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事迹

作者&投稿:杨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的主要事迹~

很多然都知道鲁迅是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但是并不知道鲁迅当年是如何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的?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一生追求民主,早在新文学运动伊始时期便向封建旧文化宣战,不断与压迫民众的旧思想旧文化斗争。“女师大学潮”发生后与迫害学生的军阀进行论争,鲁迅不畏强暴执笔对战,显示出一个正直文人的气概。尔后国民党统治之下又大胆披露其黑暗统治。

但是最开始鲁迅并不是搞文学创作的,而是学医的,励志要做一名好医生!鲁迅是1902年到日本留学的,他先是在东京学习,因为见到的“清国留学生”醉生梦死,不学无术,实在令他失望。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

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没过多久,鲁迅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到了东京,联络了许寿裳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筹办文艺杂志。不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后来他写了大量的杂文和小说,成为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文学作家。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120周年。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原名阿张、周樟寿、豫山、周树人,1881年9月出生于浙江绍兴。当时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当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恰巧张之洞来访,于是其祖父便以所遇为孙取名“阿张”,之后又以同音异义的字取作大名“樟寿”,号“豫山”。鲁迅7岁进私塾就以此为名。绍兴话“豫山”和“雨伞”音近,同学们常以此取笑他,便请祖父改名,后改名豫亭,再改豫才。1898年,17岁的鲁迅离开了家乡,来到南京,投奔一个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师学堂。周椒生本人在水师学堂做官,却对这种洋务学堂极为蔑视,认为本族的后辈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这里来准备当一名摇旗呐喊的水兵,实在有失“名门”之雅。为了不给九泉之下的祖宗丢脸,他觉得鲁迅不宜使用家谱中的名字,遂将“樟寿”的本名改为“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1918年5月,在钱玄同的激励和介绍下,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鲁迅”。在“鲁迅”之前,还曾用过“迅行”的笔名。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鲁迅的伟大事迹:
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周树人。12月,被本家叔催促参加县考,中榜后以四弟患病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
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其中也对佛教思想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1927年,1月赴中山大学任教。3月,与中共两广区委书记陈延年会见。4月1日,赴黄埔军校发表演讲《革命时代的文学》,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29日,营救进步学生无果愤然辞职。
8月,发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9月,致信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离开广州赴上海,并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同居生活。
12月,与梁实秋等人就第三种人、自由人发生论争,双方争论持久,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
3月2日,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
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
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代文学家。原名周章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着29种,250馀万言”。他的文章思想深刻、文笔犀利,他的书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

作为一个左翼作家,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毛泽东称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这个评价在现在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新文学运动的发动者之一,有人称他是新文学的奠基人。

他同时也是一些左翼杂志的编辑,例如《新青年》和《萌芽》。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奠基之作。鲁迅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人物,他的思想及作品对中国及海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倍受争议。尤其进入21世纪後,有关鲁迅的学术争论日益激烈。

1936年,鲁迅逝世後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移灵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了字。

他的二弟周作人(1885年—1967年) 也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和文学翻译家。

生平年鉴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樟寿,字豫山
1886年,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书。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後又改为豫才。
1892年2月,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老师是寿镜吾。
1893年秋天 祖父周福清(1837-1904)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送往亲戚家避难。
1894年4月,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
1896年10月12日,父亲周伯宜(1860-1896)病逝。
1898年春天,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5月,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改本名樟寿为“树人”。11月 因不满江南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退学回家。12月18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500多人中考得第136名。
1899年1月,入南京矿路学堂念书。
1902年1月,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3月,离开中国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0月,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多次讨论中国国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还经常去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会。
1903年3月,作《自题小像》诗。6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编译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10月,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会”(着名的反清组织“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1904年4月,在弘文学院毕业。9月,入日本本州岛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
1906年3月 从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退学,返回东京,学习德语。6月,奉母亲鲁瑞(1857-1943)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婚後不几日,便与周作人再赴东京。
1908年夏天 继续在东京读书学德语。从夏天开始,每星期日往章太炎在东京的寓所,听他讲学,历时大约半年。
1909年3月2日 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出版。7月26日 《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出版。8月,离开日本回国,结束了七年的留学生活。回国後,就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生理和化学教员,兼任日籍教师的翻译。
1910年5月,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例办理。7月,辞去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回绍兴。9月,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的监学,兼教生物课。
1911年7月 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席卷全国,绍兴城内一片混乱,遂应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回校暂管校务。11月,带领学生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安定民心。不久,受新任绍兴军政府都督王金发委任,担任初级师范学堂监督。冬天,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2月,辞去初级师范学堂监督职。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去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职。5月,因教育部北迁,单身前往北京,住进宣武门外的绍兴会馆。8月 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兼第一科科长。
1913年,为应付袁世凯政府的恐怖统治,开始抄书、辑书,其後又开始抄碑,读佛经,除去教育部上班和逛书店,基本上不出会馆,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1918年4月2日,用“鲁迅”为笔名写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交《新青年》发表。8月29日开始陆续向《新青年》的“随感录”栏投稿。
1919年8月19日,购买西直门内八道湾11号的房产。11月21日与周作人全家一起迁入八道湾11号新居。12月29日接母亲、朱安及周建人全家到北京,开始了大家庭聚居的生活。
1920年,应聘任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兼任讲师(直至1926年)。主要讲授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与此同时,还应聘任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兼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1922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员
1923年4月,接连出席董秋芳、许钦文等组织的文学团体“春光社”的聚会,给文学青年以直接的指导。夏天,因与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发生严重冲突而导致兄弟绝交,遂与朱安一起迁至西城的砖塔胡同61号居住。10月1日肺病复发,持续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12月11日所着《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
1924年3月多次到医院就诊治疗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5月25日迁居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11月《语丝》创刊,鲁迅和周作人做了语丝派的首领,林语堂成了周氏兄弟的忠实盟友(当时,北大的教授已经形成两派,一派是周氏兄弟为首,另一派以胡适为代表)。
1925年3月,开始与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许广平通信。4月发起成文文学团体“莽原社”,创办《莽原》周刊,自任编辑。5月,北京发生了“女师大风潮”,鲁迅和林语堂一起,站在进步力量一边,支持爱国学生。7月与韦素园、李霁野等六人组成文学团体“未名社”,出版《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书》。8月14日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教育部企事职务。8月22日向北洋政府平政院递交诉状,控告章士钊违法免他职务。9月1日肺病复发,连绵数月才愈。11月11日完成短篇小说《离婚》,此後即停止创作小说。
1926年1月16日,在平政院控告章士刽胜诉,恢复教育部参事一职。3月发生了“三·一八”惨案,段祺瑞执政府从3月19日到3月26日,接连开了两次通缉名单,共48人,鲁迅也在其内。3月26日离家躲避。4月1日,作《纪念刘和珍君》,发表在《语丝》周刊上。5月2日返回家中,恢复正常生活。5月13日,宴请准备到厦门大学任职的林语堂。後来亦接收了厦门大学聘请,任该校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于9月4日抵达厦门大学就职。在国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
1927年1月18日抵达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长。3月29日与也到中山大学任教的许寿裳一起迁居校外,和许广平住到白云路白云楼26号2楼。并请也同居一处。4月21日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10月3日抵达上海,晚上和当时已在上海的林语堂谈至深夜。第二天上午,林语堂再次来访,中午由孙伏园兄弟作东,请鲁迅、许广平、周建人及林语堂聚餐。饭後6人合影。这是鲁迅到上海後第一张照片,通称鲁迅许广平“结婚照”。五日後迁人虹口景云里23号,与许广平正式同居。12月18日因蔡元培推荐,任南京政府大学院特约着作员,开始领取薪水。
1928年2月24日 致信台静农,提议将《莽原》半月刊迁往上海,并表示愿当编辑。6月20日 与郁达夫合编的《奔流》月刊创刊。9月9日迁至景云里十八号。12月6日与柔石等人合编的《朝花》月刊创刊。
1929年4月开始翻译《艺术论》。5月22日在燕京大学演讲,题目是《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8月13日请律师向北新书局提出诉讼,追索拖欠的稿费。後书局分四次,将所欠八千多元稿费,全数付清,历时4个半月。9月26日 儿子周海婴出世。
1930年2月16日,由柔石、冯雪峰陪同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筹备会。与此同时,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被人推举为发起人。3月2日 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作演讲。3月19日因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向国民党中央呈请通缉“堕落文人”鲁迅,往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家中避难。4月11日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巴尔底山》旬刊级刊。5月7日由冯雪峰陪同,往爵禄饭店会见共产党领导人李立三,拒绝其要他公开写文章斥骂蒋介石的要求。5月12日 迁往共四川路上的“北川公寓”。6月7日 向共产党“第三国际”组织的“中国革命互济会”捐款一百元。 9月16日 出席“左联”等组织为其举办的五十寿辰纪念会,并作讲话。
1931年1月20日-2月28日,因柔石等五人被捕。携全家至一日本人开设的花园庄旅店避难。4月25日 所作《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在左联机关刊物《前哨》的创刊号上发表。7月20日 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的暑期学校作题为《上海文艺之一瞥》的演讲。10月23日,《“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发表。11月5日 作《<野草>英译本序》。12月11日主编的《十字街头》双周刊创刊。10月25日作《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回答两位青年作家的询问。
1933年1月17日,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大会,并被推举为执行委员。
1935年1月24日,开始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选稿。4月29日作《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9月12日 致信胡风,将“左联”中的某些领导人比喻成“在背後用鞭子打 ”的“工头”。11月6日去苏联驻上海领事馆观看电影。考虑到政治和经济上的诸多困难,没有采纳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等劝他出国休养的意见。
1936年1月28日,编定《凯绥.河勒惠支版画选集》。2月29日致信曹靖华,明确表示了对于“左联”解散的不满,并表示不愿加入新成立的“文艺家协会”。3月2日受寒而气喘病发,延续一个多月。4月1日作回忆散文《 的第一个师父儿》。4月7日作《写于深夜里》。5月3日 致信曹靖华,对傅东华、郑振铎和茅盾等人提出批评。5月14日致信曹靖华,说:“近来时常想歇歇。”5月18日发烧,持续不退。5月31日史沫特莱请来当时上海最好的一位肺病专家,诊断结果是认为鲁迅的病症非常严重,“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6月9日,病中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冯雪峰执笔。6月10日,口授《论现在 的文学运动》,冯雪峰执笔。6月15日,与茅盾、曹靖华等六十三人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8月1日,去医院诊病,体重仅有38.7公斤。8月5日,作《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8月23日,作《“这也是生活”……》。9月5日,作《死》。9月19日,作回忆散文《女吊》。10月9日,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二事》。10月18日,肺结核病发作,呼吸不畅。 10月19日上午50:25逝世。出殡的时候,上海有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

鲁迅小故事
1;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2;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3;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4;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
5;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
6;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
7;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伟大事迹 -
花阅右旋:[答案]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他发表大量的文章来唤醒一个泱泱大国...

丰城市17652464307: 关于鲁迅的故事有哪些? -
花阅右旋: 鲁迅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鲁迅理发、爱书情结、不能忘却的纪念、独角兽对比目鱼、刻着“早”字的书桌、鲁迅弃医从文等.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故事 -
花阅右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

丰城市17652464307: 急求鲁迅的事迹1个! -
花阅右旋: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名人故事? -
花阅右旋: 1.理发故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感人事迹事迹,急用!!!!! -
花阅右旋: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主要事迹 -
花阅右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故事180字 -
花阅右旋: 1.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

丰城市17652464307: 关于鲁迅的名人 ,故事 -
花阅右旋: 一、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二、鲁迅在...

丰城市17652464307: 鲁迅的名人事迹 -
花阅右旋: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