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什么时候死的

作者&投稿:桓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信是怎么死的 死于哪一年~

韩信死于公元前196年。
韩信死因之一
韩信帮助刘邦打江山,追赶项羽,追到荥阳时,按兵不走了。刘邦不知怎么回事,去问萧何,萧何说:“他这是讨封哩。”刘邦立时就封韩信为“三齐王”,就是与天王齐,与地王齐,与君王齐。还封他“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韩信这才去追赶项羽,把项羽打败,为刘邦打下了江山。
刘邦坐了江山后,怕韩信势力大,压了自家的天下,就想杀死韩信,可是自己亲口封了韩信“三齐王”、“五不死”,怎么杀他呢?他想了个杀韩信的办法告诉了吕后。
吕后召韩信进宫,对韩信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那不行,君王封我五不死的,这事我得当面和君王说说。”吕后说:“哼哼,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韩信一看周围阴森森的,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叫苦。没等韩信分辨,吕后又说:“君王封你'五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我知道你还要说:没有捆你的绳,没有杀你的刀,这些我们都不用。”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把韩信活活打死了。
韩信死因之二
另有传说中,刘邦曾允诺,只要韩信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
故韩信被杀时,吕后吊之於长乐宫大钟之内,头为大钟所罩,不见天日;脚悬空于地面:所以无法顶天立地。
吕后也使用竹刀(削尖的竹子),或说是用桃木剑,而非以兵刃(刀、剑之类,有刀刃的武器)将其杀死,以不违背当年的承诺,但无记载。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韩信(?-前196),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名将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韩国平定之后受封韩王。并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还引诱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子孙后代
韩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韩太子也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婴。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年),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投归汉朝。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 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它将领。爵位儿子传到孙子,他的孙子没有儿子,侯爵被取消。 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
韩颓当孽孙韩嫣,少年是皇帝的玩伴,太子时得宠,后因出入永巷不忌,以奸闻于太后,被王太后赐死。他的弟弟韩说,韩颓当庶孙因作战有功封侯,并多次受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儿子继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额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历史评价
司马迁:“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内见疑彊大,外倚蛮貊以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奴,岂不哀哉!”
班固:“周室既坏,至春秋末,诸侯耗尽,而炎、黄、唐、虞之苗裔尚犹颇有存者。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楚、汉之际,豪桀相王,唯魏豹、韩信、田儋兄弟为旧国之后,然皆及身而绝。横之志节,宾客慕义,犹不能自立,岂非天虖!韩氏自弓高后贵显,盖周烈近与!”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张耳、吴芮、彭越、黥布、臧荼、卢绾与两韩信,皆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
司马贞:“韩襄遗孽,始从汉中。剖符南面,徙邑北通。穨当归国,龙雒有功。卢绾亲爱,群臣莫同。旧燕是王,东胡计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之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因谋反罪名被杀。
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
公元前196 年,吕后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

扩展资料主要功绩
公元前202年春,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韩信独当中军,他先令两翼部队对楚军实行侧击,再令中军推进,很快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亥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十大战神》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十二月

吕后与萧何策划“谋反”阴谋,斩杀韩信于长乐钟室。

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十二月,吕后收买了韩信的门客栾说,让他在韩信的府中制造事端,之后,栾说被韩信囚禁,其弟向吕后“告密”,诬陷韩信“谋反”,其中,萧何也参与策划韩信的“逆反”。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韩信当时能成为刘邦的大将军,是萧何所推荐;后来在萧何与吕后共同的阴谋下被杀,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说。

根据问答,怎么死的,这个过程是韩信被吕后抓,在长乐宫钟室里,用布袋包裹,杖毙和用竹签戳死。有个典故说不用金器杀韩信,吕后就用竹子和杖。后移三族。生死两妇人,成败一萧何。生是韩信妈妈,死是吕后,韩信成是萧何推荐,死是萧何和陈平计。至于根本原因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其他人已经回答。
《淮阴侯列传》: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髃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韩信之死
按照历史的说法,韩信死于谋反。因为疑点太多,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想为韩信翻案,看着《史记》,目光反复在那仅存的几页史料前游移,其实,翻案,我也想,因为太蹊跷了。
历史是成功者的赞歌,虽然太史公为了公正,已经付出很多,但生活在那个朝代,他也有自己的底线,不然,就没有机会将那本书写完了。然而,在一些违背心愿的地方,他还是暗暗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供我们思考。
最明显的,就是项羽,而韩信也有。对同一件事的记录,项羽本纪和与其相邻的高祖本纪每每相忤,让你不怀疑都难。而在韩信问题上,虽没有这样明显的暗示,但在谋篇布局与他人传记中,也影影绰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疑问,最核心的,在韩信的同谋陈豨和举报韩信的那个人。
史记正面的记载,韩信死于一场政变,据说陈豨上任之前,曾经拜访过他,他和陈豨就此串通,约定同时举兵,一内一外,企图推翻刘邦,结果被人告发,被萧何和吕后先发制人,杀于钟室。
这看似没有问题,可是,问题却恰恰出在这里。
陈豨,何许人也?史记语焉不详。说他“不知始所以得从”,就是不知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跟随了刘邦。但在《高祖功候月表》中,却详细记载了他的来历:
“陈豨以特将将卒五百人,前元年从起宛朐,之霸上,为侯,以游击将军别定代,已破臧荼,封豨为阳夏侯。(阳夏,地属淮阴)”
又在著名的司马式点评中说:“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及将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周昌疑之,疵瑕颇起,惧祸及身,邪人进说,遂陷无道。于戏悲夫!”
功候表中详细载明了他的来历,他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开始跟随刘邦,甚至连他小时候的故事都门清,可是,为什么史记正文中却来那么一句——“不知始所以得从”呢?
如果说史料太多,记忆出错,那对于年代久远的人物还有可能,但陈豨是几乎与司马迁同时的人物,只比他早了不到100年,陈豨平生好结宾客,礼贤下士,他的故事那一百年间可能还在世间流传,作为时代最优秀最勤奋的太史官,司马迁不可能迷糊。
那只有一种可能:装的。
当边疆出现变乱时,那么多将军,却偏偏让他统领边疆的兵马,看得出来,刘邦对他多么信任,多么器重,他却背叛了刘邦。刘邦亲自征讨,也可以看出他在刘邦心中的地位。如此一个人,不会来历不清,他曾经多么受刘邦的信任!
所有的人都能造反,只有你不能,但你却偏偏造反了,刘邦伤透了心,他很生气,决定抹去这个不好的记忆,不但一手删除了关于他的所有记忆,也不允许别人再提起他的故事,于是官方的评价,只能按照刘邦的意思,说他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来的。
这样,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为了同当朝保持一致,也只能如是说,但由于时代太近,关于他的资料太多,根本遮掩不住,于是,为了历史良心,司马迁又在比较冷门的功候表中,照实记下了一切。
这样一个人,深受器重,掌握兵权,却竟然造反,刘邦深恶痛疾,将韩信的事,嫁祸于他,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看功侯表中的材料,陈豨是在鸿门宴很早之前就跟定了刘邦,并且不是空手投奔,而是带兵归义。这样一个人,比韩信提前加入革命的队伍,并有一定的资本,如果和韩信有关,早就有关了;韩信数次征伐,都不见他的踪影,他唯一被记下来的功绩,就是革命胜利后平定臧荼之乱,被封为阳夏侯,而韩信并没有参加此次平叛。
他和韩信唯一的关联,是他的封地在韩信的地盘上。(但因为国家需要,当时许多侯爷们往往都不去封地上任,所以才有了贾谊后来“使诸侯归国”的建议,结果被一群不愿归国的老臣们中伤,从此命运不堪。)想想也是,如此受皇帝器重的人物,如果被放在韩信的营中,那也应该是同曹参一样的角色,即使不像曹参那样功名显赫,至少韩信也会对他存有戒心。
就凭这样的关系,韩信怎么会把身家性命交给他,同他商量造反的事呢?韩信一生那么多部下,为什么偏偏会看上这样一个不靠谱的人呢?造反这样高风险的事,肯定只有两个人知道,韩信死得很匆忙,死前只提起蒯通,没有说过任何关于他和陈豨的故事;而陈豨被舅党主要成员樊哙斩于边疆,更没有开口的机会;那么,关于韩信和陈豨谋反的故事,是谁这么聪明,就给查出来了呢?还说得那么传神,那么详细,那么生动,连一呼一吸、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清晰地记载了下来。
简直是在讲故事,所以,事情的真相可能真的就是在讲故事,明显的栽赃!反正死人不能开口,牵涉到皇帝、皇后和相国,也没人敢查,但韩信就这样冤死了。
太史公在对陈豨的点评中,也没有说他的造反和韩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被周昌怀疑,被中央督察组查出问题,又被奸人利用,因为害怕才造的反。
他造反时,并没有像案卷中说的那样,第一个联系韩信,并与他里应外合,一举推翻刘邦王朝;而是找了早在多年前就因为同样的原因投靠少数民族的韩王信,企图壮大自己,并借鉴他的例子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所以,他的行军路线也很诡异。如果要推翻刘邦,那么应该采取攻势,向南进军,以漳水甚至黄河为据点,占领邯郸,以此与刘邦对抗,并尽量和同谋韩信会兵一处。可是,他却向北行军,连刘邦看到他的行军路线都大喜,说他这样做——“无能为也”。
这正露出了马脚。那个关于里应外合的阴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强加于韩信,甚至两人是否真的认识都令人怀疑。他只想保全自己,并借鉴前辈的例子,联系匈奴,为自己找好后路。
可是,官方为了借他的事件杀掉韩信,却偏偏不顾事实存在,编造那样幼稚的谎言,真是卑鄙。
另一个疑点是举报韩信造反的人。据说那人举报的原因,是他的哥哥(时为韩信舍人)得罪了韩信,韩信要杀他,他为了救哥哥的性命,向吕后告状。(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此人(舍人)无拳无勇,既没有为国家做任何贡献,也不是皇帝的亲朋好友,在历史上只影影绰绰出现过一次,还是背对着大家,由他的弟弟打主子的小报告,却因此而被封侯,并且一封就是2000户。
2000户虽然不多,但许多战功显赫的将军也不过1000户,拿项羽尸体领赏的五个人也没有达到这样厚的赏赐,他凭什么?
只能说,他可能是某件见不得光的事的主角,这是他的封口费。
在关于韩信造反的卷宗中,详细的记载是韩信已经部署好了一切,并暗中派使者到陈豨那里,只等陈豨举兵,立马响应。他响应的资本,据说是:“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就是说他和家臣阴谋作乱,欲假传圣旨,放了那些有可能仇恨社会的人,以那些人为资本,进行宫廷政变,袭击吕后和太子。他之所以还没有行动,就是在等陈豨的行动。
看来,谎言编造者还是充分尊重了韩信此时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兵力这样的事实,但是,为了栽赃,实在找不出可以供他作乱的工具,于是绞尽脑汁,只想到了诸官徒奴。
什么事“诸官徒奴”呢?诸,就是诸多;官,就是官方;徒奴,刑徒奴隶,都是被社会专制不能充分享受公民权利的人。从中可以想见一个昔日统兵数十万的大将军,此时被整成了什么样子,连一点像样的兵也找不到了。
这个幌子实在是找得幼稚。这些人没有行动自由,无从提前策反,只凭一个他们受到社会的压制有可能对社会拥有报复心理就指望你登高一呼,他们八方相应?别逗了,你谁啊?这些人长期处在社会的阴暗面,可都不是善茬。
就像现在劫狱,若没有提前做大量的策反工作,打开牢门,放了犯人,就指望他们冒死跟你打江山,你觉得现实吗?何况刘邦约法三章十几年,监狱里已不像前朝那样关那么多犯人了。
这种灵感可能得益于韩信手下败将章邯当年的故事,可是,此一时彼一时也,这些阴谋家还真是不容易,阴个人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何况,一个关中,一个河北,相距数百公里,又没有电话,怎么等?这都是问题。无怪乎陈豨九月造反,韩信十月都没有反应,这些编造谎言者是什么脑子?可是,想整你还怕没有理由?
韩信深谙兵法三味,孙子兵法倒数第三章九地篇说:“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励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专门讲军事行动前的保密工作。
他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却做不到。
所以,如果真要造反,一个因为得罪了他,眼看都要被杀的舍人,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即使知道,以他的军事素养,还控制不了一个小小的院子?居然露出破绽被他通过弟弟通风报信?
以往那么多大仗,动辄上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形势错综复杂,各种专业的情报人员都没有突破他的防线,偏偏这样一个小小的宫廷政变,这样一个业余的人员,就出了意外?实在匪夷所思。
所以,只能说是人为。这个舍人和他的弟弟很可能就是提前安排在韩信身边的线人,按照领导的意思,在特定的时候,特定的环境中,故意制造问题,以达目的。
这现在还并不明显,两年后就非常明显了。因为对付彭越和黥布,几乎是同样的手法,也是他们得罪了下人,下人通风报信,然后皇帝出面,斩除了恶人。
一件事上演一次,还有可能,频繁上演,傻子都能看出猫腻。
所以,轮到黥布,猛人出场,也就不跟你废话了,当刘邦问他为何造反,企图从他口中听到像韩信彭越一样的辩解或者告饶的声音时,他心道这你不最清楚吗?又何必问!
于是,还像当年对待项羽一样,铁汉子黥布顶天立地,做了就做了,你能拿我怎样?直接回了一句,差点没把刘邦呛死:“欲为帝耳!”其实他哪里是想称帝,只不过是句气话,不齿刘邦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丑陋嘴脸,心知自己已没有其他选择,故意拿话堵他。
其实,当时的人们早就已经发现问题,并在与刘邦亲信滕公的对话中,不怎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是故当反……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自疑祸及身,故反耳!”
所以,透过种种的乱像,我只能说,韩信死于栽赃,根本不是什么宫廷政变。
而栽赃的人,是吕后。当试探不成,她已决定痛下杀手。
第十四年(汉十一年)春天,韩信死时,可能已经明白了什么,所以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儿女子,当然不是刘邦,而是吕后他们。刘邦并无意杀他,只是想废掉他的武功,所以当刘邦看到他的死,虽然所有的人都告诉他说韩信和陈豨串通阴谋作乱,但他却是:“且喜且怜之。”根本没有对造反者的痛恨,只是出于对一个曾经跟随了自己多年为自己立下赫赫战功而又对自己造成威胁的部下的正常感情。
可见,政治高手刘邦一眼就看到问题的实质,他并不相信什么阴谋造反之说,但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他默许了,并与妻子儿女一起,制造并助推了那个造反的假象,因为这才有益于他的江山,事情已经至此,追究没有任何意义。
在这点上,他是聪明的。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留下许多著名战例和策略。



韩信是因为什么死的?



韩信是如何死的




人死在早上和晚上哪个好
人死在早上和晚上哪个好,据说一个人这辈子什么时候死的,下辈子的命运就会根据死的时间来定,人死在早上和晚上哪个是比较好的呢,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人死在早上和晚上哪个好。 人死在早上和晚上哪个好1 关于死亡的时辰,民问也赋予其吉凶观,并且要行避邪消灾之法。臼湾民间有忌病人在晚饭后断气的习俗.其信俗以为...

戴斯蒙德在刺客信条3什么时候死的
最后。如果戴斯蒙不把朱诺释放出来的话,12年12月21日原本会发生世界末日,地球绝大多数人会死,而戴斯蒙会活下来并成为带领人类重建家园的领袖。而如果释放朱诺,世界末日就会被避免,但是释放朱诺的条件就是戴斯蒙自己牺牲。

一枝易青巍怎么死的
地震救灾死的。非典爆发,宋野枝回国去找小汤山里的易青巍,六年,感情半分没少,易青巍隔离写纸条让宋野枝回英国。疫情好转,隔离解除,易青巍飞往英国,两人正式在一起,易青巍在几家人聚会上公开出轨,要和宋野枝在一起。宋野枝为易青巍归国,此后过来了一段甜甜蜜蜜的生活,08年汶川地震,易青巍...

关羽是什么时候死的?
关羽(约158年至167年-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汉末三国时刘备的重要将领。与张飞并称“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来刘备入益州...

人能不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亡?说真的?
人不能预知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因为没有办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疾病的出现。所以我们能拥有的只有一天。明天都是未知的。很多人在意外的一瞬间失去了生命。

丰臣秀吉怎么死的
病死的。庆长三年(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因病逝世,死于伏见城。丰臣秀吉死前,领五大老辅佐幼子丰臣秀赖(とよとみ ひでより)。其根本目的是要以合议制度来抑制德川家康的抬头,以确保丰臣政权可以代代相传。入侵朝鲜半岛的日军在接获五大老的命令及以石田三成为首的五奉行安排下,向明朝隐瞒...

W先生什么时候死
最终,他怀着勇敢的心击败了这个罪大恶极的日寇,尾随而来的杨逍等人杀掉东村,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剧情介绍 剧中,W先生提前暴露了身份,出乎东村的意料,W先生告诉东村自己已经跟重庆通风报信了,想要借助重庆之手除掉佟家儒。担任校长后的沈童找到不去网球场的借口,柯凤仪的秘书前来邀请沈童去吃饭...

人间试炼游戏林砚东什么时候死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新历2019年4月1日23:05。林砚东是奔着地狱去的,因为他曾经向往天堂,也将濒死的人带上了天堂。可他却被那些没有惠及到的地狱裂魂拽下,被拖到深渊。

七时吉祥李天王什么时候死的
七时吉祥李天王第27集死的。通过查询七时吉祥电视剧官网,点击各集剧情详情信息,下方出现关于七时吉祥李天王相关信息,截至2023年8月30日,根据查询结果可知七时吉祥李天王第27集死的。"吉祥"是一个中文词汇,用来描述祥瑞、幸运、吉利的概念,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被广泛用于中国文化中,特别是在节日、...

韩国歌手Unee个人经历,什么时候死的?
U-Nee的母亲悲痛欲绝地向媒体说:"U-Nee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而作为一个艺人总是要碰到很多事情,性格内向的她不管受到什么伤害都选择默默藏在心里,以前她也因为患有忧郁症而吃过治疗的药,我们都以为她的病早就好了,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明明是内心脆弱的孩子却要装出坚强的样子来,她...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之死(中国古代历史典故) - 搜狗百科
宗政娜双川: 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是怎么死的?
宗政娜双川: 韩信之死,是西汉第一大案,也是一个名案和疑案,它被看做是开国皇帝诛杀功臣的典型,使我们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楚汉之争结束后...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死时多少岁
宗政娜双川: 韩信死时是35岁.韩信是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战国时期韩襄王姬仓庶孙,为避免与同名的大军事家、淮阴侯韩信相混,史书多称其为韩王信.韩国被灭后一直在韩国故地生活,后随张良入关任将军之职,不久又任韩国太尉,领兵攻取韩国故地.汉高祖刘邦认为韩信的封地都是战略要地,便将其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的地区,迁移封地之后不久,韩国都城马邑被匈奴包围,因韩信屡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怀疑其有异心,韩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汉高祖刘邦率军亲自征讨,韩信逃往匈奴,并多次率军攻打汉朝,还引诱了代相陈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带兵攻汉之时,被将军柴武在参合斩杀.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离我们现在大概死了多少年 -
宗政娜双川: 韩信是公元前194年被杀的.距离现在194+2012-1=2205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而且死了以后计算年份时要减掉一年,例如2011年死,到现在是2012-2011=1年)韩信最后还是因为造反被杀.据说陈豨被封为钜鹿郡的郡守,到韩信那儿去辞...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是如何死的 -
宗政娜双川: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有人告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情况.吕后无明确证据,只有把韩信骗来,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友情,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并被诛灭三族,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是怎么死的
宗政娜双川: 韩信是被自己的好友兼恩人萧何找借口骗入宫中,给刘邦的皇后吕雉派人杀死的.所以后人叹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韩信当初没有萧何的举荐是不可能当上刘邦大将而立下赫赫战功的,正因如此,他对萧何十分信任,才会上他的当,让他骗进宫中,被杀身亡. 当然,没有萧何,韩信也非死不可.刘邦建立汉朝后,怕当年跟他打天下的功臣们和他抢皇位,所以找借口逐个逐个的杀死他们.韩信在这些功臣当中威信最高,战功也最大,刘邦肯定是要杀之而后快的.说他谋反,那只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反正人死了,说啥不行.人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就是这么回事了.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怎么死的 -
宗政娜双川: 被吕后以谋反制罪诛杀,灭其三族. 内容介绍: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韩信假装生病,不跟随高祖去讨伐陈豨,却暗地里派人到陈豨住处,打算与他勾结谋反.韩信准备与家臣在夜间伪造诏书赦免官府的有罪功臣和奴隶,并打算发动他们前去...

静宁县13671451450: 韩信是怎么死的? -
宗政娜双川: 韩信被封“淮阴侯”的时候曾要求刘邦答应他“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刘邦答应.但后来因为功高盖主,被吕雉(刘邦之妻)骗到宫中,以布袋困住,用竹签捅死.做到了当年答应韩信的三个条件.

静宁县13671451450: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
宗政娜双川: 一代功臣韩信被诬陷惨死.萧何、张良和陈平在秦末汉初都是叱咤风云、名垂史册的人物,司马迁在写作《史记》时,分别把他们写入了《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和《陈丞相世家》中.班固的《汉书》基本承继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