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民族风情

作者&投稿:糜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

1、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

3、西藏:农奴制度下的王权统治、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亲,宋代的吐蕃国、清朝的宗教分化、清廷对藏的管理。喇嘛教文化 )

4、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礼仪: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

5、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扩展资料: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来说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面积占42%,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有50人以下,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参考资料:中国西部-百度百科

1、赛马
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快马两类。成年人赛走马,男女儿童赛快马。赛程最短16公里,最长60公里,一般都是三、四十公里。赛走马,既赛快、更赛美,包括赛马的外貌、走路奔跑的姿态美不美,马的鞍子、赛手的穿戴和姿势美不美。
赛快马,是不备鞍辔的骣骑直赛,以赛速度为主。挑马、驯马是赛马取胜的基础,所以赛马前赛手都要挑选和调教比赛的马匹,一般要调教15天左右,蒙古族称为“吊马”。
2、射箭
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两类。骑射,射手身穿窄袖紧身短袍,身背弓箭,乘马到起跑线,令发后起跑,抽弓搭箭,瞄靶射出。一般规定每个射手射9支箭,分三轮射完,每一轮设三个靶位,间距25米,以中靶箭数环数多少而确定前三名,给予奖励。
静射,射程比国际射箭短,一般为15米或20米,使用的靶是五种颜色的“毡牌靶”,靶的中心是活动的,中箭后就掉下来。三箭射完,以中靶箭数评出优胜者。
3、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的长项,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赛前要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编排、根据报名参赛选手的情况,少则编为32人或64人,多则编为512人或1024人,不能出现奇数。比赛采用单淘汰式一种,一跤分胜负,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先着地者为败。比赛不限时间,不分体重。

4、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常在水草丰茂、牛羊肥壮、气候宜人的夏季进行。祭祀的时候,敖包上要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天马图”,祭祀的形式一般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
5、歌舞
蒙古民族素喜歌唱,蓝天绿地,辽远开阔,扬鞭纵马,歌从衷来。生活的每个领域:祭祀祖先、出征打仗、怀乡思亲、恋爱结婚、迎送亲朋以及吃饭喝酒、生老病死,皆入歌吟唱。其民歌形式分长调和短调两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古民族风情草原习俗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云南有1.3万人,聚居在通海县新蒙乡,分中村、下村、白阁、交椅湾和陶家嘴5个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随忽必烈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通海蒙古族从祖国西北大草原来到云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凤山脚下,已有740多年的历史。700多年来,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凭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把杞麓湖之滨、凤凰山之麓建设成了鱼米之乡。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主要分布地区:内蒙古、辽宁、新疆、黑龙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历史】

蒙古族历史悠久,蒙古的称谓最早见于唐代,那时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这个部落的发祥地在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以后逐渐西移。各部落之间竞相掠夺人口、牲畜和财富,形成了无休止的部落战争。13世纪初,成吉斯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人民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天文历算、文化艺术、医学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省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团结互助的风尚,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众人围成一圈,一边舞蹈,一边击掌高歌。近几年与内蒙古的亲戚来往增多,开始举办“那达慕”盛会,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参加。

【节庆】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小伙子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一盘饼食,这事就此定了下来。冬天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经双方选定日子后,新郎家于傍晚时分到姑娘家接亲,至此婚礼已经开始,民族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各种婚礼节目连续上演,一直到东方发白;接亲的队伍才跨上骏马,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在离新郎家不远时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到家后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在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磕头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马奶节: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日常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节庆、礼仪食俗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人口480.684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建立了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以后又相继成立了9个自治州、县:
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12月5日)
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1日)
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日)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语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打鬃节―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
禁忌: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宗教: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
节庆: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白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马奶节: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日常食俗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节庆、礼仪食俗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典型食品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对于推动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意义的西部

从文化西部的角度看,上古时代,无论西北还是西南,都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交往。从西汉起,西部已进入中国历史的视野。唐代,西部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它包括了青藏高原的腹地、云贵高原、北方草原、辽阔的西域,甚至沿丝绸之路越过帕米尔高原。汉唐两朝众多的公主远嫁乌孙、吐谷浑、契丹、突厥、回纥、南诏等地和亲,使神奇的西部文化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深。

在漫长的历史中,西部地区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邦国性质的地方政权或酋长性质的土司政权,如西夏、吐谷浑、大理、“西域三十六国”等,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明显的特殊性,在创造自己历史的同时,形成了众多的民族。几千年来,经过不断地迁徙、分化、融合、发展,作为独立的族群,许多原生民族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我们从今天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汉族中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这些民族大多在发展和形成过程中与其他民族融合,并造就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显然,多民族是西部的一个突出特点。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将近50个世居在今天的西部地区。在西部,除了五个民族自治区,其余各省市也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自治区域,以青海省为例,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5%,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在云南省生活着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十多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西部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也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西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从地域和文化个性上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几个大的文化圈: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土高原文化圈,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文化圈,北方草原文化圈,天山南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圈,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藏文化圈,长江三峡流域和四川盆地连为一体的巴蜀文化圈,云贵高原及向东延伸的滇黔文化圈等。这些文化圈具有各自相对明显的个性或风格。黄土高原文化悠远古朴,伊斯兰文化充满异域色彩,北方草原文化热情奔放,西域文化显出东西合璧之美,藏文化凝重神秘,巴蜀文化古色古香,滇黔文化富于人性化的欢乐。这种多样性的文化形态与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观念、习俗、宗教、艺术以及悠久历史、生存环境紧密相联,是一种广义的文化集合体。

西部民族文化的特征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等特征。

地域性。西部地理复杂多样,西北地区辽阔无垠,西南地区山水切割,青藏高原严寒高拔。西部文化在这里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区历史悠久、地域广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质朴中藏着博大;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山川纵横,这里的文化显得细腻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严静穆,它的文化则处处透着神秘和诱惑。

民族性。西部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目、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内容有的在不同民族中是相近或相似的,有些则相去甚远。即便是同一民族因为部落不同或居住地不同在许多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族文化由此更显丰富多彩。

多元性。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历史上有三条重要通道贯穿西部,将西部向东与中原地区紧密相连,向西同更加广阔的地域沟通。一条是穿越大西北并一直延伸至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古丝绸之路,一条是贯通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唐蕃古道,另一条是穿过西南云贵高原并经青藏高原通往尼泊尔、印度甚至更远方的茶马古道。这三大道路除了带来了贸易和人民之间的交往,更传播了文化。中原汉文化源源不断传入西部,古欧洲地中海文化、古阿拉伯文化、古印度文化、中亚文化等等也纷纷汇集这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西部的发展就是由此而来,其中最为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

活态性。西部民族文化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活跃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并不是一座荒芜废弃的迹址,而是数万人生息的家园;流传千年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依旧在藏族民间传颂;古老的歌舞、服饰仍在质朴地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现代文明的传播与扩张并没有使这种古老的文化远离人们的生活,而是代代传承,绽放异彩。西部文化所表现出的活形态,或者是原生态的特点,具有浓重的人性化、情感化的色彩,这正是西部民族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面。

脆弱性。脆弱性是西部民族文化的又一个特征。地域性造成的相对封闭与分割,制约了西部民族文化的整体发展。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人口相对稀少和分散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小范围、小规模文化发展状态。另外,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文字,文化的传承主要靠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缺少文字记载的稳定性,不利于对外传播和交流。

西部民族文化是一座异彩纷呈的文化资源宝库,它所包涵的内容极其丰富,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不仅为研究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生态文化学等学科提供了宝贵财富,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十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土地面积54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西部地区疆域辽阔,人口稀少,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全国尚未实现温饱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该地区,它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其水能蕴藏总量占全国的82.5%,已开发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7%,但开发利用尚不足1%。其矿产资源的储量十分可观。依据已探明储量,西部地区的煤炭占全国的36%,石油占12%,天然气占53%。全国已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就有120多种,一些稀有金属的储量名列全国乃至世界的前茅。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秦兵马俑、莫高窟、九寨沟等均位于西部地区。

新中国成立50年来,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较大发展,为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西部地区与十多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2747公里,如此之长的陆地边境线,无疑为西部地区发展边境贸易展现了诱人的前景,历史上穿越西部地区的“丝绸之路”曾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第一条通道。今日的西部地区定然会伴随西部大开发的进程,日益繁荣,再现辉煌。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


民族风情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

广西有哪些民风民俗?
同时,它们又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深深的生活气息,能给游人以新鲜奇特的感受。其次,大多数歌舞游艺活动对表演的时空要求并不严格,可以集中起来定时表演,便于搞集中开发,使其成为经常性的民俗表演项目。再次,歌舞游艺大多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可以让旅游者也参加到活动中去,与演员对唱、共舞,同娱,亲身...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民俗风情有哪些???
富川县瑶族的风俗传说,大多与当地人的生产劳动、生活习惯、文化生活有关,都充满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一)、与节日歌圩有关的风俗传说 富川瑶族自治县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富川瑶汉人民的先民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孕育了...

中国西部民俗风情
1、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

海南岛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海南岛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民族风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属于汉、黎、苗、回、藏、彝、壮、满、侗、瑶、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鲜、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锡伯、门巴、纳西、仫佬、哈萨克、鄂伦春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千百年来,古朴独特的...

乌鲁木齐风光和文化特色
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居住在乌鲁木齐的众多民族,团结和睦,共建家园,创造了多姿多彩、富有神奇魅力的民族文化。 他们的民族风俗、宗教文化、建筑风貌、节日庆典、服饰装束、工艺土产、风味佳肴、娱乐习俗等构成了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肯弹唱等民族文体活动以及边疆民族的能歌善舞、热情...

鄂尔多斯婚礼:一部蒙古族的风情画卷
这些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礼的程序,也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婚礼有别,是蒙古族婚礼中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最隆重的形式,凝聚了蒙古民族礼仪风俗的精华,成为迄今保留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风情画卷。这里的结婚日期一般由喇嘛选择。结婚前几天,男家女家通常要宰牛杀羊做...

我国有几大草原?有什么民族?和他们的风俗风情
如果要深入体验康藏文化与风情,那最好是去到关外,所谓关外是康巴人对于自然地理的一个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过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关外。关外是更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辽阔,雪山高耸,牧歌悠扬,蓝天下是盛开的喜悦的心灵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体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汉族外,其余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

乌鲁木齐的发展 - 乌鲁木齐风光和文化特色
他们的民族风俗、宗教文化、建筑风貌、节日庆典、服饰装束、工艺土产、风味佳肴、娱乐习俗等构成了浓郁多姿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赛马、叼羊、姑娘追、达瓦孜表演、阿肯弹唱等民族文体活动以及边疆民族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对异国他乡的游客深具魅力。� (二) 发展 经济建设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海南苗族的历史三部曲
2018年导游考试民族风情:海南苗族的历史三部曲 苗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之一,现有苗族6万人,主要散居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从苗族移居海南至定居定耕,他们走过了一条艰辛和漫长的道路。来源与族称 海南苗族是明代从广西作为兵士征调而来,后落籍海南,史志多称之为“苗黎”。清光绪《崖州志》记载:“又...

资兴市17682454748: 西部地区的民族风情有哪些 -
巧会雪凝:[答案]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

资兴市17682454748: 西部有哪些民族风情,课本需要...急呀 -
巧会雪凝: 我国的西部民族众多、地域广袤,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具有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抓住有利机遇,不断整合西...

资兴市17682454748: 中国西部的民俗风情,要短,这是作业,明天要交,急!!!!要短 -
巧会雪凝: 1,“唐古拉”,藏语“高山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山是长江和怒江的分水岭,又叫当拉山和当控岭,山体宽150公里以上,海拔多在5000~6000米,其主峰格拉丹冬,海拔6000多米,是长江的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它脚下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是藏羚羊等濒危野生动物的怡然自得的牧场.2,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雄奇的自然、厚重的文化、灿烂的民族宗教艺术,在这片博大而美丽的土地上,淳朴虔诚的人民、神秘庄严的寺庙、凝聚着美好愿望的嘛呢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都超然世外,悠然神秘,令547万青海儿女自豪,令远在异乡他方的青海游予魂牵梦绕,令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人们热爱青海,各有各的理由.

资兴市17682454748: 我国西部的风土人情 -
巧会雪凝: 西部蒙古族那达慕盛会: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盛会.每年7月中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赛里木湖畔,都要举行3天到一周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起源于祭敖包...

资兴市17682454748: 西部的名俗风情 -
巧会雪凝: 西藏各类风俗2007年9月29日上午11点01分 “花儿”会亦“少年”,是一种民间歌曲.因它们音乐曲调时而高亢豪放,时而悠扬婉转,在藏族人民中颇为流行.人们不仅在平时唱“花儿”,而且在每年春播之后,秋收之前,还举行大大小小的...

资兴市17682454748: 中国西部的风土人情 -
巧会雪凝: 西部人伸手就能摘下太阳,让太阳和雪峰一起闪光, 西部人弯腰就能抱起牛羊,让牛羊和草木一起生长. 山那么高,是西部人托起那理想的脊梁; 水那么长,是西部人情感的流淌. 西部人的心哟,就象那...

资兴市17682454748: 西部的风土人情400字 -
巧会雪凝: 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包头. 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最吸引...

资兴市17682454748: 介绍西部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
巧会雪凝: 我国的西部属于干旱的非季风区,气候比较干燥,因此自然风光以沙漠、草原景观为主,山地高大雄伟.从文化上看,这里属于少数民族集中的地方,民族风情各异,宗教文化影响比较明显. 西部地区地形复杂、风光独特,多山地、盆地、高原、荒漠、戈壁,其中沙漠戈壁地区留有较多丝绸之路的人文遗迹.而山地高大,多冰雪覆盖,我国两大河均发源于此. 青藏高原多高原冻土、湖泊棋布且地热资源丰富.是藏族聚居地,其民族风情独特信奉佛教分支喇嘛教. 其它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无季风影响.属于多中亚民族混居,游牧业和种植业并举,发明了特殊的灌溉形式--坎儿井,多信奉伊

资兴市17682454748: 新疆有哪些特别风情? -
巧会雪凝: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着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等.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推进下,新疆引起世人瞩目,来这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 不少人总带着一些遗憾回去,因为仅有维吾尔族小花帽、英吉沙小刀和一些民族乐...

资兴市17682454748: 西部的民俗风情 -
巧会雪凝: 特别关注:重大民俗事象、热点问题报道,人物专访前沿观察:民俗文化新动向、新观点、新视觉服饰掠影:民族服饰博览及发展演变饮食大观:饮食习俗及名吃搜奇民居拾萃:民居建筑精萃古今礼仪:古今民间传统礼仪传统节庆:民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