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

作者&投稿:逯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各朝代选官制度~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3、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扩展资料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 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初,这一制度是致力于解决朝廷选官和乡里清议的统一问题,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

3、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扩展资料

选举意义重大

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 “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举发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

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

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秦朝以前基本上是世袭制;
2、两汉时期是察举制,分为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主要是地方察举(比如孝廉);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是九品中正制,按照门第高低授予官职,造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的的局面”;
4、隋唐一直到清末基本沿用科举制(当然各朝的具体操作有所不同)。

公元583年以前都是“推举制”+“军功制”+“门阀制”,公元583年-1904年是“科举制”+“军功制”+“门阀制”,民国时期是“长官聘任制”,当今嘛,嘿嘿,不好说!

秦朝以前基本上是世袭制;
两汉时期是察举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是九品中正制;
隋唐一直到清末基本沿用科举制

我记得易中天讲过 隋唐之前还存在君求贤 类似三顾茅庐 但唐之后全国人才统统有科举选拔


历史上有过几个官员选拔制度?古代选官制度是如何发展的?
为了适应自己的统治,各诸侯国开始进行改革,其中以秦国最为彻底。商鞅变法后,秦国开始实行军爵制,但军爵制。到了汉代,第二种选官制度开始形成和发展,即科举制度。与世界官制相比,科举制度在选官制度上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实施方法。在惠帝和吕后统治时期,是科举制度的萌芽阶段。当时朝廷颁布了提倡孝道...

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都有哪些?
之后,随着西周宗主地位的衰弱,世卿世禄制度也开始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荐举制以及军功制。2、荐举制 《左传 昭公十七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话:“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大致意思是说教育开始逐渐地普及,这也是荐举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国家的实力,便不再如昔日世卿...

新中国实行什么选官制度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1. 朝代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为曹丕采纳陈群建议而设立。2. 内容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 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 中正: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也就 3. 影响 导致门阀士族制度的产生。 五、科举制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趋势是什么?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及趋势:原始社会---禅让制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秦朝---军功授爵制 汉朝---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 隋唐---科举制 2.中国古代监察与谏议制度的发展脉络及其评析:(1) 监察:秦朝--御史大夫 汉朝---御史府(御史...

各朝代的相对选官制度是什么?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人才选拔制度先后顺序
汉代: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每年推举各地德高望重的人才做官。三国曹丕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人的出身和等级身份选拔官吏。隋代:开创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任用官员。唐代:大大拓宽科举考试范围,选用贤能。明清时期:延续了考试制度,但考试内容限于八股文。古代选官制度顺序:中国古代选官...

古代三种主要的选官用官制度分别实行于哪个朝代
1、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3、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

关于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搭配有误的是( )。
B项错误,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增强了军队战斗力,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

中国历史朝代实行的制度依次是什么
君主专制脉络:西周(分封制)——秦(三公九卿制)——西汉(中外朝制)——魏晋南北朝(三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中书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司礼监)——清(南书房、军机处)。选官用官制度脉络:西周(世卿世禄制)——秦(军功爵制)——汉...

我国古代各个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对当时主流社会价值取向的有利不利影 ...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开始实行的,那时察举制已然变质,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所以魏文帝开始变革.6,从隋朝开始后的各个朝代普遍实行科举制来选拔官吏,是统治者为了增强了朝廷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的稳定...

璧山县17086018433: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
竺购安内:[答案]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综述 1.禅让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夏朝启时取消. 2.世袭制度: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爵位世代相传的制度.由夏启建立,贯穿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始终. ...

璧山县17086018433: 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是什么? -
竺购安内:[答案] 夏商周——世卿制(世袭制) 汉——推荐任用制度(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推荐任用制度(九品中正 制) 隋唐元明清——科举考试制度

璧山县17086018433: 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 -
竺购安内: 夏、商、周时代:“世袭制”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璧山县17086018433: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 -
竺购安内:[答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2、西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

璧山县17086018433: 先秦到唐宋时期我国选官方式有哪些? -
竺购安内: 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客卿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汉代—察举制,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察举和征辟是两汉选官最主要的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至明清是科举制

璧山县17086018433: 谁能够给我列一下中国古代朝代的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比如科举制是唐朝等等的, -
竺购安内:[答案] 中国古代朝代的制度:1、尧舜禹:禅让制 2.周商:宗法制、分封制 3.秦: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制度、郡县制 4、汉:汉初郡国并存、中朝制度 5、隋唐:三省六部制 6.宋:二府三司制 7.元:行省制.废三省,加强中央集权 8.明:...

璧山县17086018433: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
竺购安内:[答案] 古代的选官制我觉得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汉的察举制.隋创的科举制到唐的殿试和武举到宋的天门子到明清的八骨文这几个!他们的标准汉是孝廉.后来的都是庶主和门第了!可以通过考试当官

璧山县17086018433: 中国古代各时期如何选拔人才 -
竺购安内:[答案]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 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

璧山县17086018433: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选拔人才制度叫什么?从低到高晋级称谓都有什么?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低级到高级分别叫什么呢? -
竺购安内:[答案] 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

璧山县17086018433: 列举我国历代的选官制度 -
竺购安内: 察 举 制 西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