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到底有功有过?

作者&投稿:衷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武则天有功还是有罪~

武则天执政期天下百姓并无受苦,她也算是政治奇才她对天下百姓讲是有功的。但她对李氏家族则是有罪的为巩固政权,大开杀剹李氏宗亲不死就流放一场家族浩劫。正因如此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武媚娘(历史一般称武则天)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要看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武则天对中国历史是有很大贡献的。
  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但比起她的历史功绩,这些毕竟是第二位的。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有功也有过,不过我决的她是功大于过最起码她在位时,可以算是国太民安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许多人对她的作为作过评论,或褒或贬,莫衷一是。而我则认为武则天的一生虽然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她毕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而且是一个女人。武则天以一个女性身份“治朝纲,理天下”,不得不镇压反对自己的人,更必须重用各种各样的人才。她的所作所为就必然有过也有功。

如果说她经人举荐入宫是偶然的,那么她能够位居九五则是自己拼搏、斗智的结果。她用计除掉了所有反对自己的人,连亲骨肉也不放过。但是,她的政绩还是光耀千古的。毛泽东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天授二年(691年)除夕之夜,有人请武则天去观赏隆冬之牡丹,武则天猜到这是一个阴谋,便派人先去查看,果然发现赏花是假,谋害是真,下令杀了不少人。神功元年(697年)又发生了“三十六名家”图谋叛乱的事件。刘思礼等人以相面算命为名,联络了许多人。可这件事早已被明堂尉吉顼发现,他向武则天打了小报告,使得宰相李元素、孙元亨以及大臣石抱忠、刘奇、周潘等,共三十六家,都是海内名士,全被灭族,其亲党被连坐或流放的,达一千余人。最重要的是她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徐敬业企图以“匡复”的名义推翻武则天,在短短的四五十天里就被平息下去。可见徐敬业违逆了民意,而武则天却甚得民心。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擢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来,这是耍弄权术的把戏,不值得赞赏。但是要承认,当时所杀的多是李唐宗室贵戚、旧朝元勋大臣,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已经腐朽的士族势力。

鲠直的人、确有才干的人,只要不被武则天怀疑为谋反者,武则天还能尽力予以保全或重用。例如,被酷吏诬告的狄仁杰,不但得到平反,还升任宰相。又如仇人的后代上官婉儿,能诗善赋,不但受到宽宥,还被武则天留作近侍,倍加恩宠。

武则天统治时期,边境并不安宁。她果断地启用了唐休璟、娄师德、郭元振等猛将,在西北平突厥,设北庭都护府;在西南胜吐蕃,显示出赫赫国威。

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又有残暴的一面。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贬黜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以及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等。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因此,要说武则天是个暴君,也有一定的根据。

但是,从整体上看,武则天的功还是大于过的。她从前在唐太宗宫中时,唐太宗有一匹壮马叫狮子骢,非常暴烈,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器物:铁鞭、铁挝和匕首。先用铁鞭打它,不服,再用铁挝打它的头,再不服,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唐太宗很称赞她的气概。她果然用制壮马的方法驾驭群臣,造成历时半个世纪的有效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作出了特殊贡献。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男皇帝比起武则天来,恐怕连一根汗毛也沾不到边。我赞同当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功绩将彪炳千秋!

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名曌(zhào),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huò)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武氏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但相同时期徐贤妃聪慧过人,武氏失宠,一直在最低才人档次徘徊,后结识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歹毒至极,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醉骨。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广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结束。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武则天为了扫清自己最后障碍,先杀长子,后谋杀次子,废三子,软禁四子。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O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曌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宫,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功过参半。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这里面有多少是该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确为武则天所害,有多少是别人对武则天的诬陷,这笔账,只好留给历史学家慢慢去算了。

(624—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名曌(zhào),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huò)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彟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太宗称其为“媚娘”。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称“贞观遗风”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这一点在她以后从政乃至于“南面称孤”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成为她一生功过参差的修养。品德、性格和心理根源。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氏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武氏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但相同时期徐贤妃聪慧过人,武氏失宠,一直在最低才人档次徘徊,后结识李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即位后,因早先与则天暗通款曲,对她极有兴趣,遂经常往来于感业寺,并于两三年后重召则天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废立乃国之大事,须与重臣们商定。当高宗把废皇后王氏,立则天为皇后的打算向诸遂良、长孙无忌等忠贞重臣说明后,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武氏出身卑微,不宜为后,且太宗崩时,曾言“佳儿佳妇”,不应废王皇后。但是,高宗的主张也得到武则天的同谋许敬忠以及李义府、等一些朝中奸佞的支持。后武则天亲自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迫使高宗终于在这年的十月断然颁诏,废皇后王氏,正式册立则天为皇后,册立皇后后,武则天歹毒至极,将王皇后,萧淑妃手脚砍断,醉骨。

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机智精明,“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之余,别眼相看。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对己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 “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从永徽六年(655年)到显庆四年(659年)的五年时间里,她广弄冤案,天下森森,大量清除政敌,贬尚书右仆射诸遂良,使其郁闷而死;黜同中书门下长孙无忌,逼其自缢;罢免朝中诸遂良、长孙元忌的支持者,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贞观遗风之称的永徽之治结束。

显庆五年(660年),高宗李治因患凤眩,目不能视,遂下诏委托武后协理政事。自此,则天从参政步人执政,“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人虽在幕后,却遥控了朝廷实权。后来,高宗后悔,图谋收回大权,并密令中书侍郎上官仪草诏废后。岂知机事不密, “谋泄不果”,武后手辣心狠,先下手为强,立将上官仪处死。高宗之举,功亏一篑,反使武后更为警觉。

武则天为了扫清自己最后障碍,先杀长子,后谋杀次子,废三子,软禁四子。

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宸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自此,高宗形同虚设,唐朝权柄,尽在武后则天掌握之中。

从上元元年(674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首先,在王位的继承上,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后则不念母子之情,将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被高宗委以临国之任,处理政务颇为精干,武后则废李贤为庶人,立三子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后则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改封庐陵王,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显、李旦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后。

其次,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这并没有改变门阀观念,只是武则天为了提高武的地位的一个表现。

再次,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柳州刺史,唐初元勋徐世绩之后徐敬业,召十数万兵马率先于扬州发难,名著一时的《讨武曌檄》,遍撒域中。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举兵讨伐。则天武后对此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徐敬业、李冲、李贞等主要发难者,或死于战场,或被捕杀,无一幸免。

恐怖的斩杀,广泛的株连,充分地暴露出武后的冷酷果断。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这年,她已是67岁的高龄。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

对于农业生产,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据当时统计,永徽时全国户数为38O万户,到则天临终的神龙元年,渐增为615万户,几乎增长一倍。仅此一点即可看出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

在抗击外来入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长寿二年(692年)她派大将王孝杰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天授年间,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屯田积谷数百万,兵以饶给”。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任凉州都督,坚持屯田五年,“军粮可支数十年”。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在武曌掌权近半个世纪的较长时期内,也有很多过失。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使不少污吏横行一时。他们刑讯逼供,滥杀无辜,诬陷于人,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虽然对武周政权的巩固起过一些作用,但是,搞的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国家的治理和生产的发展。她放手选宫,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功过参半。她的历史功过,恰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只能由历史去作出评论和判断。

705 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据林语堂先生《武则天正传》,武则天一生共谋杀了九十三人(不包括其受到株连的亲属)。其中她自己的亲人二十三人,唐宗室三十四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这里面有多少是该死的,有多少是冤案;有多少确为武则天所害,有多少是别人对武则天的诬陷,这笔账,只好留给历史学家慢慢去算了。


唐朝盛世有哪些了不起的名人?他们有什么重大成就
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的“颜体”楷书与柳公权楷书并称“颜柳”,有...

武则天为什么长住洛阳
洛阳在政治上对武则天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徐敬业起兵时魏思温的言论中窥见一斑。光宅元年(684年)九月,徐敬业等以匡复庐陵王为借口,起兵反对武则天。当时,魏思温建议徐敬业:“明公以匡复为辞,宜率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遗憾的是,徐敬业没有采纳魏氏的建...

历史上被称为“六位帝皇丸”的皇帝是谁?
睿宗李旦(662年~716年),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其父为唐高宗李治,母为武则天,唐中宗是其兄长。葬于桥陵。武则天(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称则天大圣皇后。享年81岁,葬于乾陵。少帝(殇帝)李重茂(694年~?)710年,在位1...

武则天死了以后是谁继位的?他又坐了多少年皇位?
睿宗更加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三个哥哥(均武则天所生)都被立过皇太子,年长的两位都没能够即位;他自己的儿子中也是长子与帝位无缘,最终是三郎继位做了皇帝,即玄宗李隆基。 在那个宗室往往遭遇杀身之祸的多事之秋,睿宗每每能够自保平安并得以善终,用《旧唐书·睿宗纪》的话说:“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

历史上有女巡按吗?
武则天因瑶环密奏,对三思等诬控,疑信参半,后因龙象乾千里告密,又发现三思、俊臣矫制南下,因即与徐有功等密幸江南,则天到达时,瑶环已被严刑致死。则天因生平与豪门贵族为敌,而自己的子侄与近臣却走上豪门贵族的道路,极为痛心。命徐有功严查此案,诛来俊臣贬武三思、追赠瑶环定国侯,礼葬...

徐有功秉公执法的文言常识
说“狱”。“狱”指监狱,这是古今相同的,但文言中它还有“案件”之意,这要特别注意。上文“与徐大理论狱”,意思是跟徐有功讨论案件。又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小大之狱”指大大小小的案件。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古文翻译
玄同欲复皇储,固宜难免,死而无过,人杀何妨。 昭德强干为臣,机巧莅事,凡所制置,动有规模。武承嗣方持左相权,将立为皇太子,寻更所任,复寝其谋,咸由昭德之言,能拒则天之旨。又观其诛侯思止,法王庆之,挫来俊臣,致朋党渐衰,谀佞稍退。又则天谓承嗣曰:「我任昭德,每获高卧,代我劳苦,非汝所及也。

魏元忠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历仕高宗、武后、中宗三朝
宗楚客大怒,又派给事中冉在雍与杨再思再上奏,说:“魏元忠既有叛逆罪的嫌疑,不适合授内地官。”于是魏元忠又降迁思州务川县尉。过了不久,宗楚客又令御史袁守一上奏:“则天皇帝过去在三阳宫有疾,内史狄仁杰奏请陛下监国,魏元忠秘密进言说不可。据此,就可以知道魏元忠怀叛逆之心由来已久,伏请从严加罪诛...

张柬之是如何恢复李唐
称为则天大圣皇帝,徙居上阳宫。每日请安问膳,定省晨昏,曲尽子职。 次日,大赦天下,后人称为中宗。随又传出一道圣旨:加封狄仁杰公爵,世袭罔替;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已这一干人,皆加封侯爵;李多祚封为勇猛侯;刘豫升为怀庆府;胡世经着来京升用。其余有功大臣,哨弁偏将,无不加封实职。从此太平无事,君明臣...

失出的解释
失出的解释 谓重罪轻判或应判刑而未判刑。《旧唐书·徐有功传》:“ 则天 览奏,召 有功 诘之曰:‘卿比断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宋史·徽宗纪一》:“﹝ 元符 三年﹞罢理官失出之罚。” 词语分解 失的解释 失 ī 丢:遗失。坐失 ...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的功与过 -
单婕感冒: 武则天的一生都在全力守护着她的皇位,她重用人才,大量提拔出身民间的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武则天活了83岁,掌权将近50年,从唐高宗年轻时就把握朝廷,一直到她改唐为周,建立了大周政权,最后晚年患病,被...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的功过 -
单婕感冒: 功劳: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还首创了...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在历史上曾起过的作用? -
单婕感冒: 武则天善于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知人善任,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的功过
单婕感冒: 武则天功大于过.理由是:在武则天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偃师市17247751366: 如何评价女皇武则天?女皇武则天是怎样的人?
单婕感冒: 女皇武则天,是一个极具历史魅力,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的功过是非一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历史去评说.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本名...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功过 -
单婕感冒: 功1、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稳定了边疆形势. 4、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过她信图、崇佛教、建寺院、筑明堂、造天枢、铸九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打击政敌的过程...

偃师市17247751366: 请问谁知道武则天的功与过? -
单婕感冒: 武则天的功与过 武则天以李家媳妇干预朝政,最终取天下而代之.一旦大权在握,她便独断专行,肆无忌惮.择其要者,大致有五:一是杀戮仇家.例如,杀皇后王氏、萧氏,流放诛杀长孙无忌家族和宰相褚遂良.“诛唐宗室数百人,次及大臣...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一生有哪些功绩 -
单婕感冒: 科举考试制度的革新: 武则天在位时期,大量增加了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由此看出,武则天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认为“九域之广,岂一人之强化,必伫才能,共成羽翼”.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

偃师市17247751366: 请结合史实谈谈对武则天的评价. -
单婕感冒: 武则天一生有功有过,她的措施为唐朝中期的繁华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个明君,但她治国残酷,杀儿逝夫,是个昏君,所以说他一生有功有过 !! 打字不容易啊,求采纳!!!

偃师市17247751366: 武则天的功与过?
单婕感冒: 功大于过.哪个皇帝不是满手血,哪个皇帝没有存在武则天那样的过.可是作为一个女人,就更被人们苛责.我相信,在她之后的男皇帝以及皇帝手下的史学家们编写的历史中肯定有对她的不公平的,夸大的描述.但是,除了她,有哪个皇帝敢立乾陵无字碑,是,狠毒的女人不让人喜欢,历史因为这样把她的美貌和才华淹没了,现在存世的诗作寥寥无几,可是她确实是一个才女. 就是与其他历史当权的女人相比,她也是杰出的,杰出的气度,杰出的才能,杰出的抱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