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的真正名字?还有他的事迹?

作者&投稿:道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姜子牙的事迹,越多越好哦.~

  姜太公典故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 姜太公钓鱼
  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 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钓鱼台
  (南皮)县城西五公里处有一村,名钓鱼台(1983年划入泊头市)。相传商代纣王,荒淫无道,建筑鹿台。下大夫姜子牙直言相谏,触怒纣王,欲杀子牙。子牙气愤逃走,隐居此地,常在水边钓鱼。周文王访知子牙乃贤士,遂以礼相聘。封为太师。因辅佐文王之子武王伐纣灭商有功,封为齐侯。后来,把姜子牙垂钓的地方和村名,称为钓鱼台。——引自河北省《南皮县志》第九篇《民情习俗》第940页。


  姜太公祠
  位于临淄永流镇张家庄太公衣冠冢北侧。姜太公在公元前11世纪封于齐,为齐国第一代国君。他在任期间,“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卒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衣冠冢墓高2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55米。1993年,临淄区在太公衣冠冢北侧建姜太公祠,建筑面积98平方米,主殿为歇山式挂廊配殿,各三楹,现为名人书画展厅。 进门所见的“姜太公祠”四个大字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全国宗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题写的,大门两侧两座威武的大将雕像即青龙、白虎二星君。 主殿供奉着姜太公彩绘圣像,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贫困生涯、避纣去商、习武著书、牧野大战、封齐就国、破菜争丘、太公治齐、惩治不训、周王授权、传子归国等到不平凡一生的壁画。


  姜太公坐在屋脊上
  姜太公到齐国上任后,便每年正月十六日到於陵邑(周村南古城村)与当地百姓一齐祭拜嫘祖,因为嫘祖教会人们养蚕织绸,从此人们有了衣穿,不再披树叶,为了尊重民意,鼓励植桑养蚕,织绸子,通过共同祭拜嫘祖,亲自与民同庆,与民同乐。大力发展植桑养蚕织绸事业。 在城北宽阔地方,高搭祭坛,坛高一丈按天干,长宽一丈二按地支,坛分三层按天、地、人三才。东边插四面青旗,上画青龙;西边插四面白旗,画白虎;南边插四面红旗,画朱雀;北方插四面-旗,画玄武,台上中央插八面黄旗,上面画八卦文字插在八方。这样象征着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 坛上北方设神坛,太公亲自书写、上首天皇太昊伏羲氏神位,下首地皇炎帝神农氏神位,中间人皇黄帝轩辕氏神位,在三个神位前边中间是,天后娘娘嫘祖神位,前方有供桌,摆着水果,五谷杂粮、蚕茧、三牲祭品,供桌前有一大香炉。 姜太公率领子孙、文武大臣上坛亲自烧香祭拜,行三拜九叩大礼。坛一层是二十八名鼓手,二层是三十六名乐手,礼拜时,鼓乐齐鸣,香烟缭绕,百姓在坛下随着祭拜,太公拜后,地方官员依次而拜,在当时,形成一个大的祭祖活动。 姜太公经常涉足与此,对这里的山水人情很了解,他见城南的山,像凤凰展翅,就名为凤山,西面高山连绵不断,名为九节青龙山,寓意龙凤呈祥。 於陵东西两座小山,东为米山,西为面山,东面还有座山,人们说是姜太公曾经常从这里乘马走的地方叫马鞍山,於陵城西有道河,缓缓向北流,河两岸都是像碎石那样的小石头,当地人民把这种石头叫做泔沟,把这道河也叫做泔沟河,太公取名叫“淦河”。 姜太公怕过世后人们忘记了老祖宗,和发展蚕丝事业,便命儿子在於陵邑建立天后宫,三皇殿,把自己册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按方位塑在三皇殿周围,让他们在三皇的旨意下,各行其职,各尽职守,受享人间香火。 通过神,教化人们,有所作为,忠君爱民,贤庶淫恶之人各得其果。 宫殿建成以后,太公已过世,长子丁公即位,亲自验收宫殿时,想起父亲,为国为民戎马一生,晚年封齐,仍为社稷操劳,在世时,被周天子号为师尚父,可死后没有封号,尚父封了天下诸神,定名各地山,川,水,乡,商和周的死难文臣武将,被他封了神都塑在这里,后人供奉,我也把他塑在这里,让后代子孙祭拜,可是塑在哪里呢?冥思苦想了若干日子,他不能与众神为伍,平起平坐,他又是炎黄子孙,应该守护着三皇五帝,就把姜太公塑在三皇殿的屋脊上,永远守护着祖宗,注视查看着诸神是否护国佑民,掌风调雨顺之权,职福善祸淫之柄。 后来各地盖庙时,在殿顶上,塑上太公爷爷,有的身穿官履正面端坐、有的身穿道服、有的乘四不象、背打神鞭、有的手执黄旗,也有的顶盔贯甲,罩袍束带、将帅打扮,总之都是太公在此,万事大吉。 姜太公,是一位最早出现在山东淄博大地的著名历史人物,一个驰名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神学家。 他是一个总结运用了黄帝兵法,联合天下诸侯兴周灭纣,运用伏羲文王八卦之术,天体星象为依托,创立了中国诸神,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生为人臣,死而为神的灵魂不灭论。 使后来中国文人编绘神话故事、演义小说、天神下凡的戏曲更有依据,使人文历史更加丰富多彩。周村天后宫、三皇殿、在历代戡乱中屡屡遭到破坏和重建,最后一次的三皇殿是在新世纪旧房改造时,才全部毁掉。


  后人评论
  姜子牙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后垂钓、卖食、屠牛、卖卜,是妇之逐夫,又是不售的佣役,久处最下层,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间辛酸无不体味,世上冷暖尽已备尝。 许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将姜尚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以拯横流、利天下为己任,所以姜尚久求进身用世的机遇而不以独善其身为足。姜尚走遍各地,尽访诸侯,寻祖迹于申、吕故地,观风俗于夷、夏旧族;他几度出入周国、殷都,如岐阳、丰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顾商汤、夏桀的成败得失。他以演《易》之术教西伯于羑里,并教西伯脱身羑里之囚;又劝西伯献洛西之地,以换取纣王废止炮烙等酷刑。但直至文王渭水访贤以后,姜尚方才开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业。历代典籍对太公历史地位的公认,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姜太公的千秋功业
  姜太公的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有人把他由人变为神,列入神仙之首,说他能呼风唤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为“兵家鼻祖”;齐人称他为“天齐至尊”等等。历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诗词文论、兵书战策中,抒发情怀,称赞有加。他们或观太公留下的历史遗迹而抒发已志,或以太公事迹为据而引申已论,颂扬其功。 在《诗经·大明》中写道: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在诸多赞诗中,对姜太公一生功绩给予高度概括、评价的要算《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的《姜元帅赞》: 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 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 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对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业,不仅诗词歌颂,而且经史文论,多有盛赞。 对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能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怀念他对正义,对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难,他不退却,不屈辱,不低头;饥饿,也不理会;沉沦,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动摇。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范。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


  姜太公的思想
  吕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响深远。他不仅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而且是担任国师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四朝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思想、理 姜太公雕像
  论、实践博大精深。

  1、韬略鼻祖,千古武圣2、权谋思想 3、爱民思想 4、顺民思想5、举贤思想 6、六守三宝

有志不在年高

拼音: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 简拼: yzbzn
解释: 年高:岁数大。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太公钓鱼

拼音: tài gōng diào yú
解释: 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释义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成语故事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姬昌曾问姜子牙:“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处商朝西的一个属国周逐渐上升的时期。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便很想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了商朝,不辞劳苦,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钓,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 。
姜子牙用了几十年的功夫,勤学苦读,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识渊博。尤其对历史和时势的研究更是驾轻就熟如今当了姬昌的太师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运筹而游刃有余对内他帮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如:实行“九一租税制”,即农人租用公田,只缴纳九分之一租税的低税制度;给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为官吏的奉禄,而且子孙可以承袭等。这样,就调动了农人在官田上努力生产、官吏们自觉地搞好本人分地生产的 极性,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有朝一日兴兵伐纣奠定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对外,姜子牙协助姬昌实行光养 晦薄秃孤立瓦解的政策对 商王他表面上表现得 谦和恭顺一心事殷 使商王误以 为周是最可靠的属国姬昌 是位忠心的伯而 在暗中却采取种种手段,拉拢争取殷商王 朝的其 他属国使殷 商越来越孤 立结果许多诸 侯国和部落陆 陆续 续地弃殷而投周,到了后来,殷商虽名为天子,而真正附属于他的属国、部落却连三分之一都不足了。这样,就又为最后消灭纣王,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实现灭纣的愿望,便撒手归西了。姬昌死后,他的儿子姬发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后被追封为周文王姬发继位亦继志继续为兴周灭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为国师并号称为师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继续全力辅佐姬发以图大业。有一天,武王姬发问姜子牙:“我打算减轻刑罚而又能 树立我的权威,少施行一些赏赐而又能使人们从善,少颁布一些政令法规而民众又都能自觉按一定的规范行事。请问师尚父,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姜子牙说:“如果你杀了一个人就能使一千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两个就能使一万个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杀三个人就能使三军军威大振那么你就把他们杀了如果你赏了一个而使一千个人高兴赏两个人而使一万个人高兴赏三个人而能使三军上下都高兴,那么你就赏他们;如果你能通过法律条令约束了一个人而使一千人遵照执行,那么你就用这法律法令去约束他;如果你能通过禁止两个人的错误行为而使一万个人不再去做,那么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过教育三个人而使三军上下都受到教育,那么你就去教育。总之,能够杀一个而惩戒上万人,赏赐一个而激励更多的人,这才是有道明君的权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发听了,顿开茅塞,照着姜子牙的话去做,时时慎于刑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来越多,出师伐纣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了。
这时周朝已羽翼丰满国势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特别是殷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 发生了内忠臣良将被杀的 被杀被囚的被囚 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 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便亲任主帅统领大军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直取商都。经过牧野一战,大败商军,迫使商纣王连夜出逃,与妃子妲已投火自焚于鹿台。中国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灭亡了,姜子牙终于完成了扶周灭商的宏图大业。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子牙励精图治,终将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而由于姜太公的雄才伟略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就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在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姜太公曾在昆仑山从无始天尊学道,后来是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纣时,也是通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军斗法而完成兴周大业的。这其实是把姜太公这个历史人物神化了。
《易·系辞传》:神农氏继包牺(伏羲)氏之后而兴起,初以农业和商业贸易教天下。黄帝、尧、舜氏继神农之后相继兴起,仍以羲、炎之道化民使宜,教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民族赖此道不断发展壮大、繁荣昌盛起来。所以炎帝、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祖,中华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也本于此。
炎帝神农氏姜姓,“当是所谓东夷者也”;黄帝轩辕氏姬姓,“当是所谓华夏者也”。由此可知,姜姓氏族是炎帝之后,固为东夷的土著民族。姜尚姜姓,是炎帝后裔,东夷土著。炎帝之后,先后兴起的共工、蚩尤、伯夷和逄伯陵等东夷姜姓氏族的著名首领,都是姜尚的先祖。共工任智刑霸诸侯,蚩尤以武力威天下,伯夷典三礼而立五刑,都成为姜尚必然传承的先德旧业。东夷主要指齐地。伏羲始画八卦,故“阴阳的信仰起于齐民族,……(阴阳学)是齐学的正统”;“黄老之学起于齐”,所谓因“四时之大顺”和“治各有宜”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齐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等政教思想早已萌生于东夷齐地,也是姜尚必然受熏陶、就教化的文化传统。
唐、虞时期,伯夷为四岳而封国于吕,姜姓族人微而复振。姜姓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为周人的始祖,是弘扬神农氏“耕农”之业的第一人,尧举以为“农师”。夏、商之际,伯夷子孙在中原的封国--申国和吕国已开始衰落。申为姜尚祖先的封国。氏族势力衰落,在中原难以立足,故姜尚的先人又举族迁回水草肥美、温湿适宜的东海老家。当时,东夷姜姓氏族依然兴旺。逄伯陵作为姜尚的先祖,立国于齐,一度称强。逄伯陵氏女是周太王的正妃,史称太姜,生王季,即周文王之父。姜、姬亦世有姻亲。
商朝从帝祖甲开始,不时对东夷用兵。到帝武乙,为掠夺人口、牲畜及其他财物,商人侵犯东夷的战争不曾停歇过。逄伯陵建立的齐国历300年后因屡受攻伐趋于衰落。东夷姜姓吕氏族人都随之衰微。帝乙更以侵略夷方(东夷)和盂方为专务。帝辛频“征人方”(东夷),多次“为虐于东夷”,就成为姜尚目睹耳闻的事实了。
商人对东夷人发动的多年的侵略战争,遭到了东夷人的坚决反抗。为此东夷人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族人战死或被掳去当奴隶,牲口和财物被大量抢走或毁坏掉。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使姜尚逐渐认识到了“杀人安人”“攻其国,爱其民”“以战止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姜尚少壮穷困卑贱,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负,是所谓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后垂钓、卖食、屠牛、卖卜,是妇之逐夫,又是不售的佣役,久处最下层,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人间辛酸无不体味,世上冷暖尽已备尝。
许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将姜尚同许由相比:“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以拯横流、利天下为己任,所以姜尚久求进身用世的机遇而不以独善其身为足。姜尚走遍各地,尽访诸侯,寻祖迹于申、吕故地,观风俗于夷、夏旧族;他几度出入周国、殷都,如岐阳、丰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顾商汤、夏桀的成败得失。他以演《易》之术教西伯于羑里,并教西伯脱身羑里之囚;又劝西伯献洛西之地,以换取纣王废止炮烙等酷刑。但直至文王渭水访贤以后,姜尚方才开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业。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这充分说明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太公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位高寿的人,姜太公死后,返周而葬,葬于文王、武王的陵墓旁。当时周朝规定,姜太公五世之内皆返周而葬,五世之后才能葬于齐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时他在道教和民间的地位也较高。他出身贵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吕,所以他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生于山东省的沿海地区,自幼聪慧。据说,他还能预测世界上将要发生的大事。

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纣王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鱼钩还是直的。人们都嘲笑他,他却无动于衷,所以在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神奇的是,后来他果然钓到一条鱼,在鱼的肚子里有一本兵法书。更巧合的是,当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纪-8世纪)的姬昌周文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向周文王讲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当时正为了打败敌人建立王朝而搜罗人才,所以就对他说: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于你了。因此,后人又称他为太公望,在民间一般称他为姜太公。文王给他以极高的地位,并在他的帮助下,消灭了商朝。 在以后的中国各朝代都为他建立了神庙,而道家也传说他升天成仙了。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历史考证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陵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姜太公祠内设有衣冠冢。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关于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献记载不一,主要是东海说和河内说。

《孟子·离娄上》说:“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高诱注《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河内人也。”《后汉书·郡国三》注引《博物记》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昭烈武成王”姜子牙

自己可以看下http://baike.baidu.com/view/2745.htm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姓名:姜尚
生卒:?-前1021?
描述: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籍贯:东海海滨
出处:
人物概述编辑本段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主要事件编辑本段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在舜时为官,因功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故为吕氏,名吕尚。中国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所以“姓”即“女生”,后来在一个姓中又以男性为主有了氏,到春秋战国以后,氏越来越多,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就是现在所说的姓氏。

后来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注:传说姜尚本是处士,为逃避殷纣的暴政,隐海滨。又说他曾事纣,因纣无道而离去,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周文王。还有的说他曾屠牛于朝歌(殷都,今河南淇县),卖饮于孟津(今河南盂津以北);或说他年老穷困,隐于渭滨,以渔钓于周文王,文王载与俱归,立以为师。以上所说归周的途径虽不同,但归周大事的核心人物则是肯定的。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姜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文王归国,便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为此,姜尚策划出许多兵家谋略,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姜尚,他便成了兵家的始祖,或称鼻祖。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对内,实行农人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等经济政策,促进丁生产的发展,打下了灭商的经济基础。对外,表面上坚持恭顺事殷,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以翦商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策略。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周文王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一次,周武王问道:“我欲轻罚而重威,少行赏而劝善多,简其令而能教化民众,何道可行?”姜尚答曰:“杀一人而千人惧,杀二人而万人惧,杀三人而三军振者,杀之。赏一人而千人喜,赏二人而万人喜,赏三人而三军喜者,赏之。令一人而千人行者,令之;禁二人而万人止者,禁之;教三人而三军正者,教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武王言听计从,时时慎于行赏,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政治愈益清明。而此时的殷商王朝政局更加昏暗,叛殷附周者日多。周朝逐渐羽翼丰满,国势日隆。武王九年(约公元前1059年),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周军在姜尚的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殷纣王的檄文。届时800诸侯会诸此地(当时的诸侯国都很小,商朝国土中竟达1800多个。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在兼并混战中形成的较大的诸侯国),显示了武王的声威。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可伐!”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统治虽已陷入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如果兴师伐纣,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决定班师而回。这次行动,实际是灭商前的一次预演,在诸侯国间产生了强烈影响,使更多诸侯听命于周武王。

武王十一年(约公元前1062年),殷商王朝统治集团核心发生内讧,良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为奴,微子启惧祸出逃,太师疵、少师强投降周武王。武王问姜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是否可伐?”姜尚答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宾殃。”武王闻言,决意举兵伐纣。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遂以姜尚为主帅,统领兵车300乘,虎贲(猛士)3000名,甲士4.5万人,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进取商都(参见周灭商之战)。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部队行至汜水牛头山,风甚雷疾,旗折鼓毁,群公疑惧,有人甚至请求还师。只有姜尚坚持出兵,“今纣刳比干,囚箕子,伐之有何不可?举事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卜筮而事吉,枯草朽骨,安可知乎!”他说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音式)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姜尚亲自援袍而鼓,率众先涉河,武王最终听从了姜尚的意见,,统兵前进。

二月甲子(二月五日),周武王率领大军会合庸、蜀、羌、微、卢、彭、濮等方国部队战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商都朝歌70里,今河南淇县南),与纣王的17万大军展开决战(参见牧野之战)。拂晓,进行庄严的誓师——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牧誓”,誓词历数纣王听??害百姓等罪行,说明伐纣的目的乃代天行罚,宣布战法和纪律要求,激励战士勇猛果敢作战,武王使尚父亲统百名精锐勇土“致师”——发起挑战,接着指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乘势驰逐冲击。纣师虽众,皆无斗志,而且“前徒倒戈”——前面的士卒调转枪头指向商军,给武王开路。武王见此情景,指挥全军奋勇冲杀,结果,商纣王的十几万大军,当天就崩畔瓦解。纣王见大势已去,连夜仓皇逃走,与妃子妲己一起在鹿台投火自焚,至此,殷商王朝宣告灭亡。

牧野之战所以能大获全胜,多赖姜尚英明的组织指挥。在作战时机的把握上,选择在纣王麻痹松懈、众叛亲离之时;在力量的组织上,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共同伐商;在作战指挥上,首先以兵车、猛士从正面展开突击,尔后以甲士展开猛烈冲杀,一举打乱了商军的阵势,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姜尚东行到自己的封地去,路上每宿必留,走得很慢。有人对他说:“我听说过时机难得而易于失去,作为一个客人,安于路边旅店中的享乐,恐怕不象到自己封地上任的样子。”太公听了,夜里穿起衣服马上前行,天亮时到达营丘,正好遇到莱国的人来与他争夺营丘。

姜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又开始改革政治制度。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在周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参见周公东征),周王下令给姜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从此,齐国成为大国,疆域日益广阔,使之成为后来的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战乱最终被周公姬旦给平叛。太公姜尚活了一百多岁而卒,但葬地不详。

相传兵书《六韬》为姜尚所作,后人考证系战国时人依托于他的作品。但从现存的内容看,基本上反映的是姜尚的军事实践活动和他的韬略思想。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指出:“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由此看来,姜尚实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人物评价编辑本段点评:姜尚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军师型的军事家,其军事韬略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用兵起了远的影响。


姜太公究竟是哪人?
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姜太公究竟姓姜,还是姓吕呢?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一、姜子牙姓姜,属于吕氏一族,名尚。姜子牙并不是他的本名,只是姓姜,属于吕氏,单一名字尚,号飞熊,...

姜子牙先生他有很多名字,但他真实的名字究竟是什么?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的传说,其中就有封神榜封神的故事。说到封神榜故事,自然就离开不了一个很出名的人物,姜子牙。他没有给自己封到自己想要的位置,就跑到房梁上说了一句话,姜太公在此诸神避退。姜子牙有很多的名字和称呼,他的真实名字叫姜尚。这与先秦是之前有姓有氏关系。姜子牙先生最出名的几个...

姜太公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
姜尚,名望,吕氏,姜是姓,吕是氏,望是名,姜太公,即吕尚(史称太公望;史书皆称吕尚、吕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

姜太公为什么叫吕尚
太公望,名吕尚,是东海上的人士。他的先祖曾担任四岳之职,并在协助大禹治理水土方面立下了赫赫功劳。在虞夏之际,他被封于吕地,也有人说他被封于申地,姓姜。在夏商时期,申、吕两地的一些封枝庶子孙,有的仍为贵族,有的沦为平民,而吕尚就是这些后人的后裔。他原本姓姜,后来随封地改姓吕...

喜事上为什么礼薄上第一位要写姜太公万元呢?
2. 姜太公,即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的杰出人物,他在周朝建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3. 作为周武王的首席辅佐者,姜太公被封为齐国的国君,对周朝的稳固和扩张功不可没。4. 他的智慧和才能使他被尊为“贤人第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5. 因此,在红白喜事等场合,姜太公的名字被放在礼簿首位...

电视剧罗女镇女里面的文太公真名
中文名:高雄 外文名:Eddy Ko 别名:何耀深 国籍:中国 身高:178cm 体重:70kg 出生地:广东中山 出生日期:1947年 职业:演员 经纪公司:香港邵氏、TVB、ATV 代表作品:《云海玉弓缘》,《天龙八部》,《精武门》语言:粤语 本名:何耀深

姜太公是哪里人?
姜太公姜子牙是临泉姜寨人。姜子牙(前1134年—前1015年),姓姜名尚,字子牙。虞夏之初伯夷后代,伯夷封于吕国,后人从吕姓,故又称吕望。临泉姜寨人。西周太师,齐国始祖,齐文化创始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姜尚道德高尚,胸怀大志,通天人之际,明世势之变,具经世之才,辅助...

姜太公属什么生肖?
1. 姜太公的生肖是蛇。2. 他出生的年份约为公元前1156年,那一年是蛇年。3. 姜太公逝世的年份约为公元前1017年,那一年是鼠年。4. 姜太公的名字是姜子牙,又称姜尚,是姜姓吕氏。5. 公元元年是鸡年,按照12年一个周期的生肖轮回计算,公元前1156年是蛇年。6. 因此,姜太公属蛇,且在其出生和...

太公包袱称呼怎么写
其次,关于包袱的具体书写内容,除了称呼之外,还可以包括一些简短的寄语或祈福语,如“敬请安息”、“永垂不朽”等,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祝愿。同时,日期和祭祀者的名字也可以书写在包袱上,以示恭敬和正式。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习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书写太公包袱...

赤坎区18487224558: 姜太公的真名是什么? -
微裘盐酸: 姜太公姓姜氏或吕氏,字子牙,号飞熊 名字叫望,尚又被人尊称为尚父.因此他的名字分别有,姜(吕)子牙,姜(吕)尚,望,飞熊,尚父,一共10个. 姜太公姜尚本名吕望,周建立后被天子赐姓姜根据史料,当今学术界大致可以认可:姜太公为炎帝族,为四岳之后,姜姓、吕氏、名望.被尊为师尚父,号太公.

赤坎区18487224558: 谁给我讲讲姜太公的故事, -
微裘盐酸:[答案] 姜子牙姜尚,名望,吕氏,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

赤坎区18487224558: 关于姜太公的故事 -
微裘盐酸:[答案]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

赤坎区18487224558: 姜太公的坎坷身世是什么?
微裘盐酸: 姜太公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末年人,祖先曾经帮过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吕这个地方,到了姜太公这一代,家道中落,成了普通的贫民....

赤坎区18487224558: 姜太公的真名是什么?
微裘盐酸: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

赤坎区18487224558: 关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故事 -
微裘盐酸: 当时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纣是一个残暴的人,他统治期间战争不断,为了躲避战乱,姜子牙到中国北方的辽宁隐居了40年,后来又来到西北陕西省的终南山.在那里,他经常到渭河去钓鱼,可是3年中他却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而且他的...

赤坎区18487224558: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
微裘盐酸: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商末东海上人士(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姜子牙出世时,家境...

赤坎区18487224558: 姜太公的原名叫什么? -
微裘盐酸: 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

赤坎区18487224558: 姜太公的真名叫什么啊`
微裘盐酸: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赤坎区18487224558: 世上真的有姜子牙这个人吗? -
微裘盐酸: 希望对你有帮助简介】姜子牙,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尊称太公望,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商朝末年人.汉族(华夏族),河南省卫辉人.其始祖四岳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尽在河南南阳),因此得吕氏.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