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简介

作者&投稿:麻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疾病别名
  • 4 疾病分类
  • 5 疾病概述
  • 6 疾病描述
  • 7 症状体征
  • 8 疾病病因
  • 9 病理生理
  • 10 诊断检查
  • 11 治疗方案
  • 12 预后及预防
  • 13 特别提示
    • 13.1 注意事项
    • 13.2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 13.3 瘫痪期
    • 13.4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 13.5 疾病预防
  • 附:
    • 1 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穴位

1 拼音

jǐ suǐ huī zhì yán hòu yí zhèng

2 英文参考

sequela of poliomyelitis

3 疾病别名

小儿麻痹症

4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5 疾病概述

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组亲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损害脊髓前角细胞,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使支配的肌肉产生弛缓性瘫痪。本病好发5岁以下儿童,故称“小儿麻痹症”。 小部分留下瘫痪后遗症,受累肌肉出现萎缩,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受累肢体畸形。

临床表现:1、肌肉功能的不平衡:如马蹄内翻足畸形、高弓足等。2、肌肉、筋膜的变性挛缩:如髋屈曲外展外旋畸形、脊柱侧凸、膝屈、反屈、外内翻等。3、骨骼发育畸形、缩短畸形、肌肉废用性萎缩等。

诊断依据:1、患脊髓灰质炎病史;2、肌肉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骨与关节畸形等体征出现;3、X线片显示畸形所见。

治疗原则:1、防止畸形、促进肌肉的恢复及适应瘫痪后的康复治疗,不同阶段按不同的重点与要求给予治疗。2、后遗症期(二年后)治疗是继续功能训练,支架保护和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如软组织手术、肌腱移位元术、骨性手术等)。

6 疾病描述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一种病毒侵犯脊髓前角灰质,即运动神经中枢,遗留的晚期躯干及四肢畸形。脊髓灰质炎近年来由于重视预防使该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农村偶有散在发病。

7 症状体征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基本与先天性、姿态性畸形相似,所不同的是,前者为神经源性肌力平衡失调,导致骨质或关节畸形,瘫痪的肌肉为不可逆性病变。而后者则为先天骨质畸形或姿势不正,被动牵拉某些肌功能暂时消失,非神经源性,畸形矫正后,肌功能还可恢复,为可逆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常见的瘫痪肌有:胫前、后肌,腓骨长、短肌,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和臀肌等。上肢较少发生,仅以叁角肌瘫痪较多见。脊柱周围肌瘫痪者更少见。常见畸形有足部的马蹄内、外翻足、高弓足、仰趾、爪形趾;膝部的膝内、外翻、反屈;髋部屈曲、外展、外旋;上肢外展功能丧失,肘部畸形较少。脊柱以侧凸为主。

8 疾病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

9 病理生理

发病后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运动神经,中心区神经细胞坏死,中心区周围炎性浸润、水肿,导致相应周围神经瘫痪。严重者,患儿死于急性期;较轻者,后遗躯干及肢体畸形,故称婴儿瘫后遗症。该病病程根据灰质破坏的程度、水肿吸收快慢,临床可分为急性期2周,恢复期3周至2年及后遗症期,各期临床表现不同,治疗任务各异。急性期以抢救生命为主;恢复期采用各种方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瘫痪肌的营养,防止肌萎缩,引起肢体畸形;后遗症期,治疗任务主要为矫正躯干及肢体已形成的畸形,此乃外科治疗的目的。

10 诊断检查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

11 治疗方案

先天性、姿势性畸形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治疗完全不同,前者早期矫正骨骼畸形,以免某些肌功能受累;后者早期调正失衡肌力(肌腱移位),预防骨骼继发畸形。后遗症治疗适应于发病后2年。手术矫治前,必须测定肢体所有肌肉力量,测量的方法为六级法。

手术治疗分为:

(1)矫正畸形:患儿6-7岁以前尚无自控能力,肌力失衡,经手术矫正后,主动功能意识差,不利于移位肌腱功能恢复,达不到预期治疗目的。此期治疗任务,主要 *** 、推拿,促进肌肉血液循环,防止肌萎缩引起关节畸形,亦可应用支具或石膏逐渐矫正畸形。

(2)肌腱移位:适应于7岁以后患儿,正确的肌腱移位,是治疗肌力失衡及防止关节畸形的重要措施。 移位的肌腱代替瘫痪肌腱的功能,术后需要通过锻炼来建立瘫痪肌的功能,如股四头肌瘫痪应用屈膝的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前移,代替伸膝的股四头肌功能。需要家属及患儿、医生与患儿密切配合,经过艰苦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方可达到伸膝的预期目的。在肌腱移位术的同时,必须施行挛缩的肌腱延长,关节囊切开,筋膜切断等。

肌腱移位术的注意事项:

①移位肌有足够肌力;

②移位肌腱止点与该肌起点或一直线,切勿弯曲或扭转,并有一定张力;

③保证移位肌有足够血液供应及神经支配;

④皮下隧道宽松;

⑤新止点牢固可靠。

(3)骨关节畸形严重,患者年龄偏大,适应骨性手术矫正,如楔形截骨、关节融合术等。

(4)双下肢不等长者,治疗方法有:

①干骺端截骨延长术:适应于骨骺融合,但小于24岁者。

②骨骺延长术:适应于骨骺板融合前1-2年的青少年。以上两种方法的单骨延长率一般宜控制在原骨长的15%以内,每日延伸1mm,这样才不易发生并发症;

③骨缩短术:截去骨不超过5cm为宜,否则肌松驰,影响功能;

④骨骺生长阻止术:有永久性及暂时性,永久性为手术破坏健肢的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骨骺、骺板,阻止其生长,术前应充分评估双下肢生长速度,但应慎重;暂时性生长阻止术,在健侧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骨骺的两侧 *** 金属U形钉,阻止该骨骺生长,待两下肢等长后,拔除U形钉;

⑤骨骺 *** 术:在患侧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干骺端,接近骺板附近,插入自体或异体坚质骨骨钉,促进骨骺代谢活跃,加速患肢长骨生长。

12 预后及预防

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

13 特别提示

本疾病多见于小儿,且部分患儿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或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故又名小儿麻痹症。本病多散发,但易流行,以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夏、秋季发病为多。

13.1 注意事项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行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2、患儿自发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呼吸道和胃肠道隔离)。

3、在流行季节避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

4、对后遗症应及早医治,防止畸形的发生。

5、患肢保暖,并鼓励指导患儿做功能锻炼,恢复肌力。

13.2 前驱期及瘫痪前期

1、卧床休息  病人卧床持续至热退1周,以后避免体力活动至少2周。卧床时使用踏脚板使脚和小腿有一正确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复。

2、对症治疗  可使用退热镇痛剂、镇静剂缓解全身肌肉痉挛不适和疼痛;每2~4小时湿热敷一次,每次15~30分钟;热水浴亦有良效,特别对年幼儿童,与镇痛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轻微被动运动可避免畸形发生。

13.3 瘫痪期

1、正确的姿势  患者卧床时身体应成一直线,膝部稍弯曲,髋部及脊柱可用板或沙袋使之挺直,踝关节成90°。疼痛消失后立即做主动和被动锻炼,以避免骨骼畸形。

2、适当的营养  应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和大量水分,如因环境温度过高或热敷引起出汗,则应补充钠盐。厌食时可用胃管保证食物和水分摄入。

3、药物治疗  促进神经传导功能药物如地巴唑,剂量为1岁1mg,2~3岁2mg,4~7岁3mg,8~12岁4mg,12岁以上5mg,每日或隔日一次口服;增进肌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每日0.05~0.1mg/kg,肌肉注射,一般在急性期后使用。

4、延髓型瘫痪

(1)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低头位(床脚抬高成20°~25°)以免唾液、食物、呕吐物等吸人,最初数日避免胃管喂养,使用静脉途径补充营养;

(2)每日测血压2次,如有高血压脑病,应及时处理;

(3)声带麻痹、呼吸肌瘫痪者,需行气管切开术,通气受损者,则需机械辅助呼吸。

13.4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体温退至正常,肌肉疼痛消失和瘫痪停止发展后应进行积极的功能恢复治疗, 如 *** 、针灸、主动和被动锻炼及其他理疗措施。

13.5 疾病预防

1、必须普遍接种疫苗,常用的有以下2种:

(1)灭活疫苗(IPV) 优点是安全,一般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其家庭成员,也可用于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缺点是价格较昂贵,免疫维持时间较短,且需重复注射,肠道不能产生局部免疫能力。

(2)减毒活疫苗(OPV) 优点是使用方便,95%以上的接种者产生长期免疫,并可在肠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使接触者亦可获得免疫效果;但由于是活病毒,故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可引起瘫痪。

2、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密切接触者,应连续观察20天,未服过疫苗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0.3~0.5ml/kg。

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穴位

  • 天目

    ,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

  • 天臼

    ,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

  • 天归

    ,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

  • 天伯

    ,现代又多用通天穴治疗鼻炎,高血压,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遗尿,足跟痛,脑血管病后遗症,三叉神经痛...

  • 天白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
脊髓灰质炎,亦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影响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该病毒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弛缓性麻痹,病情严重性不一,轻者可能无瘫痪症状,而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大部分病例虽能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瘫痪后遗症。自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普...

脊髓炎后遗症怎么办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又称小儿麻痹后遗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患者多为1 ~ 6岁儿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肢体剧烈疼痛、弛缓性麻痹,分布不规则,轻重不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致残。主要表现为肌肉麻痹和肢体瘫痪。髋关节挛缩屈曲或者松弛不稳,甚至形成髋关节脱位。膝关节屈曲畸形、小腿...

脊髓灰质炎疾病简介
脊髓灰质炎多见于儿童,部分患者会发展为驰缓性神经麻痹,因此又称作“小儿麻痹症”。然而,成人也有可能被感染。那些感染后未出现病症但获得了免疫力的人,医学上称为隐性感染者,他们占流行期的90%以上,而发展为麻痹的病例非常罕见,通常低于1%。然而,一旦出现麻痹,通常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

美媒:纽约州因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紧急状态,这种病毒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大多数有后遗症的患者通常都是下肢瘫痪,如果在此时还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症状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进而发展成肌肉萎缩或者是畸形。甚至还有部分患者在感染几十年之后还会出现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让肢体瘫痪的程度进一步加重,可想而知,这种病毒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

骨髓灰质炎临床表现
4. 后遗症期: 严重病例可能遗留肌肉萎缩和神经功能障碍,导致肢体畸形。部分患者多年后可能出现“脊髓灰质炎后肌肉萎缩综合征”,表现为肌肉软弱和瘫痪加重。总体来说,骨髓灰质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识别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长期关注和康复治疗。

什么是脊髓炎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主要包括:1。肢体瘫痪,如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2.呼吸障碍,如不能自主呼吸;3.排尿排便异常,如尿潴留、排便困难;4.褥疮,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皮肤溃疡;脊髓炎是由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寄生虫、原生动物、支原体等病原体或脊髓灰质或\/和白质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

试述脊髓灰质炎的病因、症状及预防。
(2)症状:潜伏期一般在5~14天之间,可短至3天,亦可长达35天。患儿发热、乏力、头痛、咽痛、咳嗽、流涕,或有腹痛、恶心、腹泻、多汗、全身或四肢肌肉疼痛,感觉过敏,颈背强直,弯曲时疼痛。如果神经组织损害严重,可留下马蹄内翻足、脊柱弯曲等后遗症。(3)预防:①对诊断明确的患儿,应自发病之...

小儿麻痹症的后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本病对宝宝身体健康危害较大,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宝宝的生命。那么,小儿麻痹症的后期症状有哪些呢?1、小儿麻痹症的后期包括瘫痪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而各时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处于小儿麻痹症的瘫痪期主要表现...

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会不会因为年纪的增长逐渐加重???诚聘专家解答_百度...
脊髓灰质炎一共分为4种类型,隐匿性、顿挫型和非瘫痪性脊髓灰质炎患者不遗留后遗症,只有瘫痪性脊髓灰质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也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疾病受累的严重程度。一般50%-60%以上的轻型患者也不会遗留后遗症,只有少部分严重的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

我得急性脊髓炎二十年了 有轻度后遗症 我现在做的磁共振和肌电图都正常...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轻度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不会留下后遗症。只有因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出现瘫痪症状的患儿,才有可能会有后遗症,会出现肌肉萎缩、肢体或者躯干的畸形,影响孩子的运动功能,危害比较大。得了比较重的后遗症,一般不需要手术。但是患儿如果长时间的瘫痪...

荆州市15560173712: 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是什么? -
犹思盐酸: 就是小儿麻痹症,简单点说就是拐子(瘸子).

荆州市15560173712: 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是什么?
犹思盐酸: 脊髓灰质炎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脊髓灰质前角,病毒损伤脊髓灰质前角细胞,会导致患者的神经纤维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导致患者瘫痪.并且,少数的脊髓灰质炎患者还会累及到脑部,特别是脑干和脑实质,一但累及脑部,后遗症将会更多.在进行治疗之后,脊髓灰质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肌肉功能减弱,两侧肌肉功能不对称,小儿容易出现骨骼发育畸形等后遗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