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的文言文整理 先一遍原文要有题目 再重点字词解释 再逐句翻译 尽快给我,谢谢

作者&投稿:肥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七八年级的文言文整理 先一遍原文要有题目 再重点字词解释 再逐句翻译 尽快给我,谢谢~

而孤:
变成孤儿以或:教以:用。。。教或因:
或者因为无依:依靠每以:
每次
以或夜:或者夜晚?奋不顾身:
顾及
考虑
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上下文啊
这么翻译很怪。。。。

21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前进,忘记了路程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这儿的步在古代是一个计算单位,并非是现代的一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野花野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这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互相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一一地回答。他们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问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最终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这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请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对桃花源以外的人说。”
渔人出了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到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路了,再也找不到渔人留下的标记。
22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上地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是很多的。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至于爱牡丹的人,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23 核舟记
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翻译:明朝有个有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头,雕刻宫殿、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以及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原来是苏轼泛游赤壁。
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篛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的两旁开有小窗户,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子,就(看到)右边(窗门)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门)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他的右边,黄鲁直位于他的左边。苏东坡和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卷的右端,左手轻按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卷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略微侧斜,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东坡的左膝,鲁直的右膝),都被隐蔽在手卷子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露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态表情和苏、黄二人不相类似。他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念珠子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面,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位于左边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扶着火炉,火炉上有把茶壶,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的声音似的。
那只船的船底稍平,就在船背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笔画清清楚楚,字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一条船上,刻有五个人;八扇窗;篛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上的篆字,刻的字共有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狭的桃核雕刻制的。咦!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

24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26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在三峡七百里江流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翻译: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照在门上(注:很多地方翻译这句都翻译为“月光从窗口射进来”,其实是错的,这里“户”指门口,与《木兰诗》中“木兰当户织”中的“户”意思相同),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28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观潮翻译:钱塘江大潮是天下雄伟的奇观。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至八月十八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海口涌起的时候,几乎像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不久越来越近,就看见玉城雪岭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好像吞没了天空,冲荡了太阳,其气势非常地雄伟豪壮。杨万里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的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几百艘战船,分别排列于江的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并且还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就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突然间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只听见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像高山崩塌一般。过一会儿烟雾消散水波平静,一条船的踪影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焚烧的“敌船”,随着水波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弄水的吴地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花纹,手里拿着十几幅长的大彩旗。争相奋力迎着潮水逆流而上,在万仞高的巨浪中忽隐忽现,翻腾着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但是旗尾一点也没有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夸耀自己高超的本领。
在江岸十多里的区域之间,满眼都是华丽的服饰,车马挤满了道路,卖的吃的和其他物品,都比平常的价格加倍的高,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仅容一个座位的空地也不容易有。

29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没有人的说话声也没有鸟叫声。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酒后告别。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先生一样痴的人!”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
人都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能有谁呢?喜爱牡丹的,当然有很多人了!
句子翻译  
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盛)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我只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
⒍不蔓不枝,
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⒎ 香远益清,
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
⒏亭亭净植,
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者;
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在此作语气助词)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⒕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这句描写莲花的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写莲花正直
词语解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多,大多。甚:很,十分。
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喜爱。
甚:很,非常。
者:花。
蕃:多。
独:仅仅。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出:长出。
淤泥:污泥。
染:沾染(污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通:贯通;通透。
植: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意思是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生字  予(yú)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 鲜(xiǎ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阅读理解  
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作者用隐逸者-菊花来正面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
16、作者同时运用了富贵者-牡丹来反面衬托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17、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章从哪个方面写莲花:1.生长环境 2.体态香气 3.风度气质。

这么大的工作量给十分。。。
懒到家了,我也懒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爱莲说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里陆地上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只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
人都喜爱牡丹。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艳,它中间贯通,外部笔直而不弯曲,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散播到远处,更加清幽,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在远处观赏它,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能有谁呢?喜爱牡丹的,当然有很多人了!
句子翻译  
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上、陆地上,草本的,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盛)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天下的人们大多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花,我只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
⒍不蔓不枝,
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
⒎ 香远益清,
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
⒏亭亭净植,
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但不可以贴近玩弄它啊。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居者;
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此句为判断句,从“者也”看出,其中真正的关键是判断动词——“是”)
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在此作语气助词)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⒕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应该有很多人了。
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这句描写莲花的高洁、质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描写莲花正直
词语解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盛:多,大多。甚:很,十分。
说: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喜爱。
甚:很,非常。
者:花。
蕃:多。
独:仅仅。
李唐:指唐朝。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出:长出。
淤泥:污泥。
染:沾染(污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通:贯通;通透。
植: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意思是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
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可:只能。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
宜:应当。
众:多。生字  予(yú)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蔓(màn)不枝 亵(xiè) 鲜(xiǎn)
作品断句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阅读理解  
1、莲的品质:“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表现词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8、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对莲花一般映衬的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1、从生长环境的角度写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2、形容洁身自好,然而不以此媚人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予独爱莲”的原因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从反面映衬莲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作者用隐逸者-菊花来正面衬托出莲花在尘世中也能洁身自爱。
16、作者同时运用了富贵者-牡丹来反面衬托出莲花拥有君子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人一样,只追求名利。
17、体现莲自尊自爱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8、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章从哪个方面写莲花:1.生长环境 2.体态香气 3.风度气质。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词
八年级 下册语文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我国 传统 文化 的瑰宝,与当今的文化可谓一脉相承,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传承。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文言文及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 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有:《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观潮》和《湖心亭看雪》。每个地区课本的版本不同,文言文也存在差异。1、《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

八年级的文言文啊谁知道???
一、桃花源记 二、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三、刻舟记 四、大道之行也 五、杜甫是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六、三峡 七、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八、观潮 九、湖心亭看雪 十、诗四首(归园田居 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望采纳 ...

急求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的所有文言文,不要后面的十首古诗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文言文1.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八年级上语文文言文有哪些
21、桃花源记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23、核舟记 24、大道之行也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三峡 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杨楼 ...

初中的文言文有哪些课文
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1、《伤仲永》王安石。2、《孙权劝学》、《资治通鉴》。3、《口技》林嗣环。4、《短文两篇》。5、《夸父逐日》。6、《共工怒触不周山》。7、《狼》蒲松龄。三、八年级上册文言文:1、《桃花源记》陶渊明。2、《短文两篇》。3、《陋室铭》(刘禹锡)。4、《爱莲说》周敦颐...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在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1 《与朱元思书》吴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
1.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有哪些 八下古文:《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和文言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古诗和文言文 最好把古诗和文言文的内容写下来,拜托,做作业用的,拜托啦。。。时间要紧啊。。。... 最好把古诗和文言文的内容写下来,拜托,做作业用的,拜托啦。。。时间要紧啊。。。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消费者维权的正确姿势,你知道吗? 留下一片林322 推荐于20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文言文有哪些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电视剧《王牌部队》有哪些槽点?sljzxd2012 2016-09-0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sljzxd2012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采纳数:22375 获赞数:183267 河北省优秀园丁获得者 在专业报刊发表语文专业论文近百篇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衡水市劳动模范...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八年级的文言文整理 先一遍原文要有题目 再重点字词解释 再逐句翻译 尽快给我, -
花到弘正:[答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有的版本为盛)爱牡丹.予(yú)独爱莲之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

翼城县18774855773: 八下语文文言文的重点整理 -
花到弘正:[答案] 《与朱元思书》 1、通假字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 2、古今异义词 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 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指“罪过”或“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

翼城县18774855773: 急求!!人教版初一到初二的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 -
花到弘正: 初一上学期:文言文: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八年级的古文请把我列出来分上下册 -
花到弘正: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童趣 《论语》十则 山市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 伤仲永 木兰诗 孙权劝学 口技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狼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三峡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 观潮 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五柳先生传 马说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满井游记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年级和八年级语文人教版的文言文全文加注释 -
花到弘正: 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与朱元思书 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八年级要求背诵的课内文言文有哪些?(人教版语文) 急求呀,帮帮我! -
花到弘正: 七年级上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1.《童趣》. 2.《论语》十则. 3.《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世说新语》两则即:《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 1.《伤仲永》 ...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原文 -
花到弘正: 什么版的,是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原文及翻译 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翼城县18774855773: 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整理 -
花到弘正: 一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5、下列句子中加点...

翼城县18774855773: 帮忙找初中(初一、初二、初三)全部的诗词、文言文按顺序整理好谢谢! -
花到弘正:[答案] 初中文言文乐羊子妻 范晔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定伯捉鬼 干宝木兰诗 郭茂倩编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论语十则 孔丘及弟子大道之行也 孔子三峡 郦道元两小儿辩日 列御寇愚公移山 列御寇口技 林嗣环工之侨...

翼城县18774855773: 7到九年级要背诵的文言文有哪些? -
花到弘正: 七上:21课,论语六则、24课,木兰诗、26课卖油翁、27课三峡、七下:21课黔之驴、22课陋室铭、23课爱莲说、八上:21课小石潭记、22课记承天寺夜游、24课满井游记、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7课曹刿论战、八下: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22课孙权劝学、23课公输、25课桃花源记、26课岳阳楼记、27课醉翁亭记、28课湖心亭看雪、九上:20课秋水、21课愚公移山第三段、22课扁鹊见蔡桓公、23课捕蛇者说、25课论语十则、26课鱼我所欲也、28课马说、九下:22课与朱元思书、23课送东阳马生序、28课出师表、 哈,不知道有没漏的呢、今天回家看了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