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伐秦为何没有能阻止秦国呢?

作者&投稿:贡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五国联合伐秦5次,秦国曾2次败北,为何秦国依然吞并了六国?~

五国心不齐。
当时秦国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越发强盛,野心也慢慢显露了出来。可为什么其他六国却眼睁睁的看着秦国日益强大,但却不联手伐秦?其实,五国并不是没有联手伐秦过,但五国却各自心怀鬼胎,心根本不齐,力自然不会往一处使。

第一次五国伐秦的时候,五国倒是都参与了,但实际上真的去和秦打仗的,也只有魏、赵、韩三国。三国打到函谷关的时候,秦国开始反击,魏国军队严重受挫,于是派人去向秦议和。秦国对楚国威胁不大,楚国觉得攻秦意义不大,随后楚国也去和谈了,于是各国就都退了兵。
第二次,是齐韩魏联合攻秦。这一次大军又是一路打到了函谷关,驻扎三年终于是把函谷关啃下了。不过三国攻秦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推翻秦国,而是孟尝君在秦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之后,唆使三国攻秦,仅仅是为了报仇罢了。秦国归还了韩国、魏国的土地之后,三国心满意足的撤了兵。

第三次,本来五国是为了攻秦来着。打着打着,苏秦就开始为自己国家考虑了,游走在各国之间,企图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打齐。所以本来打秦国的四国一起反水,还拉着秦国把齐国搞定了。
第四次,秦国终于是对各国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威胁。这是第一次各国做到了齐心,并打了一场胜仗。但经历过几次战争之后,秦国势力成倍增长,各国势力不增反减。尽管这场仗打赢了,却还是没办法动摇秦国的根基。在经过战后的调养之后,秦国再一次东进。

第五次,这是五国的最后一次合纵,秦国势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各国已经到了望尘莫及的地步,所以这次攻秦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早期秦国势力没有那么大,各国不觉得秦国威胁有多大,还是各自心怀鬼胎,为自己谋取利益。秦国坐山观虎斗,慢慢的成长到了各国无法企及的地步。这时候就是五国想齐心,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秦国地势比齐国好是一个因素,秦国坐拥函谷关天险,秦国边境都是崇山峻岭,易守难攻
而齐国地势开阔,路途平坦,只有靠城池进行防守
对比下来,军事上的地理优势不如秦国,因此无论是五国攻秦还是六国攻秦,秦国的地势天险足以让他国联军感到十分艰难
主要因素是没有团结一致,为什么秦国能数次抵挡五国攻秦甚至是六国攻秦
因为其他几国各怀鬼胎,心中各有想法,无法团结一致,说白了就是因为利益
秦国看准了这一点,离间各国之间的信任,所以各国无法团结起来攻秦
而五国攻齐是因为达成了统一意见,各国都有利益所在
所以团结一致攻打了齐国,这也是秦国的一步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秦国早已明白为什么各国数次攻秦都无法灭秦,是因为各国无法团结一致
不然秦国就算是有地势天险,凭当时的秦国实力,还是很难抵抗各国联军的
所以秦国明白想要让各国联军团结一致,那就要利益一致才可以
五国攻齐的导火索无非就是齐国开始灭掉其他小国,扩大自己的势力,开始越来越膨胀自大,在当时战国时期,各方维持着一种生存平衡状态,谁也不敢轻易发动灭国之战,即便是小国家,随意灭国也会招来其他国家侧目忌惮
因此,各国恐惧,尤其是临近齐国的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更是感受到了压迫危险感,但是凭当时的实力,就算四国联合,也没有信心阻止齐国
而楚国和齐国接壤,但是楚国自信的认为齐国不敢攻打它,毕竟自己是个大国,所以并不感到紧张压迫,不会与其他四国商议讨伐齐国,而消耗自己的国力
可秦国却看准了这一点,推波助澜,下了一手好棋,秦国直接找来各国商议,承诺秦国将会出兵攻齐,并保证不会索要任何利益
这下就让各国为之心动了,秦国愿意攻齐,那么各国就有胆子攻齐了,而且秦国还承诺不要任何好处,各国就觉得都有利可图,为何不答应呢?
除了楚国,其他四国都答应联合秦国攻打齐国,楚国是默认态度,可能处于谨慎,他不参与攻齐,也不帮齐国,保持中立
就这样,在秦国的带领下,五国团结一致攻打齐国,而秦国带头正面攻打,秦军强悍,齐国军队在前线难以抵抗,不得不抽调更多的军队去抵抗秦国
齐军主力被秦军拖在前线无法抽身,而燕国大将乐毅率领其他国家联军从其他方向多路攻齐,齐国无力应对,导致一点击破,处处不攻自破,在强势的进攻下,齐国都城被攻陷,接着短短数月丢失几十座城池,国土大半沦丧,差点灭国
所以这表明了无非就是五国攻秦,利益不一致,无法团结,而五国攻齐,利益一致,团结合作,导致齐国大败
秦国不要好处的最终想法是要削弱齐国,在当时国力上,能和秦国对抗的只有齐国,齐国只要被削弱了,秦国国力就一家独大了,何乐而不为呢?大不了牺牲些利益让其余各国去分吧
只要能大大削弱齐国,秦国以后就能在各国中独强称霸,统一天下了

最后一次五国伐秦,发生在公元前241年,秦国占领函谷关要地,以五国的战败告终,事实上山东诸侯国一共进行了五次伐秦之程,两胜、两负、一和,仍未阻止秦国的原因在于: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国国力强大;连纵国家分歧较大,很难达成伐秦目标的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非常混乱的,先是有春秋五霸,然后有战国七雄。局势不断变化,领土时时有兼并,很像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足鼎立。

但是历史有大的趋势,正所谓分久必合。同样,这条规律也适合那时候的局势。到了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的局势开始形成。东方六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秦国如虎狼,如果不先将其扼杀,势必会有巨大隐患。

于是东方六国开始阻止一块伐秦,以遏制不断扩大的领土面积。在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五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在政期间,当时参战国仅有三个,就是晋国分成的韩赵魏,以失败而告终。

而纵观五次伐秦,为何仍未阻止秦国日益扩张的脚步呢?我认为原因包括:

秦国占领了军事要塞函谷关,欲取秦国,必过函谷关,但是战争往往在这里僵持,消耗了远征国家的军事实力;而终究的根源在于自商鞅以来,秦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这是源泉和基础;而反观其他六国,仅仅是内部矛盾就已经很让彼此劳心费神了,彼此之间巨大的分歧,使得战争无法受到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一天一天强盛,终于在秦王嬴政时候兼并了六国。



因为当时的五国,其实并不是真正地想要结盟,他们还是有着各自的想法,根本算不上五个国家的全部实力,而秦国当时已经很强大了。

一方面是秦国自身实力较强,函谷关易守难攻,而诸侯国则劳师远征,后勤补给上显然没有秦国方便。另一方面,则是山东六国不够团结。

秦国自身的实力是比较强的,五国虽然联盟,但是其中两国因为受到的威胁不大,并没有全力对付秦国,所以才会失败。

在第五次的是时候,秦国兵强马壮战败了五个国家,最终秦国将其他六个国家兼并了,变成了当时的秦朝。


战国时期五国合纵伐秦,为何都要选择从函谷关下手
六国伐秦之时,秦国虎狼之势已经形成,东夺河西故地重创魏国,南下收服巴蜀以充实粮仓,驱逐楚国势力出江汉以安东南,此时的韩魏都成了弹丸小国苟延残喘!而作为六国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齐赵两国却各有自己的算盘,赵国毗邻秦国,伐秦所得的土地赵国可以开疆扩土,但对于齐国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价值,而当时...

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共同伐秦为什么没有成功,究竟是怎么失败了_百度知 ...
因此联军始终未与秦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尽管如此,齐劳师袭远,仍然大损国力。这次五国"合纵"攻秦,表面上看行动一致,为攻秦而集结军队,但暗地却各有各的打算。军队停留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成皋(今河南荥阳西北)间不前进,结果无功而散。齐国却趁机伐宋,夺得一部分土地。而苏秦破坏秦、...

六国联军合纵伐秦,为何首战失利,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对于这两次战争,秦国以一国之力抵抗多国联军,第一次交战,秦国取得重大胜利,但第二次,却遭到了巨大失败,甚至把以前占领的魏韩两国的领土都退还给了人家,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次函谷关之战,中原六国合纵伐秦,结果大败而归。 桑丘之战,秦国被齐国打败,主攻联横的秦相张仪不得不以探子身份...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关中六国之所以抓着函谷关不放的原因在于:1、关中两翼殷实难攻 秦国兴起于黄土高原和秦岭之间的关中平原,那里地势高,地形平,水流丰富,其都更是居于四塞之中,物产丰富,可以说占尽了七国争霸,地形上的便宜。商鞅变法后,从魏国手中收复陕北地区的河西郡,从此秦国关中平原北部战略屏障形成。到张仪为...

楚国领导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攻伐秦国却惨遭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这时,赵国产生夺位之乱,宋偃在齐、秦两国之间适用下杀宋君而自立为王,造成赵国坚定理想信念地战事了秦国一边,促使秦国在战场上占有有益部位,在战场上获得主导权,五国联军压力巨大,这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04结语 小编认为,五国伐秦失利的缘故又许多,推举没什么军事指挥能力的楚怀王为纵长,...

早期秦国国力孱弱,为何一直没有被大国吞并?
秦军也素有虎狼之师的名号,最后,秦国完成了国家了统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朝。然而,在秦国光鲜的背后,也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孱弱的时期,它是几个国家里面最弱小的,被其他六国看不起,为什么它没有被其他国家吞并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秦国地处西北,地理位置差,其他国家对...

若魏国在强盛时期能一直坚持伐秦,能否灭掉秦国?
春秋是五霸的春秋,战国则是秦魏两国的战国。整个战国时期,其实就是魏弱秦强的过程。战国前期,魏国称霸中原百余年,魏衰落后秦国强势崛起,接替了魏国的霸权地位。其实,在战国前期,魏国完全有能力灭掉秦国,为何没有这样做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家分晋后,魏国的形势实在不容乐观,四面强敌环伺...

战国末期的六国如果联合起来,秦国还会是他们的对手吗?
虽然当时秦国拥有王翦拥有白起两个战国四大名将,但是六国还是拥有李牧和廉颇,比起将领来说未必能输,而且从六国的地形来看,六国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只要团结一心,光是拖着粮草就能活活拖死秦国。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假设,六国不是没有合力伐秦,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最大的原因就是六国各怀鬼胎,...

关东诸国攻秦为何只攻打函谷关,而没有绕道别处?
关隘即「 ”险要的关口”,一般是绕不过去的,而重要城镇在行军上是可以绕过去的,但重要的城镇不去攻取,而是绕过去,会使得整个军事行动失去了意义,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假如能绕过去就不算兵家必争之地了。 函谷关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关东诸国攻打秦国为何只攻打函谷关,而没有绕道...

五国伐秦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的动机不纯导致的吗?
导语:楚怀王时期,楚国强大,为何五国伐秦失败?从合纵连横角度入手,分析五国伐秦失败原因,各,动机不纯 俗话说,春秋无义战,战国无君子,但两国之间通过盟誓,联姻,质子等多种邦交途径还是能维持一段和平关系的,而在战国七雄中,两国友好关系维持时间最长的当属楚国与秦国了;秦楚两国通过盟誓和联姻关系好了几百年,在...

靖江市15279607174: 五国伐秦为什么没功 -
无农清胰: 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楚怀王为纵长.然而,实际出兵和秦交战的,只有韩赵魏三国,因为这三国直接与秦国接壤,秦对他们威胁最大,而楚燕暂时受到的威胁不大,态度消极,心存侥幸.联军攻于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大败三国联军,歼 敌8.2万.至此,首次合纵攻秦行动宣告失败.

靖江市15279607174: 秦凭什么抵挡数次五国攻秦,而齐国为什么一次就不行了 -
无农清胰: 秦相对于齐的优势就是,1,秦人相对于齐更善战,百姓凝聚力更强,秦人凝聚力强,苦战不休.商鞅变法后秦人更是以战为荣.2,秦时明月汉时关,秦地山关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函谷关和武关很少被攻破.而齐地易攻难守.3,当时的国君不同,秦出明君,虎狼之国必有虎狼之君,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秦始皇都狠辣.而齐当时的齐闵王比较昏庸.4,秦出名将名相,名相商鞅张仪魏冉范雎吕不韦等等,名将司马错白起蒙氏王氏,伐交连横,军士作战都不成问题.齐在这方面比较弱.

靖江市15279607174: 由苏秦策划的五国攻秦的阴谋为什么最后不能实现 -
无农清胰: 苏秦死于被人刺杀.究其原因:1,才能被人所嫉妒.2,他当时的行为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而这,个人认为以其二可能性更大.在当时六国鼎立的时候,其中必定牵涉到很多的利益关系.而苏秦的“纵合”,在一开始则属于一种“屈下”,而不像“连横”,从一开始,就对对手进行一种压制性的行为.这样,自然在开始,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委屈求全,而导致利益受损失者,理智气壮的对其进行讨伐.而在这种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苏秦的生命,随时都可能受到威胁.

靖江市15279607174: 六国抗秦为什么没有成功 -
无农清胰: 秦谋士挑拨,秦实力强大!从六国方面来看,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六国君主中了秦国的挑拨离间的诡计,造成六国之间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协力,不能“合纵”联合抗秦.其二,六国之间互相侵夺以及六国与秦的频繁战争...

靖江市15279607174: 哪一个战役之后,六国再也没有能力阻挡秦国的进攻了?为什么? -
无农清胰: 长平之战,当时的赵国是战国后期东方诸侯国中实力雄厚的国家,当时的赵王以为廉颇已经年老,于是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统军,之后中了秦军埋伏,赵军损兵接近40万,实力大伤.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阻挡秦国的进攻了.

靖江市15279607174: 六国无论和秦打几次,都不能灭秦吗? -
无农清胰: 从东方攻进关中几乎是天方夜谭,横亘着中国一二阶梯上的大山,只要守住山口就没问题.而从靠北的位置则要过黄河,一旦被发现,在过河中被攻击必死无疑.只有赵国西北部可以直接进入秦国,但赵国不可能让他国进入,这是他的腹地中的腹地.而且从这里进入秦国需要过几个月的沙漠,只有骑兵才能通过,单凭骑兵是没有办法消灭秦国的.所以,灭秦是不太可能的.

靖江市15279607174: 秦始皇灭六国,为什么六国(韩赵魏楚燕齐)不齐心起来对抗秦国呢??? -
无农清胰: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去看:秦国和六国.秦国:秦国在刚进入战国时是最弱的,东方六国盟会都不邀请他,把他看做是蛮夷之邦,看不起他.最危险的时候是秦孝公刚即位时,当时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和政治家吴起在李理变法(李理...

靖江市15279607174: 6国加一起也打不过秦国的原因 -
无农清胰: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商鞅变法之后,整个生产力提高了;第二,国家的军队,政治都要有组织,有秩序,一切都在上轨道.秦国当时做到了提高生产力水平,政治,军事也都组...

靖江市15279607174: 为什么最鼎盛时期楚国合纵五国都不敌秦国 -
无农清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靖江市15279607174: 六国为何不联合抗秦? -
无农清胰: 历史上的联军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因为联军内部都存在利益的分配不均和力量的此消彼长,一般都是从内部被瓦解.秦王采用张仪为相,远交近攻,破坏了苏秦苦心经营的六国联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