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 - 02

作者&投稿:茆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得一者 - 舍玉求石

原文和对照

|帛书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传世版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两者对照

1,第一句中,传世版多了一句“万物得一以生”,且是放在天、地、神、谷与侯王之间的。

如此在天地神谷与侯王之间加一句,给人的感觉是万物为天地神谷以及其它事物的总称,而侯王则被单独拿出来强调,以区别于天地万物的意思。侯王也是人,没有必要独立于万物之外来说,所以这一句应该是传世版加进去的,不是老子的原文。

后面还有“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也应是为了在修辞上对应这一句,是后人另加的。

2,天下正和天下贞。

正:说文,是也,从一,一以止。在甲骨文中,止代表足,正是上面一个方形的城邑,下面一个足,向着城邑迈进。本意是,征。后“征”专用。“正”则演化为今天的意思。

贞:说文,卜问也。凡国有大疑,问与蓍龟。后通正。

传世版中的王弼版曾采用过“贞”,应为“正”的假借,或是为了讳某人的名字。这里应采用“天下正”,正的发音应为阴平。

3,毋已和无以

毋:说文,止之也。有禁止和否定的意思。

已:停止的意思。

毋已:不停止。

无:与有相对。无表示事物存在的状态,毋则指行为或发展过程。

无以:没有使用,表达的是存在的状态。

在老子的思想中,世界是往复循环的,比如“物壮则老”,“反者道之动”等等,当事物发展到极致的阶段,就会走向其反面。“毋已”,不停止,就是不停发展的意思。而“无以”则是不以此种状态存在的意思。

道的思想是运动、发展、变化的,仅指出“无以”的存在状态,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思想。

5,誉和舆

“舆” 也是王弼版中出现的字,应为“誉”的假借。

字解和句解【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正。】

|字词解释

昔:说文,干肉也。甲骨文的象形为肉被太阳晒干。后引申为,过往从前。这里指已成既定状态的过往。

「天、地、神、谷、侯王。以及与之对应的存在状态,清、宁、灵、盈、正」

在第一章《上德不德》中,老子论述了道德的衰落与文明的发展,具体到人与世界的关系来说,在这一章老子指出了五种主要关系。

天:天在中国文化中指代的意思很多,结合本章上下文,此处应为“天时”,包含主要指气候的变化。

清:透彻、明亮。天清气朗对于人的各种活动来说都是有益的。当然没有永远晴朗的天空,风雨雷电也是自然。天清对于人来说,更主要的还是指风调雨顺,气候适宜,不会对生产活动带来灾害。

地:地利。包含大地山川,动物植物,指人生活的环境。

宁:说文,安也。地宁,即为地安,没有各种地质灾祸,人们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动植物对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小。

神:始见金文。从示,表示祭祀;从申,象征雷电,未知的力量。无论古今,人类可以感知、观察、描述的事物中,依旧有许多是无法解释和探究其来历和根本的,这些就是神。在中国文化中,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行为,这些行为中的一部分衍生并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所以,神在此指的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和各种文化行为。祭祀这种行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一直延续到今天依旧存在的。

灵:说文,灵巫也,以玉事神。神灵,是指人的思想意识的活跃,以及文化行为的丰富。从个人的心里健康,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乃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无不与“神”相关。

谷:应为繁体字“谷”。指粮食。而繁体字“谷”,是指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

盈:说文,满器也。谷盈,指粮食颗粒的饱满,引申为农业的丰收。人类从最早的狩猎采摘发展到农业社会,农耕是当时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生产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与天时地利有关,更与人自身行为有关。

侯王:侯,本意为兽皮或与野兽形似的箭靶。王,甲骨文为斧钺,象征礼器,代表权利。侯王,从狩猎社会而来,代表权利,指人类群落的领袖。

正:本意为,征。侯王正,人类群落的领袖,能够到达人们的聚居地(城邑),传播他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指导各种文化和生产活动,顺应天时,适应和改善地利,使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则为“正”。

在老子看来,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侯王正,这五种人与世界的关系状态,都源自“得一”。一: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或许是这个世界太过复杂,越是简单的文字越难解释。从人类创造文字的历程来看,“一”就是上古的人用树枝、石刀或者灰烬在沙地、骨头、石壁上画下的一笔。人类由此开始了用符号记录,进而发展并创造出了文字。

那么“一”究竟代表了什么呢?有的解释中“一”代表了道,但按照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这样的解释自然是不完整的。那么道如何生一?从《易经》这个中国文化的总纲和根本的角度来看待“一”,其八卦的演化正是从“一”这样一笔开始的。

《易经》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极,顶点或者最远处。

无极,就是没有高下、大小、左右、远近、内外之分,所有的对立均不存在,浑然一体,不能观察、感知,也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可以是无穷大,也可以是无穷小,中国文化称为“混沌”,现代宇宙理论称为“奇点”。

太,大也。太极,就是大极。何谓“大”?其实是有了形象,像是人,可以观察、感知、描述。

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将“无极”理解为“无”;将“太极”理解为“有”。

“无”并不是“道”,是“道”的存在特征,无法观察、感知、描述。“有”是道作用于万物所呈现出的现象,可以观察、感知、描述。

“太极”,呈现出交错驳杂,往复循环的现象。日升月落,春夏秋冬,出生入死。比如太极鱼的生成,就是日晷上日影线的变化过程。

人们观察这些变化,发现其往往呈现出两种可以度量的,有规律的对立现象,这就是两仪。仪者,度也。

在最初时,为了描述这种交错驳杂的现象,人们用“一” 和“— —”分别指代“阳”和“阴”。

阳,“一”,用来描述一切光明的,活动的,走向旺盛的,清晰的等等存在和现象。

阴,“—— ”,描述与阳相对立的存在和现象。

这种符号被称为“爻”,即交错驳杂,变动不息的意思。

《易经》中的八卦是画出来的,画卦顺序是从下往上,表达出人们描述事物的态度是按照事物自身发展进行有序观察的。

从简单的二元对立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产生与消亡,进而发展出复杂的表达形式。人们通过对阳爻与阴爻交替排列来进行描述和表达,就会呈现出四种现象。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而相互变化产生的。其顺序是:

少阳:阳爻在下,阴爻在上。代表“阳”的表象刚刚出现。当少阳进一步发展,上面的阴爻在二元对立的发展变化中变成了阳爻,就产生老阳。

老阳:上下都是阳爻。代表“阳”的表象已经到了极处。老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少阴。

少阴:阴爻在下,阳爻在上。代表“阴”的表象刚刚出现。少阴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老阴。

老阴:上下都是阴爻。代表“阴”的表象已经到了极处。继续发展下去就是少阳。

如此循环变化,仿若四季交替,生命轮回。

不仅世界万物的存在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事物自身的发展变化也不仅有出生和死亡两种状态,而至少有产生、发展、消亡三个阶段。于是人们又将三个爻排列在一起来对世界万物进行描述。于是产生了八卦:乾、坤、坎、离、巽、震、艮、兑。

卦,象形为立于石盘之上的杆子投出的影子。人们用这种阴阳变化来表示万物的基本现象。分别代表着: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至于周文王演化的《周易》则是将八卦两两叠加排列,从而形成六十四卦。

从无极到八卦,以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人对事物存在以及发展的哲学认知。《道德经》并不解释八卦的象征,但通过参照《易经》的思想我们可以理解:因为“道”的不可观察、感知、描述,使人只能观察、感知、描述“一”的存在,所以我们只需要讨论“一”的存在和现象:“一”即为“太极”,即为“有”,是“道”作用于万物的存在以及表象。得一:昔之得一者,即对过往“得一”事物的存在于表象的观察、感知、描述。

那么何为“得一”?在我看来应当包含以下理解。

1,事物的产生来自于“道”的作用,这种作用中一定包含着“道”作用于万物所呈现的各种对立与统一,最质朴的便是阴阳相合,比如生命的产生。

2,事物的发展同样受到“道”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变化。无论事物如何发展,都是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

3,事物自身包含所有状态和变化,无论事物呈现出任何单一状态,其中一定包含着其对立面,或最终也必将走向其对立面。

所以“得一”,即合于“道”,包含各种可以观察、感知、描述的现象。|句解老子发现,通过对既往存在一切现象的观察,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侯王天下正,代表了人们与自然和世界息息相关的最理想的五种关系状态。

这一切都来自于“得一”。

“得一”是与人有关的。故而可以理解为,人得天地神谷侯王之“一”。

天时与地利,虽是自然现象,但自然不仅仅包含了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就是天地,只有人顺应天地的各种变化,才是“得一”。

人也会影响天时与地利。无论老子作为古人是否有这样的认知,现代人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与地理环境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

神亦如此。无论是对未知的崇拜与恐惧,还是精神和思想活动的把握,都是人“得一”于对其存在的认知。

以中国古代神话来说,其不同于西方的单一至高主宰,其中有着大量对立的,或者多元化的存在,无论站在哪一个角度看待这些神话人物,无不有着丰富的人性,这些人物构造出多彩的故事,展现出我们文化中灵动的层面。

对于农业生产,因“得一”而丰收更是将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遵循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顺应天时,适应土地环境,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亦或养殖、嫁接、施肥等等行为,都是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掌握和利用。

侯王,在这里不仅指领导者或管理者,更应该理解为人类的社会和政治生态。以“礼”这个被老子厌弃的观念来说,其设立的初衷也是为了人类群落或社会的“得一”,其目的自然是这种行为规范符合社会的发展,以及大部分人的诉求。

总的来说,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不外乎,我们生存的这片天地,我们的思想意识,我们需要的食物和各种物质资料,以及由人类构成的这个社会。“得一”,认识和遵循这些关系中的发展规律,是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基础。

老子进一步论述了“不得一”的后果。在老子看来,“不得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人们不能认识和遵循这些规律,而是“毋已”,即不停止,不克制,放纵的追求。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字词解释

其致之也:推而言之。

谓:说文,报也。这里就是说的意思,对应致之也。

恐:说文,惧也。

发:甲骨文象形为射箭的发出,有弯曲拱起的意思。这里表示大地的拱起,就是地震之类的地质灾害。

歇:说文,息也。表示停止,不活跃。

竭:本意指,背负重物。是用尽、尽头的意思。

蹶:说文,僵也。有折损的意思。

|句解

通过五种“得一”的理想关系状态推而言之:

对于天时地利的自然变化,面对一直晴朗的天空,需要担心极端气候的来临。所谓久旱逢甘霖,久旱之后往往不是甘霖,而是洪灾。生活在从无灾害的地方,反而应该担心灾害的风险,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大自然无数次向人类展示着它的力量。当某一现象存在的越久,也就意味着另一种极端力量的积蓄越是强大。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无休止的开发与使用最终会给人带来无尽的伤害。

对于神在这方面的论述,则包含了很多个层面。对未知的迷信;对个体的极端信仰;对娱乐的沉迷;对单一文化的极度推崇;频繁的祭祀,等等。所有这些无不消耗着人的精神意志,人和其群落的文化都处于一种僵化的状态。

而在农业生产中更是如此,简单来说,无论是过度的使用土地造成肥力不足,还是密集的种植反而造成欠收,都是对“谷盈”的过度追求造成。

农业也好,工业也罢,甚至在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如果不遵循市场规律,终将造成产品的积压,资源的浪费,从而带来无数的隐患。

如果从“谷盈”论述到资本,则更能说明问题。资本的本质就是增殖,这种无限度的增殖所带来的恶果已在《资本论》中论述的清晰明确,我们更能从当今世界的种种现象中看到。

从社会和政治角度来看,统治阶级,或者某个集体的领导层,总是以高为贵,注重地位的巩固,利益的博取,最终必将失去底层的支持,从而使权力折损。

为什么会如此呢?合于道,则有理想的情况,不合于道则反之吗?

《道德经》是一种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想。无论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还是发展运动的方向,都不是静态的,单一的,所以老子提出了“毋已”的概念来描述“道”的作用。

当事物长期处在相对静态之中,或一直朝一个方向运动,则必将发展为极端和僵化的存在状态,进而引发向其对立面的剧烈波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提出了“得一”的方法论: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誉无誉。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字词解释

必:说文,分极也。甲骨文指兵器的柄,从戈,表示将物体分开。

数:说文,计也。这里还有列举的意思。

誉:说文,称也。称美,即称赞,赞美的意思。

禄:说文,福也。甲骨文、金文中与“录”象形,表示取水的辘轳。又从示,因以辘轳取水使人得到恩泽,也引申为薪水、俸禄。

硌:读音为luò,本意,大石也。普通,坚硬的意思。说文,小石也。

|句解

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贵”的地位是从“贱”发展出来的,“高”的存在状态也是以“下”为基础的。

侯王用孤、寡、不谷,这样低贱负面的名称也来自谓,到底是不是以贱为本呢?侯王这样做是因为知道过分的在意和获得赞誉只会走入到一个极端的状态,反而没有了百姓的称赞。

所谓,物有本初,不忘初心。老子在此提出了他的看法,不应当追求如玉石一般的华美,而应如石头一样无名,质朴,坚硬。这与第一章“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而对应。

译文

通过对既往一切存在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老子发现,人与世界之间有五种基本的关系,天、地、神、谷、侯王,分别代表着天时、地利、人对未知的看法和精神活动,以及社会中存在着基本的统治和阶层关系。

当这些关系都“合道”时,则体现出最理想的存在状态。

因为“道”所呈现的作用是发展变化的,也因此可以推论出,一旦这些关系的存在状态走入一个极端的情况时,就会向着反面去发展,进而也引发出对人和其群落与社会的不利与负面影响。

一切的对立都是从其对立面分化分割而来的,从人类社会来看,统治者以孤、寡、不谷这样的贱名自称,也是对这种关系变化的认知。

老子的建议是:过分的计较获得百姓的称赞,就是失去了做事的本质,反而没有了荣誉。所以,不应当追求玉石一般的华美,而应像石头一样,简单、质朴、坚硬。

总结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与天地准,百姓日用而不知。阴阳相合而为“一”,当我们自身处在和谐理想的状态中时,要有这样的认知:

我们的行为与“道”相合,是“得一”。这不是命,是相关的存在都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同时,要有危机意识,因为一切存在和现象中都蕴含着其对立面。是否能够容纳对立,稳定“得一”的状态,关键是保持动态的认知,不过分的追求,避免走入极端。

牢记“物有本初,不忘初心”,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追求如玉的华美,不沾沾自喜已有的功劳。简单、朴实、坚硬,才是“得一”的法门。


桐城市13725634462: 求道德经二章内意心得 -
澹养力邦: 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第十二章的感想 -
澹养力邦: 我写的文章: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佛家说:“一切皆空、四大皆空”.我认为,也可以用...

桐城市13725634462: 急需600字以上的<<道德经>>读书笔记 _
澹养力邦: 小本~~~够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 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去国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

桐城市13725634462: 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 -
澹养力邦: [学习老子《道德经》有感......]看到很多关于老子的道德经注释,本人感觉有好多值得借鉴之处,但也有很多陷入个人知识化或字面化注解,而非基于对道本质的理解,本人基于个人基督信仰观点(仅限于本人个人信仰观点而...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 心得体会 -
澹养力邦: 首先有个感受!太难懂了! 1老子的世界观:自然无为、普救众生.2 得道的最高层次: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得道的次级层次:上善若...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第一篇译文原文 -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澹养力邦: 《道德经》之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e.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的感受 -
澹养力邦: 下面是来自道德经的原文和导读,楼主可以重新感受一下,老子做为伟大的哲学家,这一章重点阐述的是人心修为的最高境界. [原文]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心,善渊④;与,善仁⑤;言...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第一章求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澹养力邦: “道”是可以进行论述和说明的,然而本文所要专门讨论的“道”是“非常道”.“名”是可以进行命名和称呼的,然而本文所要专门讨论的“名”是“非常名”.“无名”可以认为是天地的开始,“有名”可以认为是万物的来源.所以,可以用“常无欲”的方式去观察天地万物的“妙”也就是“小”,可以用“常有欲”的方式去观察天地万物的“徼”也就是“大”.“常无欲”和“常有欲”或者说“小”和“大”其来源相同,但名称不同.这个来源可以叫做“玄”.然而,“玄”之中还有“玄”,这就是“众妙之门”:所谓“众妙”就是造成天地万物的种种最微小的因素;所谓“门”,是比喻这些种种最微小的因素所必然经过的路径.

桐城市13725634462: 道德经 - 道德经所说的道德与现在我们常提的道德含义一样吗?指老子的道德经
澹养力邦: 我来回答吧 两者不一样.道德经中道德比现在的道德的含义更广泛更深刻. 查高级汉语词典,道德指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本义指...

桐城市13725634462: “至恚而自忱”是什么意思? -
澹养力邦: 出自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里描述子午井:“虎坊桥西一宅,南皮张公子畏故居也.今刘云房副宪居之.中有一井,子午二时汲则甘,余时则否.其理莫明.或曰阴起午中,阳生子半,与地气应也.然天气昆仑充满大地,何他井不与地气应,此井独应乎?西土最讲格物学,职方外记载其地有水,一日十二潮与晷刻不差杪忽,有欲穷其理者,构庐水侧昼夜测之,迄不能喻,至恚而自忱.此井也类是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