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

作者&投稿:甄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哈雷彗星是普通星星吗?~

哈雷彗星不是普通星星。
彗星(Comet),是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彗星分为彗核、彗发、彗尾三部分。彗核由冰物质构成,当彗星接近恒星时,彗星物质升华,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一条很长的彗尾。彗尾一般长几千万千米,最长可达几亿千米。彗星的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彗星的运行轨道多为抛物线或双曲线,少数为椭圆。目前人们已发现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 1600 多颗。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 76 年。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最近的近日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年。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最迟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
据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

扩展资料
彗星特点: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
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
公转轨道: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

一颗亮彗星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
目录·哈雷彗星的发现
·我国发现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概况
·哈雷彗星观测记录:
·哈雷彗星的成分
·哈雷彗星探测器

哈雷彗星的发现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它的后面拖着一条清晰可见、弯弯的尾巴。这颗彗星的出现引起了几乎所有天文学家们的关注。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尤为感兴趣。他仔细观测、记录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变化。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临地球的新客,而是似曾相识的老朋友.

在哈雷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人意识到彗星会定期回到太阳附近。自从哈雷产生了这个大胆的念头后,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彗星的观测和研究中去了。在通过大量的观测、研究和计算后他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的那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回归。哈雷作出这个预言时已近50岁了,而他的预言是否正确,还需等待50年的时间。他意识到自己无法亲眼看见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于是,他以种幽默而又带点遗憾的口吻说:如果彗星根据我的预言确实在1758年回来了,公平的后人大概不会拒绝承认这是由一位英国人首先发现的。

在哈雷去世10多年后,1758年底,这颗第一个被预报回归的彗星被一位业余天文学家观测到了,它准时地回到了太阳附近。哈雷在18世纪初的预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终于得到了证实。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其实在历史上从公元前240年起的每次回归我国都有所记载,最早的一次可能是周武王伐纣之年,即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每隔大约76年都会按时回归。在哈雷彗星回归时,可以对它进行大量的观测研究。哈雷彗星的最近一次回归是1986年,中国和各国一样对它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发现了断尾现象。它的再次回归要等到2062年左右。

我国发现哈雷彗星

我国对哈雷彗星曾做过最早的记载,史书《春秋》中曾有:公元前613年,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它的轨道和时间判断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后来我国历代的史书对包括哈雷彗星之内的彗星现象多有记载,是全世界古代彗星记录保存最全的资料。这为现代对哈雷彗星的研究提供了方便。遗憾的是,我国古人未能确定某次出现的彗星是不是曾出现过的那一个。

哈雷彗星概况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最近的近日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元。

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x8x8 千米。与先前预计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仅为0.03,使它比煤还暗,成为太阳系中最暗物体之一。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分尘埃都留了下来所致。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活跃,且轨道明确规律。这使得Giotto飞行器瞄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公性。

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早在我国晋代,我国天文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点。《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一般彗星的发光都是很暗的,它们的出现只有天文学家用天文仪器才可观测到。只有极少数彗星,被太阳照得很明亮拖着长长的尾巴,才被我们所看见。

哈雷彗星观测记录:

公元前240年 《史记-始皇本纪》“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
公元前164年下半年 巴比伦的黏土版中记录
公元前87年8月
公元前12年10月 当时有学者称其为《圣经-新约》的伯利恒之星
公元66年1月
公元141年3月
公元218年5月
公元295年4月
公元374年2月
公元451年6月
公元530年9月
公元607年3月 《日本书纪》中有记录
公元684年10月 《日本书纪》天武12年有记录
公元760年5月
公元760年5月
公元837年2月
公元912年7月
公元989年9月 日本和中国均有记录,日本并因此更改年号为永祚
公元1066年3月 。《宋史·天文志》:“治平三年三月己未,彗出营室,晨见东方,长六尺许,西南指危洎坟墓,渐东速行近日而伏。至辛已,夕见西南,北有星无芒彗,益东方,别有白气一,阔三尺许,贯紫微极星并房宿,首尾入浊,益东行,历文昌,北斗贯尾。至壬午,星复有芒彗,长丈余,阔三尺余,东北指,历五车,白气为歧横天,贯北河、五诸侯、轩辕、太微五帝坐内五诸侯及角、亢。氏、房宿。癸未,彗长丈五尺。星有
彗气如一升器。历营宿至张,凡一十四舍。积六十七日,星气孛皆灭。”
公元1145年4月
公元1222年9月
公元1301年10月
公元1378年11月
公元1456年6月
公元1531年8月
公元1607年10月27日 为哈雷观测成功
公元1759年3月13日 哈雷的预言被成功证实,此时中国为乾隆24年
公元1835年11月16日
公元1910年4月20日 达到-3.3星等
公元1986年2月9日 地球上观测条件恶劣

哈雷彗星的成分

水、氨、氮、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不完备分子的自
由基,是哈雷彗星的主要成分。

哈雷彗星探测器

1984年12月15日,苏联发射第一个哈雷彗星探测器。

苏联发射的韦加号探测器是第一个造访哈雷彗星的人类使者。在韦加1号启程6天之后,12月21日韦加2号接着升空,结伴飞往哈雷彗星进行考察。

韦加号探测器

两个韦加号结构相同,质量4吨,都有一碟形天线和仪器平台。平台上装有分光计、摄谱仪和相机等,4块太阳能电池板为探测器提供能源。探测器由三轴陀螺仪保持稳定,并使它指向任何方向。其主要任务是在哈雷彗星回归期间探测彗星的气体成分及其外流速度,拍摄彗核的红外和光谱照片,从而获取彗核的温度、尘埃质点和气体分子的性质、密度分布等数据。

1985年6月韦加1号首先顺道到达金星,向金星表面投放了登陆舱,然后在金星引力作用下,转入飞向哈雷彗星的行星轨道。1986年3月4日韦加1号在距哈雷彗星1400万千米处开始对哈雷彗星进行考察,拍摄到数十张高质量的哈雷彗星照片;3月6日在距哈雷彗星只有8900千米的地方作了综合考察。1986年3月9日,韦加2号在距哈雷彗星8200千米处飞过,发回700多张哈雷彗星照片,传回有关彗核的物理化学特性、彗核周围气体与尘埃等方面的新情况。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过客,一旦离去就不见踪影。大多数彗星在天空中都是由西向东运行。但也有例外,哈雷彗星就从东向西运行的。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为76年, 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几个76年得到它的精确回归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变更,陷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阳时大量蒸发)也扮演了使它周期变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转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间变化。最近的近日点为公元前11年和公元66元。

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是逆向的,与黄道面呈18度倾斜。另外,像其他彗星一样,偏心率较大。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约为16x8x8 千米。与先前预计的相反,哈雷彗星的彗核非常暗:它的反射率仅为0.03,使它比煤还暗,成为太阳系中最暗物体之一。哈雷彗星彗核的密度很低:大约0.1克/立方厘米,说明它多孔,可能是因为在冰升华后,大部分尘埃都留了下来所致。

哈雷彗星在众多彗星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又大又活跃,且轨道明确规律。这使得Giotto飞行器瞄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它无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公性。

彗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早在我国晋代,我国天文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点。《晋书●天文志》中记载,“彗本无光,反日而为光”。彗星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光的。一般彗星的发光都是很暗的,它们的出现只有天文学家用天文仪器才可观测到。只有极少数彗星,被太阳照得很明亮拖着长长的尾巴,才被我们所看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4084.htm


马克吐温和哈雷彗星有什么关系?
马克•吐温就曾受到人们的关注,除了那些常常被人 谈起的文学作品外,他的出生和逝世也受到人们的关注。1835年11月,马克•吐 温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11月的这一天,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并 不怎么起眼的平凡日子,但是,在天文学上却值得纪念。因为,这一天出现了哈 雷彗星。

日本历史
1974年:霍雷彗星接近地球(《新造人加塞恩》) 1974年9月1日:迈锡尼帝国开始对地上的侵略(《大魔神(GREAT MAZINGER)》) 1974年9月1日:城户沙织出生(《圣斗士星矢》) 1975年:寒羽良回到日本(《城市猎人》) 1975年:日本再次沉没(《日本沉没·电视剧》) 1975年:维加星联合军侵略地球(《UFO机器人古兰泰沙》) 19...

谁有这部日本动画片?能提供准确的详细的信息也行
1974年:霍雷彗星接近地球(《新造人加塞恩》) 1974年9月1日:迈锡尼帝国开始对地上的侵略(《大魔神(GREAT MAZINGER)》) 1974年9月1日:城户沙织出生(《圣斗士星矢》) 1975年:寒羽良回到日本(《城市猎人》) 1975年:日本再次沉没(《日本沉没·电视剧》) 1975年:维加星联合军侵略地球(《UFO机器人古兰泰沙》) ...

战争雷霆彗星哪个系
英系,A43: comet,战斗加权5.3,三级车

碧蓝航线航母飞机哪个厉害 航母飞机怎么选
碧蓝航线飞机是航母很重要的装备只有,可以说飞机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1艘航母的性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碧蓝航线航母的性能,喜欢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赶快进来看看吧。飞机分为战斗机、轰炸机和鱼雷机三种,不同舰娘可用的装备类型可能不同,比如光辉是2战斗机1鱼雷机,企业则是1战斗机1轰炸...

逆战赤色彗星雷霆觉醒
一切以正服更新为准,不是来自官网的消息都不可靠。话说赤色彗星那是csol的金勋奖永久武器,但我感觉科幻程度跟雷霆999又的一次,一红一蓝

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中国。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至迟在...

哈雷彗星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是中国人留下的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

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是哪国人留下的?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1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哈雷彗星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 1759年3月14日哈bai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克雷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科学家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却永世长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哈雷慧星为什么76年才能见一次?
雷彗星每76年回归一次,绝大部分时间深居在太阳系的边陲,即使用现代最大的望远镜也难以搜寻到它的身影。地球人只有在它回归时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能够见到它。一个人很少能两次看到哈雷彗星,只有一些老寿星才有机会,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咿呀学语的幼年,而第二次看到它就到了步履蹒跚的晚年了。 哈雷彗星的平均公转周期...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 - 搜狗百科
亢曲素定: 提起哈雷,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彗星中的佼佼者——哈雷彗星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1656年出生在伦敦附近的哈格斯顿.1673年进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学习数学.1676年,20岁的哈雷毅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证书,只身搭乘东...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又名什么?
亢曲素定: 中国民间把彗星贬称为“扫帚星”、“扫把星”、“灾星”.像这种把彗星的出现和人间的战争、饥荒、洪水、瘟疫等灾难联系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是啥?
亢曲素定: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因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轨道并成功预言回归成功而得名.最先和最完备的哈雷彗星纪录皆为中国;据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为2061年7月28日.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
亢曲素定:[答案] 哈雷彗星属于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的星体,按固定的周期进入太阳系,周期大致为76年,也就是人类只能76年见哈雷彗星一次,而且见到的彗星形状大小等取决于彗星离太阳与离地球之间的距离,离太阳越近,我们看到的彗星就越壮观,照亮的彗尾...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是什么
亢曲素定: 哈雷彗星是一颗围绕着太阳运行的彗星,他的轨道周期是75年,也就是说它75年会运行到太阳系.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是什么 -
亢曲素定: 大部分彗星都不停地围绕太阳沿着很扁长的轨道运行.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叫“周期彗星”.公转周期一般在3年至几世纪之间.周期只有几年的彗星多数是小彗星,直接用肉眼很难看到.不循椭圆形轨道运行的彗星,只能算是太阳系的...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什么是哈雷彗星?
亢曲素定: 哈雷彗星是地球上能用肉眼看到为数很少的大彗星之一.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了24颗彗星的轨道,大胆地预言1682年出现过的大彗星1759年还会出现.哈雷于1742年去世了,他的预言在1759年变成了现实,人们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以表彰他对彗星研究的伟大贡献.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是什么
亢曲素定: 是一颗彗星.绕太阳转的!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8854886540: 哈雷彗星咋·回事
亢曲素定: 哈雷彗星是最著名的彗星.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04年最先算出它的轨道而得名,每隔76年它回归一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