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日军3小时打5千发炮弹,苏军如何回敬?

作者&投稿:上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军在诺门罕战役中如何破解日军的“猪突冲锋”?~

所谓的猪突冲锋其实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战术,这种战术在欧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被淘汰掉了,日本人在苏联人面前还玩这个,只能是找死。

铁丝网+机枪已经让大规模的步兵冲锋成为了历史电影上才有的记忆,一战时在欧洲在索姆河、凡尔登等战役以后,再也不会有这种场面了,而日本人缺了这一课。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武装的苏军,虽然是正在大清洗的漩涡中,但是手里的家伙已经是鸟枪换炮了,特别是炮兵部队,在任何一本有关于诺门罕战役的书中,日军对于苏军铺天盖地的炮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人集中了大约2000辆汽车和油车昼夜不停的向前线运输炮弹、油料等补给品,甚至后来还紧急铺设了一条铁路。

苏军经过5年计划的发展,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开始占了优势,这里的人员素质是指文化素质,军事素质,当时的苏军士兵还是不如日军,参加诺门罕战役的苏军士兵很多都还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而日军则已经是征战多年,就算23师团是新编师团,但是也已经进行了1年的临战训练。而苏军人员的文化素质的提升表现在炮兵的水平上,苏军的炮兵始终是压制了日军的炮兵,除了火炮本身,充足的炮弹和炮兵的熟练也都是关键因素。

日军的补给还是通过马车进行,少量汽车很快就被用残了,马车能拉多少东西?虽然日军火车的卸载点比苏军近的多,但是下了火车到战场就成为了堵塞的最后一公里。
而日军呢,本身在中国的巨大消耗就已经是让日本人捉襟见肘了,为了和苏军争夺火力优势,日军是从关东军抽调重炮部队参战,但是这些重炮部队打了几天就没有炮弹了!只好撤出战斗,苏军始终掌握着炮兵火力的优势,日军的步兵部队在白天只能是挖个坑把自己埋起来以躲避苏军的炮火,在夜间在通过夜战进攻。但是这手很快就不灵了。
大量使用坦克是当时苏军的特点,但是炮火是苏军获得战场控制权的关键因素。
苏军不只是用炮火压制日军,同时在自己的阵地前沿布设了大量的铁丝网,这种铁丝网不是那种架起来的,而且距离地面只有20-30厘米,正好是人迈步的高度,这种铁丝网也叫绊网,不但是步兵,日军的坦克履带被这种绊网缠住以后也是动弹不得,成为了苏军炮兵的活靶子。
本身日军冲锋是两种,一种是正常的冲锋,这种冲锋拉来正常的间隔距离,利用地形地貌接近敌人的阵地后先隐蔽起来,等集结了不少人以后,然后一拥而上,这种战术对付中国人的时候由于中国人的火力贫弱,效果不错,但是对于苏联人,就不行了。至于所谓的猪突冲锋,其实是自杀冲锋,就是日军战败的自杀冲锋用子弹和炮弹招呼就行,而苏联人最不缺的就是这两样东西。

第二次诺门罕之战打响不到半个月,关东军损兵折将已近万人,坦克、装甲车、飞机、野战炮等损毁过半,日军隐隐感到苏军并不像东京所想的那么好对付,于是破釜沉舟,决定动用珍藏的远程重炮部队。1939年7月15日,关东军驻满洲各地的炮兵联队纷纷忙碌起来,重型履带牵引车吭吭哧哧地将一门门炮管硕长的加农炮从洞库中拖拽出来,关东军拿出了全部家底。1939年7月23日,日军大口径火炮一起开了火,整个诺门罕战场火光冲天,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炮击,据记载为日本陆军史上首次,关东军这次要砸锅卖铁拼老命了。不过日本炮兵从未受过超远程射击训练,也从未经历过饱和射击,虽打得热火朝天,但效果并不好,精度尤为不够。更令关东军恼火的是重炮相继发生故障,多门重炮炮架折断,炮身过热、膛炸、炮管烧蚀等事故层出不穷。下午,转移到新阵地上的苏军炮群开始反击,大量炮弹发出令人恐惧的呼啸声,暴风骤雨般砸在了日军炮兵阵地上,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面对苏军排山倒海般的打击,日军还击的火力近乎于呻吟,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千万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炮战延续了三天,日军已毫无还手之力,骄横的日军垂下了头,炮兵决战又输了。既然空、坦、炮方面接连失败,日军只好又回到步兵“猪突冲锋”——即像野猪一样不顾一切低头猛冲的老路子上,这是日俄战争时的老套路。入夜后,数万名日本步兵一起冲出了掩体,端着刺刀呐喊着发起了集团冲锋。一时间日军歇斯底里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诺门罕夜空。当日军冲到苏军阵地前沿时,苏军突然打开了车载探照灯,几千发照明弹也先后升空,暴露在强光下的日军还没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就成片成片地被打倒了。在指挥官带领下,日军继续不顾死活地冲锋。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受“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使日军普遍有一种亡命徒似的作风,但亡命徒式的勇敢并不能改变其失败的命运。

1939年的满蒙边界地区诺门坎,苏联和日本曾进行了一场历时4个多月的战役,史称诺门坎战役。就是这场恶战,苏联彻底打服、打怕了日本!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是怎么被打服的。在此战之前,一直以顽强、丧心病狂和不要脸著称的日军是有些心理优势的。因为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日本以惨痛的代价换取了自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又一场战事的胜利,以为自己有实力称霸亚洲乃至整个世界。

所以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便打上了苏联的主意,想凭借诺门坎一战打通北进战略的通道,以此为跳板进攻苏联,从而实现和西边的纳粹德国夹击苏联的战略意图。

战争经过:

一开始,由于事发突然和苏联的准备不足,日军占得了优势、抢得了先机。随后,日军想乘胜追击,便请来了大量的军事支援,其中包括日军的大量空军部队。此时,在白俄罗斯担任副司令的朱可夫被斯大林紧急调往诺门坎前线与日军展开作战。

1939年6月26日晚,日军的空中部队出其不意的轰炸了深入蒙古国境内100多公里的苏蒙联军战区,取得初步战果。随后又从国内调集大量支援,其中就包括被日本誉为国宝的第一坦克师团(这是日本唯一的坦克师团),此时,日军陆军向苏蒙联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由于苏军兵力严重不足,只能节节败退。朱可夫下令,一边与日军展开拉锯战,一边紧急向莫斯科请求增援。而此时的日军在进一步扩大战果之后,也向哈拉哈河大量增兵(包括步兵和坦克,陆军主力是小松原中将的第23师团),进军巴音查岗山并于7月5日占领巴音查岗高地。

朱可夫注意到日军占领的巴音查岗高地,地势平坦,非常适合大规模的装甲化作战。于是,他一边等待着后方支援,一边等待日军继续深入。

1939年7月10日,苏联援军抵达。朱可夫随即下令空军部队炸毁日军的临时浮桥,阻断其退路。随后迅速调集地面部队,下令由第11坦克旅为主力,正面进攻位于巴音查岗高地的日军。至此,日苏之间的坦克大战正式拉开序幕。

由于日军坦克被苏军坦克完爆,因此日军大败,第一坦克师团被打残。吃到败仗的小松原心有不甘,于7月13日,向苏蒙联军发动细菌战。结果丧心病狂的日军不仅没伤到苏军丝毫,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损失了1300多人。

此时,诺门坎战役的主力军--小松原的日军第23师团已元气大伤,不得不被迫进入休整状态。经过1个星期的休整,小松原使出了杀手锏,将关东军的炮兵联队调往前线,对着哈拉哈河西岸的苏军展开两个小时的猛烈炮击,打出10000多发炮弹。而面对日军的精确炮击,朱可夫决定把苏军的炮兵群转移到新的阵地,以躲避日军的打击。

而转移之后的苏军炮兵部队立刻对东岸的日军炮兵部队展开强烈反击,在精准定位日军方位后,仅仅用了1个小时,就向日军阵地发射了30000多发炮弹。关东军的阵地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面对苏军的强大火力,日军毫无招架之力,进而开始崩溃。

步兵甚至请求旁边的炮兵不要还击,以免招来更猛烈的打击。此时的关东军已是溃不成军,面对这种局面,关东军司令部下令立即停止进攻,占领东岸战线,构筑阵地,准备打持久战。

而此时,朱可夫认为是一举歼灭日军的最佳时机,8月初,朱可夫下令大部队开赴前线并于8月中旬开始发起进攻清缴日军。8月20日,苏军发起总攻,空军和炮兵部队不停的对日军阵地实施打击,日军惨败,关东军的9个联队全军覆没。不久后,小松原剖腹自尽。

9月3日,关东军总部下令停止战斗。9月9日,日本向苏联提出停战请求。9月15日,日本驻苏大使东乡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停战协定,双方于9月16日凌晨2时停止一切实际军事行动。至此,为期4个多月的诺门坎战役以日军的战败宣告结束。

诺门罕之战,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伤亡6万余人。苏军8月20日总攻时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

整个战役,苏军前后消耗作战物资达80000吨,仅炮弹炸弹就消耗了31000吨,而日军各种物资消耗才2000吨不到。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

日军战死7696人,失踪1021人,负伤8647人,生病2350人,合计损失19000人。其中62.7%损失于苏军的炮击和航空轰炸,毕竟苏军发射了31000吨炮弹炸弹!

历史告诉我们,面对帝国主义日本,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性将其打服、打怕、打的他怀疑人生,才能永绝后患!



1939年7月,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大规模进攻苏军,尽管朱可夫“见招拆招”,击退了日军,但其中的险象环生,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尤其是根据抓获的俘虏,得知已有十几个不同番号的日军来到了前线。也就是说,日军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消息传回莫斯科,苏联统帅十分着急。在他看来,德国是苏联防范的重点,而不断恶化的欧洲局势,以及久拖不决的诺门罕战役,势必影响在欧洲的兵力部署。为尽快结束远东战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增派更多的部队,一改守势进行大反攻。



他下令将前线部队整合改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同时,更多的部队调往远东,其中包括从欧洲新调来的6个飞行团,总兵力已达10万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服日本人,朱可夫不敢懈怠,也在积极调整。

首先,发挥制空权的优势,打击日军补给通道。朱可夫命令空军的轰炸目标从前线移向日军的后方,特别是对关东军通往诺门罕的铁路、公路和桥梁的破坏。连续的轰炸,加大了其在前线集结的难度,束手无策的日军将领们只得“望空兴叹”。



其次,苏军损失的坦克中,有80%是日军的“肉弹”攻击,引发汽油起火造成的。朱可夫要求后勤保障部门,一面将所有的坦克更换为柴油发动机,一面在坦克的要害部位加装钢丝网,阻挡日军的燃烧瓶、反坦克手雷等,增加坦克战场存活率。

更关键的是,尽管有将“黑夜变白昼”的措施,但苏军怕夜战的毛病一时改观不了。朱可夫决定发挥苏军火力猛、机动强的优势,制定了“黑退白进”的措施,当日军夜袭时,苏军主动撤退,避免夜战;天亮后,再用坦克、大炮重新夺回阵地。



这么做,不仅减少自己的伤亡,而且用优势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总之,苏、日双方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非但没有放弃、妥协的迹象,反而规模越打越大。正应了一句话,“多说无益,咱们战场上见”。

苏、日双方再次大打出手,竟然是以炮战为主力。

1939年7月18日,关东军在诺门罕的前线指挥部里,步兵与炮兵将领吵得不可开交。作为总指挥的小松原,依然决定以步兵夜袭为主要进攻手段,炮兵负责火力支援;而炮兵司令则坚持以炮兵攻击为主,完全摧毁对方后,由步兵打扫战场。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决定由炮兵担任主攻。他这么做,一方面,整个关东军的重炮都到了前线,充分显示一下威力,可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万一不成功,还能将责任推向苏军,因为重炮部队上去也不行。

这一天,总攻时间到了。日军炮兵的试探性射击开始了,试图引诱苏军重炮还击暴露位置,而后再进行覆盖射击,旨在一举将对方重炮部队彻底“打哑”。但苏军没有上当,只是前沿的几门小炮回敬了几发炮弹,重炮阵地依旧是不声不响。



这样的情景,让炮兵司令十分尴尬,索性向先前侦察得知的苏军疑似重炮阵地,炮轰了2小时。这可是自开战以来,日军炮火持续时间最长、火力最猛的一次,前线的步兵们为之欢呼雀跃。也许是炮兵司令打得兴起,命令延长炮击一小时。

但要命的是,该命令并未通知到步兵。按照预定时间出击的步兵,士气高涨地高喊着“万岁”,向苏军阵地冲去,结果没挨对手的炮弹,倒是被自己的炮弹炸得血肉横飞,再加上苏军轻重武器一起开火,日军步兵的第一次冲锋,瞬间土崩瓦解。



朱可夫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竟然也玩炮战,而且一轰就是3小时,他命令所有部队撤回西岸,避其锋芒。日军6个步兵联队占领整个东岸后,继续向西岸进攻,但苏军600多辆坦克、装甲车,在高台上一字排开,子弹像割麦子一样扫向日军。

随即,苏军坦克进行反冲锋,大炮也开始轰鸣,与日军3个小时5千发炮弹相比,苏军一个下午就回敬了3万发炮弹,刚刚占领东岸的日军,丢下大片尸体纷纷后撤。到了晚上,炮战告一段落,日军步兵损失一半,基层军官更是损失高达70%。



此次进攻,尽管日军依然占领着东岸部分阵地,但始终无法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双方就这样隔岸炮击了3天,日军的重炮部队也损失殆尽,而苏军的炮弹似乎越打越多,在这场“钢铁”较量中,实力雄厚的苏军一直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至此,招数用尽的关东军,不得不对3个月的激战进行反思。面对越打越强的苏军,现在能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进攻,构筑防线,准备持久战”。苏军似乎也“心领神会”地停止了炮击,诺门罕再一次安静了下来。殊不知,苏军正在酝酿一场大反攻。



未完待续,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苏军回敬了3万发炮弹,比日军多出来6倍的炸弹,一下子让日军损失惨重,伤亡无数,从而夺回了失去的高地。

苏军立刻回敬了3万发炮弹。苏军在远东诺门罕地区,用自己的实力彻底击败了日本的关东军。

日军炮兵的试探性射击去试图引诱苏军重炮还击暴露位置,然后进行报复性攻击,可是苏军没有上当,发射几枚炮弹,但是重炮阵地没有反应。


阳原县19151742217: 诺门罕日军3小时打5千发炮弹,苏军如何回敬? -
占纨硫酸: 1939年7月,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大规模进攻苏军,尽管朱可夫“见招拆招”,击退了日军,但其中的险象环生,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尤其是根据抓获的俘虏,得知已有十几个不同番号的日军来到了前线.也就是说,日军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消息...

阳原县19151742217: 在诺门罕战役中,苏军的伤亡意外大于日军,这是为何? -
占纨硫酸: 诺门坎战役中,苏军实力虽然强于日军可是有一点是非常关键的,那就是日军抢占先机善于偷袭,这是令苏军非常头疼的,另外日军当时的空中支援的配合非常好,而苏军单纯利用装甲突击还是显得非常单薄,所以在后来的接触战中,苏军的损...

阳原县19151742217: 二战期间日本南下和北上的讨论 -
占纨硫酸: 1938年的诺门坎战役,根本打不赢苏联,完全被碾压了,日军发现了梦想和现实的差异之巨大,就放弃打苏联转而南下进攻亚洲其他地区了.日本此时已确立的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殖民大帝国的国策,决定将主要力量向南扩张.而对苏联采取...

阳原县19151742217: 日军不是很强大吗,怎么在诺门坎就被苏军打败了?诺门坎战役是怎么回事? -
占纨硫酸: 实际上,还经常无法完成战役企图,近年越来越多的西方军事学者开始认同这个观点.至于苏联的低级军官和兵员素质则未必很强,但是技术装备却是最多的,德国军队在1941年面对全面劣势(包括兵力)的对手,训练上的,大清洗上的,还有...

阳原县19151742217: 诺门坎战役双方各投入多少兵力?日军投入什么样的装备,特别是炮火 -
占纨硫酸: 1、经济力量比不上苏联,当时的苏联在重工业仅次于美国,远较其他国家为强; 2、军事装备差.苏军当时全部是机械化装备,而日本居然还有马拉的火炮等装备,两者根本不是同一档次; 3、双方指挥官军事指导理念相差太大.日军的指挥官与苏军指挥挥相比,日本还停留在一战. 4、交战的地点为我国外蒙的诺门坎,地处平原,特别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日本用原始的武器的去打苏联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那是自寻死路.

阳原县19151742217: 日苏的诺门坎战役最后争夺的地区归谁了
占纨硫酸: 日苏的诺门坎战役最后争夺的地区归谁了 二战后,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最后的归属是谁,如果以纯粹领土纠纷来说,满洲国和蒙古国他们当时谁有理 既然最...

阳原县19151742217: 苏军为什么在诺门罕战役获胜
占纨硫酸: 诺门罕战役苏联的获胜那是当然的,日本陆军机械化程度在当时世界各主要强国中是最低的,而参加诺门罕战役的苏联军队机械化程度很高,同时苏联军队在坦克飞机重炮方面占有压倒性优势,而蒙古大草原又对机械化部队作战极为有利,虽然日军单兵作战能力要高于苏联军队,但日本关东军高层的乱指挥葬送了这种优势,因此日军的失败就变得不可避免!

阳原县19151742217: 在诺门坎战役时,日军在兵力上还占优势,甚至出动了精锐的第2、7师?
占纨硫酸: 1931年日本帝国占领中国东北后,随即将那里变成了侵华反苏的基地.前苏联出于自... 还有一点在于日本人认为苏军在诺门坎地区的兵站线长达750千米,而按日军使用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