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趣闻

作者&投稿:杜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诗人写诗的趣事~

李白轶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赋李花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天上谪仙人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尽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韦皋大喜,赠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太白「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蜀道著实不易行走。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流传下来,这一句还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梦笔生花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於便殿为明皇撰诏诰,时十月大寒,笔冻莫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海上钓鳌客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杜甫却属於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诗作如下:

沉香亭醉赋《清平调》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从此,李白就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杜甫曾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态,其对李白的描写是: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红、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照例率领著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於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赐李白,要他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白欣然承旨,尽管醉意未消,还是援笔立就:

三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三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因为赵飞燕是个出身微贱,得势后又骄纵放荡,最后被废自杀的女人,虽然贵为汉成帝的皇后,名声实在太差,因此,当杨贵妃知道李白竟把自己比做这样的女子后,十分生气,也就多方阻挠李白的做官机会。不过,对於这段故事,后人多持怀疑的态度。

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被赐金放归,结束他的文学侍从生涯。但是那三章《清平调》以及围绕著这三首诗的传奇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捶碎黄鹤楼

历代文人歌咏黄鹤楼的诗篇,最著名的当数唐朝崔颢那首七律《黄鹤楼》。因为有了这首诗,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们是找不到登临黄鹤楼的诗篇的。李白倒写过「捶碎黄鹤楼」的诗句,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

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在长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回,到江夏时遇到当时任南陵县令的故人韦冰,两人对饮叙旧。诗人有满腹心事,於是即席写下了著名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二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目为狂人,有些人还写诗文来讥笑他。为此,李白又写了《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一诗: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诙谐的笔调向丁十八「陪罪」:你怪我惊动你的「逸兴」,作诗问罪,可是黄鹤楼已经被我捶碎,黄鹤仙人也无处栖止了。好在黄鹤可以上天向玉帝诉告,玉帝会放黄鹤归来,黄鹤楼也会重建起来的。至於我,只有等酒醒了再来陪你同游。

虽有人不信此诗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却已不胫而走。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此事戏作一偈曰:「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显题诗在上头。」另一个和尚觉得此偈还不足以写出太白风韵,又把后两句改为:「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明代解缙作《吊太白》诗也有「也曾捶碎黄鹤楼,也曾倒却鹦鹉洲」之句,足见此诗影响之大。不过,这些人都只是将这看作李白的风流故事,却很少想到诗人胸中的愤郁,真是李白的不幸!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虽因服气崔颢作品而搁笔,未写出登黄鹤楼的诗,但他心中总觉若有所失。他眺望著江心的鹦鹉洲,心生一念:我何不效学崔颢,也作一首这种格调的诗呢?於是,题为《鹦鹉洲》的七律就这样诞生了:

但这样的诗,显然还无法与《黄鹤楼》相比。直到他到了金陵,登上凤凰台,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水,有感於六朝的兴废和国运的衰落,才触发灵感,写出那首气象格律皆堪与《黄鹤楼》相匹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与《黄鹤楼》都称得上是盛唐七律佳作,但因崔作在前,李白拟作在后,后人议论纷纷,崔颢和《黄鹤楼》的名气也就被越抬越高。

其实,崔颢《黄鹤楼》的风格是模仿沈佺期的《龙池篇》。而且,崔颢先已仿效作过一首《雁门胡人歌》。但《龙池篇》和《雁门胡人歌》皆未著称於世,《黄鹤楼》却被后人推为唐人七律压卷,这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不能说没有关系。

李白是饲鸟高手

据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着手于训养禽鸟的高手。

李白20岁左右时,曾一度隐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他在山中除读书,练剑之外,就是精心驯养一大群禽鸟。他在他后来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说:“养奇禽千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可见他饲养的禽鸟不仅数量惊人,而且他能令禽鸟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说明他的驯养禽鸟的技术是相当高超的。当地刺史知道这件事后很感举,曾到山上拜访李白并以李白“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延举荐了他。可是李白不愿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师”,不屑以此为进身之阶,终于没有应召。

李白喜养禽鸟终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之时,也乐此不疲,黄山隐士胡公养有一对白鹇,是由家鸡孵化,从小饲养长大的,十分驯服。李白在青城山时曾养过此鸟,但因此鸟野性较强而没有驯养成功。所以他对胡公的白鹇掩饰不住钟爱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夺人所好之意。胡公欣然答应奉送双鹇,但要求“谪仙人”亲笔题诗一首,李白欣喜若狂,马上写了带有序文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王言律诗一首,并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热衷此道的心情:“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合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李白轶事两则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曾在泾县桃花潭受到隐士汪伦的盛情款待,对此李白还留下诗作,写了两首《过汪氏别业》五言古风(见《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诗里对主人别墅幽雅,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主客间酒酣耳热之际的尽情歌舞,都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

汪伦款留数日,临别赠以厚礼,并踏歌送行,李白感其意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抒发情怀、脍炙人口的《赠汪伦》,被后人广为传诵,短短四句,充分表述了诗人和汪伦的深情厚意,成为友人相送的绝唱。

但您可知道,李白是被汪伦“骗”到桃花潭去的。

汪伦是什么样的人呢?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泾县志》记载,汪伦是住在桃花潭岸边的隐士,是个不图仕途的知识分子。

汪伦得知李白东游至宣城,因久慕李白诗名而修书“骗”他来作客,这个趣闻佳话不光是当地老少皆知,在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卷六《补遗》第十一)中也曾有记载:

唐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日,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而亲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绝句》一首。

这桃花潭绝句即指《赠汪伦》诗。

然李白那豪放的性格中,有时也未免怀有些许妒忌之心。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还,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逗留的日子里,登上屹立于蛇山的黄鹤楼,面对滔滔江水,诗兴大发,欲题诗于上,猛见崔颢的《黄鹤楼》诗赫然在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想题诗的李白,观此诗后不敢题了,遂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但太白对崔颢诗又服又不服,至南京乃作《登金陵凤凰台》,欲与崔颢的《黄鹤楼》较胜负: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凤台山。此事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有载:“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在计有功的《唐诗记事·卷二十一》亦载:“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

可是经李白与崔颢一决高下的举动,却愈增崔颢此诗的知名度,被人推崇。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七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后人的评价也随之而起,生活在宋元之际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云李诗与崔诗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但清人纪昀却不同意方回之说,直抒己见云:“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吴昌祺《唐诗解》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

看来李白大可不必与崔颢较劲,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人处事,何必时时处处争第一呢。

知不知羞
宋朝有一个人喜欢舞文弄墨,听说殴阳修擅长作诗,很不服气,就想当面看个究竟.
走在半路上,他看见一棵古树,就吟了两句:“门前一古树,两股大桠杈。”想再吟下
去,却再也想不出词儿了。正巧,欧阳修走过,就替他续了两句: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这人回头一看,是个老头,就说:“老伙计,想不到你也会做诗,那我们一起去拜
访一下欧阳修,看他有多大能耐!”
  他们一同上了路。在一条河堤边,正好有一群鸭子跳进水里,那人便吟道:
  “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
  欧阳修便用骆宾王的名句续了两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
  后来他们一同渡河,这人在舱内又做起了诗来:
  “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便又帮他续了两句: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如此十分
  从前,有个人路过杭州时,拿出自己的一卷诗去请教大诗人苏东坡,并当场抑扬顿
挫地朗读起来,朗读完了以后。他问苏东坡:“你看我的诗能打几分?”
  苏东坡说:“十分,完全可以打十分!”
  他听了很高兴,又问苏东坡:“凭什么能得这满满的十分呢?”
  苏东坡说:“七分是朗读,三分是诗,加在一块不就十分吗!”
 
打油趣诗
  唐朝南阳读书人张打油喜作俗话诗。一日大雪纷飞,他脱口吟道:“江上一笼统,
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风趣、行象而夸张地苗绘出雪中景物的特
点。他还在官衙壁上题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
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衙传他进府,以南阳被叛军包围正向各处求
援之事为题,命他作诗。他吟道:“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
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后人把这类俚俗浅露、引人开心的诗叫做“打油诗”。
以发代笔
唐代,汝阳王宴请大诗人李白及长史张旭等人。李白以惊人的才华,压倒了一批奸
臣,因此,张旭对李白十分敬佩。因一时找不到大毛笔,张旭散开发簪,以发代笔,蘸
着墨汁,在白墙上写出一行诗句:“高吟大醉三千首,留著人间伴月明。”满堂一片喝
彩声。人称李白和张旭:一个“诗仙”,一个“草圣”。
 
贾岛推敲
贾岛〔贾岛:唐朝诗人。〕初赴举,在京师〔京师:京城。〕。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炼:此处指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优美。〕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讶之〕对贾岛的行为感到惊讶。。时韩退之权京兆尹〔韩退之权京兆尹:韩退之即韩愈,唐朝大文学家;权,代理;京兆尹,京城地方长官。〕,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俄:不久,此指时间很短。〕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神游象外:神,精神;游,离开;象,眼前事物。精神已离开眼前事物之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立马久之:立马,停下车马;久之,很长时间;之,句末助词。〕,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辔(pèi):缰绳,此处代马。〕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留连:舍不得离开。〕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布衣之交:老百姓之间的交情。这时贾岛还没有做官,所以这样说。〕。
遇盗赠诗
  唐朝诗人李涉,曾于九江遇盗。盗首盘问后知是李涉,说:“既是李学士,不用剽
夺,久闻诗名,愿赠一首就行了。”李涉遂题绝句一首:“风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
夜知闻。相闻不用相回避,世上而今半是君。”强盗款待李涉而后离去。
一根鹅毛
唐朝时,某地方官缅伯高,上京进贡一只天鹅给皇帝。路经沔阳湖,想给天鹅洗洗澡,不料一松手让天鹅飞跑了,只掉下一根鹅毛。他就把这根鹅毛献给皇帝,并吟诗一首:“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一字之师
  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刺有一联:“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为人们所称
赞。但有一位老农却对这句诗不以为然。萨都刺问他不好在什么地方?那老人说:“闻
和听两字同意这难道不是毛病?”萨都刺问:“那怎么改呢?”老人说:“把闻天竺雨
改成看天竺雨就行了,唐人不是有林下老僧来看雨吗?”于是,萨都刺拜老人为一字之
诗。
金陵续诗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乔装出游,来到金陵古渡,正遇上一群上京应试的举子在等船过江。有人提议吟诗作乐。其中一位年轻举子见长江浩荡,钟山苍茫,一座若大的采石矶屹立江畔,便脱口而出:“采石矶兮一称砣。”大家都夸他起句气势磅礴。朱元璋却笑道:“气魄虽大,但恐续句却为难了。”一句话提醒了众位举子:是啊,若大一座山是称砣,那末称杆和称钩又是什么呢?纵使有了这般大的称,又拿去称什么呢?那位年轻举子确实很难续下去。大家都不能续完。朱元璋说:“我来试试。”于是念道:“采石矶兮一称砣,长虹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钓挂,称我江山有几多!”众举子一个个目瞪口呆。

十七字诗
明正德年间,徽郡天旱,太守祈雨,但几天后仍是晴空万里。有人作十七字诗嘲讽他:“太守出祈雨,万民皆喜悦,昨日推窗看,见月。”太守命令将那人捕来,重打十八大板后说:“你能再作十七字诗就饶恕你,否则要用大刑。”那人应声道:“作诗十七字,被责一十八,若上万言书,打杀。”太守只得将他释放。
诗解纠纷
明代蜀人杨升庵的儿子,平日与邻居相处很好,后为造一堵墙与邻居闹翻。儿子就修书一封,想让在京城做官的父亲出面压倒对方。杨升庵却回信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几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莫学当年秦始皇。”一诗排解了纠纷,传为美谈。

  1月5日
  在诗歌中旅行
  在古代中国,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像郦道元那种写散文的比较少见。农民一般被固定在土地上,很少有机会出门,除非服役或迫于天灾人祸。商人较多旅行,但他们是社会边缘人,被认为不入流。旅行产业主要靠政府买单。由于选拔制度,官员大都是兼职诗人,旅行中不免猛干第二职业。同时,总有批量诗人出于上进心而踏上旅途。因此说,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相当高比例的古诗实际上是游记。
  
  本文想谈谈诗人作为旅客的特点,比较散漫,想到哪儿算哪儿。
  
  诗人骑驴
  驴是诗人最佳旅行工具,像骑马,“一日看尽长安花”,比较俗。陆游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酷毙!
   人仗驴势。贾岛骑驴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那壁厢大喝:找死哪?贾岛说,非也非也,我这儿正“推敲”呢。韩愈心想,咱文起八代之衰,你这笨鸟算是撞对人了,我看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爽。
  驴子曰:瞧,撞出个成语,乖乖。
  
  提速
  古代旅行,突出一个慢字。清朝算是效率甚高,八百里加急,一封信从北京特快专递到广州,也得好几十天,而且驿马倒毙于途不知凡几。
  李白相当于铁道部长,说,提速吧,于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一向看不起杜甫做诗的苦哈哈,但老杜的马拉松也不含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十四个字跑掉一两千里路。当然,老杜后来跑到一半就调头南下了,到死也没见着洛阳的影儿。
  最狠的还是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不过提速这事儿不能抬杠,花木兰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呢。
  
  俄罗斯方块和期权
  李贺在路上,想到好诗句,就随手写下来,扔进一个专用口袋,回家取出来再往一块儿拼,有点像在游戏机上玩俄罗斯方块。
  打仗的迷信锦囊妙计,写诗的迷信锦囊妙句。按金融术语,这叫期权。诗人在旅途中仓促难以成篇,就先把期权拿到手再说,买个踏实。
  李贺也正因为这个习惯,所以好句子有的是,但好诗相对少得多。毛主席做诗的时候,特别喜欢向他“借钱”。像“一唱雄鸡天下白”,像“天若有情天亦老”。
  
  环形跑道
  顾炎武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年杜牧也没闲着,但总是围着扬州城跑圈儿。“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结果路没少跑,读书却多半稀松,“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检讨书上也说自己没干有益国家有益人民的正事儿。当然也有话可说:朝廷里乱糟糟的,咱才不□那脚浑水儿。
  环形跑道上的诗人,大都苦闷。杜甫说“北极朝廷终不改”,可那段时间也正是他最苦闷的时候,虽然在围着皇帝转,但顶多是颗冥王星,远了去了。还有文天祥,转战抗元的岁月,做诗说自己的心就像指北针,永远向着朝廷,真是比黄连还苦。
  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
  王维和岑参差不多是同时代人,当时好多人都想去西域立功。王维送别一位朋友时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岑参则在把朋友往回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盛唐生活的幸福,在于社会的多元化,你可以在辋川别墅吟风弄月,也可以去西域大漠求取功名,没人告诉你必须怎么着,才能怎么着,否则别后悔你将来怎么着,等等。
  
  人小诗不大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被贬到广东,后蒙召回,渡汉江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是靠写诗逗武则天开心挣面包的,总之有点“小”。这首诗情真意切,但还是不免有点“小”。
  
  同是被贬召回,刘禹锡则说:“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爽。
  人小,诗也大不起来,走得再远也大不起来。
  最好的诗是让人发呆
  最好的诗不是让人立刻有所感悟,而是让人发呆。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每读一遍,就发一遍呆。发了半天呆,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那是太深切的感伤,是我所不能体会的,只能发呆。为了不继续发呆,只好不读。可忍不住又想读。如果什么东西可以上瘾的话,发呆应该是一种。
   如果我是诗中那位旅人,我怎么受得了。
  
   盲流大军
   觉得自己成了,但还没有官做,就得出门游历天下,结交朋友,当然主要是结交做官的朋友,按客气的说法,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是谓壮游。这种游历在唐朝的时候蔚然成风,他们简直可以组成一支盲流大军,李、杜都曾亲历其盛,传下诗篇。
   一面自标高格,一面又投门上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不要因为他是李白就不敢说他矫情。
   我最关心的是这支盲流大军的经济来源。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遇到外校的盲流诗人以交流诗歌为名蹭吃蹭住。这样说可能太损了,里边也还有几个真诗人。
  
   糟蹋山水
   据说诗人里以乾隆皇帝产量最高,大概也是因为他游的地方最多。诗产量和旅行路线长短基本上呈正比关系。
   难得乾隆几乎从来就没有卡壳的时候,就苦了那些山水名胜,好好的衣服招谁惹谁了,硬往上贴补丁。再加上那笔软骨病般的书法,遂成一浩劫。其实,走的路越多,写的诗越多,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对。顾炎武走的路也不少,但写诗少,净忙着记笔记了,此处可屯一营人马,彼处可以埋伏,全是恢复之计。可见,关键是要有闲。无所事事,那就写诗吧。
   这么写下来诗当然要完蛋。
  乱□
   一帮扬州人联句。末了轮到某盐商,必须用“红”字作结。盐商情急之下随口诌出“柳絮飞来片片红”。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见他下不了台,出来救场,说这位董事长其实与古人暗合,诗应该是这样的: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都赞好一首怀古绝句。
   东北菜里有一道“乱□”,就是这个味道。诗人旅行到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总不免要怀怀古,多半带有乱□的味道,难怪梅之涣讽刺说:“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在一个缺乏历史哲学的国度里,最高明的也就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180字).....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 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 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叁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 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 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 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注解:
见於昆明大观园大观楼


歌曲《西海情歌》的背景是什么?
勇儿每次到瑛那里去汇总报表时,从来没有提过一个苦字,总是给瑛讲许多趣闻。瑛从别的同伴那里早己得知陀陀河观察站条件的恶劣,知道勇儿怕自已担心。她唯一能做到的也就是默默地为勇儿再次离别准备一切,并把离别后所有的思念写成文字给勇儿带去.日子就这样子慢慢的过去,某一天瑛接到噩耗,勇儿牺牲了...

王文清的趣闻轶事
谈到王杰,不能不提到王文清的一些作品,不论是《忘了你,忘了我》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无不是王杰的经典旧作。但是说到自己的这些经典老歌,王杰却透露:都是别人不要的歌。当年到台湾发展的王杰签约在著名音乐人李寿全的公司,当时李寿全给了他一批歌,都是“没有人要”的作品。“那些歌都是被...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趣闻轶事
1741年8至9月,亨德尔在二十四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他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当他写完《哈里路亚》合唱时,他的仆人看到亨德尔热泪盈眶,并激动地说:“我看到了整个天国,还有伟大的上帝”。《弥赛亚》第一部分的《田园交响曲》,采用了意大利阿勃鲁齐山区风笛吹奏者的音乐,据说是1709年亨德尔在罗马...

中国梦之声的幕后趣闻
张学友人长得帅,歌唱得好,李玟人漂亮,歌也唱得好,难道他们就不是实力派吗?这个节目要选的是两者兼具的实力派偶像。韩红透露,如果节目中遇到长相一般但歌声超群的选手,自己一定会给高分;遇到实力相近的,韩红表示会更倾向于长相一般的选手。导师团的另一名实力派女歌手李玟在娱乐圈打拼多年,但选秀出身的她这次却是...

《胡同的故事》:北京胡同的趣闻与哀歌
这本书以北京胡同作为基点,精选了四十多位著名作家关于北京胡同的记忆,从名字到趣闻,从文学作品到历史轶事,全面地记录了北京胡同的兴衰历程,展现了北京胡同迷人的魅力,更揭示了它重要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胡同的故事》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介绍了很多老北京胡同里的趣闻,让我们得以从一个侧面...

关于湘鄂民歌的资料
各位快帮忙找湘鄂民歌的特点,歌曲之类的,越多越好,拜托了!... 各位快帮忙找湘鄂民歌的特点,歌曲之类的,越多越好,拜托了! 展开 ...一是取材于街谈巷议,闾里琐事,笑话趣闻;二是来源于民间传奇故事;三是来源于武侠及历史演义小说。此外,也有从地方戏曲和外地曲种中移植的。公安说鼓采用鼓...

有哪些关于张允和的趣闻?张允和的代表作有哪些?
有哪些关于张允和的趣闻?张允和的代表作有哪些? 我来答 分享 复制链接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21142125912402060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举报 1个回答 #热议# 国际油价闪崩,大幅度下跌是何缘故?校易搜全知道 2023-06-15 · 专注互联网信息分享。

【听书笔记】《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
这本《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是通过一些故事、趣闻传说,介绍了十位震撼世界乐坛的大音乐家的故事。莫扎特(1719年11月14日-1787年5月28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奥格斯堡自由城市(今德国),是一名德国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师和小提琴演奏家。莫扎特的生涯与他的作曲风格截然不同,他的生活十分...

何婧英的趣闻轶事
太后爱上女巫的儿子,这种爱情终究不能长久。纸包不住火,最后事情败露,太后失去杨旻,而且天下人都知道此事。所以民间童谣就唱:“杨婆儿,共戏来所欢!”可能因为小朋友吐字不准,大家讹传成“杨叛儿”。而后《杨叛儿》演变为西曲歌的乐曲之一。这就是“杨叛儿”典故的由来。这个故事很香艳,又很...

啊那达喏雅撒西撒噶日语歌女生唱的谢谢!求!
やさしくしないで大概可能是这个不记得了按印象来的

惠东县18749062065: 诗的趣闻 -
察炕盐酸: 1. 名人趣闻:以诗赶贼 “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杰出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因申请赈济灾民一事得罪上司,愤愤称病辞官,回到扬州.“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带了一头黄狗一盆兰花回家.一个晚上,天气寒冷,月隐云淡,郑板桥翻来覆去...

惠东县18749062065: 有关写诗的小故事或者是奇闻趣事 -
察炕盐酸:[答案] 1、梅尧臣的“诗袋” 宋代的著名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的得句,有的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

惠东县18749062065: 诗人写诗的趣闻要短一点的 -
察炕盐酸:[答案] 推敲的故事 相传贾岛有两句诗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当时就在想到底是僧推月下门呢,还是僧敲月下门呢 骑着驴在大家上想了好半天 最后不小心撞上了韩愈 韩愈给他解答了 说用敲更好!

惠东县18749062065: 与诗歌有关的逸闻趣事 要简短 -
察炕盐酸: 一波三折.话说,有一个老太太过大寿,儿子们便把唐伯虎请去了,让他作诗助兴.他作了这样的一首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

惠东县18749062065: 有关诗的趣事 -
察炕盐酸: 唐代诗人杜甫有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该诗问世以后趣事颇多,广为流传的要数诗宴、诗画菜和诗厨. 诗宴 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西去,穷居成都草堂.一日,几...

惠东县18749062065: 有什么古诗趣闻? -
察炕盐酸: 侯门似海: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以四十万钱的高价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颐.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颐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在...

惠东县18749062065: 关于诗的逸闻趣事200 -
察炕盐酸: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代孟桨在《本事诗·情感》记载了一则唐诗故事:博陵名士崔护考进士落第,心情郁闷.清明节这天,他独自到城南踏青,见到一所庄宅,四周桃花环绕,景色宜人.适逢口渴,他便叩门求饮.不—会儿,一美丽女郎打开了门.崔护一见之下,顿生爱慕.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旧地重游时,却见院墙如故而门已锁闭.他帐然若失,便在门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后,人们便以“人面桃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或用来表达爱恋的情思.

惠东县18749062065: 关于诗歌的奇闻趣闻逸事 -
察炕盐酸: “囍”字的来历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青年时期,进京赶考.途经一地,恰逢一员外,以对灯联的形式为独生女儿招婿.走马灯上的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凡对出下联者,择优为婿.王安石急着赶考,只记下了上联,没来得...

惠东县18749062065: 有没有关于诗词的趣事?
察炕盐酸: 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李清照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