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

作者&投稿:籍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影理论的理论阶段~

电影理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电影理论阶段和五六十年代以后的现代电影理论阶段。在传统电影理论阶段,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电影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特性等问题,就已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西方,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就有一些著作探讨与戏剧组成元素有所区别的电影作品的基本组成元素(演员表演、造型处理等),以及电影的社会学。在十月革命前,俄国也已经有人提出了电影艺术的特性、电影表现手段、电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问题。20世纪20年代,与各国电影艺术家在电影语言上的紧张探索同步,各种电影理论学派接踵出现,其中,以路易·德吕克(“视觉主义”)、杰尔曼·杜拉克(“完整电影”)为代表的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以汉斯·里希特(“电影即节奏”)为代表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理论,以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谢尔盖·爱森斯坦和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蒙太奇理论”)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最引人瞩目。除此之外,法国的乌尔班·哈特、让·爱浦斯坦、莱昂·慕西纳克,苏联的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维克多·史克洛夫斯基,英国的埃里克·艾略特,德国的弗里德里克·塔尔鲍特等,都在电影还是无声和单色的时期,对于如何理解电影的课题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电影进入有声时期后,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带来的复杂的诗学问题,使30年代出现的许多电影理论著作都带有偏重于阐述艺术技巧的特点,如声画蒙太奇、电影表演、电影剧作等,这个时期,匈牙利的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以及后来的《电影美学》),德国的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以及苏联的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都为电影理论的系统化做了大量工作。英国的雷蒙·斯波梯斯伍德(《电影文法》)、保罗·罗沙和约翰·格里尔逊,则被人们称为电影理论的“普及者”。以罗沙和格里尔逊为代表的英国纪录电影学派,既推动了世界纪录电影运动,也为尔后西方电影中“纪录主义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意大利的温别尔托·巴巴罗、路易吉·契阿里尼和基多·阿里斯泰戈,则在1939年至1945年为新现实主义电影奠定了理论基础。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杜甫仁科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进入30年代后,突破了“蒙太奇就是一切”的狭隘概念,使蒙太奇既与辩证思维原则又与影片各组成元素联系起来,从而把蒙太奇理论提到了新的水平。传统电影理论尽管有多种不同形态,但其注意力主要摆在探讨电影自身的特性上面。五六十年代,随着电影研究进入各国大学的课堂,其他学科的学者对电影艺术感到兴趣,以及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从传统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电影理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传统电影理论注重自身特性的探讨相比,现代电影理论更多地是把电影放在整个人类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使电影理论具有了人文科学的性质;与传统电影理论封闭式的研究方法相比,现代电影理论显示出一种开放的特点,运用其他人文科学学科的方法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电影研究;与传统电影理论通过传统的艺术学和美学概念来探讨电影的一般规律相比,现代电影理论通过一系列逐步形成的特有概念来探讨电影的一般规律。这些都使现代电影理论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然而,现代电影理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各国理论家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也有较大的分歧。例如在西方,从50年代开始,在电影理论的创立上,就明显地表现出两种趋向:1?以经验归纳法为基础,企图从电影艺术本身去确定电影艺术的特性;2?着重于推理演绎法,突破传统艺术学方法的框框,把电影作为社会现象,作为特殊的沟通系统,作为独特的语言来解释它的本性。前一种趋向给予电影批评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推动,在其基础上产生了各种经验的概念;后一种趋向则产生了各种非电影专业的概念,如语言学中心主义的、社会学的、信息论的及其他概念。前者以法国安德烈·巴赞的影像本体论和德国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为主要代表,后者则反映于电影符号学、社会学电影理论以及以信息论原理为主轴的各种论著之中。

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1)早期的电影理论强调电影的复制能力,并在这一前提下去迎合传统的艺术观念,由此而产生了关于电影的艺术性在于电影画面的构图和节奏的纯视觉艺术理论。(2)大致从30年代开始,电影理论从传统艺术观念出发,强调电影的创造能力,探索电影和其他艺术在表现方法上的不同。这种探索是朝两个方向进行的:①到蒙太奇中去寻找电影的特性,并形成了完整的蒙太奇理论。同时也导致把电影与语言进行类比的电影文法研究。②到现实事物与银幕形像的不同一性中去寻找电影的特性,导致电影的心理学研究。(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时期里,电影理论以新的目的重新强调电影的复制能力,从电影的照相本性出发,以“严格的真实”作为电影的本质,反对用人工的方法消化电影作品的素材,形成了背离传统艺术观念的纪录派电影理论。(4)从 60年代开始,电影理论研究出现了新的方向,否定把电影与语言进行类比的研究,强调以精确的、科学性的局部研究代替全面的、概括性的研究,从而从整体性理论转为分解性理论,导致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尽管电影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以上阶段性的特征,但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和方向的理论始终是同时并存的。除了从艺术特性和观赏心理的角度,人们还广泛地从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来研究电影,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已不属电影理论的范围。

简要评述
电影是人类知道其确切产生时间和成长历程的艺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从19世纪末开始,法国、美国及其他地区的电影发明家们相继发明了能摹拟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声记录和还原的技术和机器,这种电影技术从一诞生,就被企业家发展成为电影生意,被政治家发展成为意识形态,被艺术家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被研究者发展成为电影理论。一部电影发展史同时也是电影人探索电影规律的历史。
商人首先看出电影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发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电影公司。到20世纪早期,电影公司集中资金建立制片基地,购买昂贵的制作设备,筹资进行故事片的生产,依靠大量观众集体买票观影来牟利。这就形成商业电影生产与销售模式的雏形。梅里爱的明星影片公司、爱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电影公司的代表。而电影语言及电影艺术的诞生和发展,与导演实践和理论探索息息相关,最初西洋镜杂耍的制作人是导演的雏形,随着对电影表现方式和电影特性的探索,相继出现了卢米埃尔兄弟、乔治·梅里爱、埃德温·鲍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电影艺术探索者,这些电影先驱拓展了电影语言和电影创意的可能性。早期的电影创作、电影经营和电影探索是三位一体的,此时,电影制作者同时也是电影语言的探索者,还是电影的经营者,是具有完备职能的电影人雏形。
华尔街为追逐电影工业垄断经营所蕴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电影业,电影业之间兼并、收购并形成垄断,迅速掀起了一股兼并浪潮。到20世纪20年代初,好莱坞只剩下八大制片厂,即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克斯、雷电华、环球、联美和哥伦比亚公司。八大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国电影业当时在欧洲市场的霸主地位。制片厂的主要制度特点包括类型电影的配方式生产、流水线配比、大规模制造、明星制营销和首轮影院体系。由于制片厂强调集体的智慧和细密的分工,最初电影人的完备雏形被消解在集体的合作之中,电影的创作和经营等关键职能也被分解,这个体系需要统一的指挥和调度职能,特定电影的控制权被集中到制片人手里,形成了制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机会造就了大批业务娴熟的职业导演,支撑了好莱坞的大规模生产以及技术升级后带来的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美国电影的强大竞争力迫使欧洲电影寻求突破;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也对电影发展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形成一系列欧洲先锋电影活动,其发端于1910年代末期,于1920年代达到鼎盛,活动中心主要是德国和法国,大批学者和艺术家成为导演。欧洲先锋电影一般包括印象派电影、抽象电影、纯电影、绝对电影和超现实主义电影等具体流派,代表流派、人物和作品包括印象派德吕克的《狂热》、抽象电影费尔南德·莱谢尔的《机器的舞蹈》、纯电影谢尔曼·杜拉克的《第927号唱片》、超现实主义电影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等。(i)这种突出个体风格的电影加强了导演对于影片的控制权。
世界另一边的苏联,自立国起就特别重视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培养了一批具有才华的电影人,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苏联电影学派,提出了第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创作理论:蒙太奇理论,并用之于创作实践,实施导演中心制原则,不朽之作《战舰波将金号》等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成果。
“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同样深刻地影响了电影。“二战”的创伤以及战后的政治幻灭,使得整整一代青年人以创作等方式尽情倾吐自己的失望和愤怒。以1945 年罗西里尼拍摄的《罗马,不设防城市》为发端,在意大利兴起了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并以艺术创新为特征的电影运动,这次电影运动后来被称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而1956年,格里高利·丘赫莱伊,根据鲍·拉普列涅夫的同名小说拍摄了电影《第四十一》,拉开了苏联诗电影的序幕,苏联开始迎来斯大林后的一个电影创作的春天。
在法国,巴赞开始通过《电影手册》聚集起一些对电影叙事和电影本体进行深入研究的年轻人,巴赞对蒙太奇思维与表现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著名的“长镜头(景深)”理论。《电影手册》还专门研究经典好莱坞,从好莱坞商业片导演中发掘出了电影作者。法国涌现出一批处女作导演,1958年,法国《快报》周刊专栏记者法郎索瓦兹·吉鲁首次使用“新浪潮”来描述新涌现的电影现象。新浪潮电影如《四百下》和《精疲力竭》,既反映了整个时代,也充分反映了创作者个人的认识、思索与风格。新浪潮是一次制片技术与制片方法的革命。从新浪潮电影的实践来看,新人们普遍反对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主张电影作者论。如戈达尔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与此同时,部分新浪潮电影实现了独立制片,这对美国和其他国家制片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电影作者论是导演研究的重要理论,对导演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由法国新浪潮主要人物: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等人提出,主张电影像小说、音乐、绘画一样是一个人的作品,即电影作家——导演个人的作品。不是所有导演都能称为“作者”。电影作者资格包含:⑴在一批影片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⑵影片应具有某种内在涵义,是后天形成而非先前存在的。⑶电影作者是对电影制作全面控制的人,无导演、编剧的区分。戈达尔、特吕弗、安东尼奥尼、费里尼、希区柯克等人是电影作者的代表人物。具备电影作者论资格所拍的电影才是“作者电影”。作者电影与类型电影相对,也称艺术片。作者论的实质是强调电影导演是主要创作人和最终定稿人,其判定依据是导演对作品的控制。
可以说在电影百年的历程中,创作启发理论,理论推动创作,成为一个交互发展的过程。电影理论的发展和各次重要的电影创作运动紧密相关。苏联学派的探索、法国和德国的先锋派实践以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分别启发了蒙太奇理论、先锋派理论和真实美学的建立。法国新浪潮运动与法国电影手册派交相辉映,享誉世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和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深化了我们对电影的认识;电影作者论则强调了导演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对电影实践的指导。而好莱坞的制片厂体制、类型片模式及后来的新好莱坞独立制片是电影产业化的典范。完全导演论则在电影作者论和制片人中心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导演的完整职能以及与投资人的关系,建立了从新好莱坞、新浪潮到新生代的导演模型和导演资本制的应用原则。




电影的由来
早在1829年,比利时著名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发现:当一个物体在人的眼前消失后,该物体的形象还会在人的视网膜上滞留一段时间。这一发现,被称之为“视象暂留原理”。普拉多根据此原理于1832年发明了“诡盘”。“诡盘”能使被描画在锯齿形的硬纸盘上的画片因运动而活动起来,而且能使视觉上产生的活动...

电影的发展史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电影批评与电影理论及电影美学的关系
电影理论是“对电影规律和可能性的逻辑思考”,它是以大量的经验事实为依据,伴随着电影创作的产生、兴起和延展,是从电影的生成过程中归纳和抽象的理性总结。电影理论是创建影视美学、确立影视艺术、发展影视文化的必然和必须,涉及到限制、剪辑等微观近照,也囊括了电影思潮、流派等宏观研究,涵盖了影视本体...

长镜头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
长镜头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一、长镜头理论的影响与发展 1、早期探索与实践 早在20世纪初,一些电影导演就开始探索长镜头的运用。弗拉哈迪在1920-1922年拍摄的影片《纳努克》中,有一个纳努克人狩猎海豹的场面,就是用一个比较长的镜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

写实主义电影理论?
巴赞电影理论的核心:摄影影像的本体论,电影的心理学起源,电影语言的演进。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中,巴赞颠覆了乔治•萨杜尔关于电影起源的思路,认为发明者的预想是第一性的,技术发明则是第二性的。巴赞称景深镜头为“电影语言发展史上具有辩证意义的一大进步”,但他并不排斥...

电影理论的电影艺术
美国电影导演W.C.德米尔在1911年时说,“谁也不会指望,哪怕发挥了最出格的想象力,(电影)能被称为艺术”。德国哲学家C.郎格在1920年时还断然宣称,银幕上是“不可能体现出艺术”的。电影的简短历史及其在诞生初期的“卑贱”地位,使电影理论的发展历史具有两个特点:①不象其他艺术理论那样只是事后...

蒙太奇理论的发展历史
无论是格里菲斯还是他该国的后继者们都没有想到过总结或探索蒙太奇的规律和理论。首先认真探索了蒙太奇的奥秘的是苏联导演库里肖夫和他的学生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他们的学说又反过来影响了欧美各国电影理论家和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关于蒙太奇理论有一句名言:“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

电影精神分析学的发展
70年代以来,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在西方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国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和评论家让—路易·博德里提倡的把精神分析学与意识形态理论结合起来的意识形态电影理论,英国电影研究家劳拉·穆尔维把精神分析学、符号学和女权主义结合起来的女权主义电影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的新形态。(参见“意识...

美国电影的电影理论
许多综合大学里陆续设置了电影学院、电影系或专业,著名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电影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的影剧系和纽约大学的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影剧剧作 3个系。只就电影理论学科来说,获得电影博士学位的人数由60年代中期的 200人激增至2000人。各种理论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发展,各种电影学术...

世界电影美学的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是怎样的?
电影艺术从理论上也逐渐形成不同的美学学派,在这一时期内法国巴赞与德国克拉考尔的“影象本体论”与“照相本性论” (俗称“长镜头”理论)是突出的代表。在电影史上久已存在的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两种创作倾向,在此时期与蒙太奇理论的发展和长镜头理论的形成相表里形成了电影美学的两大流派。

兴安县15114846741: 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束亲冰栀: 电影形成艺术的历史,正是电影的本性被人们认识的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有两点:首先是画面(光、色、影、宇幕)与音响(声、乐、画外音)和谐的融合,它以真...

兴安县15114846741: 电影的发展史上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束亲冰栀: 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兴安县15114846741: 电影产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束亲冰栀: 电影理论的基础是对于“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这一理论主题的争辩~~从经典时期一直延续到当代. 具体可参考 ——(法)巴赞《电影是什么》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 ——(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 ——(英)林格伦《论电影艺术》 ——(美)梭罗门《电影的观念》 ——(美)波布克《电影的元素》 ——(美)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 《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 电影史: ——(法)萨杜尔《世界电影史》、《电影通史》(6卷) ——(德)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

兴安县15114846741: 给我较全的电影专业知识 -
束亲冰栀: 电影百科之初识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 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伸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

兴安县15114846741: 电影学专业是指什么 -
束亲冰栀: 把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现象、艺术现象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学.在中国,电影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对它的界定和研究范围众说不一.一般认为电影学是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其范畴包括电影发展过程、电影审美特性、电影创作规律、电...

兴安县15114846741: 电影的风格有哪些?电影风格大全 -
束亲冰栀: 纪实风格纪实风格的影片要求逼真性而摒弃假定性,少用人为强化的冲突和情节,最好按照生活原型“纪实”.电影艺术家多用这种风格来处理重大历史题材和人物传记,使史诗题材富于纪实性,让观众信服.这种风格的影片,常常采取在扮演...

兴安县15114846741: 简述电影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
束亲冰栀:[答案] 产生: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电影日”. 发展:1927年前的电影是无声电影,因此该时期被称为“默片时代”. 美国人格里菲斯队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进行过重大改革,因此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