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如果没有安史之乱能不能保住西域?

作者&投稿:子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唐西域是一个让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名词。无论是在小学的时候读到的边塞诗歌,还是放假后去电影院看的关于西域的电影,无一不在描述着当年的辉煌。但是随着李唐王朝的衰退,其对西域的控制力也在减弱,直至消失殆尽。不过,当我们重新审视唐朝对西域的羁縻制度时,我们会发现它失去西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玄奘西行路线图,当然中国人最熟悉的那个“西域”还是《西游》里的那个

唐朝的移民政策

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虽然是中原王朝中最强大的,但是历代在改革开放之前,能做的只是让少量关内的居民前往西域。以龟兹都督府为例,只有“户四千九百七十四”,于阗毗沙府有“户四千七百八十七”,而焉耆府更是只有“户一千一百六十七”。

为了增加西域的人口,历代都想尽了办法,不过对西域土著来说,最多的还是关内的流放犯。如赫赫有名的李白就是流放者的后代,因此没有地方官能推荐他去当官,只能终生流浪,想办法结交大员。类似李白这种有不少家资的还算好,更多的是家产被剥夺的罪人或者充军者,说白了就是古代版的劳改犯,这对唐朝政权对西域的影响是极其不利的。



李白的诗歌每个中国人从小学甚至学龄前就会背诵,但是他的家世却没几个人知道

和南方的百越不同,西域或者说中亚地区的文明程度更高。其夹在印度、两河、东亚三大文明板块之间,有时候欧洲的文明也会通过一些途径传入,如古国楼兰就是典型的受希腊罗马文化影响的西域文化类型。因此,和没什么见识的百越诸族相比,西域人无疑“身经百战”见太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汉人往南方的移民虽然也有不少流放者,但是更多的还是为了躲避战乱而进行的举族迁徙。他们有着完整的文化传承,到了新家园立刻就开始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活。看着这些邻居们过着丰裕的日子,山里林间的土著们自然也不是傻瓜,不断地模仿和沟通就成了他们的日常。千百年之后除了极少数人口外,大部分留在平原地带的所谓“南蛮”都被同化了,至今江浙地区的土著血统都是来自那时候的。

当然汉人和南方土著的血缘差距并不大,所以面容上不会有一些人以为的那么大的差距

而前往西域的移民就惨多了,他们的所在地等于他们的劳改营,土著们的日子普遍比他们过得好。或许碍于唐朝军力上的优势,他们暂时对这些移民无可奈何,但是等唐朝的势力衰退,土著的骑兵立刻就切断了“劳改营”之间的联系,用不了多久就能拿下。因此想要长久地统治西域仅靠来自关内的力量是行不通的,必须和当地人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制度才有可能做到。

中国政体的局限性无法和西域本地人达成一致

类似这种几万人的少数族群统治多数当地人的做法在世界上其实不乏先例,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大洋彼岸的诺曼人,几万诺曼人统治着数百万盎格鲁·撒克逊人。



诺曼征服从某种程度可以说开创了真正的英国

诺曼人为了保护自己,在英格兰修筑了大量的城堡。但是他们也知道武力能征服土地,却征服不了人心。因此征服者威廉从一开始就选择保留大量英格兰当地的制度,例如盎格鲁人的习惯法以及一些原有的政府架构。最为重要的是将英国纳入欧洲大陆的政治系统,大大强化了封建法的让诺曼人和当地的英格兰人通婚。因此即便是失去了大陆的领地后,这些法国人的后裔在英格兰本土能够继续生存。

而唐朝对西域的做法依旧是传统的羁縻制度,对于习惯了中央集权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个极大地负担。因此,在长寿元年王孝杰再度收复四镇之后,狄仁杰和崔融关于是否放弃镇守四镇展开了争论。狄仁杰《请罢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镇疏》就写明了:“西戍四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等石田,费用不支,有损无益。”

事实上唐朝被后来人诟病无数的藩镇制度就是用来“治疗”这个问题的。

到了玄宗时期全国的镇兵已经达到了49万,而战马达到了8万。仅仅是战马,每年就需要消耗的粮食898.91万石,过于巨大的消耗再加上漕运时不时地阻断,让长安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借以节省开支。



很多人都诟病唐朝对地方太过放纵,其实那都是逼出来的

但就算如此放权了,和欧洲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首先唐朝的节度使们看似权力很大,但是依旧受到很大的限制,理论上只有军事权力,但是没有立法权,更没有监察等权力。哪怕到了中唐,除了河朔三镇之外,其他地区的节度使也就是唐朝皇帝的高级打手而已。一直到黄巢颠覆了原有的系统,才算是把“藩镇”的力量彻底释放出来。

这种情况下,安西四镇很难真正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虽然“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但是维持西域对于日渐衰落的唐朝而言依旧是个巨大的负担。或许唐朝可以册封一些节度使,但是绝对不会允许在自己真正的辖区中有一个“国中国”,哪怕他们确实个个都如于阗一般忠诚。



因为高仙芝等人无法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财政来源,再加上高仙芝本人“性贪”,于是“以石国无蕃臣礼”出兵攻打,然后“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仙芝性贪,掠得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余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这令人窒息的操作迫使西域各国投奔黑衣大食,引兵攻打安西四镇,这才有后来赫赫有名的怛罗斯之战。

反观欧洲的封建制度有着明确的定义,就是“两个自由人之间的契约”,所谓贵族就是“被契约束缚的贵人”。这套系统看似松散,但是在异族环绕的时候却远比中央集权来的有效。例如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仅靠着五千军士和雇佣射手加一千名圣殿骑士,就在号称拥有三十万大军的萨拉丁手下坚持了数十年时间。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假设的结论了:那就是下就是,如果不对当时现有的移民制度等进行真正深入有效的改革(地方藩镇话的改革最终是失败的),即便时候没有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王朝也无法做到对西域的长期控制。

唐朝虽然下放部分权利将西部的领地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却缺乏足够的人口去消化它,糟糕的生存环境加上落后的移民制度,让西域的汉人非常稀少,想要维持统治只能靠当地人。

可惜中国缺乏欧洲那种封建制度,要么是几乎没有任何统治的羁縻,要么就是直辖,不存在“自治”。以至于富庶的西域成为国家的负担,连狄仁杰这样的名臣都建议为了国家财政而放弃安西四镇。一旦朝廷接济不上了,难保安西的军队会不会和高仙芝一样去“捞外快”,导致西域各国离心离德。

所以一个国家扩张到了这个地步,必须要将权力下放,不可能再维持过去那套集权制度。成吉思汗的帝国最后一分为四,大英帝国的总督权力几乎等同于国王,都是为了“治疗”大帝国的“肢端肥大”。

可惜这个问题一直到唐朝灭亡那天都没能想明白。



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已经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统治已经相当稳固了,所以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朝能够守住西域。

我认为能保住西域。因为当时的唐朝和西域关系密切,所以肯定能保住。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那唐朝会怎样
1、即使没有安史之乱,但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腐化社会气息不会减少,社会矛盾也不会减弱,这样的太平盛世也许只能维持几年,但矛盾终是要被激化,要被解决的。2 、农民起义以及随后可能出现的外族入侵或者军阀混战。3、历朝历代大都是开国或头几位皇帝励精图治国家强盛然后一代不如一代 4、重用奸臣,安...

唐朝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会怎样?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衰落的速度应该会慢一点,虽然唐朝很繁荣,但是也无法更改历史发展规律,衰落,改朝换代是必然的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会怎摸样?
安史之乱造成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藩镇割据。唐朝在首都长安有北军和南军,如果这两支军队在皇帝手中,即使有藩镇捣乱,皇帝也有足够的实力平定藩镇,包括安史之乱,如果不是指挥失误,造成潼关失守,主力尽丧。唐朝完全有能力平定安禄山叛乱。在安史之乱中,唐肃宗自立为皇帝,实际上等于逼迫李隆基当太上皇。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的话,唐朝又是什么样的发展?
不过唐朝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他的继承者或许也能做一个维持现况的人。但是如果想唐朝的国力更加强大,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可能的了,因为唐朝它的制度就是有着致命性的缺陷的。唐朝时期有许多的藩镇势力,也正是因为藩镇势力的盛行,唐朝的节度使的手上的兵权是过多的,这也就导致了中央无法有效控...

如果没有爆发安史之乱,以唐朝的实力能征服吐蕃吗?
有人问,假如没有爆发安史之乱,以唐朝的实力会不会征服吐蕃,正确答案是:不能。因为,吐蕃的军力最雄厚的,也就是跟唐朝作战的东道、北道军事集团。如果唐朝持续强盛,东道、北道军事集团在唐朝威胁下,和吐蕃朝政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所以,吐蕃不会像本来历史中那样因中央政变、东道、北道军阀混战而...

如果安史之乱没有发生,唐朝能打得过吐鲁番吗?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肯定是打得过吐鲁番的。因为唐朝的国国历在当时就本来十分强盛。整个国民经济还有就是反正成都的特别的发达,所以他们的回复能力就特别强,哪怕是一场打不过也没事,他们可以一次一次的去和吐鲁番打架,而且他们消耗得起,吐鲁番他们那些地方本来就是资源匮乏,而且没钱,他们是经不...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中国会怎样发展?
安史之乱发生在公元8世纪,打击了鼎盛一时的大唐帝国。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还不具备萌芽条件,自耕农制、官办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不管安史之乱发生与否,都不能扭转唐内部藩镇割据、党争计划、宦官专权的趋势。所以说,这场内乱迟早会发生,它的发生加速了唐朝的动荡,中国只会进行封建政权的更迭。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中华疆域会有多大,会比今天的面积还大吗?
这个不好说,但是我觉得不会,尽管当时能够向外发展,但是也会有一个局限性,都会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发展,毕竟那个时候在还没有发生安史之乱的时候,农业的发展在对外就已经承受了它最大的限度了,所以说,即使也没有安史之乱,中华的疆域发展的空间还是那么大。如果想要理顺是否没有安史之乱,中华...

如果当初没有发生安史之乱,李亨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01、叛军内部的第一次内讧 安禄山称帝后,叛军的势力依然很强盛,不久之后就攻下了大唐的都城长安,迫使唐玄宗被迫逃亡四川。安史之乱达到了"高潮"。此时的战争形势,对叛军极为有利。唐朝方面,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在灵武继位,正在组织大军镇压叛军,玄宗在成都当了太上皇,对大唐政权已经失去了控制力。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接下来会发展得怎么样?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接下来还是会灭亡,因为这个朝代已经走下坡路了,最终还是会发生叛乱。

灵丘县14770841271: 没有安史之乱 唐军会丢掉西域吗? -
矣疫创成: 大唐西域是一个让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名词.无论是在小学的时候读到的边塞诗歌,还是放假后去电影院看的关于西域的电影,无一不在描述着当年的辉煌.但是随着李唐王朝的衰退,其对西域的控制力也在减弱,直至消失殆尽.不过,当我们重新审视唐朝对西域的羁縻制度时,我们会发现它失去西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灵丘县14770841271: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大唐能消灭阿拉伯吗 -
矣疫创成: 不能.阿拉伯与大唐是同等级别的大国,谁也不能消灭谁,如同当面美苏争霸一样.再者,因为地理阻隔,两国主力无法交战.谁穿越瓦罕走廊,谁就先吃亏.高仙芝凭借精良骑兵过去了,结果在怛罗斯战败.如果是阿拉伯人攻过来,一定就回不去了.

灵丘县14770841271: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朝能否一雪怛罗斯之耻吗 -
矣疫创成: 怛罗斯之战只是一场遭遇战,也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而且是惨胜.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唐朝并未因怛罗斯之战而丢失西域(安西、北庭).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并未受到动摇,西域唐军迅速恢复,封常清率领唐军继续扩张.唐朝与阿拉伯之间的关系,并未见受到此战的显著影响,阿拔斯在对华关系方面上与前朝没有什么改变.唐朝最后退出中亚争夺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怛罗斯之败,而是安史之乱.

灵丘县14770841271: 唐朝为什么能够统一西域 -
矣疫创成: 唐朝并没有完全统一西域,只是通过和亲、羁縻、屯垦等种种方式控制了西域一段时间.怛罗斯之战后,唐军全面从西域收缩.后又陷入安史之乱,再也无力西顾. 如果以大唐版图论兴衰的话,那么怛逻斯战役的历史地位是需要提升的.这种判断绝非主观臆断,而是基于客观事实与历史演变.

灵丘县14770841271: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重创.可是,为什么没有导致唐朝的直接灭亡? -
矣疫创成: 首先呢,安史之乱直接终结了唐朝的辉煌盛世,确确实实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但是又没有那么致命,因为其性质说白了还是属于雇佣军反叛,既不是农民起义,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乱是给唐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接下...

灵丘县14770841271: 安史之乱的原因 -
矣疫创成: 安史之乱从755年至763年,历时八载,可谓是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难,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八年后,乱虽平,可战乱带来的一切已然难以掩盖.加之安禄山,史思明旧部又潘镇割距,使唐皇帝难以中央集权,手握兵权,再也不复当初四...

灵丘县14770841271: 为什么丝绸之路会被淘汰 -
矣疫创成: 不是被淘汰,而是唐朝末年,内战不断,安史之乱彻底使唐朝无力顾及西域,使西域逐渐被其他民族瓜分,宋朝西边更是有西夏等国,所有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一时,没办法,唐后没有能真正统治西域的汉王朝

灵丘县14770841271: 唐朝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杨贵妃红颜祸水吗? -
矣疫创成: 不是 主要原因还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大臣独揽大权 将相不合 藩镇割据 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 造成了安史之乱 当然 如果不是玄宗贪恋美色 不理朝政 也不会这样的 但这只是次要的 所以不要总说女人是祸水

灵丘县14770841271: 如果唐朝在怛逻斯之战胜利了会继续向西扩张吗 -
矣疫创成: 如果唐朝在怛逻斯之战胜利了会继续向西扩张吗?不会,因为从大唐安西军的三大功绩:御敌、平叛、守土就可以看出这是支保境安民的地方军队.只要大唐官府中央政府的中央军一日不到西域和西州,大唐官府就一日不会向西扩张.当然不排...

灵丘县14770841271: 唐朝对西域有控制能力吗
矣疫创成: 唐朝的疆域并不限于它的正式行政区.随着军事行动的一次次胜利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服从,唐朝在边疆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都护府和若干边州都督府,用以行使对这些地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