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制(孝文帝改革中的)怎么理

作者&投稿:雍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北魏孝文帝改革~

因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孝文帝深感其国落后挨打,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进行了改革.其改革内容及影响:
1)制定官吏俸禄制,
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
(2)推行均田制
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迁都后的改革措施及影响!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见孝文帝是有的爱国爱民,足智多谋的君主!

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均田令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开创性措施。这一制度对巩固封建统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历代的耕地制度是什么?
2、王田制:(如王莽时实行):形式上类似于井田制,但性质仍为封建土地所有制。王莽实行它目的是托古改制、限制兼并,缓和阶级矛盾,但结果适得其反; 3、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原因之一) 4...

中国历史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
根据门阀政治的需要,西晋王朝在经济上实行了占田制。所谓占田,是指国家准许个人占有的土地数量,并不是由国家授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百姓占田的规定。普通百姓,男子占田70亩,女子50亩。一是对官员占田的规定。品官一至九品可占田50顷至10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均田制。规...

中国从古至今都有哪些改革?
2、内容:①把全国田地改称王田,私家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贵族、官僚和大地 主占有者反对,农民不满意,土地、奴婢买卖照旧进行。 ②多次改变币制,变五铢钱为大钱。--掠夺财产,很多人倾家荡产3、结果:加剧了矛盾,终于失败。引发农民起义。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迁都后 主要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
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第四,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推行均田制 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

谈谈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孝文帝汉化改革原因:1.希望削弱鲜卑贵族特权。 2.孝文帝由汉人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影响。汉化改革措施:1.改说汉语禁说胡语。2.改穿汉服禁穿胡服。3.改鲜卑姓氏为汉姓。4.迁都鲜卑人改籍贯为河南洛阳。5.尊孔子。意义:1.缓和了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2.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汉化的宫廷...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1.春秋初税亩: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2.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都处在分裂割据、社会动荡的时代;都面临着增强国力,击败外敌的任务;都有国君或皇帝的大力支持。都是封建化性质的改革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

春秋至南北朝时期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变法或变革,其结果分别怎 ...
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主要内容如下: 1)废井田、开阡陌 商鞅在经济上推行的重大举措是“废井田...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指在北魏统治面临危机的情况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包括文明太后执政和孝文帝执政两个时期的改革,改革的目的...

论述我国税制的演变过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农业政策: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4)王安石变法时理财措施中的农业政策: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

中国各朝代的土地制度
2、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阶段。土地分封制,归属于天子和诸侯。3、战国——为奖励军功和维持贵族统治确立土地私有(食邑)。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变法。新的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如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4、秦—...

开原市15378525944: 政府授露田与桑田,可说是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折衷措施如何理解
邢祥炉甘: 政府授露田与桑田,这种情况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北魏均田制改革.历史背景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北方汉族大量死亡,逃亡,北魏控制中原地区后,大量无主农田成为官田,因无劳动力耕种抛荒,同时又有大量流民存在(豪强地主被杀,坞堡内控制人口成为流民)流民无力取得土地,政府又需要从土地中得到收入.才出现了均田制,土地所有权(公有)与土地使用权(授田,土地归农民使用)分离.所以说是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折衷措施.

开原市15378525944: 商鞅和孝文帝在土地改革上有什么措施 -
邢祥炉甘: 商鞅的土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在使用权上的改革,二个是税收的改革. 东周以来,土地国君所有,农民是不能随意开垦荒地的,当时的农民必须在指定的土地上耕作,国君好比大庄园主,农民就是农奴,而奴隶是没有权力自己开垦荒地的.商鞅改革后,土地所有权依然是国君所有,但是农民可以自主垦荒,这样体力好的农民就可以多种粮食. 以前东周的税赋是按照比例上交,这是原始氏族公社保留下来的制度.即种的多的交的多,商鞅变法之后,税赋为以户为单位按量摊派,这样就让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

开原市1537852594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
邢祥炉甘: 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

开原市15378525944: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
邢祥炉甘: 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经济上,实行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政府把一些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对社会秩序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政治上,迁都洛阳和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两项措施均有利于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文化上,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下令鲜卑族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同汉族通婚,这就从姓氏、服装、语言、婚姻等方面清除了鲜卑族和汉族的隔阂,达到鲜卑族和汉族进一步融合的目的.

开原市15378525944: 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
邢祥炉甘: 1.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永业田),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口分田).

开原市15378525944: 北孝文帝改革制度中的三长制、均田制、俸禄制分别是什么? -
邢祥炉甘: 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长制:这是北魏基层的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徨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地方基层政权,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政权的收入也增加了. 官吏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

开原市15378525944: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 -
邢祥炉甘:[选项] A.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 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 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

开原市1537852594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什么(你知道吗)
邢祥炉甘: 1、文帝改革的内容包括:2、(1)实行均田制,分配土地,让收到土地的农民担任徭役和兵役.3、(2)迁都洛阳,整顿吏治,实行“三头制”.4、(3)提倡学习汉文化,与汉族通婚,使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5、具体内容:6、(1)在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即国家将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但农民需要向国家缴纳地租,土地不可买卖.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国民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7、(2)政治上,迁都洛阳加强了中原的统一管理.实行“三制”更有利于国家对地区的控制和兵役税的征收.加强了国家对人民的管理.8、(3)在文化方面,与汉族通婚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两个民族的文化融合,使政权向汉朝的统治模式转变.

开原市15378525944: 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
邢祥炉甘: 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

开原市1537852594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间、目的、内容、作用. -
邢祥炉甘: 时间 前期(471---490)主要由冯太后主持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2、推行均田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3、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