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道教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是否殊途同归?

作者&投稿:松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四大名著人物主要事件~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明)吴承恩   又名:《西游释厄传》   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   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80岁。   人物简介   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徐少华扮演的唐僧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金蝉子投胎——旃檀功德佛 】诚实善良,一心向佛,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孙悟空裂,见风而成之灵明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字隐去了,称作"美猴王"。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并取名金箍棒。此后,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五指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敢于反抗,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如意金箍棒】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liè) . 猪悟能,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漫画猪八戒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天蓬元帅(戏嫦娥)——净坛使者】(36变)【九齿钉钯】憨厚淳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沙和尚:   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沙和尚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虽然个性不鲜明的他戏份不多,但他是《西游记》里不能缺少的人物。   白龙马:   任劳任怨。【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贬蛇盘山)——八部天龙马】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白龙马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借机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十分生动。   观世音菩萨:   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得意的徒弟之一。他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他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毁伤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无法医活,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帮忙。只见观音菩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参果树死而回生。他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天蓬元帅、西海龙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使人间万民得到慈爱、平安、幸福的救世主。   玉皇大帝:   也叫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皇,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自幼修行,经历了三千多年才成金仙,又经过一千五百五十五劫,每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才享受到无极大道,成为掌管天、地、人三界的最高主宰,也被佛教、道教尊为最崇高的神。玉帝住在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由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组成,手下十代冥王管人间生死;四海龙王管天气变化;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等神勇盖地;太白金星、二郎真君、五方五老各路神仙,个个法力无边;而且有西天如来佛祖暗中保护。玉帝大慈大悲,也是普救众生的大救星。   王母娘娘: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盛会。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是玉皇大帝的妻子。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大观琐录》 《金玉缘》 《情界铨》   作者:(清)曹雪芹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   介绍: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红楼梦》也被公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主要人物介绍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夸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贾宝玉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即,林黛玉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三、贾母   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贾母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思想。总之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说明她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她的能耐也是有的,要不能在封建社会保持长久的地位么?   四、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鲍二家的媳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她的根本目的使聚拢钱财,赵姨娘曾说过“这一半家产不叫她搬到她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五、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薛宝钗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和颇深的城府。她恪守妇道,但也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红学界对薛宝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像”,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到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挤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脂砚斋对于钗、黛写应制诗一事的评语也是:“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弱者真切的同情,却对权势者“不屑”,这才是宝钗行事的基调。正如她在《螃蟹咏》里所说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后来宝玉读到宝钗所作的《螃蟹咏》,也禁不住要为宝钗愤世嫉俗的思想叫好,高呼“写的痛快”!虽说如此,但宝钗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她的城府。例如王夫人的丫鬟金钏死了,宝钗说“姨娘也不必过于念念于兹,多赏她几两银子便完了。”还有,她在偷听了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的话后嫁祸给黛玉,虽说没明说,但看过书都知道,宝钗的城府不浅! 对于书中的这种情况,曹雪芹生前的知己——脂砚斋倒是洞若观火。他(她)很早就已经指出,在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所以,宝玉与黛玉看似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思想立场却南辕北辙;宝玉与宝钗看似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选择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基于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极度愤懑!   六、探春   贾探春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账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她虽为妾生,但处处要求自己的主子身份,为了得到平等的地位,她不得不与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割断“天然脐带”,与正室夫人王夫人接上一条“人工脐带”。她不认自己的亲舅舅,却满口叫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为舅舅。其实探春很无奈,在这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她不得不这样。   七、迎春   贾迎春贾迎春是贾赦与前妻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是罗贯中所作。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是罗贯中所作。   《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版本:《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情节;120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70回(实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水浒传》中的人物   三十六天罡星   天魁星·及时雨 (呼保义)·宋江   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 智多星·吴用   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 大刀·关 胜   天雄星· 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 霹雳火·秦明   天威星· 双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广·花荣   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   天富星· 扑天雕·李应   天满星· 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 行者·武松   天立星· 双枪将·董平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天暗星· 青面兽·杨志   天佑星· 金枪手·徐宁   天空星· 急先锋·索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天异星· 赤发鬼·刘唐   天杀星· 黑旋风·李逵   天微星· 九纹龙·史进   天究星· 没遮拦·穆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横   天寿星· 混江龙·李俊   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儿·张 横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损星· 浪里白条·张顺   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天牢星· 病关索·杨雄   天慧星· 拼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 两头蛇·解珍   天哭星· 双尾蝎·解宝   天巧星· 浪 子·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 武   地煞星·镇三山·黄 信   地勇星·病尉迟·孙 立   地杰星·丑郡马·宣 赞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百胜将·韩 滔   地英星·天目将·彭 玘   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   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 让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 宣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 鹏   地阖星·火眼狻猊·邓 飞   地强星·锦毛虎·燕 顺   地暗星·锦豹子·杨 林   地轴星·轰天雷·凌 振   地会星·神算子·蒋 敬   地佐星·小温侯·吕 方   地佑星·赛仁贵·郭 盛   地灵星·神 医·安道全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矮脚虎·王 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丧门神·鲍 旭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毛头星·孔 明   地狂星·独火星·孔 亮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 充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 衮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   地进星·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地满星·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跳涧虎·陈 达   地隐星·白花蛇·杨 春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地俊星·铁扇子·宋 清   地乐星·铁叫子·乐 和   地捷星·花项虎·龚 旺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地镇星·小遮拦·穆 春   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云里金刚·宋 万   地妖星·摸着天·杜 迁   地幽星·病大虫·薛 永   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地僻星·打虎将·李 忠   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地孤星·金钱豹子·汤 隆   地全星·鬼脸儿·杜 兴   地短星·出林龙·邹 渊   地角星·独角龙·邹 润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贵   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麻烦加点悬赏分。。。。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作者:(明)吴承恩
  又名:《西游释厄传》
  回数:共一百回(实一百零一回)
  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 吴承恩(约1504年-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活了将近80岁。

  人物简介

  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徐少华扮演的唐僧陈,名祎(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金蝉子投胎——旃檀功德佛 】诚实善良,一心向佛,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孙悟空裂,见风而成之灵明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字隐去了,称作"美猴王"。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并取名金箍棒。此后,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五指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嫉恶如仇、敢于反抗,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斗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如意金箍棒】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调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恶如仇。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liè) . 猪悟能,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漫画猪八戒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天蓬元帅(戏嫦娥)——净坛使者】(36变)【九齿钉钯】憨厚淳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沙和尚:
  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沙和尚淳朴憨厚,忠心耿耿,从电视剧里他喊“大师兄”那种厚重的声音和真诚的眼神可以看出来。他不象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虽然个性不鲜明的他戏份不多,但他是《西游记》里不能缺少的人物。

  白龙马:
  任劳任怨。【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贬蛇盘山)——八部天龙马】 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白龙马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其中最经典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借机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参果、盘丝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与妖魔鬼怪进行斗争中刻画了师徒四人鲜明的个性,故事十分生动。

  观世音菩萨:
  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得意的徒弟之一。他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他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毁伤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无法医活,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帮忙。只见观音菩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参果树死而回生。他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天蓬元帅、西海龙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使人间万民得到慈爱、平安、幸福的救世主。

  玉皇大帝:
  也叫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皇,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自幼修行,经历了三千多年才成金仙,又经过一千五百五十五劫,每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才享受到无极大道,成为掌管天、地、人三界的最高主宰,也被佛教、道教尊为最崇高的神。玉帝住在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由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组成,手下十代冥王管人间生死;四海龙王管天气变化;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等神勇盖地;太白金星、二郎真君、五方五老各路神仙,个个法力无边;而且有西天如来佛祖暗中保护。玉帝大慈大悲,也是普救众生的大救星。

  王母娘娘:
  住在瑶池,所以又叫瑶池娘娘。她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不料被齐天大圣孙悟空搅乱了蟠桃盛会。她种的蟠桃最为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她是天宫最受尊奉的女神仙,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是玉皇大帝的妻子。

  《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情僧录》 《大观琐录》 《金玉缘》 《情界铨》
  作者:(清)曹雪芹 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由高鹗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写、修改过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传。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及后四十回续稿以活字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动。
  介绍: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等个性鲜明的人物。本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红楼梦》也被公认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 曹雪芹,中国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10载,增删5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两种说法),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主要人物介绍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夸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贾宝玉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即,林黛玉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三、贾母
  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贾母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从前80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贾母是支持宝黛爱情的,但高鹗续本中却说贾母并不支持宝玉与黛玉的爱情。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宝玉和黛玉的影响,有了一些前卫的思想。总之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说明她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她的能耐也是有的,要不能在封建社会保持长久的地位么?
  四、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鲍二家的媳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她的根本目的使聚拢钱财,赵姨娘曾说过“这一半家产不叫她搬到她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五、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薛宝钗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和颇深的城府。她恪守妇道,但也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红学界对薛宝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像”,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到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挤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脂砚斋对于钗、黛写应制诗一事的评语也是:“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弱者真切的同情,却对权势者“不屑”,这才是宝钗行事的基调。正如她在《螃蟹咏》里所说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后来宝玉读到宝钗所作的《螃蟹咏》,也禁不住要为宝钗愤世嫉俗的思想叫好,高呼“写的痛快”!虽说如此,但宝钗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她的城府。例如王夫人的丫鬟金钏死了,宝钗说“姨娘也不必过于念念于兹,多赏她几两银子便完了。”还有,她在偷听了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的话后嫁祸给黛玉,虽说没明说,但看过书都知道,宝钗的城府不浅! 对于书中的这种情况,曹雪芹生前的知己——脂砚斋倒是洞若观火。他(她)很早就已经指出,在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所以,宝玉与黛玉看似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思想立场却南辕北辙;宝玉与宝钗看似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选择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基于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极度愤懑!
  六、探春
  贾探春贾探春,贾政与妾赵姨娘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账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她虽为妾生,但处处要求自己的主子身份,为了得到平等的地位,她不得不与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割断“天然脐带”,与正室夫人王夫人接上一条“人工脐带”。她不认自己的亲舅舅,却满口叫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为舅舅。其实探春很无奈,在这个“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贾府,她不得不这样。
  七、迎春
  贾迎春贾迎春是贾赦与前妻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 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三国演义》
  作者:(元末明初)罗贯中
  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回数:共一百二十回
  介绍:根据陈寿《三国志》,以及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一些民间传说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清初毛宗岗父子又做了一些修改,并成为现在最常见的120回本。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结束于王浚平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 元末明初,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章回体小说步入日臻完善的阶段。中国的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即《三国志通俗演义》,就是通过生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杰出的小说大家——罗贯中的椽笔诞生并风行于世的。他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同时,为世界文学的宝库,也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历史上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
  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浒传》后三十回是罗贯中所作。 明高儒《百川书志》著录其所见本,前署“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认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续文献通考》认为是罗贯中所作。
  《水浒传》介绍:作者在《宣和遗事》及相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版本:《水浒传》在流传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本子。现在所见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后,有“征辽”和镇压方腊起义等情节;120回本又插增了镇压田虎、王庆的情节。后金圣叹将此书删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后的事,称为70回(实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号耐庵。籍贯: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请邻居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经》、《礼记》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浒墅关读书,十分刻苦,他不仅熟读诸子百家,而且各种书都去浏览。当时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讲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杨志卖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兴趣,他常常在课余阅读。还同小伙伴们一起舞刀弄棒,练习武艺。那时,苏州城里经常说唱些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同乐院燕青搏鱼》、《李逵负荆》等话本和杂剧,施耐庵有时也去消遣,对这些“仗义英雄”、“擎天好汉”流露出敬佩之情。

  《水浒传》中的人物

  三十六天罡星
  天魁星·及时雨 (呼保义)·宋江
  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天机星· 智多星·吴用
  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天勇星· 大刀·关 胜
  天雄星· 豹子头·林冲
  天猛星· 霹雳火·秦明
  天威星· 双 鞭·呼延灼
  天英星· 小李广·花荣
  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
  天富星· 扑天雕·李应
  天满星· 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天伤星· 行者·武松
  天立星· 双枪将·董平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天暗星· 青面兽·杨志
  天佑星· 金枪手·徐宁
  天空星· 急先锋·索超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天异星· 赤发鬼·刘唐
  天杀星· 黑旋风·李逵
  天微星· 九纹龙·史进
  天究星· 没遮拦·穆弘
  天退星· 插翅虎·雷横
  天寿星· 混江龙·李俊
  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天平星· 船火儿·张 横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损星· 浪里白条·张顺
  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天牢星· 病关索·杨雄
  天慧星· 拼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 两头蛇·解珍
  天哭星· 双尾蝎·解宝
  天巧星· 浪 子·燕青
  七十二地煞星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 武
  地煞星·镇三山·黄 信
  地勇星·病尉迟·孙 立
  地杰星·丑郡马·宣 赞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地威星·百胜将·韩 滔
  地英星·天目将·彭 玘
  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
  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 让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 宣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 鹏
  地阖星·火眼狻猊·邓 飞
  地强星·锦毛虎·燕 顺
  地暗星·锦豹子·杨 林
  地轴星·轰天雷·凌 振
  地会星·神算子·蒋 敬
  地佐星·小温侯·吕 方
  地佑星·赛仁贵·郭 盛
  地灵星·神 医·安道全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
  地微星·矮脚虎·王 英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地暴星·丧门神·鲍 旭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 瑞
  地猖星·毛头星·孔 明
  地狂星·独火星·孔 亮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 充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 衮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
  地进星·出洞蛟·童 威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地满星·玉幡竿·孟 康
  地遂星·通臂猿·侯 健
  地周星·跳涧虎·陈 达
  地隐星·白花蛇·杨 春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地俊星·铁扇子·宋 清
  地乐星·铁叫子·乐 和
  地捷星·花项虎·龚 旺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地镇星·小遮拦·穆 春
  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地魔星·云里金刚·宋 万
  地妖星·摸着天·杜 迁
  地幽星·病大虫·薛 永
  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地僻星·打虎将·李 忠
  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地孤星·金钱豹子·汤 隆
  地全星·鬼脸儿·杜 兴
  地短星·出林龙·邹 渊
  地角星·独角龙·邹 润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贵
  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佛教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占统治地位,婆罗门教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婆罗门教奉行种姓制度。因为种族等级、社会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长期巨大差异,古印度社会分化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及首陀罗等四种非常不平等阶级,婆罗门掌握宗教领域,尤其是祭祀活动,刹帝利袭军政,吠舍经营商业和手工业等,首陀罗为贫穷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隶的地位[3]。

  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出身于释迦族,迦毗罗卫国(Kapilavastū),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在母亲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于兰毗尼园无忧树下。降生七日后,母亲过世,由姨母大爱道抚养成人。29岁时,当他视察子民的时候,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虽然不断沉思,但不得离苦之道,于是离开皇宫,遍访名师,苦修6年。35岁,在菩提树下禅定49日,战胜天魔的威胁、诱惑而悟道,成为佛陀。

  在鹿野苑开始以四圣谛之说,口传佛教,在45年内度化了众多弟子。80岁时肉身去世(称为“入灭”)。

  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发生在释迦牟尼入灭(称为“佛灭”)后不久,有大迦叶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认为已经证得罗汉果位的僧人(五百罗汉)确立最初的佛经体系。此次集结由迦叶主持,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修多罗藏),优波离负责诵出律藏(毗尼藏)。[4][5]

  佛教经典的第二次结集据记载发生在佛灭后百年。[5]根据南传佛教《岛史》的记载,是由于毗舍离比丘违反十种戒律的规定(十事),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讨论十事是否符合佛法。讨论的结果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并在此后合诵经典。同时,毗舍离僧人为代表的人数众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万人,并进行了自己的集结,称为大集结。由此,并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由于是佛教僧团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以上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进行的集结一并被称为第二次集结。

  部派佛教时期主条目:部派佛教
  自从第二次结集后,佛教分化为大众部与上座部两大部派,史称“根本分裂”。[6]上座部是一些长老所支持的学说,属于正统派。大众部则是众多僧侣所信奉的。[7]后来随着教徒对戒律、教义见解的差异,两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约持续到西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主流慢慢形成大乘佛教为止,此即所谓的“枝末分裂”。[6]大众部先后发展成为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和北山部等。上座部则分裂出一切有部、雪山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和经量部等。[8]

  孔雀帝国阿育王时期
  婆罗米文石柱阿育王敕令碎片
  在阿育王时期,佛教在孔雀帝国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播参见:孔雀王朝、阿育王及第三次结集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并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9]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钱,护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传教,并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和佛塔。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认为兴建这些佛塔是积德行善,造福百姓。后来,阿育王子女相继出家,佛教也开始传播到斯里兰卡与孟族地区。[10]

  第三次结集的记录仅保存在南传佛教的文献中,没有其他资料可供印证,故有学者对这次集结持怀疑态度。根据南传佛教的资料,这次集结发生在阿育王时代,由目犍连子帝须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罗汉,历时九个月,并成立了《论事》这部典籍。根据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这次集结的成果可知的仅为《论事》的成立,故即使在历史上存在这次集结,其范围也仅在部派内部,且根据对《论事》的研究,若存在这次集结,其时代当在公元前二世纪。

  大乘佛教时期贵霜帝国时期是佛教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此时佛教分离出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又贬称以前各派教义为小乘佛教。但是迦腻色伽一世对佛教采取大小乘兼容的政策,其中世友就是小乘佛学家,马鸣则是大乘佛学家。

  贵霜帝国:第四次结集及贵霜帝国
  根据玄奘在《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末所附录的诗,佛灭后四百年在迦湿弥罗,以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肋尊者主持[11]召集五百阿罗汉集结三藏,即为《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为《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和为《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注释论藏,其中论藏部分(对法)便是《大毗婆沙论》。完成后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牒,以梵文镂刻笔录,建塔珍藏,另外把手抄本远送各地以作流传。这次集会,有学者称为第四次结集。[12][5]

  笈多王朝及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时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发展,大臣和将领就有信奉佛教及湿婆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由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其后成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遗存的佛教建筑以阿旃陀石窟及爱罗拉石窟为经典。前者位于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奥藩加巴德县之阿旃陀村附近,开凿于瓦古尔纳河谷的花岗岩壁上,共二十九个洞窟。于公元前一世纪至650年间建成,当中有四座佛殿及二十五座僧房,充分表现印度风格。室门依地势建造,上有飞檐雕楣,下有石柱林立,有各类壁雕,多来自佛教传说,然而却洋溢生活气息。爱罗拉石窟距奥藩加巴德十六公里,建于三世纪,完成予1300年,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种宗教庙宇,香火不断。

  波罗王朝
  波罗王朝以其对佛教的支持和庇护而闻名;该王朝是最后一个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罗王朝中后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经被伊斯兰教入侵者消灭,只在东印还得以留存。历代波罗国王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谓“波罗七代护法”),他们长期出资建设北印著名的佛教综合大学那烂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为主的超戒寺是波罗王朝国王达摩波罗主持修建的,据说规模比笈多王朝时修建的那烂陀寺还大。达摩波罗还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飞行寺。这几座宏伟的佛教研究机构都在12~13世纪的穆斯林入侵时期被彻底毁灭。波罗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佛教的传播北传佛教主条目:汉传佛教、日本佛教、韩国佛教和越南佛教
  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佛教”,现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日本等处,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发扬者。因为中国的影响,汉传佛教将大乘佛教的教义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在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

  佛教传入越南的时间最早大约在汉献帝初平年间。根据《佛祖通载》卷五说,“会灵帝崩后,天下扰乱,独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长生之术。牟子常以五经难之。”根据《梁高僧传》卷一的《康僧会传》:“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会年十余岁,二亲并终,至孝服毕出家。”“笃至好学,明解三藏。”[13]

  藏传佛教主条目:藏传佛教

  拉萨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开始于西元四世纪中叶,藏王拉托托日年赞的时期开始在西藏出现佛教三宝所依和供奉。西藏的松赞干布藏王先后娶了尼泊尔毗俱底公主(布里库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女儿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释迦牟尼像、珍宝、经书、经典360卷等作为嫁妆。同时也从尼泊尔和迦湿弥罗等国引进诸多经书,佛像和佛塔.[14]在他的两个妻子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并且在拉萨兴建了大昭寺与小昭寺。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寂护大师及弟子莲花戒入藏,逐渐奠定藏传佛教的基础,但此时仍有许多人反对。后寂护大师返印,敦请莲华生大士由印度入藏,传入密宗,折服了原来盛行的苯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

  寂护与莲华生大士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据现存的登嘎尔目录(布敦认为是赤松德赞王府所编),当时译出的大小显密经律论有738种(内从汉文转译的32种),故当时佛教流传是很兴盛的。此时建立的,称宁玛派,又称旧派。

  当时又有唐朝禅师摩诃衍(Mahayana),藏文称其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扬禅宗,后与莲花戒辩论失败,赤松德赞下令不得再修顿门法。[

  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朗达玛灭佛,曾有一段时间(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后来由图波特多康二区地区再度传入,藏传佛教又得复苏。在朗达玛灭佛后,因经典散失,开始有人发掘编辑旧有保留的佛经,称为伏藏,根据前弘期旧译经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称为宁玛派,又称旧派。而在朗达玛灭佛之后,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译的经典,称新译。西藏史上称朗达玛灭法之前为前弘期,之后由大译师仁钦桑波重兴的佛教为后弘期。此后印度的佛教学者,特别是遭遇变乱时期的那烂陀寺、超岩寺等的学者,(印度比哈尔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庙在1203年被入侵军全部毁坏),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经,传译事业因而兴盛,著名的译师有马尔巴等人。

  十一世纪时有孟加拉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传播中观应成派大义,同时藏族比丘仁钦桑波(宝贤)等翻译了很多的经论。

  印度传入西藏的佛学,主要的称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观”,“现观庄严论”。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近六千部中绝大多数是直接由梵文翻译的,少数是从汉文转译的,因此,印度后期佛教的论著丰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经里,尤其是因明、声明、医方明等论著数量庞大,这些译著都非常重要。

  藏传佛教传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时代,俺答汗与索南嘉措在青海仰华寺见面殿下在蒙古传播的种子,蒙古源流说,俺答汗的从孙切尽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藏传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纪中几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16]

  南传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传,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传入斯里兰卡的佛教属于上座部的一支,又称分别说部,宏传于印度西南部,与印度东方的大众部、西部的说一切有部顶足而三,在教义上,虽然传承自上座部,但也采取部份大众部的看法。因此传入锡兰的分支,也受到其他二部的影响。

  上座部佛教于11世纪传至缅甸阿努罗陀王朝,其势力使南传佛教渗入暹罗北部和中部地区。经过锡兰于12世纪举行第七次结集,整顿佛教教团,使上座部佛教于锡兰臻于隆盛,期后透过比丘学习,传返暹罗,促使当时素可泰王朝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纪中叶老挝国王法昂娶柬埔寨吴哥王的女儿为妻并引入上座部佛教,从而传播遍布于整个湄公河流域。

  在1361年,锡兰僧王被暹罗(今泰国)素可泰王请至国内建立僧团,这是泰国佛教的开始。此时,缅甸、暹罗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断进入锡兰,学习佛法,并重新受戒。他们回国之后,也根据他们所受的戒律,在他们国内建立僧团,称为僧伽罗僧团。这些僧侣,将锡兰大寺派的佛教传承,带往东南亚各地,成为南传佛教的开始。

  随着南传佛教的快速发展,锡兰因为国力衰弱,又受到外国势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纪时,曾经派使者至缅甸,请缅甸派遣僧人至锡兰传戒,重新建立僧团。至18世纪,锡兰本土的佛教绝迹,教典散失,僧团、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罗,请求僧人至锡兰传戒。暹罗国王于1753年派优波离等十名僧侣至锡兰授戒,并且将巴利文三藏重新携至锡兰,这也是目前斯里兰卡暹罗派僧团的开始。1802年,摩诃格罗瓦·匿纳唯曼罗帝须,自缅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团,名为阿曼罗波罗派。1865年,阿般格诃梵多·即陀沙婆自缅甸传回蓝曼匿派。虽然现代锡兰佛教可分为三大派系,但在见解上,他们都渊源于大寺派,所以教义仍然是相同的。

  现今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有很多上座部佛教(当地教徒对南传佛教的称谓)教徒,当中泰国的上座部佛教徒占该国佛教徒的90%。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约在7世纪中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地区。最初经典只口耳相传。约在11世纪前后,泰润文书写的佛经经缅甸传入西双版纳,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创制后始有刻写贝叶经文。现在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称可分为润、摆庄、多列、左祗四派。

  南传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释使用巴利语,故又称巴利佛教。如就所属部派来说,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团的,都可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如盛行中国云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道教
  道教的起源现存的史料和道教经书中的说法各不相同。《魏书》中认为道教起源于老子;葛洪则认为起源于“二仪未分”之时的“元始天王”(这种说法常常被许多研究者斥之为无稽之谈)。陈撄宁认为道教“远溯黄老,兼综百家”。目前普遍认为道教源於中国古代各地的巫术和鬼神信仰,而後各地巫俗信仰(如鬼道、方仙道等)再与儒、道、释、墨、五行、阴阳等诸家学说相结合创造出各地不同的民间信仰体系。

  先秦时期神仙思想对道教产生和发展有很大影响。战国时许多地区出现了鼓吹长生不老和不死之药的方士,这成为了道教服食丹药成仙的思想渊源,分别影响了道教丹鼎派外丹和内丹两派的发展。

  在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及谶纬之学的兴起,对道教的产生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佛教的传入也加速了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佛尊谱系直接启发了道家构建出完整的道教神仙谱系。而方仙道和黄老道在汉朝的泛滥对道教的产生起了催化的作用。

  在东汉,还出现了以修道炼养解释《道德经》的著作《老子想尔注》,这被认为是道家思想向道教理论过渡的一个标志。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早期道教的出现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战国时方仙道的兴起,到西汉谶纬之学的盛行和黄老道的出现,已经开始有类似道教组织的活动存在了。早期道教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出现。

  东汉末年後五斗米道、太平道等早期道教团体开始兴起,以教团领袖个人魅力,并利用各种咒禁、符籙、禳祓等手段作为解救民间各种问题传布教义的早期道教团体遍布於中国各地。这一时期的道教主要活动于下层社会,并且往往用来作为武装起义的精神号召。

  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政府对此问题开始重视。一方面进行镇压;另一方面也加以利用改造。而一部分道教徒也向上层社会靠拢,参与宫廷政治;一部分专门从事修炼;另一部分仍然在民间活动,为农民起义者所利用,例如黄巾起义。

  而天师道广泛流传,东晋后期又产生了上清派和灵宝派。葛洪、陆修静、陶弘景、寇谦之等人将重新将散布於各地的道教经典、科仪重新整理,使得道教开始有较为完整的神话体系、科仪,使得道教组织更为完善。尤其在北周,道教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新兴的楼观道也由此大兴,成为直到唐朝以来的最大道派。

  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佛教的发展更加迅速。因此佛道之间也产生了斗争和融合。这个斗争的标志是顾欢所著《夷夏论》,他站在道教立场上反对佛教。这引起了佛教徒的不满,纷纷撰文进行驳斥。在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也有许多人主张二者互相调和。在这次斗争中,上清派和灵宝派吸取了部分佛教思想,以及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轮回、天堂、地狱等理论。而当时佛教也吸取了一些道教的神仙思想等。

  道教在南北朝时期还造作了大量的经书,道教经书的分类方法三洞四辅十二类就是这时形成的。这是道观也大量兴建,进而促使了道教戒律的制定。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之时,受到皇室的推崇,道教大兴。隋朝时,茅山宗成为道教的主要派系。元始天尊在此时被奉为最高神灵;道教修炼当中非常重要的“内丹”一词也形成于此时。

  而在唐代,由于皇帝姓李,因此尊老子李耳为李氏之祖,并於乾封元年时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天宝元年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庚桑子为洞虚真人,四子所著之书改称真经。因此时名道辈出,学说各有旨趣而让道教的思想、义理、哲学体系有更加完整的发展,特别是唐末五代初名道士杜光庭将之系统化的整理、归类,促进了道教在之後的传布。此外,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道藏》——《开元道藏》也在这时编纂完成。

  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道教开始相对衰落。虽然唐朝皇帝自始至终奉行崇道政策,但是藩镇割据等变乱还是削弱了道教的发展。到五代十国,虽然战乱频仍,但是还有许多皇帝崇奉道教。道教虽然在这一时期宫观毁坏,道士逃散,经书散失,但是道教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最典型的是茅山宗中衍生出南岳天台派。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两宋是道教另一个发展期,历位皇帝皆崇尚道教,真宗亦仿唐代皇帝将赵氏血统与道教神祇相结合,宋徽宗更封己为道君皇帝,使道教更为兴盛。另一方面,政府也对道教加强管理,主要是任用道官,赐师号、紫衣,对出家道士进行考试,以保证道教的一定文化素质。

  北宋时,由于皇帝的支持,经常做法事,使符箓派系得到了一定发展。

  在道教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对道教内丹理论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道教的内丹术在北宋之后成为道教修炼术的主流,道教理论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而外丹术则逐渐走向衰落。

  儒释二教思想与道教渐渐融合,“三教归一”的观念开始,得道成仙思想亦由个人幸福的追求变为入世、救世。由於两宋庶民经济发达,各地民间信仰与道教相结合,庶民神祇纷纷被道教吸收,产生了新一波的造神热潮。

  北宋灭亡后,金朝与南宋形成了以内丹修养为主的全真道,内丹与符箓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符箓道派。而北宋的宋真宗、宋徽宗更是极端推崇道教。

  此外,南宋时期道教则更活跃于民间,并且和南方的巫术相结合,充实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形成了三山符箓为代表的符箓道派。

  元朝建立后,道教在组织发展上非常兴盛,并且逐渐合流,形成了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道派。全真道的丘处机由于受到皇帝的赏识,全真道得到了新生的发展。但是到了李志常掌教后期,由于元朝统治者袒护佛教,全真道受到严重打击,许多道经被焚毁。

  明清时期道教明清时期,虽然有少数皇帝沈迷於道教,但由於政治因素以及道教更为世俗化之後,使得道教教义无有进展,科仪更为繁杂,道士们多唯利是图,使得士人逐渐轻视。

  明朝时,道教派别被官方正式分为正一和全真两大道派。正一道更受到官方的重视。而官方吸取了元朝下层人民利用民间宗教进行起义和道教发展过滥的教训,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道教的管束。

  明朝时期的道教对文化思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出现了以转写鬼神故事为主题的神魔小说。

  进入清朝以后,道教的发展开始衰落,理论上的发展趋于停滞,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开始减弱。

  民国时期道教鸦片战争以后,道教发展每况愈下,宫观、道士数量急剧减少。而且由于统治者对道教重视程度的降低,迫使道教向民间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义和团运动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此外,庙会活动热烈。

  台湾近现代的道教台湾日治时代末期,很多民众信奉道教以表明自己的民族立场,因此道教备受打压,道教宫观屡遭损毁,必须兼供佛像或民间神祇才能得以保全。这种混杂现象延续至今。

  1949年,正一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辗转到达台湾,1969年张恩溥过世後传於堂侄张源先,是为六十四代天师,现居台湾南投县嗣汉天师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道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年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文化大革命时期,道教受到很大的冲击。正一道被取缔,全真道的道士被强迫还俗。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逐渐恢复。

佛道都是实证实修的方法,想看故事的话基督教的“圣经”裏有很多

佛教 释迦摩尼 道教 东汉 太平道 五斗米道


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是谁?
我认为是蔡伦,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为书本的流通提供了载体,让文化在各个地域之间得以交流,更多的人得以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造纸术传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造纸术之贡献可谓世界第一,而他的发明者蔡伦可称为世界最重要的人。

瑜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斯瓦米·拉玛无疑是喜马拉雅传承的瑜伽给现代人最好的使者,因为他生在喜马拉雅山,曾多年在山上古洞里与多位大师们一起修行,曾在重点大学任过教,曾与妻儿度过入世的在家生活,曾向现代科学家展示瑜伽的功绩。 斯瓦米·拉玛开创了瑜伽修炼和现代科学的结合。他曾在欧洲几所大学研究西方心理学和哲学,1969年在美国实验室...

理解文章标题“我人生中那个重要的人”的含义
标题的含义是:此文将描述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人,教会我很多东西——人生的道理,并给予我生命的父亲。我人生中那个重要的人 我父亲是一个才华埋没的艺术家,是一个不值得儿女崇拜的失败例子。尽管如此,他仍教会了我许多凭自己无法学会的东西,他毕竟是我的父亲。父亲在社会里总是显得有些孤独。平...

求玄奘的历史贡献资料
但是从历史记载来看是翻译了的,中国的好多学者认为玄奘没有翻译过,但是印度好多学者认为玄奘是翻译了,并且认为正是由于把老子的道德经翻译成的梵文,而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名)广泛的流传,在中亚很大影响了印度密宗教的形成,这难道不能理解为玄奘对印度的贡献吗? 这样的当然我们无论怎么讲,我们只能对玄奘的历史贡献做的...

每个民族起源的时候最重要的人???
我认为每一个民族的起源时的大发展都是由一大批人的共同推动的。是一个群体,所以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人。而这个群体当时的领导者则由史书和后人们的不断夸大成为了这个民族起源时最重要的人。这一点在很多民族的历史中都可以得到佐证。

空之轨迹经典对白
艾丝蒂尔:果、果然第一次,对女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都是因为约、约修亚的缘故,糟蹋掉了……你……你要负责任啊? 约修亚:艾丝蒂尔…… 艾丝蒂尔:……(闭上眼睛) 约修亚:(……艾丝蒂尔……)……(KISS) 艾丝蒂尔:(……啊……) 2.(虽然有别人的话,但也很感人)艾丝蒂尔:如果、你真的相信人是无力的话...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作文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作文1 我相信许多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几个对于你来说重要的人吧。 有个人就像一把雨伞为我遮挡春天里的淅淅沥沥春雨;有个人就像一棵大树为我遮挡夏天里灼热的阳光;有个人就像一秋天里的微风为我带来凉爽;有个人就像一件大衣...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父母教会我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父母教会我 (一)父母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们以言传身教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把我从小养到大,不求任何回报,只求我们好好成长,好好做人。 “孝”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也是蔼实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孝”,老子在上,子字在下,意思是子女要对晚辈的支持和...

学历史有什么要求啊
记忆历史事件 发挥想像,给重要的人名、年代和事件找到相应的联想物,这样你便能轻松地将历史事件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这种方法能使你准确地记住按年代顺序排列的史实,对付考试是绝对没问题了。 我们以俄国革命作为例子。整个事件可以被想像为发生在附近的一个村庄。这跟你住在哪儿没有关系,你总可以找到合适的场景来安置...

如何使用ppt提高历史教学成效
多媒体历史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 *** 作用,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重用多媒体,而忽略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也忽视了教师自身的资源,尤其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身体语言,而这些又能对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人文力量感召。 这样便...

睢阳区15014497328: 古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佛教和道教皇帝
郜咏善存: 如果你想找正面典型就算了,能在历史上留下笃信之名的不是因为百姓不堪其扰就是自己深受其害 道教的:汉武帝,唐朝太宗,高宗,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明朝的嘉靖、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位的死都和丹药有直接的关系.还有宋徽宗,自己没毒死,把国家弄亡了.崇信佛教,留下污点比较少的只有北魏孝文帝.唐宪宗也笃信佛教,虽然没有因此留下明显的劣迹,但是韩愈的一篇《论佛骨表》让他成了千古笑谈.梁武帝前期算是一代明君,后期把国库几乎全都用来养和尚了,自己最后被囚困饿死.武则天曾经下令全国吃素,最终在一片反对声中撤销禁令.百济的法王也下过类似的命令,在位一年暴死.雍正算比较特殊的一位,平生崇信佛教,却死于道士的丹药.

睢阳区15014497328: 佛教道教的著名人物的爱情故事 -
郜咏善存: 佛教连续剧《再世情缘》星云大师监制 光阴如梭,两人在轮回中保受“爱别离苦”,互相寻觅了800年,才再次重聚,并一见钟情. 清朝顺治年间,顺亲王府的珍格格(白玉莲的转世)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和尚(柯天仁的转世),二人相见...

睢阳区15014497328: 宋朝佛教和道教之间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 -
郜咏善存: 徽宗时(1101—1125),由于笃信道教,一度命令佛教和道教合流,改寺院为道观,并使佛号、僧尼名称都道教化.这给予佛教很大的打击,但不久即恢复原状.

睢阳区15014497328: 中国远古神话中佛教道教的众神名称及其主要事迹 -
郜咏善存: 重要神仙表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

睢阳区15014497328: 佛教传入中国,道教的创立,孔子杏坛讲学,按时间排序 -
郜咏善存: 孔子杏坛讲学最早,时间当在公元前5百年左右.其次是佛教传入在东汉明帝时期公元60年左右,张天师创立道教在东汉桓帝公元160年左右

睢阳区15014497328: 道教和佛教的创始人分别是谁,佛道两教主要是做什么的大神们帮帮忙 -
郜咏善存: 道教的创始人是张道陵 佛教的是释迦牟尼

睢阳区1501449732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是怎样的呢? -
郜咏善存: 1.佛教的荣与辱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统治者一直任其自生自灭,但到魏晋南北朝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佛教力量迅速壮大,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①道安与慧远道安和慧远都是魏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学者,对中国佛教发展起...

睢阳区15014497328: 道教创始人上谁?佛教的又是谁?
郜咏善存: 道教的创始人其实是老子,老子死后变成了太上老君 而佛教是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释迦牟尼

睢阳区15014497328: 西游记里的人物哪些是道教的哪些是佛教的
郜咏善存: 哇!这里面人就可太多了! 从出场人物吧! 孙悟空 先是拜菩提老祖修仙术着段时间是道家弟子,后随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修 得佛果乃是佛弟子 悟空的老师菩提老祖 道家 阎罗王是佛教 四大天王是佛教 太上老君 太白金星 十二星宿 原始天尊 鸿钧老祖 寿星 八仙 赤脚大仙 哪吒 拖塔天王 南极仙翁等都是道教 如来 观音菩萨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弥勒菩萨 等都是佛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