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作者&投稿:原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一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一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五单元

一、6—10的认识:

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

(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

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 :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

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11~20各数的认识)

1、计数器表示数的方法是摆小棒表示数的方法的简化和抽象:

计数器上的数的“十位”与“捆”对应,“个位”与“根”对应。这次抽象形成了极为重要的位值概念。

2、认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3、在摆一摆、数一数、捆一捆活动中,认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合。

(十几加(减)几的加减法)

1、用形象的积木,帮助学生认识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即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为加法,减少为减法。)

2、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都是先在个位上加或减,然后再与十位上相加或相减。

3、在计算中找规律,理解加法中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相加结果不变。减法中,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所得的差越小。

(9加几的进位加法)

1、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理解凑十法的简便性。(把与9相加的另一加数分解成1和几,使9和1凑成10,再用10加上剩余的数,就是“9+?”的凑十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8加几的进位加法)

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9+?”的 经验 探索“8+?”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把8凑10,分解另一个加数。

第二种方法:把8分解,将另一个加数凑成10。

2、进一步理解“凑十法”。

3、正确熟练地口算8加几。

(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一))

1、学会“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让学生探索并学会“十几减八”的退位减法及相关数学问题。

3、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第一种方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9或8,从十位退一在个位加十再减。

第二种方法:将十几分解10和几,用10减9或8,再用结果加上分得的另一个数。

第三种方法: 逆向思维 ,做减法想加法,9(8)加几等于十几,十几减9(8)就等于几。

第四种方法:十几减9可以想成用个位数加1。(十几减9就用几加1)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全部掌握,但是要求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算理。

(十几减内的退位减法(二))

1、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减5、4、3、2等数的减法在教学实际情况中进行穿插安排。)

2、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解决问题)

1、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3、使学生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4、多角度的认识一个数,建立数感。

针对练习:

8+1=  0+10=  12+7=  17+7=

7-10=  3-13=  19-15=  17+11=

4+6=  14+2=  1+15=  18-19=

17+15=  9-16=  0+19=  15+8=

5+6=  8+11=  3+14=  14+2=

8+10=  15+18=  8+11=  15+4=

1-8=  0+7=  15+17=  17-1=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法知识点

【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相关 文章 :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学习

★ 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重点整理

★ 一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总结

★ 一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三单元的知识点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上册后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笔记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做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2020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 四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四...

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画法】一合,二过,三画,四标。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总结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

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知识点
我做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知识点如下: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4、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

四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基本知识点
14、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15、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8、我们学过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 学习 方法 ,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需要不断的练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六年级数学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 #三年级# 导语】数学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当然最重要的是与自己能在社会上生活有关,你想找到好的工作,基本都是和数学都是有关系的。因此从小的学习十分有必要。以下是 无 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

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
对于新知识在掌握基本概念和思路的情况下要想做到举一反三,离不了练习,适当的练习才能把知识点得到巩固,常和家长说学习一定要坚持,可以每天练习一到两道,根据时间合理安排保证不间断的练习。四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相关 文章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四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点 ★ 做...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与归纳(新)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姓名:___班别:___一、圆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封闭图形。圆中心的一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以某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连接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2、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

丹巴县17860187109: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拓罗愈风: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
拓罗愈风:[答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上册1、\x09数一数(1~10)2、\x09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3、\x09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4、\x09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学什么知识? -
拓罗愈风:[答案] (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

丹巴县17860187109: 谁能把小学一到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
拓罗愈风: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1~10) 2、 比一比(多少、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第几、几和几、加法、减法、0的认识) 4、 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一到五年级数学知识重点汇总(详细) -
拓罗愈风:[答案] 小学五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 三 单 元 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2、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

丹巴县17860187109: 一到六年级人教版数学书所有知识点. -
拓罗愈风: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一、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 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 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数学1至6年级知识整理 -
拓罗愈风: 小学一年级 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 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 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 线角自然数整数,素...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学什么知识? -
拓罗愈风: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

丹巴县17860187109: 初中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拓罗愈风: 你确定你要? 好吧,给你 初一数学概念 实数: —有理数与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无理数: 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 自然数: 表示物体的个数0、1、2、3、4~(0包括在内)都称为自然数. 数轴: 规定了...

丹巴县17860187109: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每个单元知识点,哪个单元是重点. -
拓罗愈风: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不多也很简单,其实就是认识图形、1至20这几个数,特别是加减法要达到非常熟练!不过每个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都不可忽略!因为毕竟每个地方的教材都不一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