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分类复习

作者&投稿:汗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s版六年级语文归类复习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煎、吭、禄、茶”,会写“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声、如火如荼”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去品读理解文本,进而了解茶圣陆羽的传奇事迹和精神品质。
三、教学准备:
查找关于中国茶文化及陆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读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你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名人。学生畅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础上(课件出示陆羽的画像),让学生猜猜这位名人是谁?相机引出课题教师板书:陆羽与《茶经》(师板书,生书空,同时讲解“陆”字的右边“击”字书写时注意的地方)
齐读课题,读后质疑:1.陆羽与《茶经》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以此为题?学生以课前准备简要交流有关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名人,看看从文中我们又会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快速浏览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么顺序来写的?
②文章从什么话题谈到陆羽?
③文中主要写了陆羽的哪几件事?
(相机板书: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字音读准。
3.词语个性化朗读,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词义来朗读。
4.对于个别较难的词语给予解释。
5.通过理解“茶”和“荼”的词义,帮助学生区别
6.指导“荼”的写法。
7.引导学生通过字义来区别“荼“的两种读音。
“荼“(tu)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涂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会时所执。②同“舒”,舒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是按总——分的顺序来行文的,从茶乡想到陆羽总起引出后面的三个事例(辨别江水、撰写《茶经》、推广茶艺),以此来表现陆羽。这节课我们接着在作者畅达的语言中去品读、去感悟。
二、细读品味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语句写到了陆羽?(2、3句)能用一句话概括吗?(陆羽是唐朝复州竟陵郡人,是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茶艺在当时就已闻名天下,被人称为“茶圣”。)
默读第四句话,想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衔接,引出后文)
2.辨别江水
(1)自由读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写陆羽辨别江水这件事?(2-8自然段)
(2)学生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从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陆羽精通茶艺)
文中哪些语句具体地表现了陆羽精通茶艺?
课件出示:
(军士取来水后,陆羽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轻轻地掂了掂水,说:“这水是临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
(陆羽没有吭声,默默地将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时,他又用勺子取水扬了扬,说:“这才是南零的水呢!”)
(3)陆羽一舀、一掂、一倒就分辨出江水来,难怪军士不由衷的感叹:“陆先生,您真是神了!”(师生齐读这句话)
(4)质疑:为什么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来?
引导生结合学习链接理解
3.拒绝做官,撰写《茶经》
(1)快速浏览,找找哪些段落写了这件事?(9-11自然段)
(2)出示自学提示:
①陆羽为什么要写《茶经》?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这部书的?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②为了写《茶经》,陆羽做了写什么?花了多长时间?读到这里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学,划词句,作批注。)
(3)小组交流,共同研讨。
(4)讨论交流,①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毫不……”(一是朝廷好几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二是他为推广茶艺,决心写人们不屑于写的“闲书”时毫不动摇。)体会陆羽的志向远大,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陆羽的高尚人品。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感受陆羽的人品:
陆羽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坚持正义。《全唐诗》中载有陆羽一首诗,正体现了它的品格。
不羡黄金磊,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来。
②引导学生抓住“二十一岁”,“十六年”,“三十二州”两个“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岁”等数据来体会陆羽为撰写《茶经》作出了无悔的选择,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才终于完成这部经典著作。
师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找出记叙这个事例的相关段落,然后划记相关词语,并抓住这些词语细细品味,体会,感受。
③利用所查资料补充介绍(学习11段)
《茶经》是怎样一部书?有何价值?
在反馈基础上,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茶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七千余字的著作中,凡栽茶、采茶、制茶、饮茶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写到了。他写工具和器皿的运用,不仅说明了技术问题,而且也说明了文化的演变和区别。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道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4.推广茶艺(12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陆羽推广茶艺产生了哪些影响?
(边读边划,作批注。)
引导生抓住“如火如荼”和两个“也日益……”所在语句来体会。

第三课时
一、练读拓展:
1.完成课后题二:陆羽为什么会被人尊称为“茶圣“?
陆羽在亲自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悉心研究了前人和当时茶叶的生产经验,完成创始之作《茶经》。因此被尊为茶神和茶仙。
2.浏览全文找出文中的三个递进复句,划出来,并在旁边批注每一个复句在文中的作用。
3.反馈:①第九自然段第一句:承上启下,概述陆羽特点。
②第十一自然段第二句:概述《茶经》的内容。
③第十二自然段第四句:概述茶艺的影响。
4.课文为什么以此为题?
5.有关《茶经》的小贴士。
《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
二、布置作业:
布置课外阅读有关茶文化的文章

附:
板书设计:
22. 陆羽与《茶经》

由茶乡想到陆羽

辨别江水精通茶艺

撰写《茶经》人品高尚、志向远大

推广茶艺甘于奉献

23敦煌壁画
教学目标
1.知道敦煌莫高库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为我国璀璨的古代艺术而骄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在词语中正确认识读多音字“佛”;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3.能照样子用“不仅……还……”造句;能抓住重点词语缩写句子;能按照课文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1、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能按照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能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们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二)了解自学情况。
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新词。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概意思。
(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第二自然段,简要地描述了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第三、四、五自然段,有面、有点地具体描写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和栩栩如生。全文结构是:总写——分述。)
3.学习生字、新词。
A、容易错的字:尊——遵奏——揍、凑
B、多音字:佛(佛像)、(仿佛)
C、词语:亭台楼阁——亭子、平台、楼房、高阁(四周开窗可凭高远眺望的楼),泛指风景区或庭园里的各种建筑物。
舒展——伸展。
(三)作业指导
1.抄写生字;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第一自然段。总写“莫高窟”。
重点词语:世界闻名。艺术宝库。
具体写法:用数字说明。
(二)第二自然段。简要地介绍莫高窟的佛像。
抓“最大的佛像”“最小的佛像”印证第一句“每一尊佛像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三)学习第3——5自然段。
1.第3自然段。用概括的语言总的写了壁画的内容:劳动、艺术表演。
2.第4自然段。重点段。着重描写了一幅画。重点词:艳丽多姿。
这一段哪些句子写出了敦煌壁画的“艳丽多姿”?
用“有的……有的……”句式表现内容。
重点句:“其中一个……”比较下列句子:
A、她提起腿,伸出两臂,把琵琶举到脑后拨琴弦。
B、她轻提着腿,舒展两臂,把琵琶高高地举到脑后,拨动琴弦。
3、第五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比较句子:
眼前的一切都是活的。
眼前的一切就好像都是活的。
(二)作业指导:
1.《练习册》作业。
2.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24编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积累语言。
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了解编钟的知识,学习抓住特点介绍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赞美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抓住编钟的主要特点体会古人超前的智慧。
教学准备:
查阅编钟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乐器入手,分别给学生出示现代和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乐器,例如:钢琴、小提琴、缶、古筝,让学生听音观形,从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读通读顺的要求,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解决疑难的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思考汇报
这一次仍然采用朗读地方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并把读懂的关于编钟的知识画出来,进行简单的汇报。
四、创设情境分析领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09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会迎来中外许多游客。假如有外国人看到了东周王城博物馆内陈列的编钟,他最想知道什么?
2、转换角色,设问采访
教师以记者身份采访学生,让学生站在一名不了解编钟和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的角度说出最想知道的,趁机让学生以此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问题1、编钟是干什么用的?
问题2、编钟是用什么铸造的?它完整的构造是什么样的?
问题3、编钟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问题4、编钟演奏的音乐好听吗?能不能听一下?
……
3、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让学生针对问题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为了满足外宾想听一听编钟演奏的愿望,让学生结合课文第5自然段制作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的节目单,包括音乐会时间和宣传词,从中升华感情。
5、播放编钟演奏的音乐,然后让学生站在外宾、国人等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心中的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赞美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先进的工艺。
五、拓展延伸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其他乐器,选择一种抓住其特点完成一篇小练笔,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全班汇报。

25窃读记
学习目标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6理想的风筝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启发谈话、引导、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感悟,讨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疑点
结尾句的理解。
(三)解决办法
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自读及讨论,在学生交流中点拨、评价、布置作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课文。
2.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
3.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27校园交响诗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散文。课文以“校园交响诗”为题,描绘了校园中多彩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学生对培养哺育自己的学校的深厚感情。“交响诗”是指只有一个乐章的交响曲,常取材于富有诗意的文学作品,是标题音乐的一种。课题以比喻的方式,形象地点出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富有诗意的,令人回味的。全文是以小标题的形式从五个方面写得。文中五个小标题“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也都是从不同角度,以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选编本文的目的:通过学习使即将结束小学生活的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抒发的感情,激发学生对曾经哺育自己成长的学校、老师及所有的工作人员的热爱、感激之情,从而不辜负他们对自己的辛勤培养与殷切期望;感悟课文以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和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时如何采用比喻的手法来描述事物的,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学会7个会认字和6个会写字;掌握“汲取、储积、恬静、花瓣、砌砖、丰硕、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绚丽多彩”等词语。

三、教学建议
关于“理解感悟”
本文从课题到小标题到课文中的许多语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但是,课文内容所描写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因此很容易理解。在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感悟”上,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进入角色,和文章的作者、文中的“我们”一起融入美好的校园生活,回顾、享受在童年的校园生活中的快乐、甜蜜,领悟在校园生活中得到的关爱,汲取的营养;懂得学校、老师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和无限希望。同时提供朗读、背诵,很好的体味并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

哪个句子?

什么是S版?不知以下的东东可不可以帮到你!(*^__^*) 嘻嘻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答案)
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
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

【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答案)
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答案)

使用权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答案)
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答案)
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答案)
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答案)
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答案)
一进花园, 我就闻到一阵阵清
听到

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 、 。
如: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2、增补符号: 或 、

如:一定要中强安全教育。
3、保留符号: 、
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对调符号: 。
如:认真总经验结。
5、改换符号: 。
漂亮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 )
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

【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

(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

(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

(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

(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

(答案)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

(答案)排比

【专项突破】
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 )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 )躲进云朵里。(拟人)

3、蓝天、白云构成( )(比喻句)

4、高梁( )脸、稻子( )腰。(拟人句)

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

2、春雨贵如油。( )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

三、照样子,写句子。

例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例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

例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链接考题】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答案)4、2、7、1、6、3、5。

【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排列依据: 。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归类复习题(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答: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答: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5.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6.难道雨下得小吗?
7.你的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生气?
8.出了这样的事,人们怎不伤心呢?
9.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0.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2. 他哪里知道人家会把他怎么样呢?
13.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们怎能离开手术台呢?
14. 狼的本性怎么会突然改变呢?
15.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16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鄙呢?
17. 你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18. 沿着这条小路走,怎会到不了小明家呢?
19.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不想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 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21. 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
22. 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的吗?
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1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1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归类复习题(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答: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4、 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2、 看句子里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 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
练习:
1、 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答:我们怎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你举荐他,难道不怕别人说你偏心眼?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5.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6.难道雨下得小吗?
7.你的这种做法,怎能不叫人生气?
8.出了这样的事,人们怎不伤心呢?
9.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0.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1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2. 他哪里知道人家会把他怎么样呢?
13.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们怎能离开手术台呢?
14. 狼的本性怎么会突然改变呢?
15.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
16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鄙呢?
17. 你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18. 沿着这条小路走,怎会到不了小明家呢?
19.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不想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20. 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21. 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
22. 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的吗?
二、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11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1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13.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解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共八个专题,依次是:亲近大自然,我心中的祖国,心灵之歌,珍爱家园,走进鲁迅,轻叩诗歌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12篇,选读课文4篇。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窗》优秀教案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 六年级语文 《天窗》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窗》优秀教案一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朗读, 句子 比较,体会“慰藉”、“扫荡”、“神奇”等词的意思。 2、悟4---9节,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词语盘点造句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 静谧 追随 小巷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重点知识
___贯穿全文。文章的中心句是 。6《怀念母亲》的作者是___,课文以 的形式,开门见山指出作者对两位母亲怀着同样 和同样 。借助___、___摘抄的语段,描述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两位母亲的怀念。结尾呼应开头。7《彩色的翅膀》以___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岛一路的___为顺序展开...

小学六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六课《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和批注(抓住一...
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

小学六年级语文排序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排序训练题及参看答案;(一);()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银杏树又叫白果树;()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原来是因为无论是...

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上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妙处;说说分号的用法;路牌的读音。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重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重点 5 4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pursuitNE 2012-03-24 · TA获得超过71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4.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六下语文课文复习资料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今夜偏知春汽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 白)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 缜)...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的有一个单元的积累是: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 迈哈福兹 平民史诗 眼泪无法洗去痛苦。---冰岛 拉客司内斯 冰岛之钟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英国 戈尔丁 蝇王 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苏联 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守信一样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哥伦比亚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 使卵石臻于...

环县15563873873: S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分类复习
须荷唐瑞: 小学六年级语文句子归类复习题(一) 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 反问句变陈述句 1、 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

环县15563873873: 求小学六年级语文分类复习方法 -
须荷唐瑞: 1.基础知识2.句型3.阅读(说明.记叙.议论.散文......)4.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环县15563873873: 小学六年级语文复习方法 -
须荷唐瑞: 1、以本为本,先复习书本上的知识,不能脱离课本.2、分类复习、单元复习与综合复习相结合.3、分类复习:字、词语、句子、段落、古诗词、阅读短文、习作等; 综合复习:全面细致周到,切忌赌题、押题;但题型要全面、新颖,有新意.4、复习的同时要渗透学法的指导、做题技巧的指导.5、以考代练,查漏补缺,不是盲目地胡练,应是有针对性地练习.6、加强集体的备课,发扬集体的智慧.相信你一定能把总复习上好!

环县15563873873: 一至六年级语文句型 -
须荷唐瑞: 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句子、诗词部分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

环县15563873873: 六年级语文复习归类资料 句子部分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________________.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 -
须荷唐瑞:[答案] 一1、到罗甸大约出金华城5公里. 2、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都是你自己... 这天好像要下雨了. 6.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7.这块地里的菜秧难道不是我种下的吗? 这块地...

环县15563873873: 谁有小学语文S版的一至六年级年级的知识归纳,要每个年级分开的,比如三年级要学习哪些句式,哪些是重点. -
须荷唐瑞: 找语文老师要一份课程标准,上面一到九年级的知识点全有,分类也很详细.但是要知识归纳的话,其实每到学期末复习时语文老师都会归纳,也可以找语文老师要一些.或者去新华书店买一本《复习资料包》,内容也比较全.

环县15563873873: 六年级名言警句复习归类,高手进! -
须荷唐瑞: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曰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

环县15563873873: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复习试卷 -
须荷唐瑞: 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 一、字词基础1. 听写词语或看拼音写词语.第一组 肌肉 稻穗 祸事 冻僵 旗帜 寻觅 步伐 无垠 捍卫 吆喝 侍弄 誊写 谨慎 焚烧 要挟 勘测 讥笑 藐视 阶段 窑洞 浊浪 琥珀 渗出 黏稠 巢穴 明媚 抿嘴 推辞 利刃 士卒 海...

环县15563873873: 六年级语文分类复习 -
须荷唐瑞: 1 日夜兼程 2 气吞山河 3 持之以恒 4 满不在乎 5 各抒己见 6 囫囵吞枣

环县15563873873: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分类复习卷古诗成语歇后语 -
须荷唐瑞: 一、名诗联句.1.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3.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