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历史上有哪几次大规模的黄灾?

作者&投稿:佼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河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黄灾~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 (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
  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黄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吴埽、内黄口)
  ⑤ 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决口后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以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在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我们将其称为黄河历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
  ⑥ 16世纪中叶~1854年(清咸丰五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这是河势的一大变化.后来在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缕堤、格堤、月堤、遥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咸丰五年)~20世纪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东赵王河至张秋穿运;一股经长垣县,流到东明县雷家庄,这里就分成了两股,都东北流到张秋镇;三股河汇合后,穿过张秋运河,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水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下游河道中自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经常发生,故有"豆腐腰"之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这次决口,使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这也是黄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正是黄河频繁泛滥成灾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华文明也是从大禹治水、导河入海的艰难奋斗中开始的,以至于许多朝代都设有治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有“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黄河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引导中华文明走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个“能人”。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林则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认真。他上任的时候正是冬天。冒着严寒,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
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时候黄河又在开封决了口,束手无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则徐调回来堵口。百病缠身的林则徐到开封后精心设计堵口方案,并与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最终堵上了决口。
在湖北、江苏、江西、新疆、甘肃、陕西等地,林则徐都有卓著的治水功绩。他死后,河南、江苏、陕西等地老百姓纷纷建庙祭祀他。后来光绪皇帝册封他为黄河龙王,把他“安排”在了嘉应观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 公元前 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 (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
  一,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二,公元70年,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④ 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黄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吴埽、内黄口)
  ⑤ 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道决口后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以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在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占10次.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我们将其称为黄河历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嗣后,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不久即告废坏.
  ⑥ 16世纪中叶~1854年(清咸丰五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这是河势的一大变化.后来在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旋即恢复故道.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缕堤、格堤、月堤、遥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⑦ 1855年 (清咸丰五年)~20世纪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东赵王河至张秋穿运;一股经长垣县,流到东明县雷家庄,这里就分成了两股,都东北流到张秋镇;三股河汇合后,穿过张秋运河,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但在改道后,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水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下游河道中自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经常发生,故有"豆腐腰"之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这次决口,使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这也是黄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正是黄河频繁泛滥成灾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华文明也是从大禹治水、导河入海的艰难奋斗中开始的,以至于许多朝代都设有治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有“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黄河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引导中华文明走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很严重的洪水
对于生活在长江沿岸的人来说,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特别艰难的时期,因为十年来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严重的洪水。1935年的长江洪水是地球历史上第五大致命的洪水,数百万人将在长江手中受苦,至少有145,000人丧生。幸存者经历了流离失所、受伤、财产和失业以及饥饿。洪水冲毁了生命、房屋、企业、农场和农...

史上黄河共发过几次重大的改道
1、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2、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

历史上黄河几次决口,哪次造成的伤害最大?
1. 第一次大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至西汉末期。黄河保持了一定的河形,被称为“大河古河”。这一时期,黄河经历了从无堤到堤防,从地下河到地上河,从无堤到频繁溢流的过程,并发生了第一次大改道,这条河开始了从北到河的向南移动过程。2. 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东汉至唐末。公元11年,黄河冲破...

长江历史上的大洪水有哪些?
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下游决口的年份多达达543年,总计1590多次,平均四年半一次;大的改道和迁徙约26次,平均3年2决口,百年一改道。 而我们的另一条大河:长江,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多次水患,不过破坏有限并不严重,相对黄河水患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因此在中国古代就有有河患,无江...

历史上黄河决堤几次?我要详细地时间与详细的答案!!特别是宋朝是不是...
大改道五次,灾害之惨烈,史不绝书。这五次大改道是:1、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河决宿胥口;2、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元城;3、1048年(宋仁宗庆历八年)河决濮阳商胡埽;4、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杜充决河以阻金兵;5、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

黄河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黄灾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

历史上,黄河特大决口有几次?
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天津、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

安徽巢湖地区历史上有几次大洪水
自公元前185年(西汉初)到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洪水1、尧舜时?(约前2000年以前)洪水泛滥中国,大禹治水。(《尚书》)2、夏代?(前1600年以前)商侯冥死于河,冥勤其官而水死。(《国语》)3、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汉书·沟洫志》)4、鲁成公...

历史上,黄河改道过几次?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这条新河在禹河之南。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今河南濮阳西南瓠子决口,再次...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河流
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9513亿m,...

绍兴县15614273146: 在历史中,黄河曾有哪几次比较严重的泛滥?1、黄河泛滥的历史故事2、真人真事(注:200字左右)最好是近期的谢谢 -
程将烟酸:[答案]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在历史上共有几次大泛滥 -
程将烟酸: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有什么. -
程将烟酸:[答案] 黄河是地上河,他最大的灾难就是决口! 0世纪50年代以前,黄河常发生泛滥以至改道的严重灾害.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河北,由今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在历史上有哪些严重的水灾? -
程将烟酸: 应该有三四次.最近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阻挡华北日军推进,炸毁黄河大坝,使黄河冲向江苏,经由淮河入海,共淹死了几十万人. 黄河改道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

绍兴县15614273146: 求古代黄河大水灾 -
程将烟酸:据史书记载,现行疆域中,历城县境内历史上决口计17次(含凌汛决口5次),属于民堰决口者3次,灾情不大,旋即堵复,有的虽属临黄大堤决口,但属于一般情况,堵复容易灾情不重.象这样的情况约计...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清,必有大灾”,历史上有哪些灾难验证了此句预言? -
程将烟酸: 历史上有两次灾难验证了这句预言,第一次灾难是在嘉靖年间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地震,而偏偏就在那时黄河之水变的清澈了.第二次灾难是明朝之后的天启大爆炸,这同样也是黄河清澈之后发生的事情. 大家对黄河的印象都是它是一条浑浊的...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一共改道几次? -
程将烟酸: 河道变迁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5年).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黄河下游流经路线,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

绍兴县15614273146: 中国历史上有过哪些大水灾?
程将烟酸: 黄河在2000年内决口成灾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水灾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 • 1117年黄河决口淹死百余万人. • 1642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城,全城37万人中有34万人淹死. • 1933年黄河决口54处,受灾面积1.1万平方公里,受...

绍兴县15614273146: 黄河两千年来发生了多少次洪水灾害 -
程将烟酸: 在1919-1938年的20年间,黄河共决口14次,直接经济损失约银洋1000亿元.1933年黄河洪水造成决口54处,淹没30余县,灾民364万人,死亡1.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银洋2.3亿元.1935年黄河决口6处,淹没27县,灾民314万人,直接经济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