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而征一国者中而是通假字,它的解释是?

作者&投稿:无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庄子逍遥游中”而征一国者“ 的”而“读什么~

读néng。意思:通“能”,能力。原文出自于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逍遥游》。
原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白话译文:
所以,那些才智能胜任一官的职守,行为能够庇护一乡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个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他们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说的那只小鸟一样。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加以嘲笑。宋荣子这个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别奋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诽谤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如此罢了。

扩展资料:
《逍遥游》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构思的精巧多彩,在于作者善于运用富有形象性的寓言,使自然界的虫鱼鸟兽与社会上的高官、贤能、明君相映衬;善于运用动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使各个层次之间互相制约,互相连接,引人联想,进入深思中心思想。

“而”通“能”,指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

古汉语中“耐”常常通“能”,所以新旧版本是通“能”也好,通“耐”也罢,“而”的词义与其句意是不变的。至于新版本为什么是通“能”,旧版本为什么是通“耐”,这是个学术问题,同“耐”与“能”这两字的古音哪一个更接近“而”的古音有关,对此,在中学教学中我们不必过多去关注。我们只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通什么字,就读什么字的音。新版本中注释“而”通“能”,那么“而”就读作“能”音。如此类推。

祝你好运!

高考是以课本为参考而不是课外辅导资料,我们原来也困惑来着,老师就是这样说的,所以通"能"不是"耐"


逍遥游 庄周 原文
抟扶摇羊角而上 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

《逍遥游》里面的一句“而征一国者”的“而”是什么意...
回答:教材不同版本也不一样我们的教材上是“耐” 标准的读一声意思是堂上的低洼处这个我有准不过现在也有不按古音读的了

《逍遥游》中,宋荣子和列子是否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在宋荣子之前,庄子还提到了“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四类人,即才智能够胜任一官的职责,行为能够顺应一乡的风俗人情,品德能够符合一国之君的要求,能力能够取得一国之人的信任,可以说这四类人都是我们世俗意义上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胜利者,他们似乎生活得很惬意,但事实上...

逍遥游的议论特色和论证特征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

庄子逍遥游中文章的第一段是什么?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

文言文北冥有鱼阅读理解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

...1.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无宁汝先无而死._百度...
“知”通“智”’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 ——庄子《逍遥游》第二个好像不是吧,意思是“宁可你比我先死”;“无”是助词,无意,“宁”是“宁可”,好像没有通假字吧;唯一一个“无”通“吾”都好像是你给打错了的. ——...

文言文断句而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3. 文言文中 而 前能断句吗十分重要举个例子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这句话在念出来的时候,在而前是有停顿的。这是古文中而字前最常出现的断句,我们不会在这个地方加标点符号,因为这样可能会使语义不够连贯,但这里是应该有一个断句...

逍遥游的全文是什么?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14三千里,抟(tuán)15扶摇16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17者也。”野马18也,尘埃19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0。天之苍苍21,其22正色23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4?其视下也25,亦若是则已矣。且夫26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27大舟也无力。覆28杯水于...

逍遥游 一词多义
《逍遥游》一词多义:1、之: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或这。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它。2、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代词,它的。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表揣测语气,大概。3、以:生物之以...

集贤县19620353404: 逍遥游,而征一国者中而是通假字,语文书上写的是通能,参考书上写的是耐.查字典找不到. -
曲包过氧:[答案] 古汉语中“耐”常常通“能”,所以新旧版本是通“能”也好,通“耐”也罢,“而”的词义与其句意是不变的.至于新版本为什么是通“能”,旧版本为什么是通“耐”,这是个学术问题,同“耐”与“能”这两字的古音哪一个更接...

集贤县19620353404: "而征一国者"中"而"是通假字,通什么? -
曲包过氧: 尔,是你的意思

集贤县19620353404: 逍遥游里的“而征一国者”的“而”应读什么音 -
曲包过氧: 古汉语中“耐”常常通“能”,所以新旧版本是通“能”也好,通“耐”也罢,“而”的词义与其句意是不变的.至于新版本为什么是通“能”,旧版本为什么是通“耐”,这是个学术问题,同“耐”与“能”这两字的古音哪一个更接近“而”的古音有关,对此,在中学教学中我们不必过多去关注.我们只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通什么字,就读什么字的音.新版本中注释“而”通“能”,那么“而”就读作“能”音.如此类推. 我们老师说是通能字所以读能

集贤县19620353404: 逍遥游——《庄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有哪些? -
曲包过氧:[答案] 《逍遥游》 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2)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且夫水之积也不...

集贤县19620353404: 庄子逍遥游“腹犹果然”的“果”有没有“通裹”“而征一国者”的“而”是通“能”还是“耐” -
曲包过氧:[答案] 果通裹 而”通“能”

集贤县19620353404: 通假字的含义 -
曲包过氧:[答案] “通假”就是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假借为六书造字法之一.朱骏声说:'天地间有... 《逍遥游》 “辩”通“辨” 此小大之辩也 《逍遥游》 “而”通“耐”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逍遥游》 “辩”通“变...

集贤县19620353404: 逍遥游里的“而征一国者”的“而”应读什么音?“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的“数数”应读什么音?“而征一国者”的“而”应读什么音? -
曲包过氧:[答案] 所以应读“耐”的音

集贤县19620353404: 找出通假字!1.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无宁汝先无而死. -
曲包过氧:[答案] “知”通“智”'那些才智足以授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 ——庄子《逍遥游》 第二个好像不是吧,意思是“宁可你比我先死”;“无”是助词,无意,“宁”是“宁可”,好像没有通假字吧;...

集贤县19620353404: 《逍遥游》里面的一句“而征一国者”的“而”是什么意思啊?? -
曲包过氧: 教材不同版本也不一样我们的教材上是“耐” 标准的读一声意思是堂上的低洼处这个我有准不过现在也有不按古音读的了

集贤县19620353404: 北冥有鱼总结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 义,词类活用 -
曲包过氧: 通假: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边际)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6、而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