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

作者&投稿:撒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50字~

李晓红的感人故事
  我觉得李晓红热爱生命的故事令我很感动,因为李晓红不但医术好,而且很热爱生命。

  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说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他休息几天。

  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么能临阵逃脱呢?”我热爱自己的生命,我也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李晓红热爱生命的事:
李晓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2003年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这是生命与疾病的抗争。在充满生命危险的病区里,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邓练贤,叶欣,王晶,丁秀兰,李晓红……闪光的名字背后,都有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对夫妇,以开校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维持生计,他们有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
  这天,又怀了孕的妻子跟着丈夫,带着孩子,送一批一年级的小学生去上学,到了校门口,妻子一只手拉着她自己的女儿,另一只手拉着一年级的学生,就在她带着孩子们过马路时,突然从坡上冲下一辆大卡车,快要撞着他们了。孩子们看呆了,她也看呆了,过了一会儿,她清醒过来,用尽力气把那群一年级的学生推开了,正当她打算推开女儿时,惨剧发生了,卡车撞上来了,停车的丈夫闻声赶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妻子,女儿都倒在地上,他急忙上前把妻子扶起,再去扶小女儿时,她已经昏迷不醒了。
  最终,当丈夫得知:小女儿因肋肋骨折穿刺心脏而离他们远去时,他已悲痛欲绝。但在此时此刻,妻子更让他担心:由于强烈撞击,妻子肚里的孩子也有可能随他只有六岁的姐姐远去。这一场悲剧使他家破人亡。他极力不让妻子知道女儿以上天堂,以保持她的心情平静。但躲的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妻子在不久后就知道了,索性,经医院全力抢救,妻子终于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
  虽然,她失去了一个女儿,但那些被她救下的孩子纷纷在父母的带领下,认她为干娘,因此,她成了五六个孩子的“妈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来吧!让我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吧!这样,这个世界才会更美好。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

就在李晓红殉职20天前的那个上午,她所在科室接诊了一位地方病人,也是全院接诊的首例非典患者。在人们谈非典色变的日子里,同在医院从事医务工作的丈夫考虑近来妻子很疲劳,劝她休息几天。李晓红说:“我是一名军医,怎能临阵逃脱呢?!”
6年前,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李晓红从地方大学毕业后,走进她向往的警营,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她热爱自己的事业,决心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奉献自己的全部才学。由于工作突出,她入了党、三次立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去年的职称考核中,她以两轮均为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全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
那天,她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己的岗位,微笑着走进一间间病房,走向她的一位位病人,也包括那位非典病人。她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科里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收集有关治疗非典的资料,采取救治措施,并亲自为那位非典病人体检、诊治。一整天,她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然而,人们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尽管科里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但由于人们对非典认识不足,在收治那位非典病人5天后,过度疲劳的李晓红不幸被非典病毒感染。

男,汉族,1959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8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重庆大学学位委员会主任。
学习简历
1978年至1982年,重庆大学采矿系矿山机械专业本科,获工学生,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9年至199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
1992年 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年3月至8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职称简历
1987年评为讲师
1992年评为副教授
1995年评为教授
1997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任职简历
1975年至1978年,四川省合川县炉山公社任团委副书记 1982年至1985年,任采矿系团委书记,重庆市学生联合会主席
1985年至1989年,重庆大学采矿系党总支副书记、系副主任
1991年至1994年,重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
1994年至1996年,重庆大学资环学院任院长
1996年至1997年,重庆大学资环学院院长
1997年至1998年,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科研处处长、资环学院院长
1998年至2003年,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03年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社会兼职
中国煤炭学会常任理事、
重庆市科技顾问团顾问、
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席、
重庆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理事长。
学术成就
主要从事煤矿瓦斯开采及矿山安全的研究工作,是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4部;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际性学术奖2项。
[编辑本段]2.革命烈士、武警北京总队医院主治医师
女,1974年7月生,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党,生前系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她入伍以来,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在救治“非典”患者中,连续奋战6天。被病毒感染后,她还表示,如有新的治疗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试验,愿以她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点30分光荣殉职,享年28岁。

~zZ;~zZ…


李晓红的故事?急用!!!
4月16日这天,武警北京总队医院内二科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李晓红,猝然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是第一个倒在救治非典患者第一线的军队医务工作者。作为一名身着“橄榄绿”的白衣天使,为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她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悲壮的生命绝唱!她今年只有28岁。近日,中...

热爱生命的作文
与晓红风雨同舟的战友们说,那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晓红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惊恐与绝望中,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笃信科学申请药物实验 从“纸上谈兵”到与非典的“零距离接触”,从挑战病魔到直面死亡,晓红越来越相信科学终究胜利,科学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心里也十分清楚,一个真正的白...

抗击非典的英雄故事
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当一批批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时,持续作战的叶欣却倒在了她最热爱的岗位上。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

抗击非典的英雄人物以及事迹,像叶欣一样的医生和南丁格尔的故事
http:\/\/hi.baidu.com\/007cn\/blog\/item\/6859b6fd07c5901608244d41.html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007cn

非典中英雄人物的故事600字
4月16日的朝阳在晓红走后升起来.照着她空空的病房.晓红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鲜红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回不到她眷恋的家. 6月3日.晓红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汤山医院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6月23日.从全军和武警部队抽调小汤山医院的千余名医务人员开始...

诗词朗诵新闻稿怎么写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这首很棒哦。 问题八:幸运秀新闻稿写作,写给学院的报纸, 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用大于正文的字号刊于正文之前。它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 新闻标题是在作者撰写新闻过程中拟就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应属于新闻写作的一部分。但从编辑一张报纸来说,修改和...

给学生的毕业寄语
1、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并不是真正离开学校。因为学校不仅仅只是一座建筑物,而是走过大学校园路径的一代又一代人,从过去到现在,同样地从现在伸展到未来。2、假如你从来未曾害怕、受窘、受伤害,好就是你从来没有冒过险。3、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途遥远。爸妈相信女儿聪明睿智,百折不挠,一定会...

2003非典小英雄的故事作文
爱人心凉了,同为医生,他明白,这是病重的信号,这是生命的警告。同是医生的晓红又何尝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杀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此时的晓红已经不能说话,她在纸上写道:“有什么新药需做试验,有什么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试一试,我愿当个试验品,为早日治好非典做点贡献。”爱人含着眼泪把纸条交给了...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