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划分朗读节奏

作者&投稿:荡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朗读节奏~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写于晋、宋交替之际,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接,民不聊生。作者虚构了一个渔人偶入桃花源的故事,借以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自由安乐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摆脱残酷剥削和贫困境遇的意愿。
这样的理想国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固然仅是一个乌托邦,但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的丑恶和黑暗,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态度;又像一座灯塔,激励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桃花源”的艺术创造以其民主性的光辉照彻中古时代,并成为后代作家的传统题材,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文章以渔人行踪为序展开记叙,从他逢桃花林并入桃花源写起,以他出桃花源、再寻未果而告终。开头结尾略写,因为这些只作为引起和余韵,中间渔人在桃花源里的所见所霞是主体,就写得很详尽。
有渔人眼中看到的桃花源的风貌,他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桃花源中人对他们款待,他们的来历和生活情景,思想感情等等,这样写,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详略得宜。
《桃花源记》总的构思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这表现在故事是虚构的,桃源境界也是想象中的产物,人间并不存在等方面。
但它的细节描绘又是现实主义的,不论是山外夹岸数百步的桃花林,“才通人”的入山小口,还是桃花源里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现实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这就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相信这是人间乐土,而不是神仙境界宁愿信其有,不肯信其无。
特别是借助于当时的真实人物──南阳刘子骥的规往,更增添其真实感,使读者也为之神往。归根结底,世外桃源的生活理想是植根现实的沃土之中的。但渔人重寻又迷了路,“后遂无问津者”,又带有神密色彩。又实又虚,似真似幻,表明桃源虽好,但只是幻想而已。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一个完整的引人入胜的故事,仅用了三百二十字,叙述得扣人心弦。“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二十二个极常壳的字眼,便勾画出一片奇景,如在目前,永难忘怀。至于桃源风貌的描绘,人物活动,对答的记叙,也是着墨不多而内含丰富,令人味之不尽。“美好而淳朴”,这是桃花源和这篇散文给我们的共同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古诗文言文节奏划分
(《醉翁亭记》)五、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朗读停顿。 初中阶段所选文言文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一犬坐于前。(《狼》)为此句正确划分朗读停顿,对“犬”的理解最为关键:“像狗一样”,“犬”是名词作状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前面。根据句意,在“其一”的后面停顿才是...

高中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 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3)予 \/ 尝求 \/ 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4)率 \/ 妻子 \/ 邑人 \/ 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二、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如“盖”、“夫”...

桃花源记
九.(08黔东南课改)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选文2,3段略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十.(08苏州)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

《桃花源记》《乙亥北行日记》阅读答案对比及赏析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

求《桃花源记》的全文朗读节奏。
http:\/\/tbfd.bdchina.com\/xuexiyuandi\/content.asp?fid=4302 这个网址就有你想要的,我经常用这个学习。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初中语文课件:《桃花源记》
下面就是 为您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课件:《桃花源记》,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初中语文课件篇一:《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桃花源记》是一篇重点课文,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的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

桃花源记叙事节奏有何特点
“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诵读课文(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

郑育子文言文
1. 郑尚子训子文言文划分节奏 文言文朗读节奏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 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 如:(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3)盖\/大苏\/泛赤壁云(《...

桃花源记教案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三、辨明字音: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1、缘 溪 行 ,忘 路 之 远 近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3、黄 发 垂 髫 ,并 怡 然 自 乐.4、自 去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率 妻 子 ... -
芒琬福尔:[答案] 1、缘 溪 /行 ,忘/ 路 之 远 近 . 2、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 3、黄 发 垂 髫 ,并/ 怡 然 自 乐. 4、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 ,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划分朗读节奏(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芒琬福尔:[答案]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的停顿划分 -
芒琬福尔:[答案]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朗读停顿划分,两句谁能划分一下其实划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就够了 -
芒琬福尔:[答案] 有 良田 美池 桑竹 之属 率 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 划分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后遂无问/津者 -
芒琬福尔:[答案] D(“问津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中间不能停顿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                                陶渊明 9. 用 “ ∣ ” 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2 分) ⑴ ... -
芒琬福尔:[答案] 9. ⑴ 忘 ∣ 路之远近; ⑵ 太守 ∣ 即遣人随其往;(每空 1 分) 10. ⑴ 不要说,(更)不必说; ⑵ 交错相通; ⑶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⑷ 计划,规划.(每空 1 分) ...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中诗句节奏划分 -
芒琬福尔: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沽源县17348967199: 桃花源记朗读停顿划分,两句 -
芒琬福尔: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沽源县17348967199: 现代诗歌朗读节奏如何划分 -
芒琬福尔: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沽源县17348967199: 古文如何划分节奏 -
芒琬福尔: 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