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藩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出现,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是历史的进步。
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那时候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两个军阀的势力有所发展,一个是依附于荆州割据势力的刘备,并请来了有才能的诸葛亮辅佐他。
一个是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打败曹操的军队,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
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
三国鼎立是中国历经秦汉大一统之后的第一大规模分裂割据,他的形成和原因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随着第一代创业人的逐渐去世,三国鼎立的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
但是毫无疑问,大一统才是人心所向,随着司马家族的崛起,三国统一于晋,结束了百十年的纷争,这才是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战乱不断,人民贫困,社会动荡。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比较注重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人民过上了较稳定的生活。所以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

扩展资料: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1、农民起义的推动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于是,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强大的如北方袁绍、袁术、吕布、曹操、公孙瓒、陶谦,南方的刘表、刘璋、王朗。这些割据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开展局域战争,最后形成了长期的、持续的、大范围的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那就是魏、蜀、吴三大政权。
其中曹操占领北方,刘备占领西南,孙权占领东南,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虽说农民起义不是导致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但至少起到了导火索的作用。因为农民起义,才有了后来一连串的事情,可以说是直接因素,所以说农民起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2、经济发展的局限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经济发展也是导致三国鼎立的因素,但是绝对谈不上根本原因。孙权占领江南后,极大地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刘备占领西川后,也是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蜀锦就是那时候开始文明中国的,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
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范文澜认为:“从经济方面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
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个伟大强盛的中心地区首先带动了长江上下游地区(益荆扬)的经济逐步前进。西汉中期司马迁叙述江淮以南(荆扬)一般的经济情况说,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使用火耕水耨法。
没有饥寒的人,也没有千金的富家。这就是说,江淮以南经济落后,剥削者还不能积累起千金。到了东汉时期,大地主大豪强到处出现,说明经济已有发展,足以产生大的剥削者。
不过长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区来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为依附者与中心地区相连系,从而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
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没有直接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但是却为三国鼎立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让三国鼎立局面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下去。
所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走向统一的步骤,也是导致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因素。
3、地域条件的限制
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
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三国各自的实力都有限,也都有局限性,比如曹魏的骑兵,孙吴的水军和长江天险,西蜀自身的易守难攻和交通不便,都导致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长期持续,这也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4、明确的战略规划
刘备和诸葛亮有一次隆中对,这是极为高明和合理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的内容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荆州、益州,孙权占领江东,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而在诸葛亮制定隆中对战略规划的七年前,孙权和鲁肃也制定了类似的战略规划,当时刘备还在北方苟延残喘,战略规划的内容也是是曹操、刘璋、孙权三家分天下,其中曹操占据北方,刘璋占据益州,孙权占领江东和荆州,然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两个战略规划都希望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且两大集团也一直在坚定不移的执行着三国鼎立的战略规划。所以,孙权和刘备的战略规划也是形成三国鼎立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鼎力

1、三国鼎立的形成: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三国鼎立的影响:
三国鼎立是促使国家分裂,妨碍国家统一的,所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有消极影响的.如果非要说它的积极作用,那也就是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对峙局面,期间的相互鼎立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短暂的经济发展时期.从大的方面讲分裂始终是阻碍历史发展进程。

扩展资料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
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
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
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为什么三国能形成鼎立的局面,历来有很多学者分析过其中的原因,概括起开无非就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条件,三个条件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首先就是地理条件了。魏国拥有广阔的中原平原,北方土地尽在魏国的掌控之中;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而且魏国士兵不擅长水战,魏想要攻吴可谓是困难重重;蜀国占据益州,而益州拥有剑南天险,也是非常不好攻打的,自古以来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只是从地理上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


第二就是经济原因了。东汉末年由于北方由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导致北方常年处于战乱之中。北方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他们南迁不光带来了人口,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南方的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曹魏在占据大量北方的土地后也开始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措施,这使得南北经济差不多相平衡。


第三就是政治原因了。三国都知道笼络人心的重要性,曹魏在取得北方后开始极力拉拢北方的贵族集团,而东吴和蜀汉也同样是如此。这就导致了南北方都有贵族集团支持,就像这三个政权在当地都扎根了,想要拔掉不是那么容易。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很混乱但是相对于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和五胡乱华都要稳定不少,这一时期,北方的经济重心第一次开始向南迁。



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来,并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
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


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和刘备的力量则壮大起来,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诸葛亮曾独自分析过,当一个人独占鳌头,独霸天下,则会烽烟四起,四面楚歌,引起诸侯纷争,以至于天下之大乱也.如若又二人平分天下之土,则两国之君必将为国土的纠纷而大肆开战,使百姓日夜不得安静,永无和平之日,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平乱世之上策,惟有三分天下也!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个人观点:三足鼎立的根本原因有两点:赤壁之战,隆中对.
  赤壁之战使得曹操实力大损,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统一天下.而且还奠定了吴国的地位,给刘备争取了揣间.
  而隆中对,确切的说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襄士子对刘备的支持,才使得刘备有三分天下的希望与资格.刘备漂泊半生,就是因为一直得不到当地世族清流的支持.江东与荆襄的争斗从刘表孙坚就已经恶化,虽然不是死结,但是孙权或者曹操的利益集团已经成形,诸葛亮他们不管投靠谁,都不会受到重用,所以才推出刘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当时如果诸葛亮他们倒向曹操,那么五年之后,曹操必将再度大举南侵,进而一统天下;如果诸葛亮他们倒向孙权,那么五年之后,孙权必定已经安定荆州,打下益州,从而完成鲁肃的榻上策,与曹操南北分立,隔江而望.
  好比司马代魏,其实天下大势在那个时代是操控在那些世族大家手里的

东汉末年,朝廷皇权动荡不安,各地割据军阀混战。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
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

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然为着要巩固自己的存在,取得优势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来,并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曰魏、蜀、吴三国。凡弱小不能独树一帜的,都依着地位之所在,陆续分别隶属于此三大集团之下”。1

韩国磐认为:“184年爆发的黄巾大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董卓就是其中最嚣张者之一,由于黄巾、黑山等起义军在各处依然很活跃,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妄图扑灭起义力量。可是,这却加强了地方割据势力”。董卓被杀后,“各地割据势力,封建军阀纷纷割据一方,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混战时间,曹操、孙权、刘备分别据有中原、吴、蜀,三国鼎立局面因以出现”。2

[封建经济的发展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范文澜等持此说。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3

范文澜认为:“从经济方面说来,三国分立也是东汉末年社会大破坏的自然产物。原来黄河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因之它也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区。这个伟大强盛的中心地区首先带动了长江上下游地区(益荆扬)的经济逐步前进。西汉中期司马迁叙述江淮以南(荆扬)一般的经济情况说,楚越地方,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还使用火耕水耨法。没有饥寒的人,也没有千金的富家。这就是说,江淮以南经济落后,剥削者还不能积累起千金。到了东汉时期,大地主大豪强到处出现,说明经济已有发展,足以产生大的剥削者。”“不过长江上下游的人力富力比起中心地区来相差是很大的,它只能作为依附者与中心地区相连系,从而得到自身发展的助力。所以当中心地区强盛的时候,长江上下游不可能在政治上脱离朝廷自立为国家,但当中心地区遭受大破坏不能起带动作用的时候,那就要发生一时的分立,汉吴两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4

[由各方面条件造成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持此说。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条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这些就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


论述三国鼎立的成因。
【答案】:首先,是中央政权统治削弱,地方豪强士族势力发展的结果;其次,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所致;第三,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第四,三国对外政策和军事实力相对均衡,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比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是历史的进步。

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下:1、农民起义的推动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由于起义军规模较大,朝廷不能有效镇压。东汉政府就改州刺史为州牧,加重其权力,希望可以快速的扑灭起义力量。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官僚军阀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占领更多的地区,不断的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于是,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根本原因:赤壁之战以后,曹操战败,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在北方,曹操占据黄河流域,孙权占领长江中下游,刘备占领四川和长江中游的一部分。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最终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接手父兄基业开拓江东,刘备屈居江夏随时准备争夺天下。过程: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荆州,这样孙权、刘备、曹操三分天下的雏形开始出现。215年,刘备夺取了四川,曹操拿下了...

三国鼎立是怎么形成的
共抗曹魏,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三国鼎立的影响:三国鼎立是促使国家分裂,妨碍国家统一的,所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是有消极影响的.如果非要说它的积极作用,那也就是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对峙局面,期间的相互鼎立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短暂的经济发展时期.从大的方面讲分裂始终是阻碍历史发展进程。

三国鼎立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这只是从地理上分析三国鼎立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第二就是经济原因了。东汉末年由于北方由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也导致北方常年处于战乱之中。北方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他们南迁不光带来了人口,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得南方的经济...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从东汉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历史是在进步的,其原因如下: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的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2、从经济上来看,由于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

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国鼎立的形成原因 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然为着要巩固自己的存在,取得优势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来,并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曰魏、蜀、吴三国。凡弱小不能独树一帜的,都依着地位之所在...

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

三国鼎力是历史发展的偶然还是必然
三国鼎立局势形成的历史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然就其主要原因来说,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引起的各地人才分流,最终导致人才和人谋的均势形成,这对三国的出现起了主导作用.而这里所讲“人谋”也并非某个或某些人的主观意志,而是三方的人才依据客观形势所作出的正确的和错误的决策反作用于现实而体现出来的一种...

岳麓区18052758084: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雍泻乐息:[答案] 依我看,是三个主要原因:1、朝廷腐败因为桓、灵二帝的垃圾作为,朝廷越来越腐化.东汉末年是个腐败透顶的时代.桓灵时公开卖官,连公卿这样的官职也一千万八百万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一时拿不出钱甚至可以赊欠!这样的官员...

岳麓区18052758084: 简要说明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记住 = = 是简要,不要给我来个材料啊资料啊一大堆,我做题 = = -
雍泻乐息:[答案] 不同集团的军事力量在地理阻隔的条件下暂时构成了分裂的平衡.

岳麓区18052758084: 三国鼎立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赤壁之战是否是直接原因 -
雍泻乐息:[答案] (1)经济因素,经两汉400年的发展,南方的长江流域与经济发达的中原地区差距减小.(2)地理因素,长江和四川盆地的阻隔,天然的划分出片区.(3)时代因素,封建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出现不同政治要求的集团. 赤壁之战,决...

岳麓区18052758084: 为什么三国时期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雍泻乐息: 魏国实力最强,无人可以左右.蜀国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吴国有长江阻隔,水军天下第一.就这么简单.

岳麓区18052758084: 三国鼎立的原因是什么?
雍泻乐息: 因为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之后,由于社会的发展,三国鼎立的形势逐渐形成!

岳麓区18052758084: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
雍泻乐息: 简单的说就是两次大战——官渡大战,使曹操崛起;赤壁大战,使南北均衡.具体的原因,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是天时地利人谋共同作用的结果.

岳麓区18052758084: 为什么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 -
雍泻乐息: 为什么会有三国鼎立的局面.1:历史选择.2:曹操太冒进,急着打孙权,结果没水军被火🔥赤壁,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再战.3:孙权守有余,勇不足,给了刘备机会.4:诸葛亮的聪明,他给刘备出谋取西蜀.

岳麓区18052758084: 结合史实,简要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否具有历史进步性?请讲述理由. -
雍泻乐息:[答案] 诸葛亮曾独自分析过,当一个人独占鳌头,独霸天下,则会烽烟四起,四面楚歌,引起诸侯纷争,以至于天下之大乱也.如若又二人平分天下之土,则两国之君必将为国土的纠纷而大肆开战,使百姓日夜不得安静,永无和平之日,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岳麓区18052758084: 为什么到东汉末年会形成三国鼎立?原因要详细的
雍泻乐息: 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不同说法.1,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然为着要巩固自己的存在,取得优势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

岳麓区18052758084: 为什么会有三国鼎立?
雍泻乐息: 因为曹操的早年就有一些朋友和声望,他的发展路途没有什么困难,在加他用人之法使很多贤人投靠他.吴国是几呆人的努力建成的,孙权大部分还是靠他祖先的人气.而蜀国就是刘皇叔的求贤若渴,使得诸葛亮尽其终生之力,可以说蜀国是刘备和诸葛亮共同支撑起来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