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几次农民起义

作者&投稿:佐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朝有多少次农民大起义?~

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

中国历史有无数的王朝,这些王朝各有各的强势,也各有各的弊病,但无一例外,都会因为土地兼并而使农民生存空间越发狭窄,最终农民忍受不了被迫起义,在农民起义军和北方异族的打击下,王朝灭亡。
秦朝亡于陈胜吴广起义,汉朝虽不是亡于黄巾起义,但黄巾起义深深动摇了汉朝的根基,隋亡于农民起义,唐亡于黄巢起义,明亡于闯王,清末有太平天国。可以说几乎全部王朝要么被农民起义灭亡,要么与农民起义军拼了个两败俱伤,最终被捡便宜。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宋朝。

《水浒传》中的宋江起义实际规模很小
宋朝的农民起义很少吗?并不是,宋朝的农民起义多达433次,居历朝之首,但几乎全都是小起义,最大的如杨幺起义也不过十几万农民军,被岳飞的岳家军顺路就给灭掉了,甚至没向朝廷发一道求援信。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宋江,方腊等,却是虚构的。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但起义规模很小,而方腊则声势大点,但是也是不出一年就被平定。这些起义和闯王转战千里,几次聚集百万叛军比起来,就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了。
那么为何宋朝农民起义数量如此之多的情况下,宋朝却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中原因很多,需要分条叙说
其一,宋史浩繁。

二十四史对比,宋史比重之大一目了然
宋史是元代名相脱脱所做,由于此时元朝已经接近尾声,战乱不止,脱脱为了保证宋史的可信录用了大量史料,修史工作也启用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包括各个种族,因此宋史十分详细,居各朝代之首。一旦详细起来,宋朝的问题和优点也就放大了。
比如宋朝有433次起义,这个数字就是自宋史中统计出来,其他朝代没有这么多吗?

不见得,只是其他朝代的史料远远不如宋史详细,记载得简略罢了。
比如有四百年的大汉也不过是一部汉书,一部后汉书,加起来还没有三百年宋朝的一半量。在这样详略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宋朝有记载如此多的农民起义就不足为奇了。

宋朝一共发生了400多次的农民起义。

宋朝是发生农民起义最多的时候,而且在宋朝农民起义现象,与其他朝代发生的不一样。因为在宋朝,只要出现了农民起义现象,这种农民起义现象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不会停止。

而宋朝历史上最大的两次起义,分别是王小波、李顺起义和宋江起义。

扩展资料:

1、王小波、李顺起义

2、方腊起义

3、八字军抗金起义

4、红巾军抗金起义

5、邵兴抗金起义

6、钟相、杨幺起义

7、魏胜抗金起义

8、红袄巾抗金起义

9、范汝为起义

10、李金起义

11、江西建昌佃户起义

12、李接起义

13、赖文正起义

14、陈峒起义

15、姜大老起义

16、张福起义

17、晏梦彪起义

18、陈三枪起义

重大起义:

一、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平后蜀,不仅没有解决原有的矛盾,反而加入了新的动乱因素。后蜀被攻下以后,宋太祖命令从水陆两路,用十余年的时间,把后蜀积聚的珍宝、钱币、布帛、粮食悉数运到开封。

此举激怒了川蜀军民,于是就有全师雄领导的全四川地方性的变乱。宋将王全斌镇压这次起事历时近十个月(而平蜀仅用两月余),还坑杀了未参加变乱的二万七千余名蜀兵。

表面上的反抗被重兵压服了,但川蜀军民对宋朝政府怨愤的过节始终郁积着。

而宋初对四川地区又在经济上实行超强压榨的政策。当地政府不仅把后蜀头子钱、牛皮钱等苛捐杂税全部继承下来,二税的征收也比其他地区繁重。

太宗时曾考核川峡州县长吏,不法者多达百余人,只有彭山县令齐振元以所谓清白强干受到太宗表彰,而他实际上是个与老百姓为敌,“收赇得金,多寄民家”。

由此不难想见川蜀剥削之苛急,吏治之污浊。

宋朝政府对茶叶和布帛的禁榷(官卖)政策,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无以为生的茶农、农户和手工业者都逼上了揭竿而起的绝路。

四川历来号称“罗纨锦绮等物甲天下”,宋朝就在这里设立“博买务”对布帛实行专卖,迫使贩卖布帛的小商人纷纷破产,从事布帛生产的手工业者和农户的利益也大受损害。

茶叶在唐宋之际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榷茶也成为朝廷的重要财源之一。

所谓榷茶就是政府实行茶叶专卖,设立专门机构,以低价向被称为“园户”的专业茶农强行收购茶叶。

这样,即使原先以贩茶为业的茶贩失去了生计,同时又致种茶利薄,茶农也相继破产。不仅王小波本人是丧失生计的茶贩,追随他造反的不少就是破产的茶农。

淳化四年(993年)二月,王小波在青城聚众起事,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口号。

现代学界把这一口号概括为“均贫富”,给予很高的评价,但也有人质疑其能否视为一个明确的纲领。

实际上既没有必要否认这个口号,它毕竟是社会极端不平等的状况下底层人民的最后呼声;

但也无需从思想史角度给予过高的推重,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早就是儒家一贯的主张,这一口号没有增加新内容。

二、宋江起义:

宋江起义因有《水浒传》的渲染,几乎家喻户晓。

其确切的起事年代缺少记载,大约在政和末年;活动地区相当广泛,北到京东河北,南到两淮的楚州、海州、淮阳军,“州县大震,吏多避匿”。

史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军转战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夺取了官军巨舰十数艘,但最后中了知州张叔夜设下的埋伏,副帅被俘,无复斗志,便接受招降。

当年六月,随童贯南下镇压方腊。宋江起义有史可案的情况,大概如此。

关于这次起义,宋元之际已有《宣和遗事》加以描写,虽不无历史的影子,但毕竟小说家言,不能完全征信。至于《水浒传》,更是艺术虚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农民起义



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

宋朝最著名的几次起义分别为: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南宋初年的钟相杨么起义。

方腊起义

宣和二年,方腊利用摩尼教在帮源峒聚众万人起事。方腊称圣公,建元永乐,分设官署。随后攻克睦、歙、杭、处、衢、婺等州县,众至数十万。

宣和三年初,宋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方腊控制的州县相继失陷。

四月,方腊率部退守帮源峒,与官军决战,所率七万人皆战死,方腊被俘,押送汴京处决。余部继续在浙东转战近一年,后被消灭。

宋江起义

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的一次民变。宋江起义军正式宣布起义后不久,就离开了梁山泊,转战于山东青、齐与河南、河北一带,到宣和三年,宋江义军被海州知州张叔夜所派伏兵包围,损失惨重,退路又被切断。后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钟相杨么起义

在洞庭湖地区的一次农民起义。钟相起义之前,他从事传教和组织活动已有20余年。南宋初,金军不断南侵,南宋政府又横征暴敛,被金军击溃的宋朝官军又乘机抢劫,民不聊生。建炎四年,钟相遂率众起义,自称楚王,后钟相被俘牺牲,其部众在杨么领导下继续战斗。

扩展资料

农民起义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甚至可以说是各王朝改朝换代的直接动因。自西周国人暴动、秦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均不少见,有很多朝代都亡于农民起义,所以说它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宋朝的农民起义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普遍规模较小,影响力不大,所以说宋朝才没有被农民起义被灭。主要的原因有三:

1、土地兼并使农民失去了生存基础,但宋朝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激化,就导致农民起义频发。另一方面,商业发展拓宽了经济来源和就业渠道,也就有很多人获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下层人民的生活相对以前的朝代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就削弱了农民起义的力量。

2、宋朝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宋朝大兴科举,学习风气浓郁,但科举录取的文人有限,更多的人则名落孙山,并因此而落魄。这部分人常常对朝廷心怀怨恨,因此宋朝出现了很多文人加入造反的事情,不过文人的造反也就没啥威胁。

3、忠君思想薄弱。宋朝人只要遇到天灾人祸,生活无法继续,农民就会揭竿而起。但是,宋朝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其能够更好的处理内部矛盾,有更强大的力量安定内部。朝廷的精力都放在对付农民身上,对外部威胁也就没有了防范能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宋朝的起义次数虽多,但起义规模却多数不大,闹事范围小,起义人数也都在几万而已。

宋代主要农民起义有:王小波、李顺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邵兴抗金起义;钟相、杨幺起义;魏胜抗金起义;红袄巾抗金起义;范汝为起义;李金起义;江西建昌佃户起义;李接起义;赖文正起义;陈峒起义;姜大老起义;张福起义;晏梦彪起义;陈三枪起义等。

北宋初期重要的农民起义是由王小波和李顺领导的发生于993-995年间的农民起义。当时,土地集中,佃户承担沉重的赋税,贫富差别严重。另外,丝、帛、茶叶等物政府实行专卖,不许买间买卖。

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次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起义提出的“均贫富”口号,要求平均心财富,反对封建剥削,表明农民起义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北宋有宋江起义。南宋初期(1130-1135年)有钟相、杨幺领导的炽起义。南宋统治者借抗金的名义加紧搜刮人民,另外,从抗金前线败退的官兵趁火打劫,奸淫掳掠。

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1130年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建立“大楚”政权。钟相牺餐后,起义军由杨幺领导,并且起义军拒绝金和南宋的招安。1135年,因起义军中出了叛徒,杨幺被俘,遭到杀害。但是这次农民起义震撼了南宋的封建统治。

扩展资料:

宋朝以前的朝代,兵力大都掌握在武将手中,例如唐朝最终覆灭便是因为藩镇之乱极大地削弱了朝廷的实力,而宋朝时从开国起地方的权利便被朝廷全部收走,地方上的兵源大都是老弱病残,很难有什么作为。

而宋朝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对普通农民的土地强取豪夺,失去了耐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自然会聚齐起来抢劫州府,直至演变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宋朝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一般会采取招安的政策。

宋朝比较著名的几次农民起义便是王小波、宋江、方腊这几人分别在不同时期领导的农民起义,但是根据记载这些起义规模都不是很大,例如王小波起义时只是影响到四川一省,规模也只有几万人,与其他朝代爆发的农民起义规模比起来实在是微不足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荣昌)、合州(今重庆合川)。

淳化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3、方腊起义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4、八字军抗金起义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

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

5、红巾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金军占领河东、河北部分州郡,残暴掳掠。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起反抗,袭扰金军营寨。建炎元年九月,河东忠义民兵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

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了解敌情,而且“略无所惧”,所以能屡败敌人。曾于泽、潞州间猛攻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大寨,交战中,完颜宗翰险被俘杀。

后完颜宗翰屡闻各地营寨遭袭,痛恨红巾军,急令出兵逐捕,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扩展资料

农民起义的原因与影响

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好斗者,有一块土地,耕作收获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便不会去造反。

当一个王朝即将崩溃时,靠封建王朝内部的调整来挽回残局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借助于农民战争的力量来改造那种腐朽的社会。由于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由于受政治形势的影响,对农民战争作用的历史评价起落很大,有时把它称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有时则指责它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其实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的一种力量。封建社会自始至终由一个王朝替代另一个王朝,周而复始,曲折前进。

每当王朝由盛入衰时,吏治腐败,贪官当道,土地高度集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奋起改革,力图缓和社会矛盾,以求王朝长治久安,但都未能扭转局面,不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爆发农民战争就不可避免。但因为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他们的起义、战争,不能把农民引向胜利,只能充当改朝换代的工具。

农民起义既是工具也是动力,统治阶级借农民起义摧毁旧王朝的机会,建立新王朝,历史便沿着新王朝曾经出现的励精图治、奋发改革而有了新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战争是有其重要的历史作用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二年(991),任诱为首的义军攻打昌州(今重庆荣昌)、合州(今重庆合川)。淳化三年(992),荣州(今四川荣县)、戎州(今四川宜宾)、资州(今四川资中)、富顺相继爆发农民起义。

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

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995年失败。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四川“旁户”这一名称从此很少出现,博买务也取消了。

2、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至三年,宋江聚众梁山泊(又名梁山泺,今山东省梁山、郓城间)起义,反抗官府,抗击官军镇压的作战。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3、方腊起义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4、八字军抗金起义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今属河南)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今河南辉县),联合太行山区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义军,坚持抗金。

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未几,两河忠义民兵首领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亦率所部19寨10余万人来附,屡挫金军锋锐,声势大振。

5、红巾军抗金起义

南宋初,金军占领河东、河北部分州郡,残暴掳掠。两河(即河东、河北,今山西与河北中、南部一带)民众组成忠义民兵,纷起反抗,袭扰金军营寨。建炎元年九月,河东忠义民兵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起初在晋城、长治一带活动,后来扩大到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严密。

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了解敌情,而且“略无所惧”,所以能屡败敌人。曾于泽、潞州间猛攻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大寨,交战中,完颜宗翰险被俘杀。后完颜宗翰屡闻各地营寨遭袭,痛恨红巾军,急令出兵逐捕,因红巾军战时集中,散时隐匿于平民中,故金军每次出击皆无所获,常妄杀平民以泄愤。而红巾军却愈益壮大,成为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义军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民起义




你知道中国史上哪几次大的农民起义?哪些朝代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中经汉朝的新市、平林、赤眉、铜马和黄巾,隋朝的李密、窦建德,唐朝的王仙芝、黄巢,宋朝的宋江、方腊,元朝的朱元璋,明朝的李自成,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

宋朝发生过哪些有记载农民起义?采纳后追加一百分。
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宋朝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产生、发展直至灭亡。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农民起义、失败的农民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800人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最后失败。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从1842年开始有多少次革命和农民起义???
1842年湖北崇阳农民起义;1842年安徽亳州捻党抗清起义;1843年湖南武冈农民起义;1844年台湾嘉义民众起义;1844年湖南耒阳农民起义;1845年广西藤县农民起义;1845年山东曹州、郓城捻党抗清起义;1846年江苏常熟农民起义;1846年湖南宁远天地会起义;1847年湖南新宁天地会起义;1848年广东钦州横山等地天地会起义;...

中国封建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农民起义是哪些呢?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十大农民起义如下:第一、陈胜吴广起义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声势浩大,给残暴的秦朝统治以重大的打击,这也是自封建王朝以来的第一次农民起义。二、赤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

历史上发生过哪几次重大的农民起义
赤眉农民义军,是新莽末农民起义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绿林军相互呼应,对推翻新莽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至初平三年(192年),巨鹿(郡治瘿陶,今河北宁晋西南)人张角等领导的反抗东汉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宗教掩护下有组织...

哪些朝代农民起义规模最大
秦: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赤眉绿林起义 东汉:黄巾起义 隋:长白山起义 王薄 ;瓦岗起义 翟让;河北起义 窦建德;江淮起义 杜伏威 辅公祏 唐:王仙芝、黄巢起义 宋:次数最多,共400多次,但规模较小,大的有 钟相,杨幺起义 元:陈友谅,朱元璋,方国珍,刘福通,张士诚等 明:李自成,张献忠起义 清...

有哪些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黄巢起义和李自成起义。1. 太平天国起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加上自然灾害频发,促使农民起来反抗。太平天国起义不仅反映了农民对土地和权利的渴望,还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和...

经济发达的宋朝,为何还会出现那么多次农民起义?总共有几次农民起义?
宋朝一共发生过四百多次农民起义,民众起义极其频繁,仅北宋160余年就发生民众起义203次,主要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聚众梁山泊起义;方腊起义;八字军抗金起义;红巾军抗金起义等。 1、王小波、李顺起义 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缴纳重赋,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宋朝真的有四百多次农民起义吗?
据记载,从936年(960年宋朝建立),到宋朝最后一次农民起义的1275年(1279年宋朝灭亡),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一共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如果按照平均数来算,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到两次,如此高频的农民起义,却并没有对宋王朝的统治造成严重的影响,已经是一个奇迹了。2.宋朝为什么没有被农民起义...

汉中市17229828041: 历史上爆发了几次农民起义 -
脂夏曼奇:[答案] 01:秦朝------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大泽乡起义) 02: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03: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04:西汉----赤眉农民起义战争 05: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 06:两晋----杜弢起义 07:两晋----孙恩起义 08:两晋----卢循起义 ...

汉中市17229828041: 北宋南宋有哪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脂夏曼奇: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末年,川陕大旱,宋廷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忍受,又用贱价强购茶叶,茶农大批失业.淳化四年 (公元993年)二月,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茶贩王小波聚众起义,以均贫富为号召,获得广泛响应,众至万余人.宋江...

汉中市17229828041: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次农民起义?著名的有? -
脂夏曼奇:[答案] 01: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 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02: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03: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 绿林起义指中国...

汉中市17229828041: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有那些 -
脂夏曼奇: 秦朝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 23年,绿林军在昆阳以八九千人击溃号称百万的王莽军.并乘胜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5年,豪强地主刘秀夺取农民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政权,东汉黄巾军起义,西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张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陆石岩山 东晋农民起义 南北朝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 北宋农民起义 南宋农民起义 元末农民起义 葛贤抗税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 义和团起义

汉中市17229828041: 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农民起义有哪些?
脂夏曼奇: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中 国2000多年漫长的封建时代,大大小 小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载入史籍、 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次: 秦汉之交的陈胜、吴广起义;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 隋朝末年以瓦岗寨义军为代表的 农民大起义;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黄巾军起义; 宋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宋江方 腊起义、钟相杨么起义; 元末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 明末闯王李自成起义; 清朝咸丰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 天国起义.

汉中市17229828041: 为什么宋朝的农民起义不是很有名? -
脂夏曼奇: 很有名啊.著名的《水浒传》就是根据宋江、方腊起义写就的.另外还有王小波、李顺起义等.

汉中市17229828041: 梁山108将,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
脂夏曼奇: 据史家考证研究,在宋代徽宗宣和年间,确有宋江其人及其领导的梁山泊起义,但不像《水浒传》所写的有108将,也没有那么多生动的戏剧性场面. 梁山泊位于山东西部,原是个很小的湖泊,后因从五代到北宋黄河多次缺口泛滥,使它与四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