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神仙卷的朝元仙仗

作者&投稿:何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十七神仙卷是哪八十七位神仙~

《八十七神仙卷》本名《朝元仙仗图》是一幅以卷轴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壁画稿本,亦称《八十七神仙卷》或《八十八神仙卷》。画中描述了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拜天上的玄元皇帝老子。队仗中共八十八神仙,头上有光环的是三帝,身着武装的是神将,另有十名男仙,六十七名女仙。画中按道教的神仙理想,以不同的比例表现人物重要程度,如其中帝君都略高大于其他神仙。他是至今存世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重要艺术瑰宝,代表了中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为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吴道子现世仅存的一部白描绢本。原作纵30厘米,横292厘米。画面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纯以线条表现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场景: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贡品、乐器等,簇拥着帝君从右至左浩荡行进。队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众多仙女轻盈秀丽。
  画面笔墨遒劲洒脱,根根线条都表现了无限的生命力。众神仙脚踏祥云,御风而行,令观者顿生虔敬之心。那优美的造型,生动的体态,将天王、神将 “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加上亭台曲桥、流水行云等的点缀,画面优美,宛若仙境,赏画间似有仙乐在耳畔飘荡,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全幅作品没有着任何颜色,却有着强烈渲染效果。
  《吴道子(约685-758),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是盛唐时期的杰出画家,擅画佛教人物、山水,在画史上久负盛名,有“百氏画圣”之称,被民间画工奉为“祖师”。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他的作品以宗教题材为最多,在长安、洛阳两京寺观所作壁画就有三百余间,卷轴画亦不少,被称为“吴家样”,但早已失传,而摹本很多,北宋米芾说,“伪吴生见三百本,余白首止见四轴,直笔也”,分别为苏轼、王防、周种和赵令穰所藏。今天,我们只能依据现有摹本和史料及流派传衍,对“吴家样”进行研究。在中国艺术史上,有三位艺术家被戴上“圣”的桂冠:一位是晋代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一位是唐代杜甫,被誉为诗圣,还有一位被誉为画圣,那就是唐代的吴道子。“吴道子屏风一扇值金二万,为当时最高者”。《八十七神仙卷》人物动态、神情各异,活灵活现,堪称“以形写神”和离时于空的一大杰作。
  历千年之久而依然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长卷,为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吴道子现世仅存的一部白描绢本。因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而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现保存在徐悲鸿纪念馆,并为镇馆之宝。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极其罕见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认为此卷 “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 。它栉千年之风,沐五朝之雨,送给今人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实在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建国50多年来,因其物华天宝的无双地位,一直深藏闺中,从未全身露面,然能窥其全貌者实为寥寥。

  首先维思要说的是,阁下对于此图的概念有点混淆哦!因此提问时候有点问题。

  关于此图有数种说法
  1说 :
  本名《朝元仙仗图》
  这是一幅以卷轴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壁画稿本,亦称《八十七神仙卷》或《八十八神仙卷》。画中描述了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拜天上的玄元皇帝老子。队仗中共八十八神仙,头上有光环的是三帝,身着武装的是神将,另有十名男仙,六十七名女仙。画中按道教的神仙理想,以不同的比例表现人物重要程度,如其中帝君都略高大于其他神仙。

  2说:
  “八十七神仙卷”与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相似,并非一作!《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花费巨资,几经周折才保留收藏在国内,画没题名,现在的名称是徐悲鸿定的。

  《八十七神仙卷》为「曹衣出水式」,而《朝元仙仗图》为吴代当风式,笔法画风并不相似
  北宋初期宗教人物画继承了唐代以来的传统,创作仍较活跃,不少名家参与了寺观壁画创稿和绘制,画风主流是吴道子一代的式样,有作品流传的代表性画家首推武宗元。“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杖图”都是描绘道教神仙出行行列。画五方帝君和众仙去朝见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的情景。由神将开道、压队,头上有圆光环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伞盖簇拥帝君自右至左前行。全卷应为八十八位神仙,此卷少一武将故名为“八十七神仙卷”。民国54年(1965)所发现之《朝元仙仗图》长卷少了最后一位神将(武官),而徐悲鸿所收藏之《八十七神仙卷》则少了最前面一位神将(武官),故翁博士将其补足为「八十八位神仙」而临摹中又有「创新」,故称《新朝元仙仗图》长卷。


  综合以上各家的说法,可以看到的问题就是,没有所谓哪个是正版,只有名称不同,其实都是同一个卷轴。谢谢


  维思是学美术,对这类问题非常的感兴趣,欢迎你来我的百度贴吧《蓝色维思》吧发贴我们共勉。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全部面积计403.3平方米,像一条彩带环绕整个大殿,而全殿只是这一幅画,绘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作者是武宗元,另有说是洛阳马君祥父子等人。图中描绘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东华天帝群和南极天帝群与众仙官、侍从、仪杖、乐队等八十七个神仙同去朝谒元始天尊的情形。在人物塑造上,帝君庄严、神将威武、而金童玉女的脸庞则天真无邪。有的慈祥娇丽,有的恬淡自然,各极其态,富有神韵。
作者运用长垂流畅的线条,描写稠密而重叠的衣褶,人物安排参差有致,繁而不乱,神采飞动,深得唐代吴道子的遗韵。中心是八个主神,帝后装束,四周围绕着290多个值日神,分四层排列。人物神情各异,构图整齐而不呆板,组织繁复而不杂乱。画面强调照应,又适当注意变化,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服饰大致相似的人群,通过微小的转侧和顾盼,得到相互之间的呼应。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现,眉眼特别有神,皱眉肌的变化,以及眼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整个画面色彩单纯明朗,以石青石绿为主,衣冠宝盖大量运用沥粉贴金,总体色调既灿烂又沉厚。总之,这幅图气魄宏伟、人物生动,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白描技法的高度水平。
《古玩宝斋》版曾载文述及徐悲鸿在解放前两次用重金购回唐人佚名的《八十七神仙卷》,该画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




朝元仙仗图主要造型手段
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整个画面色彩单纯明朗,以石青石绿为主,衣冠宝盖大量运用沥粉贴金,总体色调既灿烂又沉厚。《朝元仙仗图》是北宋初年道教壁画的稿本,以卷的形式流传至今。其是《八十七神仙图》的临本,现为徐悲鸿纪念馆藏。图绘道教帝君诸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队仗行列。

朝元仙仗图主要造型手段
4. 整幅画作的色彩鲜明而和谐,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服饰和宝盖等细节上大量使用金粉,使得整体色彩既华丽又稳重。《朝元仙仗图》作为北宋初年道教壁画的蓝本,以画卷形式流传至今。此画是《八十七神仙图》的副本,目前收藏于徐悲鸿纪念馆。画卷描绘了道教神仙前往朝见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画卷中心位置是...

朝元图简介
朝元图,是道教神仙画及宫观壁画中的常见主题,内容多描绘众神仙列队朝礼主尊神明的情境。现今较为著名的朝元图传世画本有《八十七神仙卷》及《朝元仙杖图》。而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一部分则是著名的朝元图壁画,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山西省芮城县境内的永乐宫三清殿壁画《朝元图》...

八十七神仙卷和八十八神仙卷,究竟哪个是“正版”?
首先维思要说的是,阁下对于此图的概念有点混淆哦!因此提问时候有点问题。关于此图有数种说法 1说 :本名《朝元仙仗图》这是一幅以卷轴画形式保存下来的壁画稿本,亦称《八十七神仙卷》或《八十八神仙卷》。画中描述了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拜天上的玄元皇帝老子。队仗中共八十八神仙,头上有...

《八十七神仙卷》的作者是谁?
徐悲鸿生前极为推崇白描《八十七神仙卷》,认为作者是吴道子,但该画至今未能有效进入艺术史。另一幅极为相似的手卷《朝元仙仗图》被普遍认为是北宋初期绘画的“标准器”,归为武宗元。李凇认为《八十七神仙卷》既不是唐画也不是临摹自《朝元仙仗图》,而自《朝元仙仗图》,而是作于北宋初期,...

八十七神仙卷是不是吴道子的画作呢?
徐悲鸿生前极为推崇白描《八十七神仙卷》,认为作者是吴道子,但该画至今未能有效进入艺术史。另一幅极为相似的手卷《朝元仙仗图》被普遍认为是北宋初期绘画的“标准器”,归为武宗元。李凇认为《八十七神仙卷》既不是唐画也不是临摹自《朝元仙仗图》,而自《朝元仙仗图》,而是作于北宋初期,...

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鸿
张大千这位好友也对这个观点表示认同,他进一步推测《八十七神仙卷》可能是吴道子壁画稿本的版本,即"粉本"。尽管这一说法尚未得到最终确认,但基于武宗元对吴道子画风的传承,以及画史研究者通过《朝元仙仗图》间接了解吴道子技艺的事实,这个假设显得十分合理。由于吴道子的真迹极其罕见,徐悲鸿对《八十七...

宋代人物画特征
最有名的是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卷》。此图卷另一稿本,称为宋人《八十七神仙图卷》。 《朝无仙仗图卷》描绘五方帝君中的三个帝君,前往朝谒天上的最高统治者时的队仗行列。这个行列应该是由八十八个神仙组成。八十八个神仙,共四种类型:三个帝君头上有圆光,八名武装神将,十名男神仙,六十七...

朝元仙仗图的作者简介
他17岁时所画洛阳北邙山老子庙壁画就被赞为精绝。在洛阳上清宫所画三十六天帝像以宋太宗的形象画赤明和阳天帝,引起宋真宗的惊异。现存传为他画的《朝元仙仗图》为一卷壁画粉本小样,描绘东华、南极帝君率众仙朝见最高神祗的行列。画中帝君端庄雍贵,男仙有肃穆度世之风,神将勇悍威武,女仙轻盈端丽...

八十七神仙卷的朝元仙仗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全部面积计403.3平方米,像一条彩带环绕整个大殿,而全殿只是这一幅画,绘于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作者是武宗元,另有说是洛阳马君祥父子等人。图中描绘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东华天帝群和南极天帝群与众仙官、侍从、仪杖、乐队等八十七个神仙同去朝谒元始天尊的情...

金安区17543512440: 《八十七神仙卷》的作者是谁? -
叔牵辛兰: 徐悲鸿生前极为推崇白描《八十七神仙卷》,认为作者是吴道子,但该画至今未能有效进入艺术史.另一幅极为相似的手卷《朝元仙仗图》被普遍认为是北宋初期绘画的“标准器”,归为武宗元.李凇认为《八十七神仙卷》既不是唐画也不是临摹自《朝元仙仗图》,而自《朝元仙仗图》,而是作于北宋初期,其艺术品质要高于现存《朝元仙仗图》.而《朝元仙仗图》不是北宋内府收藏的那件武宗元原作,应作于南宋初期,作者可能是翟汝文.

金安区17543512440: 八十七神仙卷和八十八神仙卷,究竟哪个是“正版”? -
叔牵辛兰: 我有这本书,上海书画出版的《朝元仙仗》,只有这个标出名字.《八十七》并未标注,另楼上的说《八十七》为吴道子作品有点可笑了,八十七为朝元摹本,而朝元为宋·武宗元手迹.

金安区17543512440: 国宝档案 -
叔牵辛兰: http://www.cchicc.com/data/upload//photo/DSC_6763_G9zs6m.jpg 《八十七神仙卷》,这是一幅一代画圣吴道子的白描人物手卷,也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宗教画,尺幅为292*30厘米,绢本水墨.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列队行进,姿态...

金安区17543512440: 我国艺术瑰宝除"清明上河图"还有哪些图 -
叔牵辛兰: 我国古代有10幅著名的绘画长卷,均出自大家手笔,长度在3至10余米以上,有人物,有山水,气势宏伟,代表各个时代的最高成就,足以堪称国宝. 1.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2.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 3.唐朝 阎历本---<历代帝王图> 4.唐朝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5.唐朝 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 6.五代 顾宏中---<韩熙载夜宴图> 7.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8.北宋 张则端---<清明上河图> 9.金朝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 10.元朝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金安区17543512440: “吴带当风”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叔牵辛兰: 主要是古代宗教壁画,尤其是道教的壁画.如永乐宫壁画,现存陕西大部分寺庙壁画都是这种风格,宋代李公麟的人物画也是在吴道子吴带当风的风格基础上演变而来.此外武宗元的《朝元仙帐图》是吴带当风的典型代表.不过也有人说《八十七神仙卷》才是吴带当风的典型风格,那样的话,他的影响就更大了,唐以后几乎所有的人物画的用线都是这种样式.

金安区17543512440: 八十七神仙图白描哪个版本好啊?
叔牵辛兰: 人民美术出版社90年代出的手卷版本,算不错的

金安区17543512440: 为什么说中国画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传统 -
叔牵辛兰: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都是一个道理,都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金安区17543512440: 朝元仙仗图与八十七神仙卷谁的艺术性更高 -
叔牵辛兰: 八十七神仙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