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口占一绝>

作者&投稿:竺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对李大钊《口占一绝》的理解是什么啊~

口占一绝 【作者】:李大钊 【作品】: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注释】: ①痛饮黄龙府:宋朝岳飞率兵抗金,对部下说:“直捣黄龙,于诸君共饮。”黄龙府:金国的首都,此处代指反动派统治阶级。 ②风雨楼:原题为: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
编辑本段释义赏析
李大钊同志的这首诗,立意深邃,感情激越,气势雄浑。头两句写离情,“壮别天涯未许愁”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的离别和英雄气概。大钊同志送挚友幼衡回国,天涯作别,各自一方,离愁别恨,难免发生。然而为了实现救国大计,创建“理想之中华”,则又觉得不应有任何的忧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中的“尽”字,将作者抛弃个人离愁别恨的革命豪情和为实现革命理想矢志奋斗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着重写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何当痛饮黄龙府”,是借用了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黄龙府”是金国的京城,岳飞为抗击金兵对部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是用来喻指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大家痛饮祝捷,欢庆胜利。“高筑神州风雨楼”句中的“风雨楼”,是“理想之中华”的代称,此处用兴建“风雨楼”来喻指“理想之中华”的创建和纪念革命成功。这首忧时伤民的诗章表现了大钊同志的革命壮志豪情,并以此相互勉励,以增强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这是李大钊同志于1916年春在日本写的一首诗。当时的中国正是“风雨如磐”的时代,1915年12月,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日美帝国主义的怂恿、支持下,废除了共和体制,登基称帝。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立即激起了人民的强烈反对。保卫共和、反对帝制的浪潮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12月25日,云南宣布独立,都督蔡锷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点燃了护国战争的烈火。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同志,闻讯深受鼓舞,放弃学业考试,立即回国,准备参加讨袁护国运动。但他回到上海不久,袁世凯就被迫取消了帝制,于是李大钊又返回日本。当他到了日本江户时,恰逢他的挚友幼衡准备回国。大钊同志在为幼衡送行时,口占这首绝句,抒发了对中国政局黑暗腐败的愤激不满的爱国主义的思想,表现了他为重建神州而矢志奋斗的坚定信念。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总说:抒发了李大钊抛弃儿女情长,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细说: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
“壮别天涯未许愁”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的离别和英雄气概。大钊同志送挚友幼衡回国,天涯作别,各自一方,离愁别恨,难免发生。然而为了实现救国大计,创建“理想之中华”,则又觉得不应有任何的忧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中的“尽”字,将作者抛弃个人离愁别恨的革命豪情和为实现革命理想矢志奋斗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着重写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何当痛饮黄龙府”,是借用了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黄龙府”是金国的京城,岳飞为抗击金兵对部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是用来喻指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大家痛饮祝捷,欢庆胜利。“高筑神州风雨楼”句中的“风雨楼”,是“理想之中华”的代称,此处用兴建“风雨楼”来喻指“理想之中华”的创建和纪念革命成功。这首忧时伤民的诗章表现了大钊同志的革命壮志豪情,并以此相互勉励,以增强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
“壮别天涯未许愁”句中的“壮”字,写出了革命者的离别和英雄气概。大钊同志送挚友幼衡回国,天涯作别,各自一方,离愁别恨,难免发生。然而为了实现救国大计,创建“理想之中华”,则又觉得不应有任何的忧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中的“尽”字,将作者抛弃个人离愁别恨的革命豪情和为实现革命理想矢志奋斗的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着重写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憧憬。“何当痛饮黄龙府”,是借用了当年民族英雄岳飞抗击金兵的典故,“黄龙府”是金国的京城,岳飞为抗击金兵对部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这是用来喻指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大家痛饮祝捷,欢庆胜利。“高筑神州风雨楼”句中的“风雨楼”,是“理想之中华”的代称,此处用兴建“风雨楼”来喻指“理想之中华”的创建和纪念革命成功。这首忧时伤民的诗章表现了大钊同志的革命壮志豪情,并以此相互勉励,以增强为革命理想奋斗到底的坚强意志,坚定对革命前途的胜利信心。
诗的意思翻译如下:
天涯作别,并不是什么愁苦的事情。
把那些离别的烦恼尽数付诸流水
等到什么时候革命胜利了,我们一起举杯痛饮
一起建设我们理想的伟大的中华美好家园

口占一绝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注释:
[1]痛饮黄龙府:宋朝岳飞率兵抗金,对部下说:“直捣黄龙,于诸君共饮。”
[2]黄龙府:金国的首都,此处代指反动派统治阶级。


大钊精神是什么
大钊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一往无前、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格风范等。李大钊崇高的精神品质激励着后人,大钊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李大钊的事迹
大钊同志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凶残卑怯的敌人不顾广大舆论的反对,将大钊同志和谭祖尧、邓文辉、谢伯俞、莫同荣、姚彦、张伯华、李银连、杨景山、范鸿劼、谢承常、路友于、英华、张挹兰、阎振三、李昆、吴平地、陶永立、郑培明、方伯务共二十位革命者(其中多数是共产党人,也...

李大钊的事迹(急)
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04年10月大钊同志诞辰之际召开,会址在河北(地点另行商定),规模约在百人以内,并确定学术研讨会的中心主题为: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 李大钊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

李大钊的简介
■ 陈独秀来信问党名,李大钊一锤定音:“叫共产党!”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大黑坨村人氏。1889年生,少年入私塾,熟读四书经史,1905年清末入新政中开办的永平府中学,两年后考入刚刚开办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他深受影响,开始有忧国忧民之心。毕业后于1913年赴日本著名的早稻田大学,入政治本科。

李大钊的资料 (100至150字)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1913年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

谁知道有关李大钊的事迹?
李大钊英勇赴死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不能因为...

李大钊的资料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李大钊的简介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李大钊的资料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

李大钊的故事
新纪元”。 1918年6月,与他人一起发起建立“中国少年学会”,并被推为《少年中国》月刊的编辑主任。同年12月,与陈独秀等共同创办《每周评论》,大造革命舆论。1919年2月,又参加了重新改组的《晨报》编辑工作,并在副刊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发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