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曾有什么著名的故事?

作者&投稿:乐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谁知道与李悝有关的小故事?~

魏文侯任用李悝,曾经问他:"我要安排宰相,魏成子,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
李悝回答:"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魏文侯:"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
李悝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见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

李悝到翟璜家。翟璜说:"今天听说魏君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
李悝说:"魏成子当宰相了。"
翟璜气得变了脸色:"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对内地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计划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后,派不出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你。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
李悝说:"您向您的君主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
翟璜徘徊不语,最后,对李悝拜了两拜,说:"我翟璜是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首先明确答复一下,李悝不是鬼谷子弟子。如果赞同李悝就是李克的说法,那么他该是子夏的弟子。

鬼谷子

可以肯定的是,鬼谷子这个人物确实存在,他是战国时人,也称鬼谷先生,不详其姓名,隐居鬼谷,因以此为号。《史记·苏秦列传》司马贞索隐:“扶风池阳、颖川阳城并有鬼谷墟,盖是其人所居。”自西汉至后世的一些史籍中,除《史记》外,都有鬼谷子的记载,如汉刘向的《说苑》、扬雄的《法言》、应劭的《风俗通义》、南朝裴裴骃的《史纪集解》、唐长孙无忌的《鬼谷子·序》、宋高似孙的《鬼谷子略》等等。有如此多的记载,足以说明鬼谷子实有其人,只是隐其真实姓氏不为后人详知。正是这个自身不显山露水的人物背后有太多神秘,以致后人为宣扬自己学说而搬出一说:鬼谷子乃晋平公时人,姓王,名翊,因隐居鬼谷,号称鬼谷子,说他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养生家(甚至还跟周易八卦占卜算命扯上了关系,真是一笔烂帐)。而比较正统的说法,因为《战国策》中载张仪、苏秦为鬼谷子的得意弟子,所以后人也把他归之于纵横家。而野史中也有把孙膑与庞涓也归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相传其著有《鬼谷子》一书,始见着录于《隋书·经籍志》。原著散佚,今本《鬼谷子》三卷不全,而且怀疑是伪托所作。

李悝
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是生活在魏文侯到武侯时的人,最为著名的就是作为相国时辅佐文侯进行了改革。但历书上对其着墨并不多 。《汉书·食货志》里面记载了他制定的“平籴”法。李悝认为,粮价太贱,农民入不敷出,生活困难,国家就要贫困;粮价太贵,城市居民负担不起,生活困难,就要流徙他乡。因此粮价无论太贵太贱,都不利于巩固国家统治。为此他制定平衡粮价的“平籴”法,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好年成由官府按好年成的等级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坏年成由官府按坏年成的等级平价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是后来历代王朝的均输、常平仓等办法的开端。他还制订了一部《法经》,相传后来商鞅去秦国变法,就是带着一部李悝的《法经》。
这里有个人物重叠的地方,就是李悝和李克这两个名字是否是一个人。《汉书·古今人表》列李悝于第三等,李克为第四等,作为两人来看待。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汉书·食货志》说李悝“尽地力之教”,而《史记·货殖列传》、《平准书》又说李克”尽地力”。因此崔适《史记探源》断定李克是李悝异名。
对我们来说,也没必要太较真,姑且认为两人是同一人吧。这个李悝师从儒家的子夏(孔子弟子)然后本身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这经历同韩非子、李斯很像,都是先师学儒家,韩非他们是荀子的门下,看来倒有点法家脱胎异变于儒家的味道)如果硬说他跟鬼谷子有什么关系的话,可能要跟吴起说起:李悝和吴起是一个时期的能人(李悝还任命过吴起为官),所以有人就说他们是共同师从于鬼谷子,很牵强的“明师出高徒”归类论。

李俚,战国时期的法学家,是战国初期最著名的法家,法家的真正开山鼻祖。曾以“魏文侯相”的身份主持变法,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的改革举措奠定了法家法律思想的基调。

在经济上他认为,统治者要想富国强兵和安定社会秩序,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因此他提出了三项改革主张,即“费沟洫”、“尽地力”、“善平籴”。具体说来,就是废除井田,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创造条件;要求农民“治田勤俭”,丰年由国家平价收购粮食以备荒,荒年则由国家平价粜出,以救荒,平抑粮价,制止商人囤积居奇,以促进农业成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此同时,为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他还对地主和农民采用按田亩产量课征“什一之税”的办法,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在政治法律上,他主张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为国之道”。这实际上就是他对“法治”的概括。李俚的这种主张就是对政治法律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体现了新的官僚制度取代旧的的宗法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另一方面,加强了国君的权力,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从而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基础。

在法律上,李俚最突出的攻击就在于他“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即在总结春秋以来各诸侯国所颁布的成文法的基础上,编撰了我国历史书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按照章太炎在《简法·原法》中“著书定律为法家”的说法,法家的开山鼻祖当为李俚。《法经》久已失传,《晋书·刑法志》保存了它的篇目。《唐律疏议》也说,李俚“造《法经》六篇,即一盗法、二贼法、三囚法、四捕法、五杂法、六具法”。

  李氏,名悝,音kuī,一作克

  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教导我说:'家贫就想得贤妻,国乱就想得贤相'。如今要安排宰相,不是魏成子就是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
  李克回答说:"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文侯说:"先生面对此事就不要推辞了。"李克说:"这是您不注意考察的缘故。平时看见他亲近哪些人,富有时看他结交哪些人,显贵时看他推举哪些人,不得志时看他不做哪些事,贫苦时看他不要哪些东西,有这五条足能决定谁当宰相了,何需依靠我李克呢!"文侯说:"先生回家吧,我的宰相已经决定了。"
  李克快步走出去,到翟璜家中拜访。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去选择宰相,结果是谁当宰相呢?"李克说:"魏成子当宰相了。"翟璜气得变了脸色,他说:"就凭耳目的所见所闻,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西河的守将是我推荐的。君主对内地最忧虑的是邺郡,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计划要攻伐中山国,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灭后,派不出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师傅,我推荐了屈侯鲋(fù,付)。我哪一点比魏成子差!"李克说:"您向您的君主推荐我的目的,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来谋求做大官吗?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用在外边,十分之一用在家里,因此从东方聘来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把他们奉为老师。您所推荐的那五个人,君主都任他们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子相比呢?"翟璜迟疑徘徊后拜两拜说:"我翟璜是浅薄的人,说话很不得当,我愿终身做您的弟子。"

李悝,(前455年-前395年),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他在魏国主持变法是被魏文侯任命为相的时 期。在此之前,他曾做过魏国的上地郡守。上地郡为魏文侯设置,辖地 为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上地郡西与 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 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 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 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大败秦军。射技高低与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 的,李悝用以决曲直的诉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决或无关紧要的一般讼 案。在战国时与强秦接境的地区,军事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李悝用此法 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是一个创造。大概 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绩不错,魏文侯才任用他为相,支持他的改革。 李悝在魏文侯时,任相10 年,主持变法,是战国法家的始祖。《汉 书·艺文志》有《李子》32 篇,列为“法家”之首。班固自注说“名悝, 相魏文侯,富国强兵。”李悝的改革措施由于著作的不存,已不可全知, 见于他书记载的只有关于经济和刑法两方面的措施。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通过魏文侯予以公布,使之成为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

在魏国实行变法。


曹操手下智将--荀氏叔侄是怎样的人?
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简明历史传记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后辞官回乡...

秦国有哪些名人?
商鞅任秦国相,大力推行强行变法,积怨甚深。有识之士赵良曾谴责商鞅,用严刑酷法残害民众,积怨结恨、埋下隐患,并历数商鞅种种不得人心的做法。赵良直言不讳警告商鞅:有朝一日,秦王会收拾你,你的死期指日可待。肺腑之言,被商鞅当作了耳边风。4、王翦 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里面,廉颇老矣,得不...

姓高的祖先是谁
她有什么故事或传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先秦)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

掌柜说历史
[8] 失去权势 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 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

春秋时期互换太子做人质说明什么
一般来讲,人质均为国君之子,故称为“质子”,而且以嫡子即所谓“世子”居多,因为他们是未来的国君,保值系数最高。人质既然是一种外交手段,自然也是一种国际行为,但是以单质式为多,春秋时期交质式只有两例。《左传》评论此事说:“信不由衷,质无益也”。认为不守信义,人质有什么用呢?可见人质是在互不信任的情况下...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呢?
太子赵悝为此忧虑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悦大王之意,又能止剑士相斗者?吾将赏赐千金。”左右异口同声说:”庄子可担此任。”太子问:“庄子是什么人?”一大臣答:“庄子是个隐士。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可以起死回生,其说可以惊天...

秦昭王为何杀白起,白起为什么叫杀神,白起和芈月的
秦昭襄王有个“开了挂”的母亲,史称“宣太后”,也就是曾热播的电视机《芈月传》中的女主人公,又称“芈八子”。秦昭襄王继位时因年纪太小,宣太后听政。秦昭襄王成年后,面临着“四贵主政”的局面: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是宣太后的弟弟;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公子悝则是当年与他争夺王位的同胞弟弟。其中魏冉任国相...

东汉邓太后专权时的所作所为都有哪些?
安帝继位后,邓太后依旧临朝听政, 号令自出 ,并加封邓骘为上蔡侯、邓悝为叶侯、邓弘为西平侯、邓阊为西华侯,食邑各万户,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又拜邓骘为大将军辅政。为临朝听政,邓太后虽然依靠邓氏外戚,却吸取了窦氏外戚倾覆的教训,注意避免邓氏势力的扩大。她曾诏告司隶校尉、河南尹和南阳...

荀彧死的具体日期
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后汉书·荀彧传》)。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后,大为惊异,称其为:“王佐才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历史上芈月与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秦始皇帝嬴政是芈月的玄孙。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死后葬于芷阳骊山。宣太后本是楚国人,后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称芈八子。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因...

中市区15684914029: 有谁知道与李悝有关的小故事? -
冉录亿得: 魏文侯任用李悝,曾经问他:"我要安排宰相,魏成子,翟璜,这两个人您看怎么样?" 李悝回答:"我听说,卑贱的人不替尊贵的人谋划,疏远的人不替亲近的人谋划.我的职责在宫门以外,不敢承担这个使命."、 魏文侯:"先生面对此...

中市区15684914029: 李悝在那个国家变法? -
冉录亿得: 他是魏国人,也是在魏国变法的.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战国时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 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濮阳人.曾任魏文侯...

中市区15684914029: 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哪个更早
冉录亿得: 李悝变法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的国土面积而做...

中市区15684914029: 商鞅、李悝、吴起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
冉录亿得: 变法.启示很简单,一个国家,只有改革才能强大.

中市区15684914029: 与维新变法和戊戌变法命名方式一样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
冉录亿得:[答案] 你好,中国历史上的其他著名变法事件还有: 1、李悝变法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为宰相,实行变法.据说,李悝是孔子弟子卜子夏的学生.李悝在任相期间,得到国君的信任和同僚的支持,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中市区15684914029: 李悝的命运好于秦国的商鞅和楚国的吴起.他的仕途很顺利,终身的受到?
冉录亿得: 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国策,主张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对于那些国家没有贡献,完全依靠父祖辈的爵禄享有特权的人,剥夺其官职...

中市区15684914029: “会徐州相王”是什莫历史故事?如题
冉录亿得: 齐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公元前361年魏国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积极寻求同盟者共同对付秦国.在此种情况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相互尊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中市区15684914029: 战国初期法家到底是李俚,还是李悝,那个字对 -
冉录亿得: 是李悝. 李悝在纪元前五世纪末叶,担任晋国高级官员.晋国分裂后,继续担任魏国高级官员.他指出米价太贵对消费者有害,米价太贱则对农人有害,他创办“平籴法”,即控制米价在一个水平程度,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初期的超级霸权....

中市区15684914029: 李悝生活在我国古代的哪个历史时期 -
冉录亿得: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1] 河南濮阳人.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中市区15684914029: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见于何书记载?
冉录亿得: 史记和战国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