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最后以自刎结束自己的一生,到底做错了什么?

作者&投稿:芝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项羽之败,非战之罪。作为一名统帅,项羽在正面战场上的表现可谓惊艳,然而除此之外,他的表现可谓一塌糊涂,他的失败,败在了战略规划,败在了丧失人心,败在了刚愎自用。可以说,项羽是一位优秀的统率,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项羽之败,败在战略规划
自从西入关中灭秦,秦末战乱结束,楚汉争霸大幕拉开,项羽的战略规划可以说完败刘邦。纵观灭秦之后他所发动的战争,简直就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哪里起火救援哪里,而并没有一个夺取天下的完整布局,这源于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帝王,而这也是造成他最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后,项羽便就此想要安然做一个西楚霸王,可惜事与愿违,齐地、赵地、秦地的先后叛乱,立即就使天下再度陷入战乱之中。而此时的项羽,此后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持自己“西楚霸王”的地位,他所发动的战争并非为了兼并。
田荣一统三齐之地,公然反抗西楚,项羽于是带兵前去平叛,击败田荣之后却由于在齐地的烧杀抢掠,使得齐地久久不能平定。深陷齐地叛乱的项羽显然已经没有经历再去关注其他地区,使得刘邦趁此机会迅速崛起,不仅一统三秦之地,并开始积极向东拓展,最终趁项羽主力仍在齐地之际,发动彭城之战,一举攻克西楚都城彭城,迫使项羽不得不率兵回救。
彭城之战前,刘邦已经确立了极大优势
可以说,项羽的作战完全没有全面的战略规划,他的对外作战均为被动迎战。纵观整个楚汉争霸时期,项羽虽然多次在战场上击败敌人,可西楚的实力却始终没有增长,这显然就是战略规划的问题。
相较于项羽,刘邦在战略层面则全面胜出,他的战略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天下,而他的战略目标就是击败项羽,而且在无法对项羽形成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绝不与其轻易开战,彭城之战率领56万大军的刘邦虽然败给了只有3万兵马的项羽,但实际上此时他在战略层面上的优势已经体现了出来,项羽难道就没思考过,为何刘邦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兵力优势吗?彭城之战后,刘邦明知无法在正面击败项羽,便一直避而不战,反而令韩信等人四面出击,继续扩大实力,直到形成“四面楚歌”的局面。
垓下之战,项羽的战败固然令人惋惜,可我们再看此时的天下局势,除了西楚和临江王之外,天下早已落入了刘邦手中,项羽岂有不败之理?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项羽的战败,同样与其丧失人心密不可分。
1、坑杀秦军、火烧咸阳,丧失秦地人心。巨鹿之战后,二十万秦军投降项羽,然而“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二十万秦卒背后是多少个秦人家庭,他们岂能不对项羽恨之入骨?甚至对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都充满了恨意。而项羽西入关中,灭掉秦国之后,又点燃大火将秦国都城咸阳焚烧一空,这同样使得秦人对其充满恨意。同时,这也是刘邦一统三秦之地如此顺利,而秦地百姓对其与项羽的交战如此支持的原因。
2、诛杀义帝,丧失楚军人心。项羽大封天下,自封西楚霸王之后,自然不愿再有一个义帝居于自己智商,于是便将仍在彭城的义帝熊心驱离楚地,随后“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此举无疑使得原楚军阵营的诸侯们离心离德。不论是原楚军阵营的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还是原来项羽的部将九江王英布,在此后的楚汉争霸中不仅不再支持项羽,衡山王吴芮和九江王英布甚至先后倒向了汉王刘邦。
3、屠灭齐地,丧失齐地人心。齐地田荣公开反叛西楚之后,项羽率军前往齐地平叛,田荣兵败退走平原,随后被平原百姓杀死,而项羽是怎么对待齐地百姓的呢?“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此举无疑火上浇油,齐地叛乱再起,“齐人相聚而叛之。於是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而且远超田荣时期的声势。
4、分封不公,丧失诸侯人心。项羽大封天下,本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根本无法真正平衡各方面的利益,为了笼络拥有兵权的将领,项羽几乎将所有原六国贵族改封。结果,先有田荣反叛;后有陈馀赶走赵耳,重新迎回赵王赵歇,赵地同样反叛;再有原燕王韩广与项羽分封的燕王臧荼火并,韩广被杀。这些旧贵族虽然对项羽敢怒不敢言,但不再支持你,但又岂会再去支持你项羽。
项羽分封天下,原本将最富饶和最广阔的封地都给了原楚军阵营,然而正是由于他诸多丧失人心之举,使得其最终落到了各地反叛、无人相帮的境地。
项羽之败,败在刚愎自用
这是项羽公认的一个缺点,其太过刚愎自用,难有容人之量,也难纳他人之言,这导致西楚阵营除了项羽同生共死的一帮弟兄之外,再也难以吸纳人才,在刘邦阵营大显身手的阴谋家陈平和军事家韩信,便等于是项羽拱手送给刘邦的。而仅有的一个谋士范增,项羽不仅不纳其言,最终还将其逼走,可以说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由于项羽的刚愎自用,完败给了刘邦。
范增是项羽仅有的谋士
刚愎自用导致人才队伍凋零,也是造成项羽战略处处被动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没有足够的人才,他根本无法分心他处,对于刘邦的战略扩张他或许已经有所警觉,但却并无应对之法。彭越在楚军背后打游击,导致楚军粮草供应出现问题,项羽亲自带兵攻打,虽然击败了彭越,却导致前线楚军被刘邦击败;韩信攻占齐地,项羽无暇分身,于是令龙且去攻打齐地韩信,结果龙且兵败身亡。
人才不足,使得项羽根本无法多线作战,从而给了刘邦充分的发展空间,这是项羽最终战败的又一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项羽的最终失败,非战之罪,然而除了战争之外,项羽却全面败给了刘邦。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已”的翻译~~~_百度知...
翻译是:等到项羽离开关中而怀思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又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样想成就大事就难了。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文节选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

项羽乌江自刎时说的话
项羽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白话译文: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

求关于项羽的演讲稿一篇
项羽此时己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刘邦得杨喜、吕马等所献项羽五体,以鲁公礼合葬于谷城。楚汉相争时,有一次,刘邦的人断了项羽的粮草,项羽情急之下,劫持了刘邦的家属,并当着刘邦的面威胁说...

项羽字什么
项羽此时己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刘邦得杨喜、吕马等所献项羽五体,以鲁公礼合葬于谷城。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

《项羽之死》中,产生了那些著名的成语典故
由此引申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该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作品名称 《项羽之死》作品出处 《史书项羽本纪》作 者 司马迁 创作年代 汉代文学体裁 纪传体...

《史记》垓下之围的全文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垓下之围》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 作者通过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

在历史中,有关于因骄傲自满而失败的历史人物及故事
4、李自成因骄傲而最终失败 李自成,陕西米脂县人,初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1644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北京,推翻了统治276年之久的朱明王朝。李自成进京后,军纪严明,基本保持了农民军的本色,但是在胜利之中,滋生了骄傲情绪。不仅对复杂多变的东北边关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就认为自己败了?
四面楚歌是项羽最后败亡之际发生的一件事情,这个背景就是从鸿沟议和开始,然后项羽就一路上,向安徽这一带退,在退的过程中间,刘邦就一直追,当时项羽的退兵他带领的撤退的军队只有十万,刘邦的追兵是二十万,但是刘邦这次追击,韩信没有来,彭越没有来,实际上是刘邦孤军在追,所以追到固陵,就是今天河南的太康,项羽打...

项羽之死的四字成语
由此引申的成语有: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乌江自刎。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该篇记叙的是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由垓下被围,到乌江自刎,也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作品名称 《项羽之死》作品出处 《史书项羽本纪》作者 司马迁 创作年代 汉代文学体裁 纪传体通史...

夏日绝句中,李清照是个怎样的人,项羽又是个怎样的人?
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太康县18712737635: 失败人物的历史故事自己不努力 依靠别人 最后却失败了 -
屈刷双歧:[答案] 项羽失败 一、缺乏谋略和视野,不具备政治家 读 司马迁《史记》得知: 项羽,是一位英雄.天生神力,"吴中子弟皆惮之".其志向博大高远.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

太康县18712737635: 项羽最终的结果怎么样 -
屈刷双歧: 战败与垓下.至于最终结局大多认同其自刎乌江.但是个人以为乱军之中,这个比较艺术化了,是和平时代的人对于豪杰的归宿的希望.实际上千军万马,杀伐是眨眼间的事,武人很难选择一个既定的死亡方式.而且即便是普通的死于乱军,也不损霸王的豪杰之气.因为一个人英雄与否在其生前就决定了,死成什么样不太影响其定论.

太康县18712737635: 楚霸王项羽最终是怎么样死的?
屈刷双歧: 那是电视剧` -真实的历史历史学家还尚未定论` -但大体上分两种` -1.在四面楚歌一役后`项羽心中悔恨`自刎于江泮` -2.项羽逃离到一个无人之地`回忆一生`幽怨二死`

太康县18712737635: 项羽是怎么死的 -
屈刷双歧: 乌江自刎 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于是他想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愿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臣有船,汉军来...

太康县18712737635: 楚霸王项羽真的是自刎死的吗?
屈刷双歧: 项羽在东城的战斗,重新鼓起他生存的希望,他退到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乌 江的亭长马上将船停在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很小,但方圆也有几千里,江东...

太康县18712737635: 项羽是在哪自杀的? -
屈刷双歧: 乌江,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这种说法出自太史公司马迁之手,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得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源于此

太康县18712737635: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刻画手法 -
屈刷双歧: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用人上,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

太康县18712737635: 当年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真相 -
屈刷双歧: 项羽东渡乌江(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乌江的亭长停船岸边,对他说:“江东虽然小,方圆也有千里,百姓数十万,也足以称王,愿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臣有船,汉军来到,无法渡过.” 项羽听到这话,才知道西楚没有失陷,巨大的...

太康县18712737635: 项羽是不是在乌江自刎 -
屈刷双歧: 项羽是自刎乌江秦王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在近五年的楚汉战争中,项羽由强大转为弱小,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这则故事记述了项羽的最后一战,此时他带着几十人突围.逃到乌江边.最后被迫自刎身亡.

太康县18712737635: 有谁知道项羽自刎乌江的真实原因??? -
屈刷双歧: 1、项羽是一个骨子里就很骄傲的人,他自始至终认为自己力能举鼎,认为自己是举世无双的大英雄,但最后却败在他认为是“阴险狡诈小人”的刘邦手上,他很不甘,也很有挫败感,想他是如此骄傲的一个人啊,强烈的挫败感应该是他自刎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