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春景?

作者&投稿:斗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晏殊的《采桑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由于离别后音信难得,由此产生离别之思。于此同时,作者又把离别与时光无情、年华渐老联系起来,形成了双重的无奈和感伤。
原词: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宋代: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释义:
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我)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
昨夜西风急,在梧桐锁寒秋的深院里,刮了整整一夜,几次次从梦里把人吹醒,醒来只看到窗外月明,朦朦胧胧,幽幽的,淡淡的。在我这高楼上,突然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一声雁叫(更添了夜醒人的凄凉和孤寂)。
注释:
1、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2、离亭:古代送别之所。
3、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代指衣服。
4、胧明:微明。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江西进贤)人,一生历居显官要职,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北宋著名词人。


扩展资料: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多情”二字,总摄全篇。
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
这里,“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
这一声代表什么呢?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综上,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词中“长恨离亭”、“好梦频惊”等句,用意超脱高远,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采桑子抒发了作者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
“时间”句与“离亭”匈,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恨”便通过小小“泪滴”形象地折射出来。短短四句胜过万语千言。
下片只用“西风”、“淡月”便勾划出秋夜的凄清。在此无可奈何之际,离妇的渺茫希望只能寄托给迷蒙的梦境。
然而一声雁唳,却又将她从梦中唤醒,无情的现实更增添雁归而人未归的失落与惆怅。尽管如此,凄凉落寞之中仍暗暗透出一种乐观的希望。温润秀洁,境象高远,颇能引发读者的遐想。
原文: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译文:
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
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我)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昨夜西风急,在梧桐锁寒秋的深院里,刮了整整一夜。
几次次从梦里把人吹醒,醒来只看到窗外月明,朦朦胧胧,幽幽的,淡淡的。在我这高楼上,突然不知道从何处传来一声雁叫(更添了夜醒人的凄凉和孤寂)。

扩展资料:
全诗赏析:
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起首二句把时光拟人化,暗含“多情自古伤离别”和“思君令人老”双重含义。
“多情”二字,总摄全篇。三、四两句写词人感时光易逝,怅亲爱分离,心中的烦恼无可化解。只好借酒浇愁,然而不久便又“泪滴春衫”,可见连酒也无法使自己暂时解脱。
下片先写不眠,次写惊梦。西风飒飒,桐叶萧萧,一股凉意直透人的心底。抬头一看,窗外淡淡月色,朦胧而又惨淡,仿佛它也受到西风的威胁。
“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
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好梦频惊”四字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
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何处高楼雁一声”写室中人沉抑的情绪正凌乱交织之中,突然飞出一声高亢的哀鸣。
这一声哀厉的长鸣,是如此突如其来。使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这是孤雁的哀唳,响彻天际,透入人心,它把室中人的思绪提升到一个顶峰了。
这一声代表什么呢?是感觉秋已经更深吗?是预告离人终于不返吗?还是加剧室中人此时此地的孤独之感呢?不管怎样,它让人们想得很远、很沉,一种怅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已。
综上,此词上片概述时光之无情,下片写春去秋来,触景生情,相思难禁。词中“长恨离亭”、“好梦频惊”等句,用意超脱高远,表现了一种明净澄彻而又富于概括意义的人生境界。

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不计辛勤一砚寒全诗
1、全诗:《采桑子》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2、翻译:老师在讲台上辛苦付出,学子就如同成熟的桃李一样满天下。等到桃李熟透了,学生成才了以后,那老师就如同结了果子的枝桠一样开始残败。栽培花朵容易,要育人是...

采桑子全诗
《采桑子》的原文及翻译如下:采桑子原文: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濠漾。垂柳阑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白话译文: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

“空水澄鲜”的出处是哪里
“空水澄鲜”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空水澄鲜”全诗《采桑子》宋代 欧阳修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作者简介(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

“花前独占春风早”的出处是哪里
“花前独占春风早”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采桑子》。“花前独占春风早”全诗 《采桑子》宋代 晏几道 花前独占春风早,长爱江梅。秀艳清杯。芳意先愁凤管催。寻香已闲人后,此恨难裁。更晚须来。却恐初开胜未开。作者简介(晏几道)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

“旋嗅清香月下归”的出处是哪里
“旋嗅清香月下归”全诗 《采桑子》宋代 无名氏 阳和欲报春来也,先上南枝。桃李休疑。折遍香梢人未知。黄昏小院谁攀折,疏影斜敧。半掩朱扉。旋嗅清香月下归。《采桑子》无名氏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采桑子·阳和欲报春来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无名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竹处江干”的出处是哪里
“竹处江干”出自宋代沈端节的《采桑子》。“竹处江干”全诗《采桑子》宋代 沈端节昔年曾记寻芳处,短帽冲寒。竹处江干。玉面皮儿月下观。而今老大风流减,百事心阑。谷底林间。坐对横枝只鼻酸。《采桑子》沈端节 翻译、赏析和诗意《采桑子》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沈端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

“不与儿孙葬海滨”的出处是哪里
“不与儿孙葬海滨”出自元代马钰的《采桑子》。“不与儿孙葬海滨”全诗 《采桑子》元代 马钰 山侗舍俗投玄趣,结正良因。深谢师真。便做逍遥自在人。我今誓不东归去,死在西秦。骸骨虽尘。不与儿孙葬海滨。《采桑子》马钰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采桑子·山侗舍俗投玄趣》是元代马钰创作的一首...

“明月多情应笑我”的出处是哪里
“明月多情应笑我”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全诗《采桑子》清代 纳兰性德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作者简介(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

“不信多情”的出处是哪里
“不信多情”出自宋代晏殊的《采桑子》。“不信多情”全诗《采桑子》宋代 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作者简介(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

“一夜东风绽早梅”的出处是哪里
“一夜东风绽早梅”出自唐代冯延巳的《采桑子》。“一夜东风绽早梅”全诗《采桑子》唐代 冯延巳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望很复方: 采桑子抒发了作者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此词以情感曲折细腻见长,与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一般构思有别. “时间”句与“离亭”匈,将时间空间交织在一起,于是,“长...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快 -
望很复方:[答案] 此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

易门县13195247341: 欧阳修的采桑子抒发了什么感情 -
望很复方: 抒发了欧阳修挂冠退隐后从容自适的闲雅心情.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喜. 《采桑子十首·其十》 宋代:欧阳修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 晏殊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望很复方: 1、《采桑子》晏殊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寄情湖山的闲淡自适的胸臆,和豁达的人生观念.2、原文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3、译文...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 吕本中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 -
望很复方:[答案]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吕公著、父吕好问俱为名臣.徽宗时为大名府帅司傒官、枢密院编... 有《东莱诗集》二十卷.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一卷.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 晏殊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望很复方: 诗人以轻巧空灵的笔法、深蕴含蓄的感情,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全词感情悲凉而不凄厉,风格清丽哀怨,体物写意自然贴切,是晏殊词中引人注目的名篇之一.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 (欧阳修)诗词解释天容水色西湖好 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 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 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 人在舟中便是仙 全诗详解 -
望很复方:[答案] 原文: 采桑子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1]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2].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 ⑴云物:云彩、风物. ⑵琼田:传说中的玉田. 译文: 山清水秀西湖好,水映青山,水中白云飘.天蓝云白山青...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的内容·意思·表达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本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 -
望很复方:[答案] 采桑子有好几个版本,流传较广的是辛弃疾的,你没有写明作者是谁,那我姑且就先说辛弃疾的吧 采桑子——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是作者带...

易门县13195247341: ...(其二)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山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 -
望很复方:[答案] (1)湖上春游季节的热闹情景;湖上热闹季节过后的清幽情景. (2)采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来写.词中写芳华红残,人去春空,繁华喧闹过后归于寂寞宁静.而经历了种种艰难的人生体验后的作者,更喜欢静观自然,让人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宁静恬适的...

易门县13195247341: 采桑子.重阳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
望很复方:[答案]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