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

作者&投稿:撒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讲了:
意大利年轻科学家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讽刺/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的事情。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在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扩展资料:
亚里士多德,备受人们推崇的希腊先哲,说的话被人们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曾经说过两个铁球的下落速度与质量成正比;伽利略,年轻的教授,对亚里士多德的话由怀疑到反复验证再到公开试验;从受到人们的嘲笑与讥讽,最终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实,使人们转变了观念。
在对人物认识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扬此抑彼。可以补充资料,如亚里士多德知识渊博,被誉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而且是形式逻辑的创始人,在医学、哲学、物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这样的权威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但不应该盲目迷信。
作为将实验引人科学研究的先驱,伽利略也从未忽视实验的验证作用。他在各种著作中,提到过落体实验30多次,其中一些实验地点恰恰是在“塔上”,相信伽利略做过“比萨斜塔实验”的人,大都引此为依据。事实上,并无法肯定那指的是不是比萨斜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
在第2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通过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和对伽利略的嘲讽的描写,衬托出了伽利略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说明了伽利略在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他在冒着多么大的风险!

扩展资料

伽利略没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实验。
“比萨斜塔铁球实验”的故事,民国时期由国外传入,近几十年被写入小学语文教材。
1909年,德国学者沃尔维尔(E·Wohlwill)率先表示质疑,“伽利略从未在比萨时的著作中写过这件事,在后来的著作中也未提到”。1935年,美国学者库珀(Lane Cooper)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比萨斜塔》一书中更大量举证,证明伽利略没有做过“比萨斜塔实验”。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科学史学者基本证实,当初伽利略在反驳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其重量成正比”这一观点时,使用的是“思想实验”,即通过计算和推演,证明结论。
在晚年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中,伽利略描述了“实验”的推演过程: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大石头下落速度大于小石头,那假设“如果一块大石头具有速度8,而一块较小的石头具有速度4,那么当它们合在一起时,系统将以比8为低的速度运动;
而当把他们绑在一起时,就变成一块比以前以8的速度运动的石头还要大的石头。所以重的物体比较轻的物体以较低速度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

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许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伽利略那时候才25岁,已经当了数学教授。他向学生们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通过讲述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敢于挑战权威,用事实验证真理的故事,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不可以说所有内容( ̄Д ̄)哦,反正伽利略是聪明有智慧的人(^ω^)

你好:
你的回答是正确的,这个理论只能在两个物体对空气所产生的阻力不会影响物体自由落下的情况下才是成立的,而那个课文中都说了是两个铁球,所以空气对铁球的阻力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但还是有影响啊,其实两个铁球在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还是不同时着地的,但同时着地这个现像还是测出来的,而且这个不同时着地 的铁球他们着地的时间差太少了,以前的水平是测不出来的,因为误差太少,也看不出来,所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不过说了是理论了,很多理论是实在 中是无法经过实验出来的。比如当地面的摩擦为零的时候,你想想,这个根本就不可能。然而我的却理论的把在冰上滑动的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希望我的回答让您满意~~~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实验啊..2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塔顶往下扔 同时落地..
不过这实验貌似是说不考虑阻力的情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介绍
1、简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2、《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故事引人入胜,叙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3、在第2自然段和第6...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写作背景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一、教材解读 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

25课巜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权威的人物,尽管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本句出自《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文。【原文】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那时候...

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怎么回事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推导:是自由落体定律,地球上空的物体在以地心为描述其运动的参照点时,它是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在与地心连线的方向上受到的合外力是一个指向地球中心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由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即 F向 = F万。根据向心力遵循的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g和万...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概括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概括内容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2、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伽利略在人们的嘲讽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文
伽利略进行了无数次试验,结果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言论并不准确。他发现,无论重量差异多大,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着地,速度与铁球重量无关。25岁的伽利略已是一位数学教授,他决定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试验,挑战这个被广泛接受的“真理”。消息迅速传开,围观者众多,他们带着期待和怀疑,期待...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下落速度的论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验验证,伽利略在一片嘲笑和怀疑声中,走上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进行了一个传奇的实验,这一实验不仅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而且也展示了伽利略对科学探索的执着和勇气。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伽利略如何通过实验揭示了...

两个铁球的故事的原理
自由落体定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中伽利略证明两个铁球会同时着地,原理就是自由落体定律,从牛顿的外有引力定律分析自由落体定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遵循着万有引力定律,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在地球的引力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都将获得相同的加速度,...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原理是自由落体运动,两铁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和质量无关。在忽略空气阻力的前提下,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是相同的,a=g 由h=1\/2gt^2 t=(2h\/g)^1\/2。两铁球下落高度相同,同时落地,和质量无关。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 - 搜狗百科
少琳冠心:[答案]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学说真理产生怀疑,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了亚里土多德的说法是错误的,然后走上比萨斜塔把结论公诸于世. 课文表现了伽利略独立的人格、科学的精神和宏大的境界.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概括 -
少琳冠心: 文章记叙了伽利略做试验证明了2000年前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ح“两个铁球ج一个 十磅重ج一个一磅重ج同时从高处落下来ج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这句话说错了.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ج相信科学的同时要学习伽利略ج敢于向权威挑战ج以及他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课ج通过伽俐略敢于怀疑亚里斯多德的话ج并通过公开试验证明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让学生知道伟人名人也是人ج也有错的时候ج以增强学生怀疑权威、否定权威的意识.在教学本课时ج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换给了孩子们ج让孩子们在他们的天地里快乐地学习ج快乐地成长.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内容30字 -
少琳冠心:[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铁球,重的会先落地.但伽利略否定了他的观点,认为会同时落地,于是便有了著名的斜塔实验.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少琳冠心:[答案] 的确是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但落地时间不与受力成正比而与加速度(即受力除以质量)有关,公式为s=v*t+(a*t*t)/2 s为位移,v为初速度,t为时间所以铁球的加速度为a=G*[m1/(r*r)] 假设m1为地球质量故两个铁球加速度一样,所以...

徐闻县19477172067: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主要写了什么? -
少琳冠心:[答案] 课文进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好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产生怀疑,经过反复试验后,勇敢地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公开试验,用事实验证了真理的故事!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 - ----) -
少琳冠心: 实践出真理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
少琳冠心:[答案] 主要想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精致下落,落地时间相同,与质量大小无关

徐闻县19477172067: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内容简介 -
少琳冠心:[答案] 球的体积公式是V=4*(PAI)*R^3/3,所以小球的体积=(PAI)*R^3/6,所以大的比小的得到比值(r大的3次方:r小的3次方)是8.所以小球半径是2.

徐闻县19477172067: 四年级25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主要内容 -
少琳冠心: 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