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选析 狂人日记

作者&投稿:戴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鲁迅名作《狂人日记》的解析~

这篇小说是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柔和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出生于封建士大夫家庭,身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定现在是个“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会。他半夜察看历史,看见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他对吃人社会发出勇敢的挑战,相信将来的社会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揭露了封建礼教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狂人日记》中所谓狂人,就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鲁迅用了非常颠倒的次序,借狂人之口,叙述了中国从前的本真:人吃人。虽说文章是虚构的,可也微微泛出点点恐怖的味道。整篇文章读上去会感到压抑,流露出十分暗淡的调子,可你只要细细“品尝”如此深奥的小说,兴许也会感到忧愁:高远的夜空,朦胧的月光,以及“吃人”人的神情……鲁迅以神一般的描写,叙述了旧中国儿女的凄楚和绝望,又以神奇的笔触,有道出几千年无人敢道出的咏叹。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

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狂人日记》这一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以狂人所承载的“多疑”并依据这一意识的某种特征展开的小说。

问题是:《狂人日记》中的“多疑”能够与鲁迅的“多疑”相联系起来吗?

这也是要谈的第二个条件。

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去支配自己行动的人,这同样也体现在其文本创作之中。鲁迅曾一再强调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从宽泛意认上说,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作家的精神意识世界的表述,但由于作家的艺术思维不同,其在具体的作品表现也不同。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相互分离,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融一。前者如《祝福》,透过《祝福》文本的客观内容,可以把握到鲁迅对于“祥林嫂”这类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而后者如《狂人日记》、《长明灯》、《过客》、《这样的战士》等,作者客观上描写某一人物某一事实,同时又把某种意识融入其中。举个例子说,《狂人日记》中“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鲁迅先生的诘问。对于鲁迅与《狂人日记》的关系,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鲁迅的几乎所有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都能在《狂人日记》中一窥端倪。”“《狂人日记》中,那种‘迫害狂’式的病态心理,本身就是他(鲁迅)切身体验的‘变形记’。”“因此,‘狂人’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这些看法都是中肯的,但没有注意狂人形象与鲁迅的差别。在《狂人日记》中,“多疑”这一意识的活动特征首先是归属于患“迫害狂”的狂人属性,这些属性是不能套在鲁迅身上的,而狂人这一艺术设置及如何设置、对于“多疑”的表述,则是按着鲁迅心灵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实现的,同时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自然受着鲁迅“多疑”的主体支配。因此,从《狂人日记》去把握鲁迅的“多疑”成为可能,并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从中把握鲁迅的“多疑”的本质及个性色彩,必须进入作品,并以一定的方法对狂人的多疑与鲁迅的“多疑”加以分离。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

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充满着“义勇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二十年代,是

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

苞欲放,还需进行一场血与肉的搏斗,狂人这样做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觉醒者的狂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正是对几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势力的怀疑

与否定。狂人执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

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

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狂

人日记》的价值在于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动深刻地揭示出觉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战,亦即“表现的深刻”。狂人虽然已经觉醒了,对于觉醒后该怎样,

他却认识很朦胧,但他那种反封建的勇猛与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无疑为知识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鲁迅的目的所在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

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

经过这样一番梳理,《狂人日记》这一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以狂人所承载的“多疑”并依据这一意识的某种特征展开的小说。

问题是:《狂人日记》中的“多疑”能够与鲁迅的“多疑”相联系起来吗?

这也是要谈的第二个条件。

鲁迅先生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并以此去支配自己行动的人,这同样也体现在其文本创作之中。鲁迅曾一再强调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从宽泛意认上说,所有作家的作品都肯定包含着作家的精神意识世界的表述,但由于作家的艺术思维不同,其在具体的作品表现也不同。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相互分离,有时候,作品的客观内容与作家表述的精神意识融一。前者如《祝福》,透过《祝福》文本的客观内容,可以把握到鲁迅对于“祥林嫂”这类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而后者如《狂人日记》、《长明灯》、《过客》、《这样的战士》等,作者客观上描写某一人物某一事实,同时又把某种意识融入其中。举个例子说,《狂人日记》中“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诘问,可以是狂人的、也完全是鲁迅先生的诘问。对于鲁迅与《狂人日记》的关系,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鲁迅的几乎所有的心理特征和表现,都能在《狂人日记》中一窥端倪。”“《狂人日记》中,那种‘迫害狂’式的病态心理,本身就是他(鲁迅)切身体验的‘变形记’。”“因此,‘狂人’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反封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这些看法都是中肯的,但没有注意狂人形象与鲁迅的差别。在《狂人日记》中,“多疑”这一意识的活动特征首先是归属于患“迫害狂”的狂人属性,这些属性是不能套在鲁迅身上的,而狂人这一艺术设置及如何设置、对于“多疑”的表述,则是按着鲁迅心灵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实现的,同时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自然受着鲁迅“多疑”的主体支配。因此,从《狂人日记》去把握鲁迅的“多疑”成为可能,并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从中把握鲁迅的“多疑”的本质及个性色彩,必须进入作品,并以一定的方法对狂人的多疑与鲁迅的“多疑”加以分离。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

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充满着“义勇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二十年代,是

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

苞欲放,还需进行一场血与肉的搏斗,狂人这样做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觉醒者的狂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正是对几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势力的怀疑

与否定。狂人执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

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

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狂

人日记》的价值在于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动深刻地揭示出觉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战,亦即“表现的深刻”。狂人虽然已经觉醒了,对于觉醒后该怎样,

他却认识很朦胧,但他那种反封建的勇猛与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无疑为知识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鲁迅的目的所在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

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争中,

充满着“义勇和正气”,其力量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深刻认识。二十年代,是

思想启蒙的时代,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开始萌芽的时代,当时对于这萌芽后的含

苞欲放,还需进行一场血与肉的搏斗,狂人这样做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觉醒者的狂人发出了这样的诘问,正是对几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势力的怀疑

与否定。狂人执着勇猛,看穿一切“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

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都是‘吃人’!”用“吃人”两个字作

了简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对旧制度的这种纵横睥睨,通

贯历史的深刻剖析,相当彻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狂

人日记》的价值在于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动深刻地揭示出觉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战,亦即“表现的深刻”。狂人虽然已经觉醒了,对于觉醒后该怎样,

他却认识很朦胧,但他那种反封建的勇猛与执着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无疑为知识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们学习的,这也正是鲁迅的目的所在

《狂人日记》被尊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最有力的揭露。这是出于对这篇小说的曲解。

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狂人日记》的结构。但本文的重心在分析有关“吃人”的问题与作者对待“吃人”的态度。通过对《狂人日记》中的“吃人”、“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作者对“吃人”的态度等等的琐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狂人日记》的重点是“吃人”。

2,《狂人日记》中的“吃人”不是对自由精神的摧残,而是物理的、肉体的“吃人”,是人的自相残食(Kannibalismus)。

3,作者对“吃人”表现出极度的憎恶与恐惧,强烈谴责了一切“吃人”的行为,并且完全没有照顾阶级的立场。

4,《狂人日记》中“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为:不是“因为”仁义道德才吃人,而是“尽管”仁义道德还是难免吃人。《狂人日记》的作者不认为“仁义道德”是“吃人”的原因,更非“吃人”的另一种说法。

5,《狂人日记》的作者对“吃人”的批判不是针对礼教而发的,正相反,他把礼教原则化,彻底化,绝对化了,是礼教的原教旨主义的一种表现。

6,“我”并非因踹了古家的陈年流水簿子才遭到暗算,“我”不是因反抗传统才要被“吃”。

最后,指出第十段是《狂人日记》的主题所在,并通过对“我”在第十段中的言论的分析,指出此时的作者思想与方法上的弱点,进而指出《狂人日记》有愧身后之名。

《狂人日记》鲁迅是最出名的小说之一,被尊为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挑战的檄文,对仁义道德的虚伪性最有力的揭露,连同标准讲解一起,放入中学课本,成了几十年来每个中国人的必读物、必修课。但是,我们学到的并不是《狂人日记》本身,而是老师对《狂人日记》的讲解。这之间是有一些差别的。假如我们不肯自己下功夫,去除一切先入为主的东西,用良心与良知,再细心读它一遍,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这篇小说,就不能说已经了解了此时的鲁迅。我现在就试着用我个人的良心与良知解读一下这篇如此出名的作品。

一.结构

《狂人日记》是作者用“鲁迅”的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属于他最早的作品之一。尽管如此,此时的作者已经是一个风格、技巧非常成熟的小说作家了。这首先可以从它的结构得到印证。

《狂人日记》不长,一共分成十三段。一开始就用了日、月、时辰这些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作为全篇气氛的暗示。第一段还是“很好的月光……精神分外爽快”。但是,此时已经暗藏了危机,“须十分小心”。第二段就因“全没月光”而“知道不妙”了。第三、四两段还有“早”、“晚”,第六段就“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了。第十段豁然出现了“大清早”,而第十一段则彻底变成“太阳也不出,门也不开”了。通过后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天气与时辰全是有意设置的。

文章从第一段的精神爽快,很快就进入了第二、三两段“阴谋”的发现。从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几口,和狼子村的佃户来告吃了“大恶人”,发现了“我”将被吃的危险境地。

人们何以竟要吃“我”呢?翻开历史一看,虽然上边历历写着“仁义道德”,但“吃人”其实从来就有,而且很普遍。“我”就是被人吃了,也不过是很普通事情,没有人会因此大惊小怪。所以,境地尤其绝望无救。

“吃人普遍”这个“事实”在后边屡屡出现,构成这篇小说的主部主题。这个主部主题在接来的几段中不仅一再重复,而且越演越深,越严峻,越紧迫,以至于不仅历史上的、书本里的、传说中的、远的、近的、赵贵翁、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两个医生、狼子村的佃户,甚至自己的亲哥哥、亲娘也都吃人。末了,连“我”也未必没有吃过人。

既然“我”的被吃已成定势,也就不再那么可怕了,说话做事全有些绞架上的幽默的味道。

第十段终于出现了与主部主题相颉颃的副部主题:吃人是错误的,不管因为什么理由,处在什么境地,全是错误的!而且,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但是,“我”的这个绝望的呼喊终于很无力,被架回屋里,关进黑暗,而且被万分的沉重压得不能动弹。这个副部主题出现时很明快,是“大清早”,而终于重新阴暗下去。最后,它又回光反照:“可是偏要说,‘你们立刻改了……’”。

等到这一线希望也完全破灭了,才知道考虑自己是没有任何意义了,而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孩子。可以算做两个主题斗争的结果吧。

全篇线路明确,但毫不单调,连接紧密,层层深入,是一篇很有诗意、很有音乐性的短作品。只有一处败笔,那就是第二个医生的来访。这个故事占了整整一段,本来是要为那个副部主题作些铺垫。但是,它既没有加入情节与紧张,也没荡开一步,也没有在思想上给故事更多、更深的东西,反而打断了贯穿的气势,使得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的对比受到了影响。

二.人物塑造

《狂人日记》中有几个前台人物,几个背景人物,几个做衬景的人物,和一个中性人物(完全没有戏的人物)。“陈老五”是个中性人物,虽然屡屡出场,但完全没有性格与面孔,也没有任何戏,功能如同一件道具。“古久”先生是背景人物,屡被题及,却从来没有露过面,“母亲”也是一样。赵贵翁虽然也很重要,但只露了唯一一面。狼子村的佃户、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全是作衬景的,对他们的人物完全没有描写。前台人物主要是大哥和两个医生。我们说过,那第二个医生的安排不算成功,塑造也不很完整。

倒是那第一个医生,那个姓何的老头子很有意思。他“慢慢走来……满眼凶光……只是低头向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张开鬼眼睛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通过说他是医生,是老头,戴眼镜,走路、做事慢慢的,话很和气,却很有内在的权威,呼唤出人们心中从日常生活得来的,对这类的人的印象与偏见,来补充一切对“何医生”描写中省略的东西。笔墨异常简练,却活灵活现,可谓出神入画。这再一次表现了作者文笔的老练。

全篇最重要的人物当然是“大哥”。作者对大哥的身材、面孔、穿装等等一律省略,但是,我们眼前还是浮现出了一个高大、权威、严厉、偶尔露出一点儿和蔼、假慈祥,一旦被触及痛处又尴尬窘迫、恼羞成怒的传统中国家长的形象。这个效果除去大哥的言谈和很少的几个姿势、表情,最主要是通过把大哥定义成“家长”来实现的。作者又在呼唤我们头脑中的成见,来替他填充文字笔墨,可谓狡猾之至,老练至之。是中国现代小说初期难得的精彩之作!

另外,有一处很容易被忽略,我愿意提出来告诉大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看到这句,令我们想到的当然不是“我”的“两眼”,而是狗的“两眼”。当时欧洲流行的现代诗歌对作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会忘记马拉美和瓦莱里与他们的“暗喻”,我们不会忘记瓦莱里的《海滨墓园》中的那句:“奔赴海浪去,跳回来,一身是劲儿。”

三.《狂人日记》中的“吃人”

“吃人”是《狂人日记》的重心。这里所有的人(除去“我”),都是要“吃人”的。无论是社会受益阶层的赵贵翁,作为“礼教”和“家长制”化身的“大哥”,还是社会非受益阶层的“佃户”,“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役占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还是专业人员的医生,包括自己的母亲,无一例外。从“吃人”的动机来看,无论是出于忠君(易牙),出于饥荒(易子而食),出于孝道,出于憎恶(食肉寝皮),为了报仇(徐锡林),或是为了惩罚罪恶(狼子村吃了“大恶人”),理由万端,结果却完全一样:“吃人”。而且,竟一连吃四千多年。纵观历史,环顾现实,“吃人”实在是太常见,太普通了,最后,连“我”也不能保证定然没有吃过人。简直是无人不吃,无时不吃,无处不吃,不受自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完全没有阶级的分别,总归是吃的。

这里的“吃人”与“杀人”有些关系,但又远远不仅是“杀人”。因为,杀了之后还要“吃”,而“吃”才是作者认为最严重的。这是一个大关键,决不能轻易放过去。这里的“吃人”并不需要以杀人为直接前提。比如,用被处决的犯人的血蘸馒头吃来治病,药典上说的“人肉可以煎吃”,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给父母吃以徵孝道。这里,“吃人”的人或者无须自己杀人,或者被吃的人不一定要死。包括街上打孩子的女人只是嘴上说说“我要咬你几口”,在作者看来也全属于“吃人”,至少已经有了“吃人”的端倪。

很明显,《狂人日记》的作者认为:“吃人”是一种普遍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人性中的一个恶劣品质。那种绞尽脑汁,无论鲜腐,都定要“吃”上几口的渴望,那种对人的血腥和肉味不可遏制的嗜欲,那种眼光(作者一再写到眼光),那种口涎,都很容易令我们想到“食人族”,想到同类的自相残食的Kannibalismus。我认为,作者严厉批判,同时又感到回天无力的,正是这个Kannibalismus。作者显然认为,Kannibalismus是人、至少是中国人身上难以去掉的,最恶劣,最低级,最肮脏,最可憎恨的一种本性。

今天普遍的说法认为,《狂人日记》中的“吃人”象征了礼教对自由精神的压抑与摧残。纵观全篇,我们完全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连一点暗示也没有。正相反,所有在这里出现的,有关“吃人”的历史、传说和现实都是物理的吃人、肉体的吃人。特别是那个常吃死肉的海乙那的比喻所给出的提示,令我们知道,此处的“吃人”决非针对具有自由精神的活生生的人的行为。因此,除去将这个“吃人”理解为Kannibalismus,实在别无选择。

在确认了“吃人”的普遍性之后,作者表现出了对“吃人”深刻的憎恶与恐惧,强烈谴责了一切“吃人”的行为。不仅吃死人或把人吃死是不能容忍的,就是仅仅吃一片肉也是完全不可以的,并认为这就是吃全人的开端。更要紧不能放过的是,作者并没有对佃户杀吃“大恶人”表示丝毫的理解与同情,而是严厉批判了任何对吃人行为的“理解”(“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按照目前的讲法,作者因同情革命党,而特意提到了徐锡林的被吃。但是,在作者眼中,徐锡林被恩铭的卫士所吃,与“大恶人”被佃户所吃,毫无分别,都是不能原谅,不能理解的!作者在此完全没有照顾到任何阶级的立场。

四.“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

《狂人日记》中“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是这篇小说及它的作者出名的根本原因。但是,作者在这里是怎样理解“吃人”与“仁义道德”之间的关系呢?“仁义道德”是不是“吃人”的原因?“仁义道德”是不是“吃人”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我们说“仁义道德”——或者礼教——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共识,被一切“吃人”的人们所尊尚,应该不会大错。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狂人日记》中“仁义道德”对“吃人”的作用吧。

那些人要吃“我”乃是一个阴谋,“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一旦问及“吃人”的事情,他们就极力否认。当“我”追究“吃人”的是非时,他们全说“不对”。这个“不对”在第十段差一点带来了生机。那么,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个吃人计划成了“鬼鬼祟祟”的阴谋呢?什么东西使得那些人不敢“直截下手”?他们为什么要极力掩饰自己“吃人”的欲望呢?是“我”的强大么?显然不是!致令“我”没有即刻被他们打死分吃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知道“吃人”是不对的!这个判断的基础正是当时社会的道德共识,正是那个礼教,正是那个“仁义道德”。“仁义道德”纵然没有救了“我”的命,至少也让“我”苟延残喘了很长时间。因此,《狂人日记》中的那段出名的话不能被理解成:因为“仁义道德”,才要吃人;更不能被理解成“仁义道德”本身就是“吃人”。正相反,这段文字必须被理解成:尽管有“仁义道德”,还是吃了四千年的人。

“易牙献子”、“易子而食”一直遭到儒家的谴责。儒家有所谓人与禽兽的区分,认为那些野蛮行为如“吃人”是禽兽的行为。但是,“禽兽”的心态与行为并不只“坏人”才有,而是人人都可能有。礼教的任务就是要克服掉人性中那些禽兽的部分。作者首先继承了这个思路,把“吃人”看作是“虫子”的行为,应该遭到“真的人”的摒弃。然后对礼教的不彻底与无能深感愤慨,大声疾呼要把一切“吃人”的行为乃至于动机全都去除掉,才能符合理想中的“将来”。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讲,就是“接着讲”,接着礼教的话头,把它推到极端。不同于作者后来的态度,也完全不同于一切崇拜鲁迅的人们,《狂人日记》的作者并没有要求去除礼教,砸烂仁义道德的招牌。正相反,他是把它们原则化,彻底化,绝对化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礼教的原教旨主义的一种表现。

流行的说法认为:“我”因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才惨遭暗算,是保守传统的人对“我”的报复。这是对原作明显的曲解。第三段中有这样的话: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我”是否因踹了古家的簿子而成了“恶人”,这件事原很“难说”。况且“他们”定谁为“恶人”全是很随意的。后边的话更为重要:象征着礼教和家长制的“大哥”竟对“我”的论文中与古相悖的地方大加赞赏。可见,就算那古家的簿子真是传统的象征,神圣无比(这是目前的标准讲法),踹他一脚又何妨呢?从这一段来看,那些人要吃“我”,仅仅是因为“要吃”而已。在这里,Kannibalismus是根本的动力,古家的簿子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借口。

五.重新评价《狂人日记》和它的作者

四千年的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而字缝中透出来的却是“吃人”。几句话使得这篇短短的小说的作者一夜之间成了现代中国最出名的小说家、思想家之一。这段话被反对礼教的人们写在标语牌上,做成刀枪弹药,向中国的道德传统,向维护这些传统的人们,展开了一场史无前列的,旷日持久的,不惜代价的,无比残酷的战争。但是,通过前边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的矛头并不是直接指向“仁义道德”的,他甚至继承了礼教中很关键的学说,并把它极端化了。今人对“仁义道德”与“吃人”的理解完全是对原文的误解。作者自己对这个误解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他有意拿“仁义道德”与“吃人”并提,无非是要“一语惊人”。后来大家都错误地理解,作者因而成了运动的“旗手”,也不好意思再来解释了。所谓“时代造英雄”吧。

清理误解仅仅是帮助我们理解这篇小说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花费一点心思,来找一找《狂人日记》的主题到底在什么地方。

第十段是“我”劝善“大哥”,教导诸人,是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主要场所。虽然在第八段也谈到了“吃人”的“不对”,但还是在用“他们”的价值进行判断,还仅仅是“照着讲”,还没有把话头接下去。在第十段,作者明显地暴露出他思想上的不成熟。作者反对“吃人”的道理非常薄弱。第一,是劝人弃绝“虫子”的行为,作人,作“真的人”。他把“虫子”在人面前的那种“惭愧”看作一种原始的、向善的动力;第二,从理性的角度,说“吃人”的人难免自己被吃,所以还是大家不吃的为好;第三,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既然“吃人”是那样一种强大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欲望,那个“惭愧”要战胜它,谈何容易?更何况作者也完全没有告诉我们战胜的法则。唯有那个理性的考量比较有说服力,却又因太过实用主义而缺乏思想的深度。因此,那个对“将来”的憧憬没有任何的基础,不过是一个肥皂泡而已。这一段本来是《狂人日记》的主题所在,而今人的关注全在“仁义道德”与“吃人”,使得这些关键的东西在读者心目中反而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这个奇怪的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作者本身思维条理与深度上的不足。

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鲁迅是有德而后言,言德相符,还是言溢于外,而德有不足于中呢?从《狂人日记》的情况来看,其思想深度恐怕有愧于身后之名。
http://www.siwen.org/XXLR1.ASP?ID=205
确实是网上的。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在中国仍至世界文学史上以“处女作”成名的作家为数不少,但在37岁时才发表处女作,而且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并成为大文豪的作家却为数不多。鲁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学革命造成的机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文学革命,也就没有鲁迅。鲁迅在发表《狂人日记》之前,不但写了《文化偏至论》、《魔罗诗力说》等文学论文,翻译了许多“域外”的进步小说,还创作了文言小说《怀旧》,其主要思想都在于唤起人们的觉醒。然而,作为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声音虽然激进,但毕竟缺少呼应,不能造成一个运动。而《新青年》向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化首先发难后,虽然也一时有些寂寞,但大家一起鼓动,终于形成了一股势力,其影响就震撼人心了。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下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观察了他周围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为此感到不解和愤怒:“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还写道:“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在作品的最后一日记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不有?”并具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而且还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确实远远超出了文学的领域。
作品的主人公虽然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历史上多少反抗旧传统的、离经叛道的人,曾经被视为疯子,如孙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疯子’。从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疯子;站在革命的立场看去他是先知先觉。同一个人、同一个思想却在社会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和评价,这也是变革时代的社会矛盾的反映。鲁迅塑造这具有狂与不狂两重性的形象,就是对社会矛盾的一种揭示。这也是狂个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义”。掌握狂人形象的关键,就在于对狂人是真狂还是假狂的理解。鲁迅曾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过:当时“大约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知识”。从作口中狂人的言行来看,他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属于精神病学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这样的以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处处可见。如果只看到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认为狂人是真狂了。其实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发言人的洞察力。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从写满“仁义道德”几字的历史字缝里所发现的吃人的本质。这段话揭开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礼教的面纱,揭露了封建礼教在精神上对人民的残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压迫人民的罪恶。几千年来,敢于站出来说出这个本质的人难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吗?作品开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个迫害狂患者的思维特征来写人物的语言,其逻辑虽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义却是相当丰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如果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狂人形象是真狂还是假狂的问题,那么,对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与不狂”的两重性就容易掌握了。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征,更重要的一方面却是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并且被历史所证明是正确的,只是他说出了当时的人们不敢说或者是还没有说出的骇人听闻的话。我们说《狂人日记》是鲁迅全部创作的“总序言”,除了思想主题方面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它在鲁迅小说艺术上的开拓意义。鲁迅小说正是从这里开始,就一直既借鉴外国小说的长处,又继承传统小说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一种现代小说的新的民族形式。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此外,作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寓热于冷”的凤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白。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但从题目上,而且从整体形式上都借鉴了俄国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很好地表现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此外,作者对白话的运用,也达到了非常娴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静坐了一会。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它兜肚连肠的吐出。从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动作、有细节,用的都是标准的白话,自然朴实,却又处处生动形象,充满意趣。作品中还有一些警句式的词句,如“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义的深度,都绝不亚于文言文。鲁迅正是他高超的语言功力,在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同时,很地与传统小说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创造出了“日记体”这样一种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从创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记》主要采用的还是现实主义的方法。这表现在作品重视典型环境的描写、重视细节的真实性、重视人物性格的统一性等方面。我们在阅读中时,如果把狂人的“错觉”加以矫正,就可以发现,无论是路人对他的态度,还是何先生对他的诊断,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而“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甚至于“去年城里钉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着血舐”(这个细节后来被作者用于他的另一篇小说《药》之中),确实是“从来如此”。
《狂人日记》的现实主义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对封建道德的批判、对愚昧国民的同性和鞭挞。在作品中,除了现实广义的方法外,象征主义也时常可见。无论是“很的月光”,还是“赵家的狗”;无论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还是李时珍写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的刻画,也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结合。狂人的精神病状的描写是逼真的,而他的几乎所有语言又都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征意义则更为突出。
茅盾曾在1923年这样写道“这奇文冷隽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储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鲁迅从《狂人日记》开始就形成了一种“异样的风格”,即作品虽然一开篇就使人笼罩在阴冷的恐惧之中,虽然处处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扬的斗志,却不能不使人振奋,不能不使人觉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还流淌着热烈的感情,还寄托着热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鲁迅小说“异样的风格”就是寓热于冷。
《狂人日记》将彻底的反封建精神与崭新而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深刻地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绩,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剑阁县18272024732: 求鲁迅名作《狂人日记》的解析希望尽量解析全面一点, -
化诸达吉:[答案]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

剑阁县18272024732: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写的是什么意思呀? -
化诸达吉:[答案] 好吧~鲁迅的狂人日记哈 帮你找的 1.《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为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反叛者出现 的,其中不无鲁迅自身的战斗光泽“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悼于前驱”,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

剑阁县18272024732: 狂人日记写的是什么意思啊?看也看不懂. -
化诸达吉: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

剑阁县18272024732: 简答:《狂人日记》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狂人的形象 -
化诸达吉: 狂人日记的日记体格式和语言特色简析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 此外,作口中所带有的“淡淡的...

剑阁县18272024732: 鲁迅的作品狂人日记读后感 -
化诸达吉: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狂人日记》在表现...

剑阁县18272024732: 分析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象征寓意. -
化诸达吉: 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

剑阁县18272024732: 《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 快快快!!!!急用!!! -
化诸达吉: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

剑阁县18272024732: 若和理解鲁迅在《狂人日记》结尾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喊 -
化诸达吉: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的堪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之作的《狂人日记》,在现代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在作品的结尾所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惊醒了一个时代,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救救孩子”是走出死胡同的一条路,但狂人病愈,话语力量减少,本身是复杂的反讽,真正结尾其实并不是“救救孩子”,而是后面表示不完全之意的省略号……小说文本具有一种分裂性、对立因素,互相嘲弄,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结构.

剑阁县18272024732: 狂人日记所体现的悲剧 -
化诸达吉: 文中各处将当时社会的处事原则封建统治阶级颠倒黑白的“本领”描述的淋漓尽致!《狂人日记》一种自由的流露,一次正义的爆发,鲁迅先生的声音在那个充满恶臭.血腥味的封建社会,唤起了沉睡的人们,唤醒了整个世界!

剑阁县18272024732: 《狂人日记》 介绍 下
化诸达吉: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