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诗句中表现作者忘我心态的是

作者&投稿:贺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析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忘我”体现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忘却自身.
“忘世”体现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已经陶醉进去,忘却了尘俗.
“忘言”体现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六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 “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 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 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 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 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 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 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是忘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出自东晋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赏析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下列《饮酒》(其五)诗句中,表现作者“忘我心态”的是( )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 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全诗以“心远”为纲领,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和深度: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功名的虚静“忘世”心态,有“大隐隐于市”的深致;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有“物性即我”的深致;末二句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有“美在无意识之中”的深致。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柳宗元《饮酒》及赏析
研究者认为,柳诗受陶渊明影响较深,“柳宗元确有部分作品拟学陶渊明,大都作于贬永州之后……宗元学陶诗作实蓄忧愤于闲适恬谈之中。”(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曾吉甫认为“《饮酒》诗绝似渊明。”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对当时现实不满,四十一岁即弃官归隐,躬耕垄亩。他以《饮酒》为题写诗20首,在序中说:“既醉...

(二)已亥杂诗(其五)这首诗中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诗句是?
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红自比,情愿化作春泥也要培育祖国这朵美丽的春花。表达了作者以死报效祖国的一腔热忱。

关于心无旁骛的古诗句
4. 饮酒其五心无旁骛的句子 1、《饮酒》中表现作者恬适,对生活无所追求的句子是哪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揭示由于作者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一切自然乐趣的原因的句子是哪个?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明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感受的句子是哪个?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2...

关于“酒”的诗句有哪些?作者借酒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酒在古诗中非常常见,诗人常常借醉酒之后表达自己思乡的感情,离别之苦,对朝政的不满,对社会败落的可惜!关于“月”的诗句有哪些?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在怀念他的手足和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

表现陶渊明质朴平淡的诗句
5.描写平淡生活的古诗句 一、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关于酒疯的诗句
3.形容喝醉的诗词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改写~急!
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创作背景 《饮酒》共二十首,本诗是第五首。据序文「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可见主要是这一时期醉后所作,因此总题为《饮酒》。其意不在酒,是寄酒为迹,借以抒怀。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

关于喝酒吃饭聚会的诗句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译文:湖南道州的石鱼湖,真像洞庭,夏天水涨满了,君山翠绿苍苍。且把山谷作酒杯,湖水作酒池,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浪,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我手持酒葫芦瓢,稳坐巴丘山,为四座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诗人关于不喝酒的诗句
1. 描写心情不好喝酒诗句 1.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出自出自《苏幕遮 》。 作者是北宋诗人范仲淹。全诗如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

陶渊明关于酒的诗句
1. 求李白与陶渊明关于酒的诗句 李白与陶渊明关于酒的诗句: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陶渊明《饮酒·其五》 3、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陶渊明《饮酒·其五...

禹城市17349996669: 下列《饮酒》(其五)的诗句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是( ) -
衅甘洛普:[选项]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05 B.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x05 D.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禹城市17349996669: 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忘世忘我忘言人生心境三境界的真正内涵 -
衅甘洛普:[答案] 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第一层,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心态,通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可以领会是忘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现状;第二层,通过所写的景物可以体会到作者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的感...

禹城市17349996669: 你如何理解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忘世忘我忘言人生心境三境界的真正内涵 -
衅甘洛普: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说看到事物的表象.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说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从本质又联想到发展出的事物.古人有云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是庸人,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是俗人, 见山又是山...

禹城市17349996669: 分析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
衅甘洛普: 忘世 就是忘记世界 忘我 就是忘记了自己 忘言 就是忘记了说话

禹城市17349996669: 简析《饮酒》中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的心态 -
衅甘洛普: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六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 “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 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 境界中含蓄着...

禹城市17349996669: 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能表现诗人远离尘俗、醉心自然的诗句是急 -
衅甘洛普:[答案]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禹城市17349996669: 《饮酒》中表现了诗人身居“人境”而不为其所扰的“无我”心态的诗句是 - ----------------------. -
衅甘洛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禹城市17349996669: 陶渊明《饮酒》一文中解析诗中所体现的“往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
衅甘洛普:[答案]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诗人归隐后心境恬静,不与权贵交往.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享受,因此他认为这种隐居生活含有人生真正的意义,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结庐在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