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机会均等

作者&投稿:景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什么?~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对“教育机会均等”含义的认识及其启示

关键词:教育机会均等;自由教育;学校选择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0(c)-0159-01

一、“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美国的科尔曼和瑞典的胡森的论点。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T・胡森则分别对“平等”和“机会”进行界说。他认为“平等”有三种涵义:1.指每个人都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起点均等论);2.以平等为基础对待不同人种和社会出身的人(过程均等论);3.促使学业成就的机会平等(结果均等论)。“机会”则是指几组变量:1.学校外部的各种物质因素;2.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3.家庭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4.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5.学习机会(即教学条件)。另外,还有麦克马洪(McMa hon)的三类型说:1.水平公平,指相同者受同等待遇;2.垂直公平,指不同者受不同待遇;3.代际公平,指确保上一代人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在科尔曼的观点里,“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经历了这样的演变过程:由没有均等目标出现到创办面向劳动人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到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最后发展为追求教育结果的均等。而胡森则认为平等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注意到人的差异性,从而促使取得学业成就的机会均等,平等目标的达到又取决于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因素。麦克马洪强调区别对待和代际公平。从三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教育机会均等在西方发达国家已不仅仅局限于所有人都有入学的机会,已经发展到追求教育结果均等这一高度。
二、对“教育机会均等”含义的认识
要深刻理解教育机会均等的定义还必须从平等原则的含义上加以认识。平等原则的含义,即“在国家财力所能负担的经费范围内,在使学生从他们的训练中最能得益的条件下,使恰当的学生从恰当的老师那里得到恰当的教育”([英]格鲁厄姆・巴尔福爵士)。“平等不仅仅是通过免费使学生较易受到教育,仅仅把学校的大门向所有学生打开,这件事本身并不会带来平等,这要依靠社会背景。”(顾明远)教育机会的均等不是教育机会的同一,应该使恰当的学生接受适合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达到最能受益的的状态。同时我们应该从经济、文化、社会大环境中理解平等,因为脱离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现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对目前争论激烈的“教育平等”问题也要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要认识到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教育机会均等原则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很多问题,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具体的环境、具体的条件下教育机会均等有不同的内容及其体现,不能用单一的僵化的眼光看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机会均等也受多个方面的影响。对于初等教育来说,影响因素主要有初等学校系统、国民经济的发展、旧制度的残余、学校和社会福利事业、教学与班级人数。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校和课程的类型、学生的分科、自由教育等。在中等教育中学术性课程是一种特殊的、与证书或文凭相联系的课程,家长和公众都把学术性以外的中等教育类型看做低人一等。过分重视证书和特权反映着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奢望,并不反映教育的原则,使中学分化问题复杂化,成为最严重的问题。同时,在分科中,学术性课程被置于主要的位置,形成与应用性课程对立的局面。
三、美国的学校选择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教育质量。学校选择的理念主要产生于提倡自由的思想,强调作为人权的一部分的教育权和学习权,要求把教育权交受教育者自己,让他们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教育,通过选择使更多人的教育机会扩大,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人权的理念。目前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现状是大部分地区已在数量上普及义务教育,达到数量公平,但在质量上并没有实现公平,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教育。我国目前存在严重的“择校”问题是一种教育严重不公平的表现。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对学生入学选择权的限制、“电脑派位”对学生选择学校权的侵害。在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结合学校选择制度的实施,可促使多样化的特色学校的发展,有利于使教育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充分发展的需要,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家长和学校等多方面人员的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最终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同时,实施学校选择制度产生的多样化教育的质量竞争能抑制某些民办学校的不良发展倾向,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并促进民办学校教育质量的改善。笔者认为,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我国目前全面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实施学校选择制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只能从局部做起,但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的未来选择之一。
作者单位:吴苏芳 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谢卫华 江西中医学院教师
作者简介:吴苏芳(1977- ),女,江西永新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讲,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谢卫华(1977-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中医学院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美]康德尔著.王承绪等译.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教育机会均等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里的均等是指“机会”均等,而不是受教育的“结果”均等。这个理论来自美国 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向国会递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

扩展资料

教育社会学家以教育机会均等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调查分析各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在各级学校中的就学比率;探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制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策略。发达国家指高等学校入学机会及接受成人教育的机会;发展中国家指接受扫盲教育、普通教育的机会。

瑞典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机会”作为可变标准,可以用某些变量来测定;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机会常与“均等”联系在一起,有一系列与“教育机会均等”有关的实证调查,从理论与实践上拓展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机会均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机会



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自然、社会或文化方面的不利条件均可在教育中得到补偿。社会成员,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等方面有何不同,都可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这个理论来自美国 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向国会递交的《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报告。

扩展资料:

一、主要表现

1、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即共同性的义务教育,又称国民教育。

2、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同等的机会接受符合其发展能力的教育,即非共同性的教育,又称人才教育。

3、向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提供符合其能力特征的教育,即特殊教育。教育机会能否真正实现均等,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在资本主义国家,家庭和个人的阶级地位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受教育机会,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就学机会不均等和选学某些课程的机会不均等。

教育社会学家以教育机会均等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主要研究:调查分析各社会阶层的青少年在各级学校中的就学比率;探讨影响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制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有效策略。

二、教育机会测定标准

1、学校外部各种物质因素,包括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开支总额等。

2、学校各种物质设施,如建筑物总量、实验室、图书馆等。

3、家庭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如家长的期望、家庭对掌握知识的态度。

4、学校环境中某些心理因素,如教师能力、教师对各学生组的态度等。

5、以教学条件为指标的学习机会。在美国,常与“均等”联系在一起,有一系列与“教育机会均等”有关的实证调查,从理论与实践上拓展了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机会均等



您好!

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应有下列三种涵义:
1. 起点均等。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进学校,使所有的人入学机会平等。胡森主张政府要办学校专供穷人子女上学,尽管在私有制条件下社会是不平等的,但要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一个进入不平等社会的平等起点。
2. 过程均等。过程均等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过程均等不是说上同一所学校就是公平,还要强调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
3. 结果均等。结果均等即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结果均等不是说人人都得到同一类最高学历,而是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要给学生最好的出路,这个学生适合于上大学他就上大学,那个学生适合于搞手艺就给他一技之长和相应的职业。
实施教育机会均等,要求社会对每一个成员,不论民族、性别、社会背景、家庭出身和个人条件,都要给他们提供相同量与质的教育,使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机会相等,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职业和收入。然而,教育机会均等仅是一种理想,做到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完全均等是不可能的。由于社会阶层的差别、个体的遗传差异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要求教育结果相同更是不可能的,过分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当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力争做到“三个均等”。我们倡导教育机会均等,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来说,目标要消除三类不平等:城乡差别给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由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不同使孩子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孩子在发挥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平等,这就是根据我们地区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界定。

希望对您有帮助

就是没有性别,年龄,贫富,地位之别,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教育,而且收到的待遇相同。但是现在社会好像不可能,人家有钱人上的是贵族学校,大了到国外。当然自己要激励自己,只要努力,我们同样也可用以享受好的教育

最简单理解,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平等包含很多维度或方面,为什么主要强调机会均等?
教育平等包含很多维度或方面,主要强调机会均等的原因是: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

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
教育民主化作为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追求的是平等、高质量和适合个性特征的教育。教育民主化作为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追求的是平等、高质量和适合个性...

教育的现代趋势有哪些?
③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具有互通性。(2)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公民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追求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教育民主化主要表现在:①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年限的延长。②教育机会均等。③教育教学...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什么?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现代教育是机会均等的教育,这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样的教育,是 ...
【错误】【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机会均等内涵的理解。【名师点睛】机会均等的教育并不是意味着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是让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入学机会均等;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让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因此,必须让所有的儿童接受同样的教育理解是...

追求教育机会均等 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在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共享教育的资源、享受教育的成果等方面具有相对均等的条件和公平的待遇,它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它可以为不同的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划定一条统一的起跑线。它与受教育者的先天条件、...

原始教育的三个特征
原始教育的三个特征如下: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普及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3、教育具有原始性。

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 )的教育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答案】:D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的一个特征就是: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除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外,其他社会的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
【答案】:1教育的终身化。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现代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它是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失声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

富顺县13095487728: 教育机会均等 - 搜狗百科
苑饶宁中: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富顺县13095487728: 新纲要中教育公平的核心是什么 -
苑饶宁中: “教育机会均等”

富顺县13095487728: 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 -
苑饶宁中: 公平教育其实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它渗透在教育领域的宏观、微观各个方面.在我们谈及“教育公平”这个概念时,往往立足于宏观角度,通常把教育的不公平完全归因于地域、区域差异或阶层差异.但是对于教育领域中...

富顺县13095487728: 怎样实现教育结果均等 -
苑饶宁中: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富顺县13095487728: 教育发展的特征? -
苑饶宁中:[答案] 特征:1.教育与生产劳动日趋结合? 2.现代教育的普及性? 3.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4.教育具有商品性 5.教育具有科学性? 6.教育具有发展性? 7.教育具有阶级性? 趋势:1、 教育终身化:(1)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在正规学校结束...

富顺县13095487728: 教育平等权包括教育内容的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均等、享受国... - 上学吧
苑饶宁中: (一)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 (二)教育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讨论: 客观方面主要指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这里存在“两个不均衡”的问题,即城市和农村" 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最好的设施、师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