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民风民俗作文450字哦 急急急!!!!!!!!!!!!!

作者&投稿:暴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写傣族的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急!急!急!~

推荐参考:
1、《傣族的风采》(作者:陆璐)
  泱泱盛夏,盛开着五十六朵鲜花,每朵鲜花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一朵鲜花都展现着独特的魅力。让我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傣族那独具特色的风姿吧!
  走进傣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傣族人最具特色的挂包"筒帕"。傣族人生产的筒帕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从前筒帕用麻、棉纺织而成,现在用丝、手和棉混纺,筒帕式样美观,制作精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交错在布包上,错落有致。一条银色的铃铛挂在布包上,有时还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十分悦耳。精致美观的筒帕搭配上有民族风味的傣族服装,更是别具一格。傣族的筒帕不仅漂亮,,对傣族的姑娘小伙来说,筒帕还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
  傣族除了有精致美观的服饰,还有热闹的泼水节,泼水节在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挑着清水,互相泼水,祝福对方能吉祥、幸福、健康。在水花四溅的空地里,人们一起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傣族人用泼水的形式祝福每一个人,在泼水节里,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评:在你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制作精美傣族挂包"筒帕",饶有趣味的泼水节风俗,结尾直抒胸臆,勾起了我们特别盼望自己能够亲自参加泼水节的愿望。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傣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2、《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山川秀丽,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有大片的热带原始森林。森林里栖息着珍贵的野生动物,大个头的亚洲象和美丽的孔雀,都是这里的“居民” 
傣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傣族村寨有一幢幢竹楼组成。竹楼多为两层,样式很漂亮,上层住人,下层没有墙,存放杂物或关养家畜。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入夏安居节(关门节)、出夏安居节(开门节) 
傣族泼水节在农历三月中旬,正值傣历六月,是傣历中一年的开始,所以泼水节就相当于咱们的春节。 
泼水节期间,傣族人要到佛寺中向佛祖敬献贡品,青年男女则要穿上漂亮的衣裳,走到街头相互泼水嬉戏。按照傣族风俗,用清水泼洒可以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未来吉祥。 
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米装进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彝族的火把节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56个民族都有各个民族的特色、习惯。比如: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女儿节”、苗族的“开年节”等等。那我就个大家介绍一下彝族的火把节吧!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路南一带彝族传说,古时有个魔玉残酷迫害百姓,群众忍无可忍,便群起而攻之。但魔王堡垒久攻不克,于是改为用羊群火攻,就是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绑上火把,驱羊进攻,结果获胜,人们为了纪念这次斗争胜利,乃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由此形成了火把节。
  在一次火把节之前的采访上,一个42岁的彝族人潘木乃像孩子般陶醉其中。
  “每家每户都要喝杆杆酒,穷的村杀两三只鸡,富的村杀头牛。”他说,“最开心的还是跳达体舞,看赛马和摔跤,多有味道的哟!”
  火把的亮度可不比烟花差多少,可以将整个地方照亮的如同白昼。这就是火把节的特色,几千甚至几万人在一起点燃火把这才是壮观的一幕。
  早在火把节的第一天,彝族村寨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竖立若干火把,准备活动使用。同时在村寨附近选择一块开阔地,在地中央竖立一根长10~20米的青松,青松顶端横放一根挂满红色纸花的木棒,缘青松四周用易燃柴草堆砌成一个类似于宝塔形大火炬,作为活动场所。
  第一天是祭火,家家户户举着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并且杀牛宰羊。
  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选择配偶,展示才艺。所以有人称为“中国第二个七夕节”。
  最后一天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彝语称之为“都沙”,意为“送火神”。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狂欢、彝族选美、摔跤、“朵洛荷”等彝族特色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不断撞击下得以传承。
  傍晚,节日活动的主持人率领锣鼓队敲锣打鼓,寨中各家闻听锣鼓声即出门点燃火把,男女老少举着火把向活动场所汇集。人们到齐之后,主持人一声号令,大家举火把向宝塔形火炬奔去,将其点燃。一时火光冲天,欢声四起,大家各举小火把围着大火炬,跳起“丰收舞”,唱起丰收歌,载歌载舞,热情奔放。
  在狂欢夜观赏了盛大焰火晚会的美国游客詹姆斯•艾普说:“这些灿烂的烟火是我出生以来看过的最美的!”为了过中国的火把节,他和朋友专程从家乡远道而来。
  “农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娃,庆祝火把节的兴致还是不变,到了过节,四面八方的人都必须回来。”潘木乃说。
  去年,凉山彝族火把节成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古老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
  “火把节的传统有慢慢被年轻人淡忘的危险。”凉山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认为,将它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彝族人民及其后代、地方领导都是个教育,也可以让外界来关注和保护它。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举行。传统火把节里,彝族人民点燃火把,绕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巡游,以消灾避难,祈求幸福。

中国是龙的故乡,龙是中华民族吉祥神圣的灵物。当我们从八千年前的查海“堆石塑龙”至今最古老的龙的形象算起,中华神龙就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遨游四极,俯瞰八荒,庄严神秘,变幻无穷。
尽管龙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实有,但是八千年的风风雨雨,八千年的斗转星移,八千年的盛衰荣辱,历史却将这个我们先民想象而创造出来、并发挥而不断充实的伟大神物,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演绎到今天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可以说,中华民族八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龙的创造、演绎和发展的历史,朝兴则龙兴,国衰则龙衰。我们也毫不夸张地说,历史上没有哪一种大自然创造的动物或人类人为创造的动物,能够像龙一样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心中,几乎影响到社会历史及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人们不禁要问,龙是什么?龙为何物?龙又何以成为人们尊崇敬畏的神物?
龙是中华民族图腾标志的融合和汇聚。《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在《广雅》中还把龙分为,“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龙的“九似”,实际上是由九种图腾经融合再造组成新的图腾,象征着无数早期氏族联合组成中华民族最早的主体——华夏族。我们从龙的图腾的变化,不难看出一个伟大民族血肉相连的统一整体性和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向心力,这里寄托了远古的先民对生存环境超越的渴求,对神天自然敬畏的情感,对理想和希望心底的向往。正如我的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王志远教授所说,“龙是上古人类对曾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的数种真实动物的记忆,经过时间的润饰逐渐艺术化、图案化,并融入了民族审美追求和精神力量,成为一种可以行云布雨、飞旋九天的灵兽。”
龙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和缩影。先秦的《管子.水地篇》说道,“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犀,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渊,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汉代许慎的《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这都将龙不断演化出,其形状变化无穷,其本事可上天入地,简直是神力无比,无所不能的神物。我们从上古的堆石龙塑,彩陶龙形,到商周的玉龙、青铜龙纹;从民间的秦砖汉瓦,祈福祭祀,到皇家的御道龙檐,坐骑卧榻;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及民间传说故事……龙形龙态,蔚为大观,龙吟龙唱,振聋发聩,龙飞龙腾,雄视万象,惊天动地。这里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孕育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铸就了吃苦耐劳、聪明智慧、顽强拼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品格,她所形成的国德、国风、国威、国魂,所激发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成为中华多民族的相互汇聚与融合的精神纽带、中华多样文化的相互包容与传承的基石根脉。
在众多的远古神话传说里,龙又是光明创世的英雄化身。《山海经.大荒经》中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又《海外经》记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晵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这里是说烛龙人面蛇身,身长千里,睁开眼就为白昼,闭上眼则为夜晚,呼气为夏天,吸气为冬天,又能呼风唤雨。试想,假如烛龙不想睁开眼睛,那么整个世界只能就沉浸阴冷黑暗的漫漫长夜之中。难怪大诗人屈原在《楚辞.天问》中问道,“西北辟启,何气通焉?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更有人把烛龙演绎成开天辟地的盘古,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淮南子.坠形训》中,还说“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介鳞生蛟龙,蛟龙生鲲鲠,鲲鲠生建邪,建邪生庶鱼,凡鳞者生于庶鱼。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鼋,玄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将世间的鸟兽虫鱼归于龙的家族演化繁衍而来。
随着龙的形象不断的演变、美化和充实,龙逐渐成为是历代帝王天威和帝德的象征,秦始皇不仅将自己称之为“始皇帝”,还自诩为“祖龙”。此后,帝王的即位,称之为“龙飞”,帝王之相,称之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帝王之座为“龙座”,睡觉之床为“龙床龙榻”,所乘之车为“龙辇”,所乘之舟为“龙舟”,所穿服饰为“龙衮”,所传后代为“龙子龙孙”,甚至皇帝之死,也称之为“龙髯”或“龙驭宾天”。然而,就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的同时,龙并没有完全成为历代帝王的专利,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龙的形象不断的演变,龙的含义也不断的深化,龙的文化现象也在高深的皇宫内院和广袤的民间原野变得纷繁复杂,成为至今人们还在深入探究的中国历史文化之谜。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龙既有震慑、敬畏、崇拜,更有对龙的期盼、渴求与愿望,龙还是中华民族吉祥安宁的瑞兆。早在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以龙纪事,创立文字,而称龙书。《宋书.符瑞志》中记载,“黄龙者,四龙之长也。不漉池而渔,德至渊泉,则黄龙游于池,能高能下,能细能大,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把黄龙视为祥瑞之兆,以应盛德。人们在日常的节庆、贺喜、祝福、驱邪、祭神、庙会等期间,那光彩照人的龙灯、喜庆喧闹的龙舞、飞腾竞技的龙舟,无不是人们把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正是通过与“龙”紧密联系的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各种手法,表达着良好的祝愿,宣泄着欢快的情绪,鼓舞着奋斗的信心,企盼着太平盛世,和谐安宁,吉祥如意,万家幸福。
兔岁瑶光璀璨,龙年瑞气升腾,我们衷心祝愿,好一个辰龙飞天,大展宏图;我们衷心祝福,好一个中华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长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族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这便是古时福州新正的景观。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要办春酒,邀女儿、女婿及外孙回娘家饮宴团聚。水上船家(民)的妇女,头戴红花,蓝衫青裤,布底青鞋,结伴登岸,挨家串门,用福州话唱诗贺年:“姑嫂双双贺新年,红红伞灯挂厅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门前。”“旧年过了又新年,生意兴隆赚大钱;恭喜发财平安过,送奴粿过门前。”这叫“讨诗”,又是贺年词,贺年讨以示吉祥。春节期间,福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欢声笑语,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党政领导在节前或节日期间,持礼物到军烈属、离退休干部及老劳模等府第拜年。各有关部门组织春节游园、各界联欢会、文艺晚会等活动。那些有迷信色彩的旧俗逐渐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数居家都安装电话,一般亲戚好友用电话互拜新年,减少节日交通拥挤。
初四清晨,家家户户,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銮视事。各行各业开假,放鞭炮,商店开门营业,工厂开工,机关开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习时间进行调整,现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务行业,则春节仍在营业。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有: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五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等20多种。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衰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有的人还把包好的粽子投进汩罗江,去喂鱼虾,预防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所以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习惯。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的场面就像屈原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记得去年五月初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涵江白塘湖看赛龙舟比赛。当天早上八点左右,我们到了称之“白塘秋月”的白塘湖观看比赛。宽阔的湖里那一艘艘、一排排整齐又漂亮的龙舟,你追我赶,飞过江面,舟上,一位位划船手齐心协力地划着船,还随着船头的鼓声唱着歌,喊着号子,场面非常壮观。湖岸上的观众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有人挥动双手,喊着:“加油!加油……”我最喜欢端午节,因为我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更重要的是能使我看到精彩而又壮观的赛龙舟的场面,让我难以忘怀!


以民风民俗写作文
3. 春节习俗作文400字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4. 春节习俗我知道 要...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 要600字的急急急... 要600字的急急急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jjggjf 2013-03-24 · TA获得超过19.2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8.3万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971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一天的见闻 ...

民俗作文15篇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一样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俗作文(十五): 瑶族的民风民俗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民俗民风450字作文
2014-04-04 关于民俗民风的作文450字 97 2011-04-06 民风民俗作文450字 94 2012-02-27 求民俗民风的作文450字 8 2014-06-25 民风民俗作文(450字)左右 13 2015-01-18 身边的民风民俗作文450字 77 2013-03-22 描写民风民俗的450字作文 150 2017-03-24 写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 40 更多类似问题...

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
当然,广东还有许多其他的民风民俗。比如:煲汤、舞狮、种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还有舞牛的……每个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等待着我们去发现。2. 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纳西族、彝族、苗族、白族、壮族、京族、东乡族、羌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哈尼族、布依族、瑶族...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有哪些?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有哪些?推荐:《儿时的端午节》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

民风民俗的作文
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徵。世界上有了水,...

民风民俗的作文
湘西张家界市桑植具的白族,主要是从云南大理白族派生出来的。他们 自元代以来,一直世世代代居住在武陵山区,一方面保存着本民族独特的文 化与生活习俗,另一方面也吸收了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社会文化。火把节 是白族传统的风俗和文化的产物。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地有一些不同的说 法,湘西白族火把节的...

民风民俗的作文
民风民俗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

浉河区18910811931: 关于龙的民族风俗 -
蔡申小儿: 龙的节日 形形色色的祷龙习俗,导致了龙的节日和庙会的形成. 一年到头,几乎每个月都有龙的节日或庙会,有时一月内还有多次.这些节日庙会有属于某个民族的,有属于某几个民族的;有属于某片地域的,有属于多片地域的;并且集祈神...

浉河区18910811931: 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蔡申小儿: 3.一个与龙有关的风俗习惯 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浉河区18910811931: 龙的习俗50字 -
蔡申小儿: 正月初五吃龙须面 农谚: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把面擀. 据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龙睁眼的日子,大家小户都擀面条、下汤圆(元宵).面条是龙须,汤圆是龙眼.吃了面条和汤圆,龙才睁眼. 正月十五蒸龙 农谚: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

浉河区18910811931: 龙川家乡风俗的作文400字以上 -
蔡申小儿: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

浉河区18910811931: 有关龙的民俗 -
蔡申小儿: 二月二 龙抬头 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浉河区18910811931: 作文 龙南的民风民俗、节日习俗或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 420字左右
蔡申小儿: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三色饭,是苗族最具特色的食品,用山栏糯米等制成.一般是在农历三月三节庆之时,苗寨家家户户制作.三色饭原为五色饭,五色饭为红、黄、蓝、白、黑五色,皆用独特的植物汁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山栏糯米中,放在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五色饭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是开胃去火的清凉食品.如今五色饭已改为三色饭,有红、黄、黑三色,分别取色于新鲜植物红葵、黄姜和三角枫汁叶.

浉河区18910811931: 可以帮我写一份家乡的风俗450字左右? -
蔡申小儿: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人们在春节这一天会有很多的讲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我就来介绍家乡的饮食小风俗.春节这天,人们会早早的醒来,在开口说话之前,...

浉河区18910811931: 孟州的特色风俗作文 -
蔡申小儿: 每逢正月十三至十五,我县农民都有自发舞板龙(板凳龙)的习俗.板龙由一节节板凳连接而成,每桥长1.8米左右,用竹篾扎制龙头、龙肚、龙尾造型,糊以棉皮纸或丝绸,再彩绘或贴制龙鳞、云钩图案,龙身以红烛或灯炮装饰,长度超过百...

浉河区18910811931: 节日风俗作文450字 -
蔡申小儿: 【节日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很多.二十三是所谓的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我们要在厨房贴上灶王爷的图画,婆婆还在图画前摆上烧饼、芝麻糖等贡品,就是希望灶王爷上天能美言几句,...

浉河区18910811931: 《我与龙舟》作文5篇,急急急急急急!!! -
蔡申小儿: (一)家乡中山,我对她有着十二分的感谢与敬佩.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荡漾这几只船,船上的几十来人定定地站着. 然而,他们缓缓地坐下,等待着什么.忽然,哨声响起,划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