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作者&投稿:宇文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西文化是怎样碰撞的?~

自西而来的传播使乐舞作为文化载体在异域必然经历碰撞,《龟兹乐》的风格流变恰恰说明西域乐舞渐入中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本土文化的力量使得“新声奇变,朝改暮易”(《隋书·音乐志》)。

如果回顾历史,实际上,文化就不是绝对的东西方分明的。人类是同一个人类,一定有人性深处共通的地方,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产物,也不可能绝对割裂。

中国文化一直在向外发生着影响,比如:丝绸之路,其实就是文化影响传播之路。其实西方文化也同样对中国文化不断进行着影响,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元纪年法,都是由传教士传过来的,也变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因此,所谓文化碰撞,其实不是真正的碰撞,而是不断融合的过程。
要说结果,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观察:
第一,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才促成了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也才促成了世界性合作的可能。现在的世界,是各种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融合的世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人都是链接在一起的文化载体。

第二,因为这种融合,理解和沟通才成为可能,合作才成为可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上的全面一体化。从文化产品到科技成果,到经济发展,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存在。这一切都拜文化融合之赐。没有文化的先头部队,打通人心的任督二脉,这样的合作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个合作让人类整体的生活水平、文明水平、健康水平都不断上升。
第三,文化的融合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既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点,又尽可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这是文化融合过程走的螺旋形道路。电影作为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中国电影在学习好莱坞大片的技法和表现方式,但是,又要保持在电影里有中国元素。纯粹学好莱坞,学不到精髓,也不可能卖座,完全的中国化,也不被接受。所以,需要融合各自的优势。这就叫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总之,文化的碰撞,就是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也是文化的碰撞。这是人类走向全球化进程必然的出路。用不着担忧,在守护好自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勇敢的拥抱变化,吸收不同文化的亮点,让人类整体的文化更加精彩。

深入社会,感受碰撞

----谈 “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的研究体会

假如你们回家跟阿公比出两个手指头(成功的标志), 他们会有什么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过生日,他/她选择吃蛋糕还是面线呢?侨乡人结婚时穿中国式的服装还是西方的婚纱呢? 侨乡人喜欢听外国歌曲还是中国歌曲?

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在对外开放的侨乡,到处都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火花,也许很多人司空见惯,但做为侨乡人,做为外语学习者,我们认为我们有必要去去体会、探究、去思考。有利与于我们更好的学习英语这门外语,有利于我们了解社会,了解家乡,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这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不只心动,而且立即行动。

我们从婚纱店到音像店,从图书馆到书店, 从生活到网络…我们采访了各种行业的人,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我们付出了许多心血, 但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首先, 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完全能有机的结合。在婚纱店我们看到侨乡的设计师们把国外的婚纱和中国人所喜爱的红色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非常受到侨乡新娘的欢迎。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许多快餐店既有中餐也有西餐,这种快餐店尤其受到侨乡人的欢迎。在音像店, 外国片子、外来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昧,一些英语歌曲,或中西风格结合的歌曲的市场越来越大,尤其受年轻人和学生的欢迎。 在饮食方面,我们发现人们除了喜欢西餐厅的气氛和汉堡的美味,也喜欢中西结合的“鸡饭”。

第二、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很快地吸取外来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使侨乡文化更富有生气。侨乡人除了烘烘活活地过春节,也不忘圣诞节给朋友捎去祝福; 侨乡人除了过中国的七七情人节, 也不错过西方浪漫情人节;侨乡人除了坚持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也开始在五月母亲节给侨乡母亲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深深的问候。

第三、我们发现当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后,侨乡人的英语知识不断增长、生活语言不断丰富。许多阿公阿妈都懂得“OK”, “Thank you”和“Bye- bye”等英语的意思, 生活中人们广泛地使用“小case”, “好cool”“爱show”等中西结合的词。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当然,我们也发现在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侨乡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危机。阿公阿妈都说看高甲戏的人越来越少,许多高甲戏面临着解散的命运。我们也了解到在高甲戏还是有人为这侨乡独特的文化的生存,正努力奋斗着。

在深入社会、感受碰撞的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学了许多课本里所没有的知识,我们发现我们成长了许多。

一、我们学会人与人更好地交流的方法,增加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采访和问卷中尽管多次碰壁,但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打好基础。我们了解社会,把自己学过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更促进我们学好课内外有关知识

二、我们在活动中体会到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我们确定研究调查的任务后,就侨乡的中西方文化在肢体语言、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音像文化等方面的冲击和碰撞,各自进行多渠道的调查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的同学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地探究:利用网络,收集大量图片、文本等材料,然后集中,在讨论与沟通中进行信息的分析和处理。

三、在活动我们觉得我们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也扩大知识面,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当然,我们的活动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我们问卷时遭到不解和误会;采访时问题不够精练或问及店主不想回答的问题;同学之间有时合作不很和谐。但是,我们都能正视问题、反思总结。我们成员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约定,下次谁生日时,中午请吃面,晚上请吃蛋糕!

众所周知,美国、欧盟和日本都是世界经济强国,其经济的迅猛发展,除了许多客观因素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西方的文化模式无非为两种,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其根本就是希腊模式和古罗马模式)。而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这么说儒家影响了日本,也影响了世界,但是我们似乎并没受多大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1、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物质和精神是联系在一起,即“天人合一”。认为,理论和实践内在上是统一的,物质和精神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认为,一切知识和理论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的直接检验,注重物质和实践。而日本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夸大精神的作用,执著地认为,精神是万能的,而且可以超越和脱离物质而存在。
2、价值观: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大才能得到最大利益。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有个人才有社会整体,个人高于社会整体。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
3、思维观: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老子首创了“体道”说,“体道”,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儒家是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人类自我意识外化的伦理情感的整体来体验的,从中寻找对主体伦理、价值规范的印证。中国历史上缺乏实证科学的探索,封建保守思想束缚。西方国家,一般偏好逻辑思维和归纳分析思维,注重严密论证即经验事实的验证,习惯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并习惯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整体的思维程序和方法。
4、道德观:中国文化在个人取得成就时,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谨慎,反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担心创新危险,行言立事,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喜好事事而安,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西方人注重个人放任,创新发展,张扬荣誉。西方人崇尚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成就而自豪,从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和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
5、信仰观:我国自古以来既不非常依靠宗教,也不十分重视科学教育,只重视“四书五经”的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私塾、书院的形式,完成知识的传播,通过这种途径教授出来的学生一般都“知书达理,循规蹈矩”,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很差。西方尤其是重视科学教育,重视宗教,开设神学方面的课程,尤其重视自然科学和应用性科学技术的教育,通过开办各种专业学校、学院、大学培养出各种专业人才。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想象力丰富,敢于打破陈规,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中西文化融合:
1、扬弃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整体性和实践的感悟性与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相结合,提高思维的创造力。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整体的、思辩的方法认识事物和世界,这不能否定其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传统的思辩哲学也有些非科学的成分,对此,我们在保留从整体性上观察事物等长处的同时,要积极吸收西方层面分析、实证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科学方法,用来发展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界、个人与社会等关系。
(1)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要纠正传统哲学文化重协调轻发展的偏向,用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
(2)在认识论方面,要纠正传统思维方式中重综合轻分析、重历史方法轻逻辑方法、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和以形象思维代替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等偏向,科学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为科学决策服务。
(3)在文化教育方式方面,要改变重继承轻批判、重沿袭轻创新的传统“注经”方式,实事求是地对待文化遗产,积极推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的新发展。
2、扬弃传统的价值取向,把重个人竞争和关心集体相结合,提高市场竞争力。中国由于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过程中,竞争意识不强,很大一部分人害怕竞争,不会竞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缺乏自强不息、实现自我价值的奋斗精神,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改变这种状态,有必要把西方勇于竞争的意识吸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倡导竞争意识与关心他人、关心集体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有机地统一起来。西方人强调个人竞争,有利于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是个人是社会的产物,离不开群体这个空间,损害了群体利益,个人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已经发展到国家之间、地域之间、群体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竞争的胜利,必须形成核心竞争力。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中国文化倡导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倡导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这种美德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崩溃了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形成稳定社会,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3、扬弃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把重创新精神和谦虚谨慎结合起来,提高独立自主的思想人格。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交织在一起,相当复杂,其中有许多优秀之处需要发扬,但伦理道德的“中庸”思想对人的负面影响是相当深的。民族心理上的保守性、迟滞性的形成,什么“三思而后行”、“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思想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人的个性能力的发挥,压抑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西方文化由于受几百年商品经济、自由贸易、开拓海外市场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竞争、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积极引进外企来华投资,当西方企业家到我国考察时,往往因为中国企业人员过度谦虚,使外资企业认为我们信心不足,缺乏创造性失去了投资的兴趣和信心,使中国企业失去了引资机会。这就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首先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同西方企业打交道时,要善于肯定自我,宣传自我;谦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体现出自立自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体现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越是这样,就越会受到西方人的尊重。
三、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坚持建设、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在纷至沓来的各种文化思潮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文化,积极吸收先进、科学、有益的文化,不断地繁荣民族文化。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应该铭记自己的文化并且发扬光大,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


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中西文化碰撞例子)
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有时间观。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中西文化冲击的例子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不断发生,这种碰撞对东西方社会发展产生了不...
(1)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后于西方大国。(2)1840年;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克莱武占领孟加拉后把国库洗劫一空。(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原料、海外市场、资金财富、劳动力。

中美文化到底发生了怎样的碰撞?
从历史的角度看,全面领导的主导地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也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大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独立性相对较弱,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和发展。因此,国家逐渐落后的原因。中美文化碰撞的火花,促使世界单极文化走向两极文化和多层次文化 三。美国西方文化具有强烈的自然科学性。西方...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有哪些?
以下是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相关介绍:西方文化起源于两希文化,两希指的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留下的哲学思想成为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一个重要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的几何学,逻辑学,政治学,民主制度等都为后世欧洲所继承。因此说古希腊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及其...

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
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冲撞和波折。时至今日,偌大的地球正日渐汇合成一个“地球村”,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交往空前频繁而密切;与此同时,具有不同历史传统的文明之间的碰撞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这样的时刻。文化交流的意义 1、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文化...

中国人乍到西方国家会有哪些理解不了的文化碰撞?
中西方有太多太多相互碰撞的文化,尽管我们在某个历史时期有过相同的思想改革,但是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接受不同的思想教育,多方面都有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三观不合,所以当我们刚到西方国家,或是外国人来中国时总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我们无法改变这些碰撞,但是可以找到去学习的东西。一、衣着打扮...

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的三次碰撞
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

中西方文化交际的文化冲突
中西方交流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邱尚瑛(150010)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邱冬运(150040)【摘要】在中西方交流中,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而常导致在交际中出现误区。本文首先从中西方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在中西方交流中注意文化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该如何应对?
在世界历史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唯独中国的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并且延续了几千年。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具有包容性跟持续性的,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延续下去,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不要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学,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价值观,意识到我国民族...

中国与欧洲在16世纪有哪些文化碰撞与交流?
通过陶瓷,西方开始了解到中国的绘画特点。他们也模仿陶瓷上面的山水画,以及一些建筑画像,融合本民族的特点,创造出一些中西结合的艺术作品。总之,16世纪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给彼此都带来了文化上的创新,让彼此的文化更具特色。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希望通过...

都匀市18490891903: 为什么说中国近代史是中西文化碰撞的历史 -
慈成养心:[答案] 中国2000年来皇权统治下,统治阶级为确保安定,治国方针就是偏重农业,抑制工商业.1840年后,中国文明受到西方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毫无悬念的打击,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民求变和保守派的斗争就是中国近代史.

都匀市18490891903: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
慈成养心: 深入社会,感受碰撞 ----谈 “中西方文化在侨乡的碰撞”的研究体会 假如你们回家跟阿公比出两个手指头(成功的标志), 他们会有什么反映?如果你的小堂妹或小堂弟过生日,他/她选择吃蛋糕还是面线呢?侨乡人结婚时穿中国式的服装还是...

都匀市18490891903: 举例说明中西方文化冲突如题,希望有具体事例, -
慈成养心:[答案]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

都匀市18490891903: (20分)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中,中国文化指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几千... -
慈成养心:[答案] (1)政治上维护宗法家长制、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一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思想上一儒 家思想(仁义道德)为核心. (2)14... (3)中国近代化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逼迫下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被迫进行的;中国近代化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或:肩...

都匀市18490891903: 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中外文化融合 -
慈成养心: 第一次文化融合就是和佛教的融合.这是两个古文明的碰撞和交融.时间发生在古代.可以说,这两个文明是双向的交往.佛教的东传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启了两个古人类文明史的交往.历史作证,佛教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明...

都匀市18490891903: (20分)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是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 -
慈成养心:[答案] (1)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13世纪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13世纪中期,火药传到阿拉伯,之后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分) (2)出现西学东渐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东西方的交流更加畅通.西方传教士的活动和中国杰出人士的努力....

都匀市18490891903: 东西方文化冲突什么是什么?
慈成养心: 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原因,根源在于人们所生活,成长的区域、环境不同,所处的文化传统不同,形成的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不同,受影响的宗教信仰也不同;历史形成的...

都匀市18490891903: 如何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报告 -
慈成养心: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

都匀市18490891903: (15分)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和交融,是我国思想发展史上一道绕不开的风景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年是利玛窦辞世整整400周年.由中意两... -
慈成养心:[答案] (1)科技、思想、文学艺术.自己身着儒冠儒服;用中文写书介绍西方文化.(3分)(2)追求个性发展或人文主义.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旧思想的压制.(4分)(3)欧洲:工业革命后...

都匀市18490891903: 中西文化交流对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启示 -
慈成养心: 从中国对西方文化学习交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的一隅.在对待中西文化上,和而不同(倡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异而求和(寻求发展文化的共通性)、和衷共济(探求异质文化的共存之道)、和合共生(探求异质文化的共荣之道)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共赢的态度.对待中西异质文化的态度,一要学习先进,二要立足国情,三要综合创新.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启示是:善于辨别,重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差异;立足国情,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放眼世界,正确分析对待异质文化;提高素质,注重对国民人文素养的培养.总之,以理性精神对待异质文化,不仅意味着治学的诚实和严谨,还意味着独立自主和文化自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