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历史官职问题

作者&投稿:农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隋唐时代选官职度~

隋文帝废除维护门阀贵族地位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因为是分科取士,所以名为“科举”。王朝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唐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多种。学馆的生徒可以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后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最多。考试的内容,进士着重于诗赋和时务策,明经则着重于儒家经典的记诵。主持考试的,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前一直是吏部考工员外郎;以后归礼部掌管,也有临时由皇帝委派中书舍人等清要官主持的。武则天当政时,还亲自主持考试。考试及格者称为“及第”。录取数进士科约为应试者的1---2%,明经科为1---2/10。因为考生投送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武则天还增设武举,由兵部主持。
  制举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文辞清丽科、博学通艺科、武足安边科、军谋越众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等百十余种。士人和官吏都可以参加考试。考中以后,原是官吏的立即升迁;原来不是官吏的,也立即由吏部给予官职。但制举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而看成是“杂色”。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有积极意义: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科举制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科举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但到了明清时期,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望采纳

唐朝官制
唐朝官制为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门下负责审议中书之立案,草案,以决定实行与否;尚书省为行政官署,其下尚分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正三品)及侍郎(正四品上),此为三省六部制。

1兵部尚书:正三品。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上司是尚书省

2民部尚书:正三品。隋朝的时候称民部 唐改户部了。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上司是尚书省

3尚书左仆射: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 全面负责行政事务的长官

4门下纳言:正三品。门下侍中(隋为纳言)。隋曰纳言,又名侍内。武德为纳言,又改为侍中。龙朔改东台左相,光宅元年改为纳言,神龙复为侍中。开元元年改为黄门监,五年复为侍中。天宝二年改为左相。至德二年复改为侍中。武德定令,侍中正三品,大历二年十一月九日,升为正二品。隋朝的门下省基本改变了秦汉时期以来,主要负责皇帝起居事务机关的特色,过渡成为隋唐时期处理政务的政府机关。唐朝的门下省属于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5左翼卫大将军:正三品。这些具体是什么职责的 不是太清楚 但基本上也就是外将和内将的区别 也就是要嘛就是到外面打仗的 要嘛就是负责守护皇宫内部的 或是守护皇室成员的一些禁军类的

6左武侯大将军:
正三品?不是太确定 但应该也是在十六卫大将军里的一职。职责同左翼卫注释。

7内史侍郎:正四品上。以中书省做的事情为主的话 那也就是主要负责起草政令类的一些事情

8御史大夫:从三品。隋唐时期以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9黄门侍郎:正四品上。
在隋唐朝的某些期间 黄门侍郎有时也可享有宰相的权利

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黄门侍郎照顾皇帝饮食起居的,与伴读是有区别的。

10太史令:从五品下。负责天文观测的。
---------------------------------------

朋友 给你找的这些资料写的真的很乱和很杂 因为这包括了隋唐的两朝的一些官衔制度和管辖的一些具体事物的区分 所以就大致笼统的先写个大概的 如果写的一些官职或职责有什么出错的 别见怪 实在是感觉太多太乱了!
还有别的一些如果要问的请再提问

尚书左仆射:从二品 左右仆射分掌六部,一般兼任六部尚书;直接上级尚书令,下级六部尚书;一般尚书省不置尚书令,左右仆射最大;
兵部尚书:正三品 掌管国家军事;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兵部侍郎;
民部尚书:正三品 掌管国家负责财政、国库; 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民部侍郎;
门下纳言:正三品 掌管门下省,负责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门下侍郎;
左翊卫大将军:正三品 掌宫廷近卫,皇帝出入警卫;上级:皇帝;下级:左翊卫将军;
左武侯大将军:正三品 掌管皇帝车驾出入,京城巡逻,烽火驿道管理等;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左武侯将军;
御史大夫:从三品 掌管监察和弹劾;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侍御史;
内史侍郎:正四品 掌管出纳王命,就是写诏书;上级:内史令,下级:内史舍人;
黄门侍郎:正四品 辅助门下纳言,负责审核诏书;上级:黄门纳言,下级:散骑常侍;
太史令:从七品 掌管记录皇帝言行,天象记录;上级:秘书监,下级:太史郎

真费劲,求采纳

尚书左仆射:从二品 左右仆射分掌六部,一般兼任六部尚书;直接上级尚书令,下级六部尚书;
兵部尚书:正三品 掌管国家军事;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兵部侍郎;
民部尚书:正三品 掌管国家负责财政、国库; 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民部侍郎;
门下纳言:正三品 掌管门下省,负责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门下侍郎;
左翊卫大将军:正三品 掌宫廷近卫,皇帝出入警卫;上级:皇帝;下级:左翊卫将军;
左武侯大将军:正三品 掌管皇帝车驾出入,京城巡逻,烽火驿道管理等;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左武侯将军;
御史大夫:从三品 掌管监察和弹劾; 上级:皇帝/宰相。下级:侍御史;
内史侍郎:正四品 掌管出纳王命,就是写诏书;上级:内史令,下级:内史舍人;
黄门侍郎:正四品 辅助门下纳言,负责审核诏书;上级:黄门纳言,下级:散骑常侍;
太史令:从七品 掌管记录皇帝言行,天象记录;上级:秘书监,下级:太史郎

这个太长了吧 就不一一介绍了 网上应该都可以搜到的


关于唐朝的官职问题
但是,从根本上讲,异姓王的分封与皇权政治是相抵触的,因而一朝之内,异姓王的分封多局限于一段时期。并且,一旦异姓王的权力、地位提高并直接威胁到皇权时,皇帝就会采取一些措施,如翦除异姓王,或削藩等来维护和巩固皇权统治。 唐代与其它朝代略有不同。从唐初到唐灭亡,异姓王的分封一直存在,并且曾...

唐朝时期的节度使的官职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地方上需要中央的名义来维系对军队的控制,这样相辅相成,就可以安稳度日。节度使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了,直到大宋建立了以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将节度使的权力逐渐收归到中央,节度使才慢慢成为一个虚衔,之后就不复存在了。节度使退出历史舞台也是一个进步,你认为呢?

唐朝官职
皇帝以下的官员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卿。1、三师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

有关唐朝官员设置的一点疑问
如果有,那么长官官职叫什么?还有唐朝的正一品的三师三公这些官职到底有没有人在生前被授予过?如果有请举些例子。请熟悉唐朝历史的各位朋友帮忙解惑! 展开...贞观时期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时分天下为十五道,至唐后期,全国已被划分成四十余道,每道皆置观察使,雄藩重镇则带节度使,不带节度使者则带都团练使或都防御...

唐代官职
西汉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是东汉时期的事情,唐袭隋制,那么隋朝的三公也就是这个内容了。 二、三省并相(中书、门下、尚书) 三省并相说的是“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 此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一)。也就是说唐没有宰相这个官职而是三省...

狄仁杰身为宰相却只是三品官,唐朝的官职制度是什么样的?
【护卫】:执刀十人(唐置于各府州,掌执刀随从,员额自十十至五人不等)。【监狱】典狱八人。问事四人(杂任职名。掌执行刑罚。)。【后勤】白直十六人(杂任职,在府州县官署值班,供传呼役使。)。【市场】市令一人;佐一人;史一人;帅二人;【仓库】仓督一人,史二人。【州学】经学博士...

几个非常复杂的关于唐朝官职的问题,知道详情者来.
(二)肃宗即位—— 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三)禄山被杀—— 不久,安禄山被长子安庆绪所杀。郭子仪得回纥之助,收复长安和洛阳。(四)思明叛变—— 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

唐朝吏制的问题
这种官职通常采用的属僚,多为新兴的地主阶层,与三省六部制中的贵族官僚对立.由中书之强化,门下之衰弱...三、俸料。唐代官员的俸料制是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制定的。所谓俸料,包括月俸、食料、杂用,...三、六部是政务机关,而另外还有事务机关——九寺,来源于秦汉时期的九卿。地位在六部之下。其正、副...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官职出现在唐朝?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在唐朝有多严重...
从唐太宗反攻东突,到河湟西部唐玄宗与吐蕃的战争,大唐几乎很多年没打仗,而且是一路大规模的出兵战争。当政府军士兵习惯了这种程度,他们真的适应不了。所以唐初需要一批职业军人来代替政府军。政府的军事制度即将结束,但帝国仍在战斗。所以这个功能需要由我们这个时代来承担。我们统治下的职业军人可以实现...

唐朝时的司马是什么官职?
唐朝时期,"司马"通常指的是"太仆司马",是一个官职,负责管理皇宫的马匹和骑士。这个官职的职责包括:管理皇宫的马匹: 司马负责管理和照料皇宫的马匹,确保它们的健康和适当的饲养。这包括提供足够的饲料和水源,以及处理马匹的健康问题。组织骑士: 除了管理马匹,司马还负责组织和管理皇宫的骑士团队。

青浦区17178962068: 隋唐时代文武官职 -
李妮清感: 文官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六部是隋唐...

青浦区17178962068: 汉朝到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并简述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 -
李妮清感: 从察举制变为了科举制,隋唐时期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与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科举制度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他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权...

青浦区17178962068: 隋朝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官员是如何分等级的? -
李妮清感:[答案] 这个问题不对! 本身隋朝建立之后隋炀帝首开科考,已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所谓的九品中正实际上是三国时期魏国曹丕首创,按品级授予官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形式! 因而,到了隋朝开科之后就 无等级之分

青浦区17178962068: 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
李妮清感:[答案] 东晋南朝士族依靠家世门第,世代把持重要官职;隋唐实行科举制;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东晋南朝士族腐朽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通过选官扩大统治基础、打...

青浦区17178962068: 关于隋唐三省六部的问题 -
李妮清感: 第一:宰相是一个统一称呼,其实,除了金国在很短一段时间用过“宰相”一词做官位外,历史上是不存在宰相这个官职的.宰相只是关于朝廷文官最高领导的一个概念性称呼.而具体的官职,在各个朝代不一样.在秦汉以前,一般是太师、司...

青浦区17178962068: 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
李妮清感: 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 1、科举制度的施行是新兴庶族地主阶级的产物,提高庶族地主的地位,加快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3、打击门阀氏族的势力,将选拔人才的权利收归中央,顺应了历史趋势. 4、促进文学—唐诗的发展. 5、促进跟周围藩国的外交交流,比如新罗(现在的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纷纷引进这种选官制度,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青浦区17178962068: 在唐朝时期有什么高官?在唐朝时期有什么高管?
李妮清感: 唐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中央的三省六部制度】 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唐中央政府下主要分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 中书省掌诏敕,政令之立案起草; 门下省...

青浦区17178962068: 隋唐时期设立并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客观上促进了古代什么文学的繁 -
李妮清感: 科举制度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1)历史沿革: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2)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青浦区17178962068: 隋朝时期能帮皇帝直接处理政务的官职是什么 -
李妮清感: 尚书令.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