千万不要蹲下去,造成坐着拉球,使球只往上走,而缺少向前的动力。

首先,成品拍都是各厂家底板和套胶中的次品所制,性能很差,特别是那些所谓五六星的更是质次还价高,所以有一定水平后,是绝对不建议购买的。
不过你如果是新手,才刚刚入门,只想花几十元钱买个拍玩玩,倒可以考虑一下,否则就象你说的,还不够费事的,而且一百元以下也配不出什么好拍子。
新手刚入门最好选择纯木底板,不用各种加碳等材料的纤维板,以利于培养手感,以及练习主动发力。同时,应选中等硬度的底板,既容易控制,又适合练习攻球。
新手需要从基础练起,不要急于求成。正手的攻球、横板反手的拨球、直板反手的推挡、搓球是必须练好的基本功,没有牢固的基础,什么弧圈、台内拧等都是不可能练好的。
成品拍一般都是各家用各家的底板和套胶,所以单就成品拍来说,红双喜的还算不错,自己根据价格选一款吧。
不过只要你的预算超出100元,在120-150元左右的话,绝对不要考虑成品拍了,因为已经可以配出一支性能远高于所谓五六星的成品拍

刚一年多300以内就可以搞定,可以到比较大的网店里和店长沟通一下,根据自己打法特征选择碳素或者纯木的,建议开始选择碳素的。底板在200左右就行,胶皮先不用要求很高。成品拍不是很好,可以直接去实体店看,店家会直接帮忙站粘好。
PS:只是玩玩的话100多久可以满足了,建议不要买成品拍,选好底板和胶皮,让店家粘好也有不会超过200的

729的, 50块钱左右。适合初学者新手横版两面拉,直板正手拉,反手推挡。练好了反手直板横打。练得话找会打乒乓球的让他教你正反手拉球姿势,在家没事多颠球找球感。记住开始要练直板就一直打直板。反复换握拍打法会让打球动作走形。

买个红双喜4星的练习基本功就好了。关键是看你有什么想法,是想打比赛,还是打着玩。打着玩的话就没要求了,高兴就好。打比赛的话,还是要练基本功,最好暑期找个教练,这样效果好,进步也快。


我是个初中生身高才一米5,矮的要命,谁有办法啊,还有我的手很粗,连老 ...
身高是与生俱来的,你上初中应该还有长高的时间的。不怕。慢慢会长起来的,注意饮食,吃一些助长的事物,别挑食。至于手比较粗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护手霜啊,滋润皮肤类的,去化妆品柜台买一个,他们会给你推荐一个适合你的用品。

我是个初二女生,个子才一米五四,请问这身高正常吗
初二,,,大概是15岁吧?青少年身高、体重监测对照表:年龄 男 体重 女 体重15 169 56.71 161.8 53.08这个数据只是一般的参考而已,实际上身高的偏差基本会有10cm左右,体重更是不同。实际上更要看BMI指数。只能说,就平均而言略矮了一点吧 ...

额,那个,我是女生,初中了1米5正常吗
很正常啊,放心吧,但是要想长个子需要多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跳跃类的活动,如打篮球、跳高、长跑、羽毛球...游泳也是不错的运动项目,女孩正常长到18岁,但是老话有23窜一窜,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吧

初三,但只有一米七,以后还会长吗?,感觉自己腿很短
你初三,一米七,如果是女生的话,那么就已经很高了,女生一般发育比较早,所以,你既然已经一米七了,可能发育也停了,不一定会再长高了,更何况,你的腿很短。如果你是男生,那么初三一米七,就还有可能会再长高了,尽管你的腿短,因为男生发育会比较晚,所以,男生就完全有长高的可能。

我今年13岁,身高1米52,是侏儒症吗?
侏儒症病因可归咎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先天因素多由于父母精血亏虚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多数与遗传有关,一般智力发育正常。而你已经超过120公分,所以绝对不是侏儒症。就你目前身高问题,我认为比较常见。因为初中生,尤其像你是男生,只是刚刚开始发育阶段,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你想长高点,除了...

我是男生,我上初三时,我的班上最高的男生1米81,高不高?
高的,个子已经是很高了。这个高度已经远远高于学生平均身高 因为还是初三 还在长个子中 不出意外 那个男生有望接近1米90 保持继续加强锻炼的习惯 争取身高超过1米90

男,初中生,十四岁,一米七四,算不算高?我们班有人一米八。以后还会长吗...
应该说长的太快了。是缺乏一些钙物质或者维生素最好的办法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希望采纳。

初中生的标准身高是多少
男孩14岁的标准身高在165.9cm左右,女孩的标准身高在158.6cm,你的身高算是比较矮的。但是后期长高的空间还有很大。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长高潜能。发育期...

我是初中的女孩现在身高161cm体重36kg,为什么我的妈妈非要我胖到42...
因为像你这种身高如果只有36公斤的话,那么说明你还是偏瘦,所以你妈妈会要求你胖一点,如果到时事儿不急的话,我觉得也还是有点偏瘦。

我是一个初中生,学习一般吧,打篮球也一般般,也学吉他个子一米七,自以为...
中心思想表达不明确,没事多看看书,对于你现在的年纪估计也不喜欢看书,不过可以去尝试找找适合自己兴趣的书。空闲的时候和同学聊聊NBA,这样可以锻炼一下你的语言组织能力。吉他很好学,和篮球一样,都得多练习,得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去下功夫,至于你的身高,还没到长个的时候,不急!

天宁区19369676913: 我是小学生,身高在1.5米左右,想学乒乓球,我打乒乓球用直板好还是横板好? -
田视英路: 这个直板还是横板还得看你自己,在直板和横板中也分很多打法,比如直板的弧旋球结合快攻,直板快攻.横版的两面弧旋球结合快攻、横板的两面弧旋球等...直板更加灵活些,但是攻击力和照顾的面比较小.横板被更多的人采用.我也是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打乒乓球的,现在大学快毕业了,一直做业余爱好.开始几年打的是直板,慢慢的换成横板,后来又反复了几次觉得横板更适合自己.当然一切还得看自己了.呵呵

天宁区19369676913: 我今年十六岁,身高一米七六左右,上初二,学习很差! 但体育方面很好.我想初中毕业之后去上一个体校... -
田视英路: 十六岁一米七六不算高,不建议打篮球.不如上高职学们技术,将来还有立足之地.体校没前途,当兵转业也没好去处.技术学好的话高级技工也不错.真想搞体育可以试试短跑.

天宁区19369676913: 我是一初中生,15岁,182cm,62kg,打篮球怎样从新手入门? -
田视英路: 楼上的答案一看就是业余到死的.你放学回家的路上,或者是去哪的路上,你就拍球走,右手熟悉了换左手,球性很重要,等你拍球没问题了,就多跟别人一起打,你的身高跟体重以后肯定适合大前的位置,投篮什么的不用专门练,球感好了之后多跟别人玩.记住一点,小朋友,突破永远是王道,到你大学的时候,高手总是有办法撕裂防守,那么你就是高手了.总之,运球一定要牛,突破一定要犀利.胜下的什么投篮啊,传球啊都手到擒来了

天宁区19369676913: 我14岁,快15啦,初中刚毕业,但是身高只有一米五四,这样,正常吗 -
田视英路: 是正常身高,您才14岁,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只要骨垢线没有闭合还是可以继续长高的,建议您:1、平时多做纵向的运动,比如:排球、篮球、跳绳等.2、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中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会很旺盛.3、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牛奶、牛肉等.4、注意补充钙质,少吃含有激素的食物.

天宁区19369676913: 额,那个,我是女生,初中了1米5正常吗
田视英路: 女生早长,你这个年纪到初三就不长个子了 ,以后也很少在猛长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