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外国对其评价

作者&投稿:莱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谈谈鲁迅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世界文学史上,像鲁迅这样以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获得了不朽地位的,恐怕并不很多。这当然不是由于历史对这位作家特别宠幸,而是由于鲁迅小说本身思想与艺术所取得的高度成就,由于鲁迅小说对中国文学现代化所作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如果说,历史决定了我国经济、国防和科学技术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只能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条件真正提上日程的话,那么,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中国文学,其现代化的起点却要早得多——大约早了整整30年。就是说,从“五四”时期起,我国开始有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有了和世界各国取得共同语言的新文学。而鲁迅,就是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崭新的文学的奠基人,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没有鲁迅的《呐喊》、《彷徨》,就没有中国小说现代化征途上所跨出的第一阶段最坚实的步伐,鲁迅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正在这里。 一、鲁迅的现实主义属于一个新的时代 1893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曾经称但丁为封建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且满怀激情地期望道:“现在也如一三○○年间那样,新的历史纪元正在到来。意大利是否会给我们一个新的但丁来宣告这个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呢?”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大体相似于欧洲文学史上的但丁;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又远过于但丁。这是因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标志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而且确实宣告了“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他既是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但丁,又是东方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的但丁”。历史决定了鲁迅“一身而二任焉”。斯诺悼念鲁迅时,曾经将他一方面比拟为“法国革命时的伏尔泰”,另一方面又比拟为“苏俄的高尔基”埃德加·斯诺:《中国的伏尔泰——一个异邦人的赞辞》,1936。见《鲁迅先生纪念集》悼文第二辑。,这个评价无疑是颇有见地和发人深思的。 然而,如果我们仅仅从区分鲁迅前后期的角度来理解这位伟大作家“一身二任”的特点——似乎前期鲁迅起着资本主义兴起时代但丁的作用,后期鲁迅才起着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新的但丁”的作用,——那也还是一种相当皮相的简单化的看法。事实上,鲁迅早在写作《呐喊》、《彷徨》的时期,就已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的革命时代的出色表现者。他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深深烙印,尽到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呐喊和启蒙的作用。 《呐喊》、《彷徨》里的作品,并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也没有神奇出众的英雄,更没有鲜血淋漓的刺激性的内容。出现在鲁迅笔下的,可以说都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人和事,首先是一些普通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呐喊》出版后不久,一位评论者就曾指出:“那里面有的,只是些极普通、极平凡的人,你天天在屋子里、在街上遇见的人,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自己。”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925年1月号。我们不要小看了鲁迅小说在人物与选材方面的这个特点,这里正体现着“五四”文学革命的一项根本精神:倡导现实主义。几千年来,文学的表现对象,无论在中国,或者在欧洲,大致都经历了神——神化或半神化的人——普通人(其中又有各式各样不同理解的“人”)这样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的发展过程,各式各样创作方法的演变过程,实质上就是人类愈来愈清楚地(尽管不无曲折地)认识自己、表现自己的过程,也是关于“人”的观念的革新变化的过程。现实主义要求作者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式描写人,这表明: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期(各种固有矛盾暴露得充分的时期),人类的自我认识到了一个比较科学的阶段。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来,短篇小说中截取横断面的描写方法,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工细地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段,它们犹如植物学中通过年轮研究树木,医学中通过切片观察细胞,显然都和近代唯物主义思潮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社会生活愈来愈趋细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愈来愈受到人们关注等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文艺思潮被介绍到封建半封建的中国,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化跨出的重要一步。但是,鲁迅小说写平凡的普通人,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之外,其中还包含了一些特定的时代的新因素。鲁迅是1918年5月起发表白话小说的。当时中国在十月革命胜利的推动下,不仅现代民主主义思潮扩大了传播,而且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各色社会主义思潮也开始产生较大的影响。1918年3月间,刘半农在《中国之下等小说》的讲演《中国之下等小说》为刘半农1918年3月29日在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研究所之讲演。见《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中指出:“今后的世界,无论狭义的贵族、广义的贵族,都已有不可不消灭之势。我们对于文学之眼光,也当然从绅士派的观念,转入平民派的观念。……我辈要在小说上用功夫,当然非致力于下等社会实况之描写不可。这下等社会之实况之描写,凡未在做小说时尝过甘苦的,多把它看得很容易,以为下等人之生活思想异常简单,把我辈文人的思想刻画他,万无不象之理。不知心中存了这含有绅士派臭味的念头,他的著作,便万万不能与下等社会的真相符合,真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今欲探求下等社会之真相,只有两种方法:第一,便是自己混入下等社会,求直接的经验;第二,求之于下等小说,间接的以他人之经验为经验。”在这个讲演的末尾,刘半农还明确提出:“要创造平民派的新小说,打破绅士派的旧小说,使今后之文学与今后之世界趋于同一轨道”。同年四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也提出新文学作品可描写“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大负小贩及小店铺,一切痛苦情形”原载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4号。。同年7月,李大钊在《言治季刊》上刊出《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的同时,又发表《俄国革命与文学家》等文,实际上鼓吹文学与革命紧密联系起来。不管这些作者中有的人后来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不管他们当时有些想法多么幼稚、多么肤浅,新文学运动倡导者自1918年起纷纷提倡写下层人民、写工人农民,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社会思潮、文艺思潮的新变化,说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登上历史舞台的新时代正在到来。而鲁迅,就是首先在小说创作上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开启了这个革命性变化之端的作家。列宁曾经这样赞赏列夫·托尔斯泰:“在这位伯爵以前,(俄国)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转引自高尔基:《列宁》,《文学写照》,第42页。这段文字亦见于罗稷南译的高尔基《和列宁相处的日子》,第68页,三联书店,1950,译文稍有差异。鲁迅则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写了普通劳动农民的小说家(《水浒》写的是市井小民和脱离了土地、脱离了劳动的农民)。 鲁迅农村题材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平等、友善、感同身受的真诚态度,真实地反映了普通劳动农民在封建宗法制度统治下的极端痛苦,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宗法思想对农民和其他下层人民的严重毒害,从而发出了震人心魄的反封建的呼声。少年时代活泼可爱的闰土,由于“兵,匪,官,绅”的长期压榨,加上“多子,饥荒,苛税”,竟“苦得他象一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承认命运,像大地一样默默地承担着一切重负,只对香炉、烛台之类发生兴趣。《阿Q正传》里那个很肯劳动而缺少觉悟的主人公,在赵太爷、钱太爷统治的未庄,失去了一切生计,连姓赵的资格都被剥夺,参加革命当然更不被准许,最后只能落一个受诬而致枪毙的可悲结局。《祝福》里那个惟求“做稳奴隶”的祥林嫂,却连这点最卑微的愿望都得不到满足,只能在肉体受尽压榨摧残,精神受尽嘲笑凌辱后,像尘芥一样被扫出世界。更使人震惊的是,祥林嫂不仅生前受尽痛苦与折磨,最后还必须怀着深沉的恐惧走向死亡;对她来说,死亡不是长期痛苦生活的解脱,而是另一种更痛苦的生活的开始(到阴间去受锯刑)。鲁迅就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揭露了全部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体系的极端野蛮残酷。在表现农民所受封建压迫的痛苦方面,鲁迅小说达到的深刻程度,确实是前无古人,而且很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 正是从代表农民和广大被压迫人民利益的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鲁迅小说充满了对全部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体系的烈火般的仇恨,充满了与封建宗法制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彻底决裂的精神。鲁迅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说:“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这种强烈憎恨的感情,也正是鲁迅对封建制度及其文化思想的感情。鲁迅在1926年写过一篇小说叫《铸剑》,可以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感情。小说的主人公眉间尺为了向专制暴君报杀父之仇,宁愿割下自己头颅交给黑衣人,黑衣人也决心牺牲自己来完成烈士的遗愿,最后,眉间尺、黑衣人连同暴君的三颗头颅在沸鼎中扭、撕、咬,直到把暴君的头颅撕烂,其他两颗头颅也才甘心毁灭。我们不妨把这看做是鲁迅反封建彻底性的形象表白。这种彻底性是以现代民主主义思想为基础,乃至接受了朦胧的社会主义理想,才能具备的。正是这一点,构成了鲁迅小说与中国古代、近代一些具有不同程度反封建倾向的作品的原则区别。《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富有民主性精华、成为古典现实主义高峰的伟大作品,然而书中的民主主义成分,毕竟仍被“天命观”(实即意识化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厚壳紧紧包裹着,并未破茧而出,达到否定封建制的高度。它的作者,主观上仍想“补”封建社会的“天”。而鲁迅却是“塌天派”。他小说中的反封建精神,是彻底的不妥协的。《狂人日记》对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用“吃人”两个字做了概括,召唤人们从根本上推翻它;小说通过狂人之口,公开宣告:“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可以说,贾宝玉叛逆精神已经止步了的地方,对于狂人,则仅仅是事情的开始。这种差异,正好量出了鲁迅小说同以前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品之间的时代距离。 然而,鲁迅小说真正的现代内容,远不止于真诚同情农民的痛苦,要求坚决彻底的反封建;它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在对待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弱点的态度上。鲁迅在小说中,清醒而沉痛地表现、批评了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本身的弱点,如中年闰土的麻木保守和迷信无知,爱姑的眼界狭小和对地主阶级人物存有幻想,华老栓一家的愚昧以及对政治(不管是哪一种政治)的冷漠,等等。特别在《阿Q正传》中,鲁迅更尖锐地批评了阿Q那种以未庄人的眼光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把革命单纯看做分富家财物,不能正确区分敌友,只图实现狭隘报复之类的思想。对小生产者的弱点采取何种态度:是友善地批评教育,还是鄙视地加以打击,或者相反,一味地给以保护,不惜把弱点当作优点来鼓吹,这里区分着现代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以及托尔斯泰式的宗法制小农几种不同的立场。鲁迅和托尔斯泰都真实地表现了农民的痛苦,然而他们是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来表现的:托尔斯泰表现了俄国农民在1861年以后资本主义化过程中被掠夺的痛苦,他诅咒资本主义,把宗法制小农理想化,连他们的弱点也加以接受和赞美,完全成了宗法制农民情绪的忠实表现者,因而就有了开历史倒车这一面。鲁迅则不然,他表现了中国农民在封建宗法制统治下的痛苦,真诚地同情农民,但并不是从小农的观点情绪,而是从现代民主主义和朦胧的社会主义的高度来观察一切和表现一切的。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就说明鲁迅对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的弱点,采取了善意地批评、痛心地鞭打的态度。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鲁迅感到愤慨;阿Q不准小D革命,鲁迅更感到悲痛。鲁迅和托尔斯泰的这种不同,表明托尔斯泰只能属于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前的时代,而鲁迅则属于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对鲁迅这样的启蒙主义者说来,像托尔斯泰那样接受宗法制农民的思想,甚至把宗法制理想化,乃是绝对不可想象的。鲁迅小说在对待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弱点方面的这种态度,同现代无产阶级十分接近。中国新文学之所以在内容上也能当之无愧地称得起是地道的现代化的文学,同鲁迅小说所开辟的这个优良传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后来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多少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新文学在它诞生的初期就涌现了鲁迅这些具有高度思想水准的小说,这不能不是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时代的骄傲。

普遍的说法有“世界十大文豪”,他们分别是:
1.荷马。荷马,古希腊盲诗人。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他的杰作《荷马史诗》,在很长时间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化和伦理观。
2.但丁。阿利盖利·但丁。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除《神曲》外,但丁还写了诗集《新生》、语言诗学论著《论俗语》、哲学神学论著《飨宴》及政治学论著《帝制论》等著作。
3.歌德。歌德(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普罗米修斯》。
4.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代表著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喜剧:《威尼斯商人》,正剧(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作品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最为充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集大成者。

6.雨果。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的作品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了愤怒揭发和有力控诉,对下层贫民悲惨遭遇寄于同情。
7.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写有诗集5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余部,戏剧20多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另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种。
8.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少年》,《忏悔录》,《复活》等。
9.高尔基。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等。
10.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著作有《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 ,《阿Q正传》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世界十大文豪

摘要 通过解读鲁迅作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身上存在的三个矛盾,即乡土情节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矛盾,以便更好的认识鲁迅先生的思想。

关键词 鲁迅 作品 矛盾

一部现代文学史,就是一个抛弃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现代文学家们,也就自觉不自觉的呈现出现代性来,其中最具有现代性的是鲁迅和张爱玲,但同时最矛盾的也是这两个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常态的变异。

体现在鲁迅身上的,是乡土情节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一、乡土情节与现代意识的矛盾

鲁迅是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的现代作家,和众多的现代文学家一样,鲁迅有着留学的经历,这使他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的浸染,这一点,为先生的现代性提供了最强的力量来源,然而,他留学的国家是日本,当时的日本也是处在变革中的,封建习气浓厚,这造成了鲁迅现代性的异化。

鲁迅的小说、散文,多与中国农村有关,《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和《故乡》等众多小说,无一不是描写农村风物,特别是《故乡》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虽然风景美丽,但是反映出的问题却让人深思,正如先生所讲:“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本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到底这条路是什么,具体往哪一个方向走,我想,先生也不知道,正是这不知道的痛苦让他一直思考下去。看鲁迅的文章,能欣赏到风景的美,还能看到隐在美下面的痛。这些问题,只有用现代性的思维来思考,才能这样清晰的剥离出来,然而现代文明的代表是商业文明,也就是城市文明,所以,用现代性的思维来思考商业文明下的社会问题,用现代性的文学来描写现代化的城市,才就是一种正常的表现。鲁迅的现代性,是有乡土气息的现代性,这一点,正是不同于张爱玲的。

鲁迅之所以这么做,一是出于根源,二是出于无奈。他生自农村,农村的生活经历,深深的印在心中,无论何时都不会消磨掉,因而他在写文章,特别是在写小说、散文的时候,自然的就会想起小时的生活,自然就会想起农村的人与事来,鲁迅改变不了自己的根源,因而,在写作上,不会像张爱玲、张恨水那样创作出反映城市生活的作品来。

第二个原因,是无奈。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那个时候的人,骨子里有着落后的农业文化思想。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只是在形式上,在内核上,都摆脱不了农业文明的影子,也就摆脱不了落后的影子,如果选择写城市,还不如选择写更为落后的农村,这样,能典型的反映出国民性的落后,找出落后的根源来,我认为,先生的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实出无奈。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反对传统文化,认为传统的文化是吃人的,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对西方文明的吸收过程中,鲁迅完成了对自己的塑造。鲁迅是继严复之后出现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大师,他的一切立场观点都是在比较中形成的,但他的文化比较中没有运用文化相对论为本土文化辩护的影子。鲁迅从不隐瞒自己认为西方文化胜过中国文化的观点,总是大力张扬西方文化而批判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随感录四十》中,他说:“与其崇拜孔丘、关羽,还不如崇拜达尔文、易卜生;与其牺牲于瘟将军五道神,还不如牺牲于Apollo。”它是鲁迅在五四时期所作的毫不犹豫的文化选择。

与此同时,鲁迅又是一个受过很深的旧学教育的人,他有道家的清静孤傲,又有儒家的兼善天下的思想,他在努力的摆脱传统,但又不得不借助于传统,鲁迅和那个时代一样,在有些事情上,是很偏激的,五四运动的批判精神固然值得学习,但更应值得我们深思,那个时代,是不冷静的时代,五四运动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的同时,也代表着文化断层,鲁迅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小说《故事新编》,全写中国旧有之事,借旧瓶装新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让人觉出鲁迅先生的辛辣,它给人带来的艺术震撼,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产生的效果,然而鲁迅先生在1925年对《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目时做的答复:“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因为“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鲁迅身上流着传统的血,却要极力的劝人们不要这血,这一矛盾正是那一时代矛盾的深刻体现

鲁迅曾拒绝过诺贝尔奖的提名,他说他不配。

另外鲁迅被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还有文学家,我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并不是什么吹捧。
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这种推荐的号召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但决非文学的上上境界,与中国古往一流文学相去甚远,与同辈世界文学大师不可比肩,我们在他的精神遗产中吸其养份,但决不能以一叶绿色挡住自家门前的天高地阔。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这是国内人们对他的评价


托尔斯泰经典语录【30句】
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4、幸福...

托尔斯泰经典语录30句
全世界在我眼中这时分为两半:一半是她,那里一切都是欢喜,希望,光明;另一半是没有她的一切,那里一切是苦闷和黑暗。 2、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3、不错,达到生活中真实幸福的最好手段,是像蜘蛛那样,漫无限制地从自身向四面八方撒放有粘力的爱的蛛网,从中随便捕捉落到网上的一切。 4、幸福...

古代书籍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为 ?
回答: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种种原因,这种认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完全为人们所接受。为此,笔者拟沿着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代四个历史阶段,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加以对...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体貌特点
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

鲁迅在文学上有什么成就?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

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悟
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列宁称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①托尔斯泰生活和创作的时期正是俄国社会发生剧急变革的年代,他紧紧抓住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艺术创作真实地反映了那个...

关于鲁迅、为什么说他是中国在世界面前唯一称得上伟大的文学家?
在中国近代史上,我最崇敬的人或者说最崇敬的人之一便是鲁迅。把任何世俗的“家”戴在鲁迅头上,都显得不那么恰如分,都显得有些苍白。鲁迅是最具独立人格的人,他绝不攀附屈从,就像一棵矗立于高山之巅的巨松,傲然挺拔,坚如磐石。鲁迅是最具原则性的人,在原则面前泾渭分明,横刀立马,忘我无私,...

关于作家的一些问题
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80回以后他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由高鹗(或只是修订...

高中必看书籍
1.《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近十年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

介绍鲁 迅 茅盾冰心托尔斯泰雨果高尔基屠格涅夫安徒生孔子老舍笛福...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的国际地位 -
蠹空中鑫: 在中团,鲁迅一向被尊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由于他的不朽的著作和辛勤的翻译工作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贡献,又使他成焉一位在世界上有地位与享有国际声誉的伟大作家. 鲁迅在世界文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是由于他的著作所作出的贡献.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在世界上的文学地位有伏尔泰雨果这些人高吗? -
蠹空中鑫: 没有,鲁迅在中国的地位比较高,但因为其作品涉及到的社会政治问题太多,文学性相对较低,所以在世界文坛声誉就一般了……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在世界上地位高吗? -
蠹空中鑫: 外国人对他的评价不高 因为他的文章注重精神 而外国注重语言 所以、不高

南京市18490365226: 为什么鲁迅排在世界十大文豪之末??
蠹空中鑫: 因为“世界十大文豪”主要是西方评出的,是根据其影响力和知名度来排名的. 如果是由中国来评十大文豪,那么孔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也可能上榜.^_^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在文学上的地位 -
蠹空中鑫: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一方面,鲁迅的文学价值是由他的创作动因决定的.他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创作,他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小说创作在文学上地位和影响 -
蠹空中鑫: 这些是我自己写的呀,楼主请看完啊:鲁迅是中国第一个运用白话文创作的作家,即是《狂人日记》,此后全国在新文学运动的号角中,纷纷效仿,群起而响应,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阿Q正传》,几乎融入中国几千年社会和人物的性格,...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的国际地位
蠹空中鑫: 全国第二,全球第十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
蠹空中鑫: 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主要有:1.文艺影响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的小说文学史价值和地位的评介 -
蠹空中鑫: 看看胡适在1918年4月和5月写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论短篇小说,会觉得鲁迅真是一个宝,他恰恰不早不晚在5月发表了狂人日记.而胡适等待中国文学创作的实绩,给出的预备时间长达五年,他要求人们马上学习四大名著等,并且全国大张...

南京市18490365226: 鲁迅在国外的影响有多大? -
蠹空中鑫: 我知道在日本很有名,现在读过书的中年人都知道鲁迅,还有村上春树最近写了一本叫“1Q48”的书就是“啊Q正传”跟“我的1948”的合体,日本还有鲁迅街呢,反正在东方国家有一定文学知识的人都知道鲁迅,在西方国家不知道,他们有研究东方文学的人应该知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