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人苏轼,为何会把“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点弄错?

作者&投稿:泰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代文人苏轼,为何会把“赤壁之战”的发生地点弄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的这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

在古代黄州的西北,曾有一座名叫赤鼻矶的断崖,由于通体赤褐色,而且悬伸到长江之中,江流拍岸,壮阔无比,因此被苏轼误认为是三国古战场。他还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使这个地方从此名扬天下。

可是,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赤壁之战真实的发生地点并非苏轼所说的黄州赤壁,而应该是在蒲圻赤壁,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咸宁赤壁市。这一点在历史学界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没有太大的争论。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两个赤壁一个在武汉以东,一个在武汉以西,之间的距离相距180多公里,完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 那么,博古通今的大文豪苏轼为什么会把赤壁古战场的位置弄错呢?

地名演变我们知道,三国时期发生的那场著名的战役之所以被称为“赤壁之战”,是因为战争的发生地点是在赤壁这个地方。但实际上,赤壁从来都不是一个地名,而是当地一座山的名字。

在蒲圻市嘉鱼县西南六十里的长江南岸,有一座山石临江而立,被称为赤壁山。正对着这座山的长江对面也有一座山峰,叫做乌林矶。公元208年,曹操由江陵乘船而下,正是到达了江北的乌林矶一带(今湖北洪湖市)。而此时刘备和周瑜的船队则顺江流而上,停靠在赤壁山附近。双方在此处遭遇,一南一北,沿长江两岸相互对峙,最终爆发了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路线

可见,这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赤壁之战,其实是由长江南岸的一座山头的名字来命名的,并非当地的真实地名。而在孙吴的黄武二年(223年),也就是赤壁之战发生后的第15年,孙权将这里的地名改为了蒲圻县。蒲圻县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1998年,直到历史学者们论证出这里是真正的赤壁古战场时,才改成了赤壁市。

而且,赤壁山在历史上也有很多个名字,有时候被称为石头关,有时候被称为石头驿,山名几经更改,很难考证。

赤壁山

也就是说,身处北宋时期的苏轼根本没有注意到当时一个普普通通的蒲圻县才是真正的赤壁,也不可能考证出石头关就是曾经的赤壁山。他弄不清楚黄州赤壁和蒲圻赤壁的差别,情有可原,并不奇怪。

最先把赤壁地点弄错的并不是苏轼,而是杜牧

事实上,说苏轼弄错了赤壁古战场,还真的有点冤枉了他。其实,最早把黄州赤壁当成赤壁战场的人并不是苏轼,而是晚唐大诗人杜牧

杜牧和苏轼一样,也曾经被贬官到黄州。有一次,他来到黄州赤壁之下,在江边的泥沙中捡到了一柄生锈的铁戟,又看到这里江流壮阔,山石峥嵘,于是认定这里就是当年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便写下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

由于这个诗句太有名了,流传度太广了,导致很多人都默认为黄州就是赤壁古战场。而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对唐代末期的杜牧是比较崇拜的,因此,他也才先入为主的误认了赤壁。

苏轼对黄州赤壁也保持怀疑态度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里面的一句"人道是"非常关键,意思是说苏轼也是听人说这里是赤壁古战场,他自己并没有断言。

另外,苏轼还曾经给他一个叫范子丰的朋友写过一封信,信中也写道:

“黄州少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传云曹公所败所谓赤壁者也,或曰非也。”

苏轼这里面写到了“传云”,意思是有人传言说这里就是赤壁古战场,说明苏轼也是听别人所说。“或曰非也”,则表示苏轼对此也表示怀疑态度,并没有百分之百确信。

结束语:

清代有一位诗人名叫朱日浚,他曾在自己的诗中写道:

赤壁何须问何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的确,苏轼是个文人,不是个地理学家。他之所以会写下"大江东去"和前后赤壁赋,是为了借助黄州赤壁壮阔的山河景象,进而表达对天地万物沧桑变化的感慨,并抒发内心的豪迈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黄州赤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三国古战场,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杜牧和苏轼的在此地的文采飞扬的凭吊,中国才出现了“一文一武”两个赤壁,铸就了一段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




形容全身无力头晕的诗句
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4、《暮春》宋·陆游 绿叶枝头密,青芜陌上深。江山妨极目,天地入孤吟。身已双蓬鬓,家惟一素琴世情君莫说。头痛欲涔涔。5、《贫病戏书》宋·陆游 头痛涔涔...

元史吴澄传翻译现 代文
译文:吴澄字幼清,是抚州崇仁县人。他的高祖吴晔,开始居住在咸口里。九岁时,与其他子弟参加乡校考试,吴澄常常名列前茅。长大成人以后,对于经传都学习精通。至元十三年(1276),人民刚归附蒙古,各处盗贼兴起。乐安人郑松邀吴澄避居于布水谷,于是吴澄在那里作成《孝经章句》,并校定了《易经》《...

苏州园林资料
为明、清两代文人讲学之所。堂在假山、古木掩映下,屋宇宏敞,庄严肃穆。墙上悬有三块宋碑石刻拓片,分别是天文图,宋舆图和宋平江图(苏州城市图)。相传乾隆帝南巡时,曾召誉满江浙的苏州评弹艺人王周士于此堂内说书。堂南,“瑶华境界”、“印心石层”、“看山楼”等几处轩亭都各擅其胜。折而向北,有馆三间名“...

解析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能使一代文 豪为其吟咏千古绝唱的人,表明周瑜真不愧是千古风流人物。然而自元代往后,周瑜的形象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对他的形象进行了丑 化,一路不断升级,到《三国演义》成书时达到颠峰,这时的周瑜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 兵”等一出出精彩...

关于风雨雷电的诗句古诗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10.天...

儒林外史故事简介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批认为“学而优则仕”的学子。他们把读书当成敲门砖,为了金钱,为了财富,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地读书,可以从黑发垂髫考到白发苍苍,就是为了要考取功名;还有一些贪官污吏,为了搜刮民脂,不惜牺牲百姓,还高谈“三年清知府,十万百花银”等等。小说从元末明初写起,一直写到明万历四十四...

向前走去不回头优秀作文
苏轼啊,你是坚定在文坛顶端的劲松,不怕风雪,不怕严寒,你默默地坚守着,那是中国文化的历程···你从监狱里走来,带着世俗泼给你的浑身脏水,那是浑浊不清的官场和文坛为你强加上的罪名,深不见底的泥沼,硬生生地将你拖进了黑暗,“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平庸的一代文人中,出现了东坡,...

苏东坡与琴操不得不说的那些事
琴操因东坡而得到代代文人的怜惜,玲珑山也因有琴操而千古闻名。诗人和歌妓的相识,是一段夙缘,苏东坡一次次踏马玲珑山就是对这一段情的注释,一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两年后,苏东坡离任北上,看着诗人越来越远的背影,琴操的心扉也渐渐关上了。任凭风吹裙椐,她的双眸已经被泪水模糊了。琴操在进入玲珑...

活的焦虑,读读苏东坡吧
相反,跟他相处你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可爱、有趣的人。在杭州任职期间,苏东坡有个好朋友---大通神师,神师有一个规矩,就是到他修道处见他,不准带女人进禅房。一天,东坡和一群人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大家知道神师的规矩,在门口等他,但年轻的苏东坡有一种淘气的冲动,他偏想看看带妓女进去,方丈会如何反应。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什么
公元1147年,张孝祥十六岁,通过了乡试,走出了迈向仕途的第一步。十八岁,孝祥在建康从蔡清宇学,二十二岁时,“再举冠里选” (张孝伯《张于湖先生集序》)。到二十三岁中状元前,事迹大致如此。作为一个出身”荒凉寂寞“的年青人,能在同时代文人中脱颖而出,必有不凡之处,归纳起来,一是才华...

庆阳市19785057990: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
祗岚白及: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

庆阳市19785057990: 苏东坡并不是第一个把黄州,赤壁认为是赤壁之战在战场的文人,在他之前,杜牧在担任苏州刺史时就写下了(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祗岚白及:[答案]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赤壁》诗.

庆阳市19785057990: 苏轼《前赤壁赋》 的主旨及艺术特点? -
祗岚白及: 从整篇观之,你会觉得自已处于一种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文中人只有苏子、客;物有舟、酒、箫,背景则是浩渺的江水,明亮的月光,把我国古代文人能够抒怀吟哦的一切道具、环境都摆了出来,来迎接一...

庆阳市19785057990: 醉赤壁讲的是怎样的历史典故? -
祗岚白及: 这首歌词与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有一定的关系.208年,刘孙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周瑜的雄姿英发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情怀.《醉赤壁》这首歌与此历史和词作都有一定关系.

庆阳市19785057990: 苏轼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的背景 -
祗岚白及: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现在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

庆阳市19785057990: 赤壁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祗岚白及: 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流放黄州,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才写了千古传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

庆阳市19785057990: 念奴娇·赤壁怀古
祗岚白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

庆阳市19785057990: 念奴娇赤壁怀古怀古的目的是什么 -
祗岚白及: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⑴烘托: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 ⑵映衬:映衬是烘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庆阳市19785057990: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这里说“人道是”呢?另外,他游览的并不是
祗岚白及: 这里用的就是“人道是”. 东坡游赤壁,他也知道这不是真赤壁,也没有惊涛拍岸乱石穿空,所以他说“人道是”,也就是“人们说它”是赤壁.对于一位像苏东坡这样的文人,是不是在赤壁又怎么样呢?苏东坡一生最好的两篇散文《赤壁赋》和这首词都是他被贬黄州时写成的,不能不说和他当时的人生际遇有关系.

庆阳市19785057990: 苏轼《赤壁赋》中哪句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
祗岚白及: 文章开篇描写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