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里的楚王,是哪个时期的,是楚国的哪代王?

作者&投稿:杭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宫中多饿死”里的楚王,是哪个时期的,是楚国的哪代王~

灵王好细腰
楚灵王偏爱细腰之士,“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他。所以朝中一班大臣,把一日三餐减为只吃一餐。然后起床整装,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东周(楚国).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7年),大会诸侯,派人去各国,请他们来楚国的申地会合,可是,灵王却并没有利用好这次会盟的机会,鲁国和卫国没来参加,宋国更是只派了一个代表。这使灵王很不愉快,尤其对于晋国没有参加,更使灵王恼怒不已。
大臣伍举告诉灵王:“这情况却不是一个好兆头,我们一方面要对到会各国以礼相待,同时也要展示我们的武力,使诸侯心有敬畏,然后再讨伐那些没有到会的诸侯。”
灵王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里。他在这次会盟中。处处表示出骄纵的习气。当场侮辱别国派来的使臣,杀死一些无辜的下属,并且对来到的各国君王毫无礼貌,这就埋下了祸根。[1]

失去民心
灵王对外只是信强权这一套。为了博得好名声,他进攻吴国的朱方(地名),俘虏了曾经参与弑杀齐庄公的逃到那里避难的原齐国令尹庆封,杀死他家一族人,并且将庆封拉到街上示众。灵王向着公众宣布说:“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欺压老百姓,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
庆封便反唇相讥说:“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围那样。杀死了自己的国君,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还要强行让诸侯们支持他。”
庆封这一句话羞辱了楚国,只羞得灵王面红耳赤。满街的人见了掩口而笑。灵王恼羞成怒,传令把庆封杀了。
楚灵王为了维持霸主国的面子。四处征讨,与各诸侯国之
间战争不断。他借平定陈国内乱为名,虽然杀了几个导致陈国内乱的大夫,却趁机灭掉了陈国,又诱杀蔡灵侯,不顾诸侯调解攻灭蔡国,甚至把蔡国的世子有杀了祭神。吴国为朱方之役失败的耻辱,起兵来攻楚。灵王为报复又去伐吴,却失败了。他为了掩盖失败,不去想整顿军务。却下令修建宫室,造起了一座宫殿,名为“章华宫“,占地四十里,中建高台,台高三十仞,叫做“章华台“,又叫“三休台“,取其高大,登上台顶中间要休息三次;又在台周围修建了大量亭台楼榭,极尽精美。建好高台后,灵王又派传臣去诸侯国召集诸侯,来庆贺落成,并从此住在章华宫中享乐起来。
楚灵王就这样为所欲为,连年战争耗费了先辈多年的积累,花天酒地,失去了百姓的民心。
到灵王十一年的冬天,楚灵王又发兵去打徐国。当时正值下雪天气,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执兵器,暴露在风雪之中,寒冷难耐。灵王却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站在中军帐前观看雪景,连声赞叹“好雪!“便士兵们身冷心更寒。[4]

丢失王位
灵王便在乾溪这个地方呆着,每天吃喝玩乐,这样便完全把自己国家的大事忘记了。右尹郑丹曾经劝他班师,本来已经说动了,却正好伐徐的将领传来捷报。灵王以为徐国早晚可灭,班师的事也就不提了。他常年在外征战,却不料国内出事了。蔡公弃疾(灵王的弟弟,后为楚平王)等人趁灵王不在家,杀掉灵王的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立自己的另一个哥哥公子比为王;同时还派人到乾溪去,向楚国的官兵说:“你们的国家已经换了新的国王,你们要回去的,可以留任原来的官位,你们所拥有的土地也可以归还你们;如果你们不回去投靠新王,继续跟着这个昏君。那么你们被抓住以后,就要被杀头并夷灭三族。”
让他们这样一说,灵王的部队本来便非常不满,就一下子作鸟兽散,只剩下灵王在乾溪。
这个昏庸的君王见自己的王位子丢了。还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被杀死,就倒在地下嚎陶大哭,喊天呼地。他对旁边仅存的两个随从说: “我不是为自己伤心,我是为儿子伤心。我对儿子多好啊,怎会遭到这种报应啊?”
这时一个随从说:“你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能不到这种地步吗?”灵王被他抢白了这一句话,当即止住了眼泪。
这时,郑丹来到他的身边。灵王非常信任他,就问郑丹,郑丹说:“我看你应该回到楚都的郊外,看看国人的反应怎么样?“灵王慌忙摆手:“这还用看吗?我要是到了他们的手上,他们准得把我杀了。”
郑丹说:“那你就去诸侯家去找救兵吧。”
灵王说:“那也不行,我把他们的王给得罪了,谁会在这时候帮助我呢?”郑丹觉得这个以前不可一世的君主,如今真正可怜极了,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觉得自己也帮不了他,便离开了他。

自缢而死
楚灵王孤独极了,一个人在山里闲荡,走得饿了,就想下山去要点吃的。他遇上以前的一个熟人涓人畴,就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说:“我都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了,给我一点儿吃的吧。“可是那人说:“我们的新国王已经下达命令,谁要是送你吃的,就会给杀头。“灵王又气又饿又累,一下倒在了地下,正好压在了那人腿上,昏了过去。那人抽出了自己的腿,边走嘴里还边说:“你这罪恶滔天的家伙,你也有这一天啊!“灵王后来又遇到大夫申无宇之子申亥。他为王之前和之后,申无宇都出于正直冒犯过他,但他并没有处置申无宇,所以申无宇临死时叮嘱申亥报答灵王的恩情。申亥把灵王请到家中,给他饮食,还让两个亲生女儿给他侍寝。但灵王已经没有这个心思了,衣不解带,只是哭。半夜里,哭声没了。申亥的女儿向父亲报信说,楚灵王已经自缢而死。申亥竟然杀了自己两个亲生女儿给灵王殉葬。

王礼下葬
楚灵王死后,死讯一时没有传开。蔡公弃疾听从手下献计,假称灵王杀回来了,吓得公子比和公子黑肱自杀,于是他自己登上了王位,成为楚平王。当时楚灵王的尸体还没找到,只找到被灵王丢弃的衣冠。为了稳定人心,平王在灵王落难的地方附近找了具无名死尸穿上灵王的衣冠,假称找到了灵王的尸体。三年后,平王再次访求灵王的尸体,申亥出头,灵王的尸体才被找到并以王礼重新下葬。

春秋楚国,楚灵王(?―公元前529年),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楚灵王
楚灵王好细腰,不论男女。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所说“楚灵王有一癖性,偏好细腰,不问男女,凡腰围粗大者,一见便如眼中之钉。既成章华之宫,选美人腰细者居之,以此又名曰细腰宫。宫人求媚于王,减食忍饿,以求腰细,甚有饿死而不悔者。国人化之,皆以腰粗为丑,不敢饱食。虽百官入朝,皆用软带紧束其腰,以免王之憎恶”。就是说宫女大臣们为得到君王的宠幸,都节食束腰,甚至都成了全国的时尚。由此可见,古代主要是由君主和大臣们引领时尚潮流的。

楚灵王其人是楚共王的儿子。他即位的时候,是楚国最强盛的时候;但是当他临死的时候,却没有立足之地,这些都是他亲手造成的。
楚灵王即位的第三年大会诸侯,派人去各国,请他们来楚国的申地会合,可是,灵王却并没有利用好这次会盟的机会,鲁国和卫国没来参加,宋国更是只派了一个代表。这使灵王很不愉快,尤其对于晋国没有参加,更使灵王恼怒不已。
大臣伍举告诉灵王:“这情况却不是一个好兆头,我们一方面要对到会各国以礼相待,同时也要展示我们的武力,使诸侯心有敬畏,然后再讨伐那些没有到会的诸侯。”
灵王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里。他在这次会盟中。处处表示出骄纵的习气。当场侮辱别国派来的使臣,杀死一些无辜的下属,并且对来到的各国君王毫无礼貌,这就埋下了祸根。
灵公对外只是信强权这一套,他进攻吴国的朱方(地名),俘虏了逃到这里避难的原齐国令尹庆封,杀死他家一族人。并且将庆封拉到街上示众。灵王向着公众宣布说:“大家都不要学庆封的样子。他杀死了自己的国君,欺压老百姓,还强行让大夫们都支持他。”
庆封便反唇相讥说:“大家也不要学楚共王的儿子围那样。杀死了自己的国君,那国君便是自己亲哥哥的儿子。还要强行故诸侯们支持他。”
庆封这一句话羞辱了楚国,只羞得灵王面红耳赤。满街的人见了掩口而笑。灵王恼羞成怒。传令把庆封杀了。
楚灵王为了维持霸主国的面子。四处征伐,与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吴国为朱方之役失败的耻辱,起兵来攻楚。灵王为报复又去伐吴,却失败了。他为了掩盖失败,不去想整顿军务。却下令修建宫室,造起了一座宫殿,名为“章华宫”,占地四十里,中建高台,台高三十仞,叫做"章华台",又叫“三体台”,取其高大,要登上去中间要休息三次才能登上台顶;又在台周围修建了大量亭台楼榭,极尽精美。建好高台后,灵王又派传臣去诸侯国召集诸侯,来庆贺落成,并从此住在章华宫中享乐起来。
楚灵王就这样为所欲为,连年战争耗费了先辈多年的积累,花天酒地,失去了百姓的民心。
到了十一年的冬天,楚灵王又发兵去打吴国。当时正值下雪天气,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执兵器,暴露在风雪之中,寒冷难耐。灵王却身穿“腹陶裘”,外披“翠羽披”,头顶皮帽,足踏豹皮装饰的锦靴,站在中军帐前观看雪景,连声赞叹“好雪!”便士兵们身冷心更寒。
灵王便在乾溪这个地方呆着,每天吃喝玩乐,这样便完全把自己国家的大事忘记了。他常年在外征战。却不料国内出事了。蔡公弃疾(灵公的弟弟,后为楚平王)等人趁灵王不在家,杀掉灵王的太子,立公子比为王;同时还派人到乾溪去,向楚国的官兵说:“你们的国家已经换了新的国王,你们要回去的,可以留任原来的官位,你们所拥有的土地也可以归还你们;如果你们不回去投靠新王,继续跟着这个昏君。那么你们被抓住以后,就要被杀头并夷灭三族。”
让他们这样一说,灵王的部队本来便非常不满,就一下子作鸟兽散,只剩下灵王在乾溪。
这个昏庸的君王见自己的王位子丢了。还听说自己的儿子也被杀死,就倒在地下嚎陶大哭,喊天呼地。他对旁边仅存的两个随从说: “我不是为自己伤心,我是为儿子伤心。我对儿子多好啊,怎会遭到这种报应呢?”
这时一个随从说:“你杀别人的儿子太多了,能不到这种地步吗?”灵王被他抢白了这一句话,当即止住了眼泪。
这时,他的一个忠实的大臣右尹郑丹来到他的身边。灵王非常信任他。就问郑丹,他现在应该怎么办。
郑丹说:“我看你应该回到楚都的郊外,看看国人的反应怎么样?”灵王慌忙摆手:“这还用看吗?我要是到了他们的手上,他们准得把我杀了。”
郑丹说:“那你就去诸侯家去找救兵吧。”
灵王说:“那也不行,我把他们的王给得罪了,谁会在这时候帮助我呢?”郑丹觉得这个以前不可一世的君主,今天真正可怜极了,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觉得自己也帮不了他,便离开了他。
灵王此时真是孤独极了,一个人在山里闲荡,走得饿了,就想下山去要点吃的。他遇上以前的一个熟人。就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说:“我都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了,给我一点儿吃的吧。”
可是那人说:“我们的新国王已经下达命令,谁要是送你吃的,就会给杀头。”
灵王又气又饿又累,一下倒在了地下,正好压在了那人腿上,昏了过去。那人抽出了自己的腿,边走嘴里还边说:“你这罪恶滔天的家伙,你也有这一天啊!”
最后,楚灵王自缢而死,落了个众叛亲离的可悲下场。

春秋末期,是楚灵王,
楚灵王是楚共王的第二个儿子,公元前541年,杀了楚王熊麇而自立。他贪婪暴虐,奸险狡诈,野心勃勃。做了楚王后,对内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对外穷兵黩武,发动侵略,灭了陈、蔡两国。致使楚国民疲财竭,人民备受荼毒,百姓怨声载道。当蔡人朝吴、蔡洧联络灵王弟弟公子弃疾起病讨罪时,楚国举国上下一致响应,很快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在逃亡途中,跟随的人相继离去,最后只剩得孤身一人,活活饿死路边,下场凄凉悲惨。

是春秋时期的楚灵王,看连接……

战国 楚威王

灵王喜好腰细的女子,所以后宫的女人为了讨好他而很多人挨饿,为求腰细


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的典故
楚王喜欢腰细的女子,宫中女子为讨君王开心就不吃东西,为了让腰变细,结果不少人就饿死了(很夸张阿)。纣喜欢一晚上喝酒,百姓都日夜颠倒了 说的是政治导向的问题,君主对一国风气的影响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指的是什么历史典故
勒紧腰带。这样整天折腾,大家经常饿得头昏眼花,都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许多人甚至无法站立,往往需要扶住墙壁才能勉强站立起来。至于那些宫女们,为了讨好楚灵王,更是经常忍饥挨饿,生怕腰身变粗,一时间此种做法蔚然成风。《资治通鉴•汉纪》 曾记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楚王好细腰 中描写了怎样的楚王
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楚灵王 楚灵王好细腰,不论男女。如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所说“楚灵王有一癖性,偏好细腰,不问男女,凡腰围粗大者,一见便如眼中之钉。既成章华之宫,选美人腰细者居之,以此又名曰细腰宫。宫人求媚于王,减食忍饿,以求腰细,甚有饿死而不悔者。国人化之,皆以...

楚王好细腰的意思
楚灵王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指他。楚灵王三年(前538年),楚灵王率兵攻吴,捉住了庆封。有一次齐国晏婴来访,要他钻门洞进来,晏子笑嘻嘻的说:“反正出使到狗国,就应该从狗洞进去嘛!”。另外“橘逾淮为枳”也是两人斗智的故事。楚灵王穷奢极欲,楚灵王六年,造...

楚王好细腰的原文和译文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寓意:细腰既写出了楚灵王的...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句从文化层次上看属于什么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句从文化层次上看属于心态文化层。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一句意思是楚王喜爱腰细的苗条大臣,宫中人为了讨楚王喜欢节食减肥,以至于有饿死者。从文化层次的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楚王好...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楚王是哪个朝代的楚王?
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指的是什么历史典故?
此处楚王即楚灵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然而其位不正,治国昏庸无能,喜听谗言,好美色。因此仅在位十二年便被迫西逃,最终上吊而亡。而“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便是描述他作为君主,治理国家时是如何昏庸无能,臣子又是如何献媚的丑态故事。关于这个典故的记载以及引用非常之多,在这里就用比较...

楚王好细腰寓意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最早出自东汉初期名将马援的长子马廖。公元77年,即典故的主角楚灵王死后第六百零六年,马廖在《上长乐宫以劝成德政疏》里,比喻当权者的爱好引导时尚潮流时,使用了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句子。他的《疏》被收入东汉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和北宋司马光...

《楚灵王好细腰》这篇寓言揭示了什么?讽刺了什么?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词句意思是楚王喜欢细腰的宫娥,所以女子多节食,让自己腰肢变细。也有句话表述这个意思:上有所好,下必趋之 讽刺下属逢迎拍马,而罔顾规律,只做领导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正确的事情 现在官场上多有表现,领导喜欢什么样的人,下属就都这样表现,官本位是思想很严重,屁股决定...

裕华区18584351390: 楚王好腰中楚王的资料,这个楚王是谁?(如:楚灵王) -
直泻哈伯: 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楚灵王 楚灵王,本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之后自立,即位后改名熊虔. 楚灵王偏爱细腰,(楚灵...

裕华区18584351390: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 楚王是哪个朝代的楚王? -
直泻哈伯: 春秋楚国,楚灵王(?―公元前529年),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出自《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裕华区18584351390: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是谁? -
直泻哈伯:[答案]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是楚灵王. 《东周列国志》是有这样的记载: 诸侯畏楚之强,小国来朝,大国来聘,贡献之使,不绝于... 看看百科里的生平: 楚灵王,本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位后改名熊虔.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

裕华区18584351390: 楚王好谁的细腰? -
直泻哈伯: 楚国大臣的腰. 原文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选自《墨子·兼爱中》) 译文 从前,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裕华区18584351390: 灵王好细腰 翻译 -
直泻哈伯:[答案] 楚王好细腰典故出自《墨子.兼爱中》 原诗是:“楚灵王好细腰,其臣皆三饭为节” 后汉书写作: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后来流传开来.楚王在河边散步时看到一棵柳树,于是赞美道,如果人的腰子能象这样细的话该多好阿.谁料...

裕华区18584351390: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叫啥 -
直泻哈伯: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是楚灵王.这里提到的灵王就是楚灵王.这个人也是很有名的,看看百科里的生平:楚灵王,本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位后改名熊虔.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就是指他.楚灵王三年(前538年),楚灵王率兵攻吴,捉住了庆封. 楚灵王穷奢极欲,楚灵王六年,造章华宫,又称细腰宫;对外穷兵黩武,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楚灵王十一年(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灵王有二子熊禄(世子)、熊罢敌,都被蔡公熊弃疾杀死.

裕华区18584351390: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叫啥 -
直泻哈伯:[答案] 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是楚灵王. 这里提到的灵王就是楚灵王.这个人也是很有名的,看看百科里的生平: 楚灵王,本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位后改名熊虔.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就是指他.楚灵王三年(...

裕华区18584351390: 请问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
直泻哈伯:[答案] 《庄子》上有这么一则寓言: 有一位爱马之人,伺候他的马,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他用竹编的篓筐去接马粪,用巨大的... 历史上,“楚王好细腰,宫娥多饿死”,由于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孩子,因此宫中很多美女为了讨楚王的欢心,拼命地勒腰、...

裕华区18584351390: 楚王好细腰的寓意是什么?多一点!!!!!急!!!!!!!!!1 -
直泻哈伯: “楚王好细腰”一事记载在众多古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的描述得比较详细,比较像一个原始的故事. 《战国策》楚一《威王问於莫敖子华》篇记录了楚威王和大臣莫敖子华的一段对话.威王听了莫敖子华对过去五位楚国名臣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