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正史、 因为诸葛亮而死将领有哪些、 怎样死的、 求大神。

作者&投稿:凤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历史上,被诸葛亮算计死四位大才,有谁呢?~

按照比较大众的说法这四人分别是彭羕、刘封、魏延、杨仪。
01、彭羕与刘封。彭羕原本是益州刘璋的手下,此人也算是颇有才华,但因为有人在刘璋面前贬低他,于是他被贬为奴隶。后来刘备入川,彭羕就想投靠刘备,就去见了庞统,庞统觉得此人确实有才华加上法正也知道此人的经历。所以两人一起向刘备举荐此人,彭羕刚开始是做一个秘书的工作,负责传递情报和指令给刘备属下。
刘备觉得此人表现确实还可以,所以在刘备夺得益州后,任命他为治州从事。这个时候彭羕就有些膨胀了,诸葛亮虽然表面对彭羕礼遇有加,心里却对彭羕不以为然,对他并不喜欢。
私下经常对刘备说他的坏话,于是刘备将其下贬。彭羕自然心中不舒服,有一次与马超喝酒说了几句对自己遭遇不满,最后这话传到刘备那,最后被处死。

刘备当时在荆州时还没有子嗣,所以刘封就成为了刘备的养子。襄樊之战时,关羽通过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由于俘虏太多,关羽人手不够,于是派廖化前去请驻守在上庸的刘封支援,但刘封选择拒绝。
后来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击败,败走麦城,最后被杀。这件事之后,诸葛亮便对刘备说一定要处死刘封,如果不是刘封,关羽也不会死,于是刘封卒。

02、魏延与杨仪。其实魏延与杨仪两人的死是不是与诸葛亮有关,在史学界争议还是比较大的,我就说说诸葛亮算计两人的版本吧。魏延是蜀汉后期的排面,可以说魏延是当时蜀汉唯一拿得出手的大将。但这位大将据说被诸葛亮算计而死。
诸葛亮其实对魏延一直都比较防备,从魏延刚刚投靠刘备开始,诸葛亮就觉得魏延像个二五仔。在诸葛亮去世前,召开个床前小会议,蒋琬、杨仪、姜维等人都在,诸葛亮说自己去世后就让他们撤兵,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就随他去。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果然没听诸葛亮遗令,没有选择撤退。杨仪就带兵撤退,杨仪与魏延一直都不合,两人见面就要吵起来。魏延就担心杨仪回成都接任诸葛亮的位置,于是自己也撤军,反而还在杨仪前头,还烧毁了沿路的路和桥。
于是杨仪上书说魏延造反,魏延也上书说杨仪造反,最后刘禅选择相信文臣杨仪的话,让王平前去灭了魏延。王平来到魏军大军前,就对那些士兵说,丞相刚去世,你们就敢这样。那些士兵发现原来自己错了,选择投降。
而魏延逃往南方,但最后被马岱所杀。魏延死后,杨仪没有接诸葛亮的班,反而是蒋琬接诸葛亮的班,杨仪心中不忿元气颇大,被刘禅下贬,被下贬后杨仪仍言辞不逊,最后刘禅大怒,杨仪选择自杀。

魏延与杨仪的死,看似是因为两人政权。但我们可以发现事件源头便是魏延不肯撤军,冥冥之中是不是诸葛亮的安排呢,有这种可能,毕竟诸葛亮对于魏延还是很了解的,而且他非常清楚魏延与杨仪是有矛盾的。如果杨仪与魏延的死是诸葛亮算计的,那么诸葛亮就是真的流弊了。

诸葛亮,生卒于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国丞相,出生于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代表作品有散文《出师表》、《诫子书》等,还有发明了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有本事,人非圣贤,更何况诸葛亮也不是神仙,没有孙悟空的能耐,也没有三头六臂。诸葛亮只是凡人一个,比一般人多了一点聪明一点能干一点时机罢了。
诸葛亮的确对刘备的称霸事业作用很大,帮助刘备立稳脚跟,三国对峙,三足鼎立。而且在历史上,刘备也的确把儿子交给了诸葛亮,刘备当初假惺惺的告诉诸葛亮说自己死了之后要诸葛亮做皇帝,诸葛亮怎么可能在刘备面前说这个,因此当即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备的儿子,是蜀汉的末代君主刘禅,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不久便亡国了。
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规律性。他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食无定量,睡不定时,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诸葛亮是一个内心非常敏感的人,他无法做到举重若轻,工作的每一个失误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而且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北伐屡次失败,无法实现他对世人的承诺,这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而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则更是让他伤心不已。
蜀汉天下,诸葛亮从丞相到亚父,位极人臣。刘备从兄弟三人领着两千兵马一直到占据三分天下称王称帝,在这一个巨大的转变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功绩。
诸葛亮病是否死于五丈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根据两部著作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三国演义》多次描写到诸葛亮吐血的场景,这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症状。当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瓦解后,诸葛亮便彻底崩溃了。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

马谡之死
刘备临死之前,曾经告诫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似乎将刘备的谆谆告诫当作了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就出去了。韬光养晦已久,至关重要的首次北伐,诸葛亮就重用了马谡,“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最后恰如刘备所担心的那样,马谡在街亭(今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一意孤行,舍水上山,犯了兵家之大忌,结果被张郃截断了汲水之道,遭逢惨败,部众四散流离。首次北伐的大好局面就此发生扭转,诸葛亮损兵折将,只得无功而返。

诸葛亮素有知人之明,却在马谡问题上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历来为史家所感叹。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谢众人,习凿齿(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就此发表议论:“诸葛亮不能兼并上国,岂非理应如此……蜀汉僻陋于一方,人才少于上国,而诸葛亮杀其俊杰,以求收到其他人的驽钝之用,希望以此成就大业,不亦难乎!而且先主曾经告诫过马谡其人不可大用,岂不等于早就鉴定出了马谡并非什么人才了吗……如果诸葛亮知道马谡不可大用而用之,则违背了明主之诫;如果说对马谡的裁决有失公允,那就意味着他杀了有益之人。无论如何,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都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智者。”
事实上,马谡之死远远没有我们通常印象中所知的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涉到蜀汉集团内部一场巨大的权力转移魏延之死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后,魏延因为与杨仪争权而成为叛徒,兵败身死。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最后一声余韵,魏延之死显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开门见山地说,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是被诸葛亮刻意设计的逼反杀掉的。
魏延之死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后,魏延因为与杨仪争权而成为叛徒,兵败身死。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最后一声余韵,魏延之死显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开门见山地说,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是被诸葛亮刻意设计的逼反杀掉的。

杨仪当政,是魏延作乱的主要原因,陈寿当年已经替魏延在一定程度上平了反:“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而杨仪与魏延之间的水火不容,诸葛亮是早就深知的,明知这一点却在临终之际安排杨仪统帅诸军撤退,这一举措要么属于失策,要么就是刻意为之。

杨仪的个人品质很成问题。杨仪早年因个人才干出众而被刘备选为尚书,但他却和自己的直接上司尚书令刘巴搞不好关系,无法开展工作,最后只得外放遥领闲职虚职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北部)太守。魏延死后,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首级,破口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如此行径,可见杨仪还是个小人。据此可以粗略判断,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主要责任应该在于杨仪。

对于二人交恶的起因,史书如此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的矜高似乎成了祸端的导火索,其实不然。当时,除诸葛亮之外,刘备时代的老臣重臣们基本上已经全部消亡殆尽,唯魏延一枝独存,资历最深。魏延确实有“矜高” 的资本,他获得这样的尊重其实并不过分。但作为诸葛亮身边极亲密的红人(丞相长史),杨仪很清楚魏延在诸葛亮心目中不被重用的尴尬地位。以杨仪一贯的“狷狭”性格,他根本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去尊重魏延;相反,杨仪很可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魏延的蔑视。所以,魏、杨交恶的主要责任人是杨仪,不会有错。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蜀书·费祎传》如此记载:“时值前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次并坐争论的时候,魏延往往愤怒地举起刀向着杨仪比划,杨仪则往往泣涕横集。费祎经常在二人之间做和事佬,终诸葛亮之世,能够各尽魏延、杨仪之用,全赖费祎的匡救之力。”魏延举刀相向,有欲杀杨仪之心,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是水火不容,无法化解。

让杨仪为首统帅三军撤回汉中,是诸葛亮临终时的安排。这一安排,必然会激起魏延的反对和抵制。但这一安排的意义如果仅仅止于临时应急,以求蜀军全身而退,其实还不足以完全令魏延武装“反叛”。事情的关键是诸葛亮在杨仪身上的这一安排其实还另有文章:借此暗示众人,将杨仪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杨仪能够当政,这一点才最致命。魏延深知,杨仪当政,自己不可能再有好日子过了。诸葛亮在世之日,最多让自己怀才不遇,不获重用罢了;杨仪一旦执政掌军,自己就可能只有一种结局----死定了。魏延绝对不能坐视杨仪慢慢找机会砍掉自己的脑袋。不反杨仪是个死,反杨仪最多也是个死,选择后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从安排杨仪率军后撤,到将其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这一切都不是诸葛亮病糊涂了之后的失策;相反,这是他刻意所设的一个局,为魏延所设的一个死局。

第一,诸葛亮召集杨仪、费祎、姜维三人商讨自己死后的退军事宜时,没有通知魏延。魏延身为北伐大军的前锋大将,理应参加这样重大的会议。当时魏延的前锋大营仅仅“出亮营十里”。策马往来,十里地其实最多不过二十分钟的时间。如此短暂的距离,却不通知魏延参加,岂不可疑?

第二,如果诸葛亮有意保全魏延,寻求蜀军的团结,那么他应该选择杨仪之外的其他人作为统帅三军回撤的人选。丞相府司马费祎、丞相府参军姜维均可胜任。尤其是费祎,此人在魏、杨二人之间斡旋多年,用他为统帅,自然可以同时兼顾到魏、杨二人的情绪,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但诸葛亮指定的却是这三人中间最不合适的人选:杨仪。

第三,临死之前,诸葛亮早就把密表送到了刘禅手中,指定蒋琬为自己的继承人。但退军之际,军中以及社会上却到处流传着杨仪最有可能是诸葛亮指定的继任执政者的消息,而且杨仪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领军顺利撤回汉中,诛讨了魏延之后,杨仪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朝廷送来聘书,让自己“代亮秉政”。当最后的结果是仅得一中军师虚职的时候,杨仪变得极其愤怒,“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这些连杨仪本人都深信不疑的流言是偶然出现的吗?

第四,杨仪的怨愤之言中有这样一句:“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话中的“魏氏”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是曹魏,一种说法指的是魏延。其实当是魏延无疑。若指曹魏的话,应当称之为“曹氏”或者“魏国”、“魏廷”,不应当不伦不类地称之为“魏氏”。杨仪此言隐隐约约泄露了一个重大的天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个设计魏延的计划。

第五,陈寿似轻似重地记了这么一笔:“(诸葛亮交待)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似乎当时诸葛亮已经预料到了魏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魏延这样的反应难道不正是诸葛亮所一直设局寻求的吗?

诸葛亮如此费尽心机设计逼反魏延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正当的理由除掉魏延。除掉魏延的动机很明显:诸葛亮死后,魏延将成为蜀汉集团内部最大的元老,而且魏延本人又确实有大将之才。名位寡微的蒋琬继任自己执政,必然无法驾驭魏延这类人物;魏延也素来好立功名,不会甘心完全听命于蒋琬的节度,此人在诸葛亮死后,必将成为引发蜀汉集团内部动荡的一大隐患。诸葛亮治蜀,从来将政局的稳定摆在第一位,对于这样的隐患,从来都是坚决消除。昔日劝杀刘封、彭羕时有着这方面的考虑,如今除掉魏延,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魏延兵败身死,随后接过其执政接力棒的,先后是蒋琬和费祎;接过其北伐接力棒的,则是姜维。

魏延之死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随后,魏延因为与杨仪争权而成为叛徒,兵败身死。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最后一声余韵,魏延之死显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开门见山地说,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是被诸葛亮刻意设计的逼反杀掉的。

魏延之死
杨仪当政,是魏延作乱的主要原因,陈寿当年已经替魏延在一定程度上平了反:“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而杨仪与魏延之间的水火不容,诸葛亮是早就深知的,明知这一点却在临终之际安排杨仪统帅诸军撤退,这一举措要么属于失策,要么就是刻意为之。

杨仪的个人品质很成问题。杨仪早年因个人才干出众而被刘备选为尚书,但他却和自己的直接上司尚书令刘巴搞不好关系,无法开展工作,最后只得外放遥领闲职虚职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北部)太守。魏延死后,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首级,破口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如此行径,可见杨仪还是个小人。据此可以粗略判断,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主要责任应该在于杨仪。

对于二人交恶的起因,史书如此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的矜高似乎成了祸端的导火索,其实不然。当时,除诸葛亮之外,刘备时代的老臣重臣们基本上已经全部消亡殆尽,唯魏延一枝独存,资历最深。魏延确实有“矜高” 的资本,他获得这样的尊重其实并不过分。但作为诸葛亮身边极亲密的红人(丞相长史),杨仪很清楚魏延在诸葛亮心目中不被重用的尴尬地位。以杨仪一贯的“狷狭”性格,他根本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去尊重魏延;相反,杨仪很可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魏延的蔑视。所以,魏、杨交恶的主要责任人是杨仪,不会有错。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蜀书·费祎传》如此记载:“时值前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次并坐争论的时候,魏延往往愤怒地举起刀向着杨仪比划,杨仪则往往泣涕横集。费祎经常在二人之间做和事佬,终诸葛亮之世,能够各尽魏延、杨仪之用,全赖费祎的匡救之力。”魏延举刀相向,有欲杀杨仪之心,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是水火不容,无法化解。

让杨仪为首统帅三军撤回汉中,是诸葛亮临终时的安排。这一安排,必然会激起魏延的反对和抵制。但这一安排的意义如果仅仅止于临时应急,以求蜀军全身而退,其实还不足以完全令魏延武装“反叛”。事情的关键是诸葛亮在杨仪身上的这一安排其实还另有文章:借此暗示众人,将杨仪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杨仪能够当政,这一点才最致命。魏延深知,杨仪当政,自己不可能再有好日子过了。诸葛亮在世之日,最多让自己怀才不遇,不获重用罢了;杨仪一旦执政掌军,自己就可能只有一种结局----死定了。魏延绝对不能坐视杨仪慢慢找机会砍掉自己的脑袋。不反杨仪是个死,反杨仪最多也是个死,选择后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从安排杨仪率军后撤,到将其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这一切都不是诸葛亮病糊涂了之后的失策;相反,这是他刻意所设的一个局,为魏延所设的一个死局。

第一,诸葛亮召集杨仪、费祎、姜维三人商讨自己死后的退军事宜时,没有通知魏延。魏延身为北伐大军的前锋大将,理应参加这样重大的会议。当时魏延的前锋大营仅仅“出亮营十里”。策马往来,十里地其实最多不过二十分钟的时间。如此短暂的距离,却不通知魏延参加,岂不可疑?

第二,如果诸葛亮有意保全魏延,寻求蜀军的团结,那么他应该选择杨仪之外的其他人作为统帅三军回撤的人选。丞相府司马费祎、丞相府参军姜维均可胜任。尤其是费祎,此人在魏、杨二人之间斡旋多年,用他为统帅,自然可以同时兼顾到魏、杨二人的情绪,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但诸葛亮指定的却是这三人中间最不合适的人选:杨仪。

第三,临死之前,诸葛亮早就把密表送到了刘禅手中,指定蒋琬为自己的继承人。但退军之际,军中以及社会上却到处流传着杨仪最有可能是诸葛亮指定的继任执政者的消息,而且杨仪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领军顺利撤回汉中,诛讨了魏延之后,杨仪满怀希望地等待着朝廷送来聘书,让自己“代亮秉政”。当最后的结果是仅得一中军师虚职的时候,杨仪变得极其愤怒,“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於五内”。这些连杨仪本人都深信不疑的流言是偶然出现的吗?

第四,杨仪的怨愤之言中有这样一句:“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话中的“魏氏”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认为指的是曹魏,一种说法指的是魏延。其实当是魏延无疑。若指曹魏的话,应当称之为“曹氏”或者“魏国”、“魏廷”,不应当不伦不类地称之为“魏氏”。杨仪此言隐隐约约泄露了一个重大的天机:当时确实存在着一个设计魏延的计划。

第五,陈寿似轻似重地记了这么一笔:“(诸葛亮交待)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似乎当时诸葛亮已经预料到了魏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魏延这样的反应难道不正是诸葛亮所一直设局寻求的吗?

诸葛亮如此费尽心机设计逼反魏延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正当的理由除掉魏延。除掉魏延的动机很明显:诸葛亮死后,魏延将成为蜀汉集团内部最大的元老,而且魏延本人又确实有大将之才。名位寡微的蒋琬继任自己执政,必然无法驾驭魏延这类人物;魏延也素来好立功名,不会甘心完全听命于蒋琬的节度,此人在诸葛亮死后,必将成为引发蜀汉集团内部动荡的一大隐患。诸葛亮治蜀,从来将政局的稳定摆在第一位,对于这样的隐患,从来都是坚决消除。昔日劝杀刘封、彭羕时有着这方面的考虑,如今除掉魏延,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去世,魏延兵败身死,随后接过其执政接力棒的,先后是蒋琬和费祎;接过其北伐接力棒的,则是姜维。

蒋琬东征
蒋琬自建兴十二年以尚书令身份总理国事,至延熙九年(246年)去世,执掌蜀汉政权达13年之久。这段时间蜀国极少兴兵,主要致力于经济恢复和百姓的休养生息。延熙六年十月,蒋琬似乎认为蜀国国力已经有所恢复,再次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将行营自汉中迁至涪县(今四川省绵阳市)。在此修缮城池,大造舟船。

据《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蒋琬认为诸葛亮数出秦川,道路艰险,粮运难继,故而多次劳而无功,所以不如另辟蹊径,顺汉、沔二水东下,袭取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进窥荆襄。蒋琬这一伐魏计划,兵锋东指,故而被称之为“东伐计划”。

但此时的蒋琬与诸葛亮在世之时威望与权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这一计划刚刚出炉,就遭到了强大的反对力量:“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刘禅也派了尚书令费祎和监军姜维前去向蒋琬“谕旨”此事。迫于压力,最终蒋琬放弃了这一计划,同意回到当年诸葛亮出秦川祁山、进窥雍凉这一既定的传统方针上来。
对于蒋琬别出心裁的“东伐计划”的前后始末,史书上交代得头是头,尾是尾,因是因,果是果,条理清晰,逻辑充分。

尽管如此,此事仍有三点甚为可疑之处:

第一,蒋琬虽然不再坚持水路“东伐”,但自己却没有就此拔营离开涪县,而只是升任姜维为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令其前往汉中,负责联络凉州羌、胡及其他北伐事宜。蒋琬上奏刘禅:“如果姜维北征,与魏军相持于河右,臣我当率领大军作为姜维的后镇与援军。涪县这个地方水陆四通,交通便利,可以做到唯急是应,倘若东北方向(作者注:由长安方向入侵汉中,正好是东北方向)曹魏来侵,赶去救援也相当方便。”于是乎蒋琬继续坐镇涪县,并在此一呆就是整整3年,直到去世。

涪县真的如蒋琬所说,地理位置那么左右逢源、极其便利吗?

第二,蒋琬将大营自汉中迁至涪县其实早有计划。延熙五年正月,监军姜维就已经督率一支偏军作为先锋自汉中回撤,驻扎到了涪县。22个月之后,蒋琬也亲自回撤到了涪县。随后,蒋琬自己坚持留在了涪县,回到汉中去主持“北伐”事务的却正好是之前回军涪县的先锋姜维。

这些人事调动背后会不会藏有什么深意?

第三,蒋琬如果真的有意“东伐”东三郡和荆州的话,没有理由不和东吴互通声气,以求得东吴荆州军团的支援。但东吴自始至终没有收到蒋琬发出的照会,也没有见到蜀汉就此派来的使者。以至于东吴的重臣骠骑将军步骘、车骑将军朱然等人误以为蒋琬回撤涪县的真实意图是有意顺流东下侵略自己,于是频繁上书孙权,请求早作应战准备。

若此行本意确实在于“东伐”曹魏,蒋琬做事怎么会如此毛手毛脚、粗枝大叶?

先说涪县的地理位置。涪县绝非蒋琬所说的那般交通便利,在此驻军根本不可能同时兼顾到蜀汉各个方面的危机。倘若真有一个这样得天独厚的地方,诸葛亮在世之日为什么没有发现并加以利用呢?真实的情况是:涪县距离汉中的路途还相当遥远,并且蜀道难行,一旦有警,根本做不到及时救援。蒋琬回撤涪县的次年,魏国就趁汉中守兵大减的良机(不到三万),由大将军曹爽率领,十余万步骑军大举来犯。汉中诸将大为惊恐,皆主张弃关入城固守,以待涪兵救援。临时全权负责镇守汉中的大将王平力排众议说道:“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有赖王平此番调度,拖延时日,随后援军陆续赶来,汉中方保无事。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蒋琬所谓的涪县“水陆四通,唯急是应”是纯粹的谬谈。

相对于距离汉中的千里之遥,涪县距离成都倒是相当之近。据《蜀书·刘璋传》记载,涪县其实距离成都仅仅360里而已。当日刘备由垫江水入川,刘璋就亲自自成都至此迎接。事实上,蒋琬所看重的并非涪县在战略上的便利(实际上也并不便利),他看中的,正是涪县和成都之间的这段更近的距离。也就是说,蒋琬此次东伐的真正目的不在军事层面,而在政治层面;不在外部敌对势力,而在内部政治斗争(史书上没有直接记载)。

姜维是延熙五年奉蒋琬之命率军回驻涪县的。我们要想找出这场政治斗争的端倪,自然也得将目光锁定在延熙五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极其敏感但却容易让人忽略的事情:庲降都督(庲降军区司令)马忠回朝。

马忠这个人,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熟悉。但恰恰是这个人,在这次政治斗争中却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蜀汉集团后期,马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诸葛亮时代,他先后以出众的个人能力担任过丞相府参军和长史(副)、益州治中从事等要职;建兴十一年,马忠出任庲降都督(庲降都督府是蜀汉集团在南部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羁縻州府。因为关系到蜀汉政权后方的稳定安全),任期内马忠颇建功绩,爵位屡屡升迁。

更让人敏感的是,马忠既非荆楚士人,也非雍凉寄寓士人,而是益州本土巴西(今四川省阆中市)人士。巴西素有三狐五马、蒲赵任黄等大姓,马忠则同时兼有马氏和狐氏的双重身份----马忠父亲姓马,母亲姓狐,他自小在外婆家中长大,故又名“狐忠”。

诸葛亮治蜀,重用荆楚士人和寄寓士人,而刻意打压益州本土士人。其原因在于:益州本土豪族执政,凭借着强大的地方宗族势力和本土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极其容易演变成为威逼人主、篡位夺政的权臣,而荆楚士人和其他寄寓士人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马忠手握重权于外,如今突然入朝,自然会引起蒋琬、费祎、姜维这些既是诸葛亮嫡系、又是现任执政者的密切注意。

最重要的也是蒋琬必须率军自汉中回撤到涪县的原因,是马忠入朝的背后隐约有着蜀主刘禅的影子。

自延熙年间开始,刘禅开始逐渐告别诸葛亮时代的乖乖形象,转而极力谋求亲政。诸葛亮在世之日,刘禅老老实实地为刘备守了整整三年的孝;诸葛亮一死,刘禅“四时之祀,或有不临(谯周语)”,连例行公事的对天地祖宗的按时祭祀活动也懒得参加了。这也可见刘禅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对刘禅这种“数典忘祖”的悖逆之举,蒋琬等人拿他毫无办法。而且,刘禅还开始耍起了政治手腕,开始玩弄权术。
蒋琬最初以尚书令身份总揽政事,而刘禅却连续升任他为大将军、大司马;相应地,刘禅又令费祎顶替蒋琬留下的缺空,费祎一路升至尚书令、大将军。众所周知,大司马之职和大将军之职其实是并列和重叠的(光武帝所创设),大司马就是大将军,大将军就是大司马。两者品级相同、权限相同、职责相同,仅仅是名称相异而已。当年光武帝同设大司马和大将军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战时诸将出征时名号不足的问题,蜀汉政权仅仅一州之地,根本用不着设置这种重叠官职。所以只存在一个解释:刘禅希望蒋琬、费祎二人能够互相牵制。可惜的是,蒋、费二人并没有出现刘禅所希望见到的争权夺利、互相扯皮的局面;相反,二人一内(费祎留守成都)一外(蒋琬驻守汉中),在政事军务上配合得相当默契,每逢大事,费祎总是和蒋琬商量着办。
延熙五年,刘禅召庲降都督马忠入朝。同年,马忠前往汉中,面见蒋琬,传达刘禅的诏旨。回来之后,刘禅立即加拜马忠为镇南大将军。传达了一次诏书就加官升爵,刘禅扶植马忠的意思是很明显的。也是同年,蒋琬令姜维率领一支偏军回撤到涪县,以防成都生变。将汉中之事安排好了之后,次年,蒋琬自己也率军回撤到了涪县。对于这次动作,蒋琬对外宣称其目的在于“东伐”。刘禅对蒋琬率军回驻涪县甚为反感,于是借机发难,大造“东伐”不可行的舆论,意图逼迫蒋琬回到汉中。蒋琬不得不承认“东伐”的不现实(这是个草草寻找的借口),于是取消“东伐计划”,将姜维打发回汉中去负责北伐事宜,自己继续赖在涪县,不再挪窝,直到去世。

这就是蒋琬那场别出心裁、独辟蹊径的“东伐”背后的真相。

刘封之死
刘封,刘备的养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入蜀打刘璋的时候,刘封才二十来岁,却已“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而上,所在皆克”,堪称一员猛将。刘备很看好这个养子,没生阿斗时打算把他作为继嗣。刘封因未救关羽,且与孟达不和使之降魏,而受到刘备的责怪。但刘备只是责之而已,且刘封面对孟达的招降毫不为之所动亦可见其忠心。然诸葛亮则“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导致刘备赐刘封死

彭羕之死
彭羕,刘备称之为“当与孔明、孝直(即法正)诸人齐足并驱”,然诸葛亮“虽外接待(彭)羕,而内不能善,屡密言先主,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听诸葛亮的,就给了彭羕一个远离京师的太守职位,“意以稍疏”。彭羕对自己被左迁甚感不平,一气之下对问起原因的马超说刘备“老革昏悖”,并说了一句很容易引起误解的话:“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的觉悟很高,彭羕前脚一走,他赶快就告了密。彭羕在狱中作书与诸葛亮,对自己对主公的不恭先作了千般懊悔,又对那句话作了万般解释,最后还是以37岁的盛年被诛杀。

廖立之死
廖立,曾与诸葛亮、庞统相提并论,且誉为“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廖立自己也“自谓才名宜位诸葛亮之贰”。刘备死后,廖立分析形势,对当年刘备的不取汉中提出批评;又总结了关羽之败在于其“怙恃勇名,作军无法”,使身死之外,“前后数丧师众”;又直言评点了几位当朝人物。意见对不对,可以讨论,但这些话到了诸葛亮那里,却都成了罪名。于是把他废职为民,赶去汶山,京城也不让呆了。

还在继续寻找资料中。
你慢慢看吧。有打印机就打下来。不然在电脑上看会没耐心。。

魏延:因其遗嘱而被杨仪小人害死,还成了反贼,千古奇冤啊!李严:托孤大臣,遭诸葛排斥,不能辅政,最后以什么误粮罪废死了李严。刘封:以难以控制为由劝刘备杀死。彭漾、廖立:因为有才不得志说了几句唠骚话,一个被杀,一个废死。马谡:被乱用而死…

马谡!

魏延


宁南县17873041706: 求正史、 因为诸葛亮而死将领有哪些、 怎样死的、 求大神. -
冻谭复合: 魏延:因其遗嘱而被杨仪小人害死,还成了反贼,千古奇冤啊!李严:托孤大臣,遭诸葛排斥,不能辅政,最后以什么误粮罪废死了李严.刘封:以难以控制为由劝刘备杀死.彭漾、廖立:因为有才不得志说了几句唠骚话,一个被杀,一个废死.马谡:被乱用而死…

宁南县17873041706: 求三国真实的历史.5虎大将每个人的死法,求真实! -
冻谭复合: 我把演义中和史书上的记载都列上,你也对比一下.呵呵. 关于这几人的死亡,在演义和正史中的记载略有不同. 1、赵云.演义中,没有正面描写赵云的死亡.在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中有记载.死在诸葛亮第二次...

宁南县17873041706: 诸葛亮六出祁山一共战死多个员大将? -
冻谭复合: 诸葛亮六出祁山主要损失了两员大将.其中一位是参军马谡战败被军法处置,另一位是小将张包跌洛山崖而死.

宁南县17873041706: 三国演义中各名将是怎么死的?
冻谭复合: 赵云病死 黄忠战死于蜀汉之战 关羽兵败于蜀汉之战俘后被杀 张飞死于军中小人之手 马超病死 姜维策反不成被杀 魏延兵反死于马岱之手 周瑜病中焦虑而死 鲁肃病死 吕蒙被关公追命而死 甘宁病而从军死于番将之手 张合死于诸葛亮的埋伏 夏侯渊死于定军山黄忠之手 钟会死于乱军中 邓艾死于何灌之手 王双死于魏延之手 赫昭病中被袭惊吓而死 吕布被曹俘而杀之 华雄被关公斩之 颜良,文丑皆死于关公之手 公孙赞死于袁绍之手 这些都是我认为称得上是名将的

宁南县17873041706: 魏延是怎么死的真正的历史当中 -
冻谭复合: 魏延确实是被马岱杀死的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

宁南县17873041706: 蜀国灭亡,居然有九位将军殉国,这九个人除了姜维还有谁 -
冻谭复合: 楼主你好,蜀国后期大将比较多,但最后真正为国家捐躯的大将却并不多,结合你的问题,个人观点如下: 1、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

宁南县17873041706: 三国演义中刘备手下几名大将的死因? -
冻谭复合: 关羽被吕蒙偷袭后方城池,最终被活禽被斩首,张飞因报仇心切打骂军士,最后被部将趁喝醉时割下头后投降孙权,赵云是诸葛亮北伐时自然死亡,马超是病死,黄忠是在刘备讨伐孙权时战死,姜维使用离间计失败暴露而被杀,诸葛亮操劳过度而死,庞统是在收川时被乱箭射死,刘备儿子刘禅是投降晋国后自然死亡,诸葛亮儿子和孙子都是最后因保卫成都战死

宁南县17873041706: 求三国各路名将怎么死的..
冻谭复合: 甘宁得痢疾而死!可惜啊,那时候没有泻立停! 张飞被手下砍头了 赵云病死了! 黄忠老死了. 吕布被擒,刘备进谗言,鼓动曹操杀他! 姜维自尽 张辽被射死 曹性,虽不...

宁南县17873041706: 《三国演义》中,传说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的吴国大将是谁? -
冻谭复合: 周瑜

宁南县17873041706: 谁知道蜀汉五虎上将的死亡顺序,和死亡原因?
冻谭复合: 关于在与孙曹交战时大意失荆州,被孙权杀掉. 当刘备知道关羽死后,准备出兵伐吴,张飞有一次训斥、殴打将领,当晚被刺死. 在诸葛亮出兵伐魏时,黄忠中箭,回寨后去世. 马超在刘备白帝托孤后,诸葛亮伐魏时,病逝. 赵云在诸葛亮伐魏时病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