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跟菩萨,使者,罗汉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高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跟菩萨、使者、罗汉有什么区别~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呢?

1、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同

佛:高于菩萨、罗汉。这是实践的第一个果实。从罗汉到菩萨,再从菩萨到佛。成佛是所有佛教徒的最高目标。

菩萨:在佛陀之下,在罗汉之上。这是实践的第二个成果。菩萨已经看透了“五蕴皆空”。因为他们的“多愁善感”,他们还没有达到一切都是空的境界。他们只是接近成佛,但还没有成佛。我没有成佛,但我希望所有人都成佛。

罗汉:佛陀之下,菩萨。这是实践所能达到的第三个果实层次。根据佛教,获得罗汉之果就是停止一切烦恼,得到天人的供给,停止生死轮回。

使者:是向人类传警告和报喜信,信奉同一宗教,同一真主,反对信奉多神和崇拜偶像,只坚信、崇拜独一的真主,教化人类不要以物配主,要遵循正道,行善止恶,善者将报以天园之乐,恶者将惩以火狱之苦。



2、觉悟程度的高低不同

佛:自觉,意识到他,意识到他的实现。当你成为佛陀,你将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天堂世界。佛陀也有很大的慈悲心,所以他向世界宣讲佛法,拯救了所有的生灵,使他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佛介于多愁善感和冷酷无情之间。佛之光普照众生,众生一律平等。佛陀是众生的向导。他只是用一束光来指引我们。

菩萨:意识到并意识到他。当我们达到菩萨的境界,我们就会有大慈悲。因为我们看到所有的生物都在受苦,所以我们会发大慈悲去拯救所有的生物。菩萨尚未达到完全的觉悟,觉知仍是有情,自己的觉知,并有一颗善良的心来拯救活着的菩萨。

罗汉:意识。阿尔罕人自觉而无情,更注重个人修养和教化。罗汉的境界指的是自我控制的程度。个人通过修行超越了三界,而不是在五行之内。在佛教思想中,罗汉的境界刚刚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

使者:真主没有对他们直接下达命令,他们也无自己的经典和教律,但他们能深切领悟并遵循前代钦圣的准则,并在言行修养方面以此律己教人,是为“显扬知能”的圣人。

3、形象不同:

佛:小发满头,也有例外:西藏菩萨和弥勒菩萨的形象都是光头

菩萨:通常戴着帽子或头巾。

罗汉:他们在外表上很多样化,更像普通人。

使者:使者则是有明证和教律,负有真主委以专门使命的人;先知和使者都是人,不是崇拜的对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使者



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
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西元二世纪师子国(今与斯里兰卡)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覆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读朵)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埵意译为有
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佛教的另一出世果位)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音同触ㄔㄨˋ)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菩萨是佛的学生,
自利且利他
大乘佛教的成就者
使者
就不知道了
不准确的说
就像
佛菩萨的弟子啦
跑腿的恩啦啊
罗汉
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位
可以
不受生死
断除见思二惑
出离三界
观音菩萨、斗战胜佛、金身罗汉,净坛使者——————众生平等,
虽是修学阶位不同而已。

佛和
菩萨
有什么区别--佛是觉而不迷,菩萨是
觉有情
(虽
觉悟
但还怜悯未觉悟的受苦
众生
誓愿
帮助众生皆得觉悟修道成佛)在
经书
中有所
比喻
,把佛比作十五的满月(全觉全明白)已园满之相施明于
天下
,把菩萨比作各种不同程度的月牙(还未达全明)虽自身未达全明但应以自身之能力照耀
人间
(与佛
志愿
相同能力有别),
罗汉又是什么意思--
中文名
无生,就是不再到六
道中
投生了(六道中投
生者
皆因
业力
所牵不得自由,罗汉乃
灭业
之人故不受业力摆布)除非发愿愿来六道投生度化众生(如能发此愿以是菩萨了),
除此之外
佛教
中还有什么神,--在佛教中有十法界之说:佛、菩萨、圆觉、声闻(分四个层次,罗汉在声
闻中
是最高的
果位
)此
四法
界名
四圣法界
,下面还有
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畜生道

饿鬼道

地狱道
,此
六法
界名
六道众生
(也叫
六凡法界
)。

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为‘正法明如来’。由于他的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的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


佛教中,和尚、阿阇梨、罗汉、菩萨、佛的称谓代表什么意思?
3. 罗汉:罗汉是梵文“Arhat”的音译,指那些已经断除烦恼、证悟真理的出家修行者。他们消除了贪欲、愤怒、无知、傲慢等根本烦恼,并破除了对自我的执着。有时,初果圣人,即那些消除了一部分烦恼的修行者,也被尊称为罗汉。4. 菩萨: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指那些已达到一定修行层次,具有...

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谁大
2. 净坛使者的全名是南无净坛使者菩萨,而金身罗汉的全名是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3. 两者在《西游记》中的地位相当,但净坛使者的排名略高于金身罗汉。4. 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是小说中的人物,并非佛教经典中的真实存在。5. 这两位菩萨是猪八戒和沙僧在帮助唐僧取得真经后,被如来佛祖赐封的。6. 猪八戒...

悬赏50:佛,菩萨,金刚,侍者,罗汉,。。。这些好乱,谁给我通俗解释一下啊...
佛是天人师,是最圆满的,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菩萨是觉悟有情的意思,菩萨还有无明未破,无明都破了就佛 金刚是护法 侍者就是随从,比如阿难尊者就是佛陀的侍者 罗汉是已了生死的人,是小乘的最高果位 毗沙门天是在佛教中为护法的天神 摩利支天是天女的形相而命名的,有自在通力的天神 ...

菩萨和佛陀、罗汉有什么区别啊
- 罗汉:自觉无情,注重个人修养,已超越三界五行,脱离六道轮回。3. 形象上的差异 - 佛:常以光头形象出现,戴着帽子或头巾。- 菩萨:形象多样,有时表现为光头,有时戴着帽子或头巾。- 罗汉:外表多样,更像普通人。- 使者:有明证和教律,负有真主委以专门使命,是人而非崇拜对象。

斗战胜佛、旃檀功德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_百度...
3. 净坛使者:猪八戒被如来佛祖封为净坛使者。此封号并非佛号或菩萨,而是因如来觉得八戒口壮身慵,食肠宽大,能享受八方香火,故赋予此封号。这也与八戒知错就改、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性格有关。4. 金身罗汉菩萨:沙僧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沙僧实际上被封为菩萨位,因其一路上任劳任怨...

佛教中,和尚、阿阇梨、罗汉、菩萨、佛的称谓代表什么意思
1. 和尚:原指剃度师及传戒师,非佛教专有名词,后泛指佛教僧侣。2. 阿阇梨:梵文Acarya,意为轨范师,为指导教授的高僧敬称,有五种身份,包括出家阿阇梨、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等。3. 罗汉:小乘圣人,修解脱道,最高果位为阿罗汉,简称罗汉。4. 菩萨:修菩萨道,自度度他,最高果位为佛...

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谁大
八戒是净坛使者。猪八戒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身上的许多小毛病: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净坛使者菩萨和金身罗汉菩萨都是《西游记》之中的人物,在佛教的经典以及文化之中并没有这两尊菩萨。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是《西游记》中...

净坛使者和金身罗汉谁大
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净坛使者比金身罗汉大。净坛使者全称是净坛使者菩萨,佛位是菩萨;金身罗汉只是罗汉级别,所以净坛使者尊位高于金身罗汉。净坛使者是猪八戒,金身罗汉是沙僧。猪八戒,沙僧是电视剧《西游记》里面的人物。净坛使者角色解析 净坛使者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西游记》中猪八戒与孙悟空、...

金身罗汉,净坛使者,斗战胜佛,旃檀功德佛,八部天龙都是干嘛的,那个官高...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现在我们这个世界唯一的佛只有释迦牟尼佛,别的修行者最多只是菩萨,阿罗汉级别的。所以说唐僧和孙悟空的封号都不是真的。其次,净坛使者。佛教里的果位没有使者这个级别。只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这几个果位。阿罗汉,梵语意译,为小乘佛教修证的最高果位。...

佛教寺庙中,佛,菩萨和罗汉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被称做菩萨的:仅次于佛,是因为菩萨虽能自觉,并发大心愿为众生求最高的觉悟方法与觉悟的道理,但却没有把自己与众生的觉悟、行为一起圆满。所以,他们所达到的不过是大乘佛教中的上乘境界。被称做罗汉的:又次于菩萨,因为他们比较注重自我觉悟,自我解脱,而较少把佛教的教义扩大化。通常人们称他们为...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菩萨,罗汉有什么区别? -
革忽金振: 佛、菩萨、(阿)罗汉的根本区别: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菩萨:自觉、觉他 (阿罗汉):自觉; 也就是说,三者之中佛的境界最高,已功德圆满;菩萨次之,罗汉最低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菩萨与罗汉的区别是什么 -
革忽金振: 区别在于:1.修行目标不同;2.修行方法不同;3.发心不同;4.证悟程度不同佛法可分为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实为唯一佛乘.阿罗汉(简称罗汉)是声闻菩提修行四个果位中之最高果位(其余三个分别为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声闻菩提与缘觉菩提的修行者不求明心见性,不求成佛,其修行目标是入无余涅槃灰身灭智,自度为主,随缘度他.佛是究竟的觉者.佛菩提道路上的以成佛为目标的未成佛的行者称为菩萨.菩萨不但自度,而且度他,以明心见性乃至究竟成佛为修行目标.敬请参考方竹平《佛法真实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南无十方一切常住三宝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与菩萨有什么区别? -
革忽金振: 一般来说,佛是修行到达了终点,菩萨是还在修行的路上.但也有例外,如地藏菩萨,本来可以成佛的,但他发愿不度尽众生不成佛,就以菩萨身度众生.再如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化身菩萨,教化众生,出离苦海.这样的事列很多,文殊、普贤等菩萨都是古佛再来.这种情况下,菩萨和佛就没什么区别了.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和菩萨有什么区别,罗汉又是什么意思,除此之外佛教中还有什么神, -
革忽金振: 佛和菩萨有什么区别——佛是觉而不迷,菩萨是觉有情(虽觉悟但还怜悯未觉悟的受苦众生誓愿帮助众生皆得觉悟修道成佛)在经书中有所比喻,把佛比作十五的满月(全觉全明白)已园满之相施明于天下,把菩萨比作各种不同程度的月牙(还...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菩萨、罗汉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革忽金振: 《楞严经》上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以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 前两句说,有些人自己并没有成道,但是愿意先来帮助别人,救助别人,教化别人做善事,这是菩萨心肠,也就是菩萨发心.所谓“自觉已圆”,自己的觉悟,修行已经完全圆满了,“能觉他者”,再来教化他人,“如来应世”,这是现在的佛,现生的佛.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抹油溜了,这种人叫罗汉. 简单的说就是:自身觉悟,且已经圆满,再来教化他人的是佛;自身觉悟,但尚未圆满,教化他人的是菩萨;自身觉悟,但尚未圆满,万事不管的是罗汉.

三河市13479925010: 请问如何能算成佛.佛和菩萨、罗汉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革忽金振: 佛证得圆满无碍的自性 没有一丝的尘埃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 还有一丝的微尘阿罗汉 还在三界之中 还没有脱离生死的束缚 他还要回小向大 修菩萨行 才能证得圆满的果位圆满和没有圆满的边界是什么 简单的说就是自性上的尘埃有还是无 大圆镜智上一尘不染就是佛罗汉和菩萨之间又有什么不同的 菩萨自觉 觉他 有这样的愿力与能力 阿罗汉只能自度 不能度他 一是他没有度生的心 二是他没有度生的智慧

三河市13479925010: “菩萨”与“罗汉”有何区别? -
革忽金振: 阿罗汉有四个阶级:初果、二果、三果与四果.菩萨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

三河市13479925010: 佛是觉醒圆满的菩萨吗 - 佛教中的佛、菩萨和罗汉有什么区别?
革忽金振: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分不清哪些是佛,哪些是菩萨,哪些是罗汉,常笼统地称他们为“佛像”.其实,佛教中的佛、菩萨和罗汉是有很大区别的.悟性都已达到最高境界的觉...

三河市13479925010: 举例说明罗汉与佛有什么区别?
革忽金振: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过具足戒(250条戒律)的出家人 沙弥是受了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举例:佛--如来 罗汉--500罗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