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板书

作者&投稿:燕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芙蓉楼送辛渐》的教案~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芙蓉楼原名西北楼,遗址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西北。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今南京市)丞,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第二首说到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王昌龄没有将别愁寄予随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相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象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本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而深厚有余、优柔舒缓。“尽谢炉锤之迹”(胡应麟《诗薮》)又是王诗的独特风格。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对王昌龄《芜蓉楼送辛渐》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黔淡气氛。
B、第二句写清晨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我”想到他不久就要隐没于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两句是作者以冰壶设喻赠勉,寄望于洛阳亲友:日后依然冰清玉洁,永远坚持操守。
D、全诗既有唐诗中常见的“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
[说诗]
王昌龄(698一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把水尉、校书郎,谪岭南。北还后又于天宝初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再贬龙标尉。安史之乱中被闾丘晓所杀‘编选《唐诗别裁》的清代诗人、诗论家沈德潜《说诗语》云:“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这里讲的“王龙标”即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其七言绝句成就最高,“绝伦逸群”,被誊为“七绝圣手”。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论盛唐七绝,认为只有他可与李白争胜,列其七绝为“神品”。
《芜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七绝名作之一。昌龄的诗“缜密而思清”。这首七绝便是典型一例。芙蓉楼遗址在江苏镇江,那一带旧时系吴、楚之地,王送友人辛渐回洛阳,在此饯别。绝句从夜里满江寒雨悄然而来,写到隔日天亮江边送别。一“入”一“送”,相承相应,有情境,有过程。由于辛渐此去将与诗人洛阳的亲友相会,引起诗人的一种推想,推想他们会相问近况,从而导出临别寄语,其间转折过渡,自然浑成。四个七言诗句,把至为丰富的内容安排得这样周密,其思路多么清晰!不用说是写诗,就是为文,也可从中得到宝贵的启发。
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人中独树一帜。这一点我们只要把他送别辛渐的这一首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加以比较,就能有所领会。诗人写到与好友辛渐离别之际楚山也感到孤单,其依依惜别之情便跃然纸上。当然,临别寄语也是送别诗中寻常之笔。但王昌龄在此却另出新意。他不直写怀念之情或报平安以慰亲友,而是借临别嘱咐,自明心志。冰心,像冰一样莹洁的心。南朝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比喻人品的高洁清白,但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更为人们传颂。从整体构思来看,王昌龄的写法有独特之处,其思想内容也深深切合这位诗人的遭遇与心境。王昌龄因“不谨细行”,竞致“谤议沸腾”,被贬谪岭南。有人说这首诗是他再度被贬为江宁丞后不久写的。他要辛渐转告洛阳亲友的,是自己决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王昌龄到晚年还被贬为龙标尉,最后竞于安史之乱期间为刺史闾丘晓所忌杀。了解了他这些悲惨遭遇,回头再读此诗,更要为这“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操所感动。虽然遭受贬斥,依旧冰清玉洁,坚持操守;即使积毁能够销骨,众口可以铱金,也销熔不了他的一颗“冰心”,何况又是置之于“玉壶”,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联。他要用以告慰亲友的,就是这样一颗表里澄澈的纯洁之冰心!
[解题]
C项不确切。这里的“相”是偏义复词,“相问”是指“问起我来”。这两句的意思是:“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近况),就说我的一颗心(依然)如同冰在玉壶(那样莹洁)!”这显然是诗人在表明自己坚贞的品德和高洁的志操,表明他心地光明磊落,蔑视谤议,虽遭贬滴仍“内怀冰清,外涵玉润”。尽管有人还体会到其中也有与友人共勉的意思,但若离开他自明心志这一要旨去讲他寄希望于友人,那就有悖原意了。
教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对王昌龄《芜蓉楼送辛渐》一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渲染出离别的黔淡气氛。
B、第二句写清晨辛渐即将登舟北归,“我”想到他不久就要隐没于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
C、三、四两句是作者以冰壶设喻赠勉,寄望于洛阳亲友:日后依然冰清玉洁,永远坚持操守。
D、全诗既有唐诗中常见的“即景生情,情蕴景中”的特点,又有“深厚有余,优柔舒缓”的独特风格。
[说诗]
王昌龄(698一约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把水尉、校书郎,谪岭南。北还后又于天宝初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再贬龙标尉。安史之乱中被闾丘晓所杀‘编选《唐诗别裁》的清代诗人、诗论家沈德潜《说诗语》云:“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这里讲的“王龙标”即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其七言绝句成就最高,“绝伦逸群”,被誊为“七绝圣手”。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论盛唐七绝,认为只有他可与李白争胜,列其七绝为“神品”。
《芜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的七绝名作之一。昌龄的诗“缜密而思清”。这首七绝便是典型一例。芙蓉楼遗址在江苏镇江,那一带旧时系吴、楚之地,王送友人辛渐回洛阳,在此饯别。绝句从夜里满江寒雨悄然而来,写到隔日天亮江边送别。一“入”一“送”,相承相应,有情境,有过程。由于辛渐此去将与诗人洛阳的亲友相会,引起诗人的一种推想,推想他们会相问近况,从而导出临别寄语,其间转折过渡,自然浑成。四个七言诗句,把至为丰富的内容安排得这样周密,其思路多么清晰!不用说是写诗,就是为文,也可从中得到宝贵的启发。
王昌龄的送别诗在盛唐诗人中独树一帜。这一点我们只要把他送别辛渐的这一首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加以比较,就能有所领会。诗人写到与好友辛渐离别之际楚山也感到孤单,其依依惜别之情便跃然纸上。当然,临别寄语也是送别诗中寻常之笔。但王昌龄在此却另出新意。他不直写怀念之情或报平安以慰亲友,而是借临别嘱咐,自明心志。冰心,像冰一样莹洁的心。南朝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的诗句比喻人品的高洁清白,但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历来更为人们传颂。从整体构思来看,王昌龄的写法有独特之处,其思想内容也深深切合这位诗人的遭遇与心境。王昌龄因“不谨细行”,竞致“谤议沸腾”,被贬谪岭南。有人说这首诗是他再度被贬为江宁丞后不久写的。他要辛渐转告洛阳亲友的,是自己决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王昌龄到晚年还被贬为龙标尉,最后竞于安史之乱期间为刺史闾丘晓所忌杀。了解了他这些悲惨遭遇,回头再读此诗,更要为这“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情操所感动。虽然遭受贬斥,依旧冰清玉洁,坚持操守;即使积毁能够销骨,众口可以铱金,也销熔不了他的一颗“冰心”,何况又是置之于“玉壶”,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联。他要用以告慰亲友的,就是这样一颗表里澄澈的纯洁之冰心!
[解题]
C项不确切。这里的“相”是偏义复词,“相问”是指“问起我来”。这两句的意思是:“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近况),就说我的一颗心(依然)如同冰在玉壶(那样莹洁)!”这显然是诗人在表明自己坚贞的品德和高洁的志操,表明他心地光明磊落,蔑视谤议,虽遭贬滴仍“内怀冰清,外涵玉润”。尽管有人还体会到其中也有与友人共勉的意思,但若离开他自明心志这一要旨去讲他寄希望于友人,那就有悖原意了。
教学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方法: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情感态度:体会朋友间的离别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搜集王昌龄的诗歌,或者关于送别的诗歌。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同学们,你记得哪些诗人?关于王昌龄的诗歌你记得多少?能背一下吗?
2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你又知道那些关于送别的诗歌?
3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关于送别的诗歌。
板题——读题
二、学习古诗:
1 自由读诗,看看谁是第一个有快又通顺的读完本诗的人。
2 指名读,纠正不正确发音。
3 再读,要求:连贯。
4 赛读,(分小组进行)。
5 你把诗歌读的这么好,可你知道里面的意思吗?
(1)学生说自己认为的诗意,教师进行辅导,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不要害怕说错。
(2)学生看图,听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3)播放配乐FLASH,师范读(出示朗读记号),学生边听边体会意境。
(4)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6 朋友之间的离别让人难忘,来吧,让我们走进作者,体会他的情感,体会那份伤感。
(1)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巡视指导。
(2)指名想象画面读诗,师生共评
(3)播放配乐FLASH,指名配乐读。
7 要是能背下来哪就好了,你能吗?
(1)试背——互背
(2)指名背——齐背。
(3)学生个人诵读展示。(配乐)
(4)集体诵读(配乐)。
三、总结。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他的七绝

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11.htm
自己百度一下 把资料整理一下即可
提供分类
作者信息 解释 修辞方法 写作顺序 朗读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的诗意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的内容是?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2113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5261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4102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1653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内生情容,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 重点词的意思和译文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 1. 芙...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的文章结构是什么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的文章结构是送别的时间和情景的“倒叙” 作品原文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意思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鲁山县13210482996: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的全文是什么?作者是谁?那个朝代? -
查宰安络:[答案] 《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类型:近体诗 风格:七言绝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的一座城楼.登临可以俯视长江,遥望江北 2.辛渐:作者...

鲁山县13210482996: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
查宰安络: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文解释】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原文 -
查宰安络:[答案]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意)迷蒙烟雨笼罩着江南,天色已明,辛渐的船隐没在楚山之间,我不禁感到孤独.我对辛渐说:“若洛阳亲友问我的情况,就说我还和以前一样正...

鲁山县13210482996: 芙蓉楼送辛渐-- - 洛阳亲友如相问,什么什么什么. -
查宰安络:[答案]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