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的简历

作者&投稿:印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求职就业找工作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应该怎么说?~

生活中,我是一个个性豪爽善于观察、果断的人。
工作中,我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珍惜时间、有自信心、不断进取和善于学习总结的人。


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

南怀瑾6岁开蒙;7岁时还吃奶;11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乐清第一小学上学,他不爱吃饭,小病不断。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
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他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之后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在四川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随即潜心于佛典。
1943年,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袁焕仙闭关期满,到成都成立了维摩精舍,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
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他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这以后,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的见解。
1949年2月,南怀瑾初到台湾。一次,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来自吉林长春的姑娘杨向薇,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婚后的南怀瑾因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
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义礼行公司的船,他血本无归,一夜之间负债累累。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他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55年,南怀瑾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人购买。[2]
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官方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此举在民间激起强烈的文化乡愁。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之后表示赞许,南怀瑾逐渐让知晓,弟子渐多,并被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邀请在台湾三军驻地巡回演讲。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南怀瑾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随后,他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结果学生增多不少,多名是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均为其学生。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
1976年,南怀瑾出版的演讲辑录《论语别裁》,趁势而热,多次重版,流行于华人文化圈。[3]
1984年,因据传蒋经国怀疑南怀瑾可能在台湾将成为新政学系的新领袖,为避祸于1985年移居美国,并在弗吉尼亚成立“东西学院”。
1988年,南怀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间,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去造访,希望南怀瑾倡导、推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金温铁路,南怀瑾慨然应允,成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开始筹资兴建这条中国第一条合资的铁路。
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
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4] 11月18日,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5]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禅堂落成之时,南怀瑾应邀来主持了禅学讲座。此次活动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传统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在7天的禅修中,由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实践,他还将自己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并且“南禅七日”的视频至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开始通车。[6] 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7]
2006年,南怀瑾移居至苏州,并在苏州吴江区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消息。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太学堂去世,享年95岁。
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温州人,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南怀瑾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他的人生观点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一生都在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三十多种著作,并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
人物生平
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 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柳市翁垟镇地团村南宅组(今乐清市长林社区殿后村)。

南怀瑾6岁开蒙;7岁时还吃奶;11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乐清第一小学上学,他不爱吃饭,小病不断。一次,南怀瑾和邻居孩子吵架,互骂脏话,父亲一气之下,把他推进门前小河沟里。
1931年,13岁的南怀瑾小学毕业考试倒数第一,只得到肄业证书。父亲要他去学木雕或去商店做学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里,父亲还给他请过博古通今的老师叶公恕。
1935年,17岁的南怀瑾和姨表姐王翠凤结婚,并有了长子南舜铨。之后离开温州,前往浙江国术馆习武,并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并获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后来生下次子南小舜。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怀瑾投笔从戎,在四川执教于中央军校军官教育队,随即潜心于佛典。
1943年,南怀瑾结识了袁焕仙,晤谈之下,遂为忘年之交。袁焕仙闭关期满,到成都成立了维摩精舍,南怀瑾追随左右,遂拜门墙,成为维摩精舍开山首座弟子,潜心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竟毅然辞去中央军校教官之职。其后,南怀瑾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离开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闭关修持。
1945年,南怀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了修学,他在峨眉山中锋大坪寺闭关修行三年。这以后,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的见解。
1949年2月,南怀瑾初到台湾。一次,一家小旅馆失火,有个来自吉林长春的姑娘杨向薇,成了南怀瑾收留的难民之一,后来又成了他的妻子,婚后的南怀瑾因迫于生计,同温州老乡一起做船运生意,三条船凑成“义礼行”公司。
国民党从舟山撤退时,占用了义礼行公司的船,他血本无归,一夜之间负债累累。两女两子先后出生了,他不得不栖身于基隆海滨一个陋巷里,挤在瓦可漏月、门不闭风的小屋里。
1955年,南怀瑾在窘困的处境下,出版了《禅海蠡测》一书,却一本都卖不出去。不久,他举家迁到台北龙泉街,住在贩夫走卒喧嚣终日的菜市场附近,在这里,他常右手执笔写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推着摇篮,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困顿中的南怀瑾煮字疗饥,他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完成了《楞严大义今释》、《楞伽大义今释》两本力作,但在书店堆放在角落里,少人购买。[2]
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

相关书籍封面(17张)
官方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此举在民间激起强烈的文化乡愁。1960年,胡适读了《楞严大义今释》之后表示赞许,南怀瑾逐渐让知晓,弟子渐多,并被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邀请在台湾三军驻地巡回演讲。

1963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聘请南怀瑾担任教授并兼礼学院院长,南怀瑾接受了教授聘书,附加条件是不到学校上课,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随后,他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易经》课程,结果学生增多不少,多名是台湾政坛要人、文化、财经界人士均为其学生。
1969年,南怀瑾创立“东西精华协会”。
1976年,南怀瑾出版的演讲辑录《论语别裁》,趁势而热,多次重版,流行于华人文化圈。[3]
1984年,因据传蒋经国怀疑南怀瑾可能在台湾将成为新政学系的新领袖,为避祸于1985年移居美国,并在弗吉尼亚成立“东西学院”。
1988年,南怀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间,时任中共温州市委书记的董朝才前去造访,希望南怀瑾倡导、推动孙中山《建国方略》中提及的金温铁路,南怀瑾慨然应允,成为金温铁路的催生者,开始筹资兴建这条中国第一条合资的铁路。
1990年,泰顺、文成水灾,南怀瑾捐资救患,并在温州成立“南氏医药科技基金会”、“农业科技基金会”,且为厦门南普陀寺修建禅堂。
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4] 11月18日,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南怀瑾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2月18日,金温铁路正式开工。[5]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禅堂落成之时,南怀瑾应邀来主持了禅学讲座。此次活动是南怀瑾以现代科学精神结合传统佛教禅七形式所进行的一次修持实践,在7天的禅修中,由南怀瑾亲自讲解禅修要义,并指导全体学员进行禅修实践,他还将自己毕生修学经验与心得倾囊相授,并且“南禅七日”的视频至今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1998年6月11日,金温铁路开始通车。[6] 在通车前夕,南怀瑾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将股权转让给浙江省和铁道部,金温铁路现属上海铁路局管辖。[7]
2006年,南怀瑾移居至苏州,并在苏州吴江区创建“太湖大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研究。
2012年9月19日,媒体传出南怀瑾病危消息。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太学堂去世,享年95岁。

2主要成就
讲学参禅设帐收徒
1949年,南怀瑾 辗转赴台,在家设帐授徒,讲授中国古籍经典,同时担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一些撤退去台的国民党高官,如何应钦、顾祝同、蒋鼎文、钱大钧及杨管北等人都前来执经问道。

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设立"十万禅林台北道场",成立"东西精华协会",另在新竹县设"十万禅林峨嵋道场",教导众生打禅。后来他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杨管北、周宣德、叶曼、张尚德等名流均曾参与,主要功课是禁语、打坐、参禅、行香。
倡导复兴中华文化
1966年,南怀瑾配合台当局,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倡导伦理道德。他和钱穆、胡适、林语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两地往来阐述传统文化。后来,他又在台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十方书院"等文教机构,传扬文史哲佛学说,提升民众文化水平。
为两岸贡献
1998年,南怀瑾在香港定居不久后,当年在成都军校的老同事、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席贾亦斌突然找上门来,几个月后又介绍中央对台工作负责人杨斯德与他接上关系。南怀瑾在两岸政治圈中人脉广泛,了解两岸的政治和历史,且能与台湾最高领导人对话,被选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1992年6月16日,南怀瑾为两岸密使亲笔起草《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分,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为两岸和谈奠定了基础。
建议书内容如下:
有关两岸关系未来发展问题,适逢汪道涵先生、杨斯德先生、许鸣真先生等与苏志诚先生等,先后在此相遇,广泛畅谈讨论。鄙人所提基本原则三条认为:双方即应迅速呈报最高领导批示认可,俾各委派代表详商实施办法。如蒙双方最高领导采纳,在近期内应请双方指定相应专人商谈,以期具体。如未蒙批示认可,此议作罢。基本三原则三条:1.和平共济,祥化宿怨;2.同心合作,发展经济。3.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3人物评价
对于南怀瑾的学术造诣,则有着非常

庄严照(8张)
不同的评价,但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南怀瑾,都掩盖不了他在文化上的光芒。(《海南日报》)[9]

南怀瑾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除此之外,对于医学、卜算、天文、拳术、剑道、诗词等皆有专精,可谓是博学多才。南怀瑾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极为丰富,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 《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三十多种著作,曾被译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八种语言,影响了众多中外人士。(搜狐网)[10]
南怀瑾的写作,是学术通俗化的一种成功尝试。(复旦大学历史教师姜义华)
南怀瑾为奇人,虽与严谨学者异其道,但其修养确有高人之境。(历史学家许倬云)[11]
南怀瑾看似严厉,但说话常常诙谐幽默,是弟子们心里的“老顽童”。他认为自己是属于社会的,天下的儿女就是他的儿女。他有四个理念:共产主义理想;资本主义财富;社会主义福利;中国文化精神。(南怀瑾弟子张耀武)[12]
南怀瑾的一生不能仅当作“国学大师”、“禅学大师”看待,在学术研究中也多有创新,在有的读者看来,可能有常识性的错误,但总归成绩是主要的。他经历的事情很多,不管是怎样的质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谈论,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书法家王国平)[9]
南怀瑾不畏人言,为大陆和台湾两岸和平发展奔走,虽然临终功亏一篑,但仍然功不可没。(中国统一联盟发起人之一邓可瑾)南怀瑾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他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人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台湾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曾王君)


个人简历求职信大全5篇
  怀着自信的我向您推荐自己,如果有幸成为贵公司的1员,我1定会更努力工作,虚心尽责,为贵公司做出贡献。我相信贵公司能给我提供1个才华尽展的空间,也请您相信我能为贵公司带来新的活力,新的业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国学大师) - 搜狗百科
赞兔安贺: 南怀瑾(1918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南怀瑾先生简介,是否健在?
赞兔安贺: 南怀瑾先生尚健在.1918年,一代奇才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家世代都乐善好施,并且每一代都有人出家,在历史上亦出过几位高僧.---编者附加)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焉. 这里很详细,你自己看吧: http://www.guoxue.com/master/nanhuaijin/nanhuaijin.htm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南怀瑾是正面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反对他 -
赞兔安贺: 是正面的 南怀瑾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他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其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各家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此外,南怀瑾还热心社会事业,1998年6月11日由他筹资兴建的金温铁路建成通车.代表作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等.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简要概括南怀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赞兔安贺: ①学问方面:自幼苦学,天资聪颖,多才多艺,嗜书成癖,学富五车,著作等身. ②心性方面:坦荡洒脱,安贫乐道,幽默风趣,善良醇厚,简单朴素.③为人做事:心系祖国,淡泊名利,乐善好施,谦逊仁慈,甘心育人.(每条2分.不求一定分三方面作答,有相关内容即可得分.)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龙应台对南怀瑾的评价 -
赞兔安贺: 这两位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他们的见地、修证、行愿都极高,都有非常深厚的修持,但这两尊大善知识的风格有很大差异.我没见过他们互相的评价,到了这个水准绝不会轻易评价同道,除非于众生慧命有大关系.我劝你不要寻求这一类的东西...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南怀瑾的真面目 -
赞兔安贺: 井底之蛙. 你对南怀瑾先生了解多少?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有禅宗的,有儒家的,有道家的,有易经的. 禅宗和佛教方面,比较深奥,也比较难懂.先生在书里反复告诫我们后生,先把人道的基础打牢,把四书五经学好,再去学佛.先生还把佛教比喻成商店,有钱有时间可以去逛逛商店,逛了不买东西也可以,根本不去逛也可以.把儒家比作粮店,中国人每天都要吃饭的,所以必须学习孔孟之道,孔家店不能打倒!怎么可以说是毒害青少年呢!

甘孜藏族自治州19646724612: 传奇人物南怀瑾(节选)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南怀瑾的生平事迹
赞兔安贺:1、在困厄中坚持研究学问,完成著作.2、安贫乐道,悉心指导学生.3、乐善好施,自身虽窘迫却无私助人.4、勤奋写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5、热心讲学,内容涉及范围极广.6、不辞劳苦,创办杂志服务大众.(答出4点即可得满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