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四大京八大记简介

作者&投稿:易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柳腔有什么历史背景?~

清嘉庆年间,地处山东平度市小沽河西北岸的仁兆镇沙窝村,有一王姓外地人在该村定居,以演唱兼营手工业谋生,人称王师傅。
王师傅在演唱和授徒过程中,将流传当地的民间曲调“姑娘计”和“绒花调”与“本肘鼓”结合,配上一些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乡间俚曲,创作了韵词,串乡走户进行演唱,借此为生计。
由于其曲调宛转,词意明达,易学好懂,故深受群众喜爱,本村和邻村的青年纷纷向其学习。借吹打、演唱谋生的吹鼓手、盲人更是如鱼得水,争相效仿,一时间,此曲调风行四乡八里。
因王师傅主要演唱形式是串村走户,故当时被称为“串门调”。每逢节日、庙会,民间艺人则围桌盘椅,五七人一伙,生旦净末丑,你一段,我一句,辅以简单的乐器唱起来,观众围坐,这种演唱形式,民间称“盘凳子”。
王师傅晚年,专门授徒传艺,但由于当时学无曲谱,徒弟只好跟着师傅唱的溜着,不会的跟随着会的溜,于是就被群众称为“溜腔”。
王师傅的第二代传人孙增基、孙传富、王启培等人,嫌其不雅,取曲调宛转悠扬之特点,借“溜”字之谐音,定名为“柳腔”。
王师傅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收了孙增基这个徒弟,。孙增基身材修长,聪慧过人。而且,他跟着王师傅潜心学艺,达到了入痴入迷的程度。
有一次孙增基去挑水,因心中想的全是柳腔的事,挑起两个粪筐子就走,到了水井时才知道搞错了,可见其用心之专。
孙增基作为柳腔艺术第二代传人的代表人物,既继承了王师傅教传下来的艺术成果,又与其他民间艺人一起,在串村走街“盘凳子”的演出实践中,对柳腔艺术进行了加工整理,丰富了柳腔演唱的各种曲牌,并开始将四胡作为要伴奏乐器,不断的使柳腔这一新的剧种发扬光大。
后来,柳腔在长期串村围场“盘凳子”演出的过程中,吸收并且融汇了其他剧种的精华,逐步完善成熟。在1900年前后,王师傅的二代传人孙增基、王启培等人,在古岘镇管村戏楼租赁了戏装,把柳腔搬上了舞台,进行了第一次化妆演出。
至此,柳腔这个产生于民间,发展和活跃于民间的戏曲艺术,终于在王师傅、孙增基、王启培、孙传富等两代民间艺人经过百余年的艰辛努力,而脱胎于“盘凳子”的曲艺演唱形式,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柳腔走上舞台后,以它浓厚的乡土气息,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戏班走南闯北的串村登台演出,柳腔艺术迅速在平度、即墨等地流传开来。
有很多村也相继成立了柳腔戏班,形成了以专业戏班为主,民间戏班为辅的局面。促进了柳腔艺术的普及和提高,使这一崭新的地方戏曲成了流行于胶东各地的一个重要的民间舞台艺术。
孙增基、王启培等人在演出过程中,对师傅传授的剧目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整理,并不断增加演出剧目,以适应营业演出的需要。期间,王启培又收了古岘刘邦君、麻兰刘德昌为徒弟。
这两人天赋司性俱佳,除擅演柳腔外,京剧、评剧、梆子、茂腔都能唱,对丰富柳腔的唱腔和表演程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柳腔艺术第三代传人中的代表人物。
刘邦君工生角,艺名“刘伶”;刘德昌工旦角,艺名“刘曼:,这两人与即墨艺名刘小的刘洪石,艺名刘森的刘柞连齐名,被人们合称为柳腔“四刘”,饮誉四乡。
职业柳腔戏班活跃于胶东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造诣较高的柳腔艺人。这些职业性戏班,有时单演柳腔,有时柳腔、京剧、梆子、茂腔“三合水”或“四合水”同台演出,为柳腔向其他剧种学习创造了条件。
当时,柳腔艺人多是贫困的农民,因此,在组班演出时,多由地方上的乡绅或官员做财东,购置行头,聘请演员组成戏班,四乡演出。
后来,周祥山赁装组班,聘请刘德昌、刘邦君及苏万喜、陈春香、李洪喜等人,组成戏班,专演柳腔,历时4年,演遍平度、即墨等地。
由崔乐曾为东,柳腔的第二代传人王启培重新出山执鞭组班,历时4年。戏班演遍平度、即墨、莱阳、掖县。
一年的秋后,灰埠镇城子村全村凑钱写了“刘曼”、“刘小”的戏,村里扎了“七出头”的大戏台,当时戏班约有20多人,唱了4天,四乡观众争往观看,盛况空前。
之后,平度的张彬庆为东挑头,购置了行头,遍请柳腔四大名流,即刘德昌、刘邦君、刘洪石、刘柞连,成立了柳腔“四喜”戏班。张胜祥、官振民、袁秀莲等,也应聘入班。戏班历时5年,演遍胶东各地。
这次组班,由于大部分都是有名的演员,角色多,行当全,演出排练等活动较为稳定。所以艺术水平迅速提高,是柳腔艺术走上舞台后发展提高的火红阶段。
平度不少地方一直还流传着一个笑话:
刘小、刘曼上了台,大嫂抱着枕头跑出来,冬瓜地里摔了一跤,把瓜当儿怀里揣。
说明当时“四喜”班的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喜”班成立后,四乡流动演出。年节、山会、农闲时活跃于农村乡间,农忙时,则进入城镇。
在这一时期。由刘柞连、官振民等人带领一批人进入青岛市,重新以“盘凳子”的演唱形式进行活动。带了一批徒弟,培养了一批观众。
柳腔的第二代传人孙增基晚年不能登台演出,回到了柳腔的发源地仁兆镇沙窝村,组织了子弟戏班,传授柳腔艺术。其中,孙增基的弟子较出名者有孙传正、孙传宝、孙武保、孙增虎、孙增智等。
戏班以本村拳房为基地,常年活动,逢农闲、节日则到四乡演出。演出时杂以高跷、杂耍,有时也“盘凳子”。
因沙窝村子弟多习武,故高跷、杂耍用的都是真刀真枪,四乡闻名。在登台演出时,也一改柳腔专工文戏的传统,增加部分武打剧目。其中,孙增虎就是当时较出名的“刀马旦”。
他们当时到外乡演出,约有20多人,用席扎的戏台有“三出头”、“五出头”,辘轱架子上铺上木板,还有戏剧报子广告,很有气派。演出的大多是柳腔的传统剧目,有“四京”、“八大记”等。并辅以其他群众喜爱的剧目。
其中,孙增虎扮丑旦、孙德海扮花旦演出的《拉磨》一戏,是表现恶婆婆虐待“熬头”媳妇,逼媳妇推磨。舞台上拉磨的毛驴是演员借助道具扮成的,演出逼真。二位演员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剧情诙谐时使人捧腹,悲时催人泪下。所以,每次演出,都在观众的要求下“返场”。
有一次在“蒲城”演出此戏后,扮演恶婆婆的孙增虎在派饭时竟没人愿要他,说他心太“狠”。
孙增虎武功极好,擅演武戏,在平度东乡,即墨西乡很出名。当时即墨地有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相中了他,想将闺女许配于他,一时间孙增虎唱戏唱回个俊媳妇成为了美谈。
平度、即墨两地隔河相望,故历史上多有联姻。沙窝柳腔艺人孙武保做为养老女婿在即墨吕家庄定居,同时也把柳腔艺术带到那里。这对柳腔的传播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柳腔、茂腔最主要的代表剧目——“四大京、八大记”(《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和《罗衫记》、《五杯记》、《风筝记》、《钥匙记》、《火龙记》、《丝兰记》,《绒线记》、《蜜蜂记》

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杯记》《金簪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等。

《罗衫记》:目前大都以曹述之本为准,前身为青岛金光茂腔剧团的胶州茂腔剧团曾金凤孙瑞秀演出最为经典。从前农村演此剧,还有郑月素下山,认义父母写状,
徐能还有一女徐翠莲等情节。故事取材自冯梦龙“三言二拍”中《苏知县罗衫再合》,据说“五坝江口”就在胶南市坡里一带,故老年人传言“胶南不演《罗衫
记》,胶州不演《血手印》”。近年胶南茂腔剧团也排演了《罗衫记》,胶南胶州的老演员都没有证实上述说法。

《玉杯记》:孙红菊率领的“胶州心连心茂腔剧团”有演出“王二英思夫”录像,从张廷秀得中出京开始,花园“对帘”相认结束。实际上前面还有张廷秀一家逃难苏州,到王家做万字楼雕刻,王家认廷秀义子,廷秀进京路上被赵旺暗算,花子金秀风相救等情节。《回杯记》为其中一部分。

《绣鞋记》:实际上就是《王定保借当》,目前茂腔吕剧演出本基本相同。但茂腔同时还有《三节烈》,是对《绣鞋记》的再加工和延伸。1962年茂腔演员刘翠
兰灌制“杀鸡”唱段,展现秋兰招待王定保的情景,在所有现存剧本中都没有收录。2011年青岛市(胶州)茂腔剧团庆祝建团60周年,王春艳老师演唱了秋兰
的一段唱。

《火龙记》:胶南茂腔剧团上世纪80年代有《张郎休妻》磁带,后来王淑贤老师带领王本宏等摄制舞台录像。胶州心连心剧团也有《张郎休妻》VCD,剧本不
同,演法比较传统。柳腔《火龙记》应该是最贴近原貌,唱词极为乡土,比如丁香回忆在娘家所受伦理规范的教育,张郎瞎眼要饭后,丁香为其作面条时的唱段,每
句都有历史典故。

《金簪记》:最早喜欢上这个戏,还是从即墨柳腔老演员管秀兰的《月墙》开始,王美蓉和杨二舍精彩的对唱和唱词,简直无人可出其右。小时候曾经看过湖南花鼓戏电影《花墙会》,几出戏凑到一起,才能通晓《金簪记》的全貌。

《钥匙记》:儿时农村业余茂腔剧团常演,印象深刻的是虔婆啰嗦自己的风流事,为了搜转香楼钥匙,三九天往苏凤英身上泼凉水,以及神仙李长庚脱鞋打张小等情节。柳腔两个版本都没演《庞山会》和《大报仇》。而茂腔专业剧团几乎都没有这个戏。

《风筝记》:这几乎是唯一一个茂腔柳腔目前都没有音像流传的剧目,只能通过剧本大体了解一下。

《丝兰记》:柳腔演出了《佛殿相会》一折,比较有特点的是小生龙观宝把百家姓放进唱词,但字幕打的错别字连篇。胶州茂腔大剧本中因为打字错误,误写成“佛殿向辉”,结果以讹传讹,去年出的《青岛地方戏茂腔》居然原封录入,遗毒不浅。


茂腔发展传承
茂腔,这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传统艺术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与他们的日常紧密相连。然而,时代的变迁对它的影响显著。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现代科技的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发生了深刻改变,特别是在城市中,年轻人对于茂腔的认知和兴趣似乎逐渐淡漠,专业的演出团队也面临着规模缩小的...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
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

中国的八大戏曲剧种有那些?
二、简介:1、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

茂腔传承价值
茂腔,这一富有艺术魅力的传统戏曲形式,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其强烈的感染力和持久的生命力令人赞叹。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和艺术欣赏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城市中,年轻人对茂腔的认知逐渐淡薄,专业表演团队的数量也在减少,显示出传承面临的挑战。尽管...

京剧简介
这些汉调演员与徽班中的演员同台演出,徽调演员演的多为二黄,高泼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例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卖马》,《碰碑》,《琼林...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什么?
流传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柳腔。乾隆年间,即墨以西水旱、虫灾相继来袭,群众背井离乡,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当地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时灾民演唱的曲调即流传于民间的“肘鼓子”腔,该声腔流传到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曲、秧歌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声腔——柳腔。柳腔特点 柳腔采用...

山东半岛地方戏曲剧种是什么?
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柳腔。柳腔是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形成柳腔,主要流传于即墨地区,后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传入青岛市区。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表演...

李玉香的简介
李玉香自幼家境贫寒,靠父母游乡卖唱为生。她天资聪颖,受其母姜氏(肘鼓艺人,艺名“二花包”)的教诲, 5岁时就开始盘凳子演唱,18岁时与其弟、妹组成“李家班”在胶州一带撂地摊卖唱,能演出“四大京”、“八大计”等茂腔传统剧目。1945年到青岛定居,后联合京剧、 梆子、 柳腔艺人同台演出,广泛...

京剧四大花旦唱腔的特点??急求!!!谢谢了。。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发起选举著名旦角,以无定额、不记名的方式选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朱琴心六位得票最多,起初有六大名旦之说,不久,朱琴心、徐碧云先后辍演,遂成四大名旦。 嗣后,梅、尚、程、荀各自按自己的条件、风格,编演新剧展开竞争,繁荣了京剧舞台的演出剧目,发展了京剧事业。王...

山东民间艺术
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高密剪纸。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清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除满足当地民间需要外,还远销江苏、安徽、山西、河南、河北、东北三省和内蒙等地。进入秋季,各路画商云集,大街两旁张灯结彩,...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关于京剧的资料 -
可饲奇谷: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京剧的简介 -
可饲奇谷: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北京上海大众4S店周六是否正常营业 -
可饲奇谷: .营业时间:日常营业 周一至周五:周六至周日:推荐产品 备注 商家介绍...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请帮忙推荐一款跑 步机,想买乔 山的,3,4千左右的哪款好?
可饲奇谷: 恩,乔 山的产品就是型号分的特别细,除了价位以外还要看你的需求,现在乔 山京 东旗 舰 店7月特惠,T208,T931,T308,这几款性价比都很高,差不多便宜了千元左右.T208适合中老年,LED视窗大,耐用性好.T931适合中青年,坡度可调节范围大,可以体验登山的感觉.T308适合高强度训练,跑带质量更好,动力更强.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
可饲奇谷: 北京小吃种类各异 本人理解北京食品基本上分两大类 第一就是像仿膳一类的官府菜-材料精细;做工讲究;环境优美;价格不菲. 二是小吃 可以按民族分三大类--大教(汉民)小吃;回教(回民)小吃 宫廷小吃 按制作方法分--蒸、煮、煎、炸、...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我们音乐课要考戏曲 没学过 请大家给点建议!急!!!! -
可饲奇谷: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京戏中4个行当
可饲奇谷:1.生 行 简称“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2.旦 行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3.净 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4.末 行 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如打头出场者,反其义而称为“末”的.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5.丑 行 简称“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介绍一下关于京剧的一些常识谢谢
可饲奇谷: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 再加上后来出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将京剧旦行表演艺...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尽量快还要苏轼的简介 -
可饲奇谷:[答案]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1054 娶王弗 1057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 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

扎赉特旗17817011825: 要京剧资料 -
可饲奇谷:【词解】 京剧 jīngjù Peking Opera——京剧.Peking为北京的旧称,现为Beijing,Opera是歌剧的意思. [编辑本段]【简介】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